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为加深对脑血 管痉挛的认识,提高防治意识,文章综述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变化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为加深对脑血管痉挛的认识,提高防治意识,文章综述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变化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芬兰是 SAH 发病率最高国家之一,其原因尚不清楚。作者对病因不明的 SAH(SAH-NUD)和动脉瘤性 SAH(SAH-A)的自然病史、临床及 CT 扫描进行评价和详细随访,以决定该病的预后和处理。996例 SAH 中,86例血管造影阴性。SAH 由腰穿证实73例,CT 扫描85例,均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86例造影正常者中16例(10%)作了再次造影,结果仍正常,但3例出现了造影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6.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明确其发病机制 ,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蛋白激酶C和Ras蛋白等在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红细胞生成素、蛋白激酶C抑制剂、去骨瓣减压和基因治疗等是新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明确其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蛋白激酶C和Ras蛋白等在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红细胞生成素、蛋白激酶C抑制剂、去骨瓣减乐和基因治疗等是新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与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历摘要 患者 女,34岁,因突发左侧肩背疼痛不造伴短暂性意识障碍2个月,于2006年6月29日和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相似文献   

9.
韦金红  李燕华 《内科》2023,(4):354-35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的脑血管危重症疾病之一。迟发性脑缺血(DCI)是SAH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公认的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SAH患者继发DCI尚无法预测,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脑血管痉挛、血脑屏障破坏、早期脑损伤、细胞凋亡、微循环障碍、炎症性反应、氧化应激等众多因素均可参与DCI的发生。本文就SAH患者继发DCI的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病因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病因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方法对138例经临床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开颅夹闭动脉瘤组(60例)、血管内治疗组(5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22例)。结果138例患者中60例接受手术夹闭治疗。56例血管内介入治疗,22例内科保守治疗;4例死亡,134例痊愈。结论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动脉瘤多位于前、后交通动脉,常为单发的中小动脉瘤。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表面及其基底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复杂而又棘手的医学难题,病死率约40%。半数的幸存者留有轻重不同的神经系统残疾。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降低了外科手术的风险,但预后较差。SAH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少见的病因有动脉炎、肿瘤、血液病等。因此应强调指出,对于SAH患者,除非病因已经明确,否则均应行病因检查。全脑血管造影是检查动脉瘤的“金标准”。1诊断90%以上的SAH患者突然起病,约75%的患者有头痛,为剧烈全头痛。常伴恶心…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引言 1.1 背景 颅内囊状动脉瘤是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约80%的SAH由动脉瘤破裂引起.仅在北美地区,SAH每年导致18 000人死亡或残疾.但不幸地是,要检查出无症状患者的未破裂动脉瘤是非常困难的,这使大多数SAH难以预防.  相似文献   

13.
王成伟 《山东医药》2006,46(15):77-7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表面及其基底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复杂而又棘手的医学难题,病死率约40%。半数的幸存者留有轻重不同的神经系统残疾。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降低了外科手术的风险,但预后较差。SAH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少见的病因有动脉炎、肿瘤、血液病等。因此应强调指出,对于SAH患者,除非病因已经明确,否则均应行病因检查。全脑血管造影是检查动脉瘤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血出(SAH)病人的发病原因,并观察其病因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方法对住院的53例SAH病人进行全脑血管DSA、MRA、CTA检查以查找病因,对已发现动脉瘤的部分病例进行了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或手术夹闭。结果发现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SAH者37例(69.81%),动静脉畸形2例(3.77%),动脉硬化者9例(16.98%),病因未明者5例(9.44%),进行病因治疗者病死率较低,临床转归较好。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为SAH主要病因及死因,尽早进行病因查找及病因治疗有利于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我科去年收住10例,有2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死亡1例,现报导如下: 例1 女,60岁,在活动中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入院后经查:颈部抵抗,无偏瘫体征,脑脊液全程血性,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用6—氨基乙酸治疗,头痛逐渐好转。入院后分别在第6天和第12天  相似文献   

16.
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CVS)分为早期痉挛和迟发痉挛。前者多发生在SAH后0.5-1h,发生迅速,可以起到生理止血的作用。后者是指始发于SAH后24-72h,5-14d达高峰,2-4周后消退。后者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CVS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17.
18.
王成伟  张源 《山东医药》2004,44(30):63-6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系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SAH分为颅脑损伤性和自发性(非损伤性)两大类。自发性sAH又分为两种.一为脑底部或脑表面病变血管破裂而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怍原发性SAH;一为脑实质内出血而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蛛网膜下腔称作继发性SAH。自发性SAH可见于任何年龄,50~60岁者多见,青壮年亦常见发病。凡能引起脑出血的耨因也能引起SAH.但以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烟雾病和血液病等最为常见。一般都在患者情绪激动或过腰用力时发病。  相似文献   

19.
孟祥靖  郭建  李相坤 《山东医药》2010,50(2):108-10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非外伤所致的脑蛛网膜下腔出血,80%-85%为脑动脉瘤破裂(aSAH)所致,aSAH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4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随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压疮、再出血、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而临床中可将此护理方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