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常迁延难愈。笔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本病4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1年5月~2008年7月我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40~75岁,平均62.5±6.5岁,病程3个月~7年;对照组44例,其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42~76岁,  相似文献   

2.
自 1999年以来 ,笔者使用尼莫地平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0例 ,并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将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 5 5例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5例。治疗组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5~ 72岁 ,平均 5 6岁 ,病程 1天~ 15年 ;对照组男 15例 ,女 10例 ,年龄38~ 74岁 ,平均 5 5岁 ,病程 1天~ 13年。两组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程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1.2 诊断依据 :1反复发作的眩晕。 2伴头痛、视物模糊、一过性黑目…  相似文献   

3.
清元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一种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血管病。作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脑卒中的预防、治疗中值得高度重视。我科自1995~1997年运用自拟清元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0例,并与用低分子右旋糖苷治疗者对照,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0例,住院病人70例,门诊病人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39~72岁,平均54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42~75岁,平均57岁。两组合并症分布情况:治疗组合并高血压者52例,糖尿病者21例,冠心…  相似文献   

4.
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2000年1月~2005年1月,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9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40~66岁,平均53岁;病程3~8年,平均5.5年。对照组44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42~64岁,平均53岁;病程2~7年,平均4.5年。  相似文献   

5.
天麻钩藤饮治疗头痛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至2004年间,笔者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头痛,发现对由脑动脉痉挛、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脑短暂性局部缺血导致功能障碍性头痛效果较好,并设对照组比较,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治疗头痛80例,其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采取随机排列表法进行两组样本分配,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0~75岁,平均38岁;病程3~38d,平均12.5d;多普勒脑血流超声检测仪(TCD)检查提示脑血管痉挛2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例,脑动脉硬化16例,其中伴有颈椎病7例,原发性高血压10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1994年3月~1998年9月运用自拟复方眩晕场治疗眩晕58例,并与同期用西药治疗的54例作对比观察,结果用自拟方治疗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工临床资料两组共112例,均为门诊病人。治疗组58例中,男22例,女3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平均36.门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9年;其中美尼尔氏病3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9例,脑动脉硬化8例。对照组54例中,男20例,女34例;年龄最小ZI岁,最大67岁,平均35.47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8年;其中美尼尔氏病28例,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7例,脑动脉硬化9例。2治疗方法2.l治疗组服用自拟复…  相似文献   

7.
补阳还伍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勇 《河北中医》2000,22(1):55-55
近年来笔者运用补阳还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 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0~60岁,平均49岁;病程1周~10年. 经头颅CT及脑电图检查排除因颅内占位病变、炎症性病变引起的眩晕,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 显示,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部分病例伴有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颈椎档 病等.  相似文献   

8.
2005~2007年,笔者采用电针配合TDP综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32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单纯针刺对照组及药物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25~66岁,平均31.46岁.单纯针刺对照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23~68岁,平均32.0岁.药物对照组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26~65岁,平均32.2岁.  相似文献   

9.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应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8例眩晕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男20例,女36例;年龄16~37岁,平均35岁;其中梅尼埃病2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0例,前庭神经元炎5例,不明原因3例。对照组52例,男19例,女33例;年龄16~68岁,平均36岁;其中梅尼埃病2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7例,前庭神经元炎4例,不明原因4例。2组患者均行脑CT平扫未见异常,行肝肾功能、三大常规、ECG检查均示正常。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种分布、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等方面无显著…  相似文献   

10.
柴陈泽泻汤是江尔逊治眩晕验方,笔者近年将其运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收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来自2005年7月~2007年6月门诊患者,按就诊单双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0~70岁,平均48.3岁。对照组45例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2~70岁,平均47.1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笔者自拟天麻芎龙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 36例 ,并与尼莫地平片加阿斯匹林片治疗作疗效对比观察 ,兹报告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眩晕患者 71例 ,均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 36例 ,其中男 14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4 3岁 ,平均年龄 5 6 6岁 ;病程最长 10年 ,最短 7天。对照组 35例 ,其中男 15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4 5岁 ,平均年龄 5 8 6岁 ;病程最长 8年 ,最短4天。二组无明显差异。诊断标准 :①患者以自觉眩晕为主要症状 ,转颈时…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笔者采用项针治疗3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并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30例对照,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60例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0~65岁,平均43.6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3年,平均3.2年。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1~69岁,平均45.2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5年,平均3.7年。两组性  相似文献   

13.
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自1997年3月开始试用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本病,并与西药治疗组对照,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为1997年3月~1999年10月本院门诊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并经我院TCD确诊。治疗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39~67岁,平均51.2岁;病程1~22年,平均5.6年;其中高血压18例,高脂血症25例,脑血管硬化11例,无特殊合并症9例。对照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36~71岁,平均52.7岁;病程1~23年,平均5.3年;其中高血压19例,高血脂症23例,脑动脉硬化14例,无特殊合并症12例。病变程…  相似文献   

14.
笔者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采用通天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58例,与西药血管扩张剂治疗的52例患者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10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7~81岁,平均57岁;有动脉硬化5例,高血脂7例,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2例,颈椎病29例。对照组52例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56岁;有动脉硬化4例,高血脂5例,高血压病14例,糖尿病1例,颈椎病28例。2组患者均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伍德军 《河北中医》2008,30(4):420-421
2005-01—2007-06,笔者采用扶阳补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0例,并与眩晕停、西比灵加谷维素治疗3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78例均为本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60~85岁,平均74岁;病程6日  相似文献   

16.
徐荣花 《中医研究》2000,13(3):34-35
笔者1994年元月~1999年元月,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脑性眩晕患者102例,取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02例,其中男46例,女5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9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天;有并发脑动脉硬化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2例(其中有颈椎退行性变66例),陈旧性脑梗塞26例,脑萎缩4例。 对照组5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8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3天;有并发脑动脉硬化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8例(其中颈椎退行性变32例),陈旧性脑梗塞10…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2001~2003年应用补阳还五汤合并杏丁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40例,对照组用尼膜地平片口服治疗2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发作性眩晕症状,经头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明确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随机按2∶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45~77岁,平均(54·85±6·23)岁;全部病例颈椎摄片,正常9例,其余3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颈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基虎 《四川中医》2000,18(7):26-2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眩晕为主症。自1998年2月至1999年6月笔者运用自拟颈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42例,并与西药治疗30例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5岁,平均6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月。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6岁,平均63岁;病程最短6小时,最长2周。两组病人均参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学》[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眩晕诊断标准作出中西医双重诊断,且排除内耳性眩晕、肿瘤、…  相似文献   

19.
户稼庆 《河南中医》2007,27(12):44-45
笔者2004年10月~2006年12月在临床上运用化痰活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57例,并同期与西医治疗的53例作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全部患者均经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其中男29例,女28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68岁,平均63岁;合并高血压者36例,颈椎病40例,高脂血症32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53例,其中男25例,女28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69岁,平均64岁;合并高血压者30例,颈椎病37例,高脂血症26例,糖尿病4例。两组患者例数、性…  相似文献   

20.
升清降浊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2 0 0 1年 2月~ 2 0 0 3年 2月笔者以升清降浊方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中医中风专科门诊患者 ,参照 1995年公布的脑血管疾病分类标准确诊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 ,男 32例 ,女 2 8例 ,年龄5 0~ 75岁 ,平均 5 9.8岁 ,病程 2~ 13年 ,平均 5 .8年 ;对照组4 0例 ,男 2 1例 ,女 19例 ,年龄 5 0~ 75岁 ,平均年龄 6 0 .1岁 ,病程 0 .5~ 10年 ,平均 5 .7年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升清降浊方内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