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显微外科吻合技术的发展,断肢再植成活率已达90%以上,术后护理是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3例此类患者,断肢再植全部成活。现就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21岁。断肢离体时间均在10h之内,其中右上肢完全断离1例,右前臂完全断裂1例,左示指完全断离1例。左示指完全断离患者手术方式为吻合一条指端动脉,术后给断指切开放血促进静脉回流,使断指在放血过程中逐渐建立自身的侧支循环,以保证再植的成活。  相似文献   

2.
赵爱琴 《中医正骨》2010,22(12):82-83
目前,我国手外科领域由创伤引起的多指离断较为常见,但双手十指离断同时再植却比较少见。2009年4月,我院为1位十指离断的患者进行了断指再植及针对性护理,最终9指成活,双手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属显微外科手术,不仅手术时间长、难度大,术后的观察护理是否及时得当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我院自1992年以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60例进行了游离足趾再造手指,全部成活,经随访其功能外形恢复优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60例,男119例,女41例,年龄17~48岁,重物砸伤致拇指缺损65例,断指再植失败拇指缺损29例,机器挤压伤致拇指缺损sl例,拇指合并食指缺损15例。2护理要点2.1心理护理:本组大部分为青壮年,男性居多,术前心理复杂,顾虑较多。首先向患者讲明该手术的必要性,对手术的具体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指完全断离患者实施再植术的成功率。方法 :采取缝合血管、指神经 ,伸屈肌腱修复、抗凝、解痉等措施。结果 :双手 8指完全离断再植术历时 10h ,8指断指再植全部成活。结论 :8指断指病例少、手术时间长、难度大、风险大 ,再植取得成功 ,手术是关键 ,手术配合及护理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治疗多指完全离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行断指再植术治疗多指完全离断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8~65岁,中位数35岁。单手多指离断38例,其中2指离断23例、3指离断10例、4指离断4例、5指离断1例;双手各1指离断2例。离断指为拇指10指、示指30指、中指26指、环指22指、小指13指。离断部位为指尖离断19指、末节离断30指、中节离断32指、近节离断20指。术中采用多指同步再植法,即将多个断指同一类的操作尽量1次完成,按清创—骨折内固定(克氏针贯穿或交叉内固定)—修复指伸肌腱—修复指屈肌腱—吻合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吻合指腹部静脉—吻合指背部静脉—缝合皮肤关闭创面的顺序完成所有断指的再植。术后随访观察再植指体成活、手部外形和感觉、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再植手指全部成活,手部外形恢复。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本组(84.2±3.1)分,优23例、良13例、差4例。均未出现指体创面感染、手指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发生动脉危象2例,行手术探查后动脉危象解除。并发肌腱黏连4例,术后5个月行肌腱松解术后手指屈伸功能恢复。结论:断指再植术治疗多指完全离断,手指成活率高,有利于手部外形、感觉和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84例完全离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5月—2009年11月84例完全离断指行再植术,术后给基础护理、用药护理、体位护理及疼痛护理,针对患者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行疏导,重点进行再植体的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血管危象护理,并及时处理动静脉危象,对成活患指辅以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本组断指再植术84例142指,术后成活130指,成活率91.0%,成活患指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治疗、精心的护理,是断指再植成活及促进患指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2004—05-2005—7实施拇甲瓣移植术16例,术后血管危象及时观察处理,拇甲瓣全部成活,并恢复拇指功能。现就拇甲瓣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指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2005年3月至2013年2月,对28例接受多指再造术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观察血管危象发生及再造指成活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再造指全部成活;术后6个月,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再造指功能,本组72指,优43指、良23指、可5指、差1指。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1指(动脉危象5指、静脉危象6指);经保暖、解痉、镇痛、减压、放血等处理后,血液循环恢复9指;行紧急手术探查2指,术后血液循环恢复。结论:对接受多指再造术的患者进行系统的规范化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有利于再造指成活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废弃指移位再造拇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对20例拇指毁损合并手指离断患者采用废弃指移位再造拇指,男12例、女8例;年龄15~60岁,中位数35岁;左侧5例,右侧15例。拇指毁损平面位于末节10例、近节8例、掌部2例。废弃指为食指10例、中指5例、环指4例、小指1例。废弃指损伤平面位于中末节10例、近节8例、掌指关节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0 min至6 h,中位数2 h。术后随访观察再造拇指成活、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中位数6个月。再造拇指均成活。术后并发静脉危象1例,经指端放血3 d后血液循环恢复;并发肌腱黏连2例,行肌腱松解术后再植指功能恢复。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再造指功能,本组优12例、良6例、可2例。均未出现再造拇指感染、坏死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利用废弃指移位再造拇指,再造指成活率高,有利于手部外形和功能的恢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采用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16~50岁,中位数28岁;左侧28例,右侧34例。离断部位位于指间关节9例、近节指骨中部35例、近节指骨基底部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0 min至2 h,中位数1 h。观察术后患指成活、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中位数6.5个月;患指全部成活,外形良好,皮肤色泽正常,拇指屈伸及对掌、对指功能恢复,指端感觉恢复。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58例、良1例、可3例。术后并发创缘皮肤坏死3例,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出现血管危象5例,经积极手术探查后,患指血液循环恢复。均无大片皮肤软组织坏死、骨折畸形愈合、克氏针松动或断裂、针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可恢复患指外形和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断掌再植术治疗掌部完全离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2月至2015年8月,采用断掌再植术治疗掌部完全离断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5~65岁,中位数36岁;左侧14例、右侧16例。掌远区(经掌骨头至指蹼)离断3例,掌中区(经掌骨干及掌骨基底部)离断15例,掌近区(经掌腕关节、腕骨)离断7例,混合型(斜形、不规则)离断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0 min至6 h,中位数3 h。随访观察再植手掌成活、手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术后再植手掌全部成活,均未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术后并发动脉危象1例,经手术探查后,动脉危象解除;并发肌腱黏连2例,术后6个月行肌腱松解手术。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6例、良10例、差4例。结论:采用断掌再植术治疗掌部完全离断,手掌成活率高,有利于手部外形和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断指再植的成功与否,除了术者过硬的技术外,还与术后观察与护理密切相关。术后严密观察,果断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再植成功的重要保证;早期科学地指导再植指功能锻炼,是促进手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我院于2001年8月成功完成世界上第18例十指再植全活病例,经5年随访,双手功能恢复优良。现将再植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政 《中医药导报》2006,12(7):55-56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对15例拇指软组织缺损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7月,平均3月。皮瓣血运、质地良好,外形修复理想,受伤拇指的长度得到保留,拇指感觉恢复。术后经功能锻炼,配合中药熏洗,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于拇指软组织缺损,尤其在合并多指损伤时,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完成对裸露组织的覆盖,可避免受创拇指有效长度的进一步短缩和恢复理想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1966年杨东岳首创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获得成功[1]。1980年Morrison等[2]首先为1例拇指皮肤脱套伤患者选用拇趾甲皮瓣游离移植获得成功,自此以来临床拇手指再造取得了极大进展。我院2009年收治1例双手示指外伤后坏死患者行左足游离拇甲皮瓣转移再造左示指,右侧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右示指术。术后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双手外伤术后坏死7 d入院。患者左手示指于近指间关节水平指背皮肤软组织坏死,面积约1.5 cm×5cm,指尖及甲床软组织坏死。右手于近节远端组织完全坏死。经术前讨论拟在全麻下行游离左足拇甲皮瓣修复左示指,游离右足第二足趾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前足离断再植成功的临床经验和应用中草药烫洗体会。方法:自1998、年~2009年,对15例前足完全离断的病例进行再植,采用逆行再植法,术后常规应用中草药烫洗等综合康复治疗措施。结果:前足离断再植15例全部成活。经过2.5~5年随访,外观及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前足离断逆行再植法暴露充分、视野开阔、手术操作方便,消耗体力少,省时,缩短再植时限等优点,术后应用中草药烫洗功能恢复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手指断离再植术后的康复指导解放军第89医院王刚,赵连香,吕萍,陈晓军手指创伤离断是包括骨骼、肌肉、神经、血管和皮肤等组织断伤的严重创伤。指体再植成活后,常遗留严重的关节挛缩、肌肉萎缩、肌腱粘连、肌力减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发展严重时,可使成活但无功能的手...  相似文献   

17.
自2002—2005年,我院应用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5例,经过术后精心的观察及护理,除1例因术后出现静脉危象而致皮瓣远1/3坏死,余皮瓣均顺利成活,最大限度的恢复了患指功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术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功能精细灵巧而复杂,如手术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使许多断指患者失去再植机会,特别是拇指缺如将失去50%手的功能,不仅使患者丧失劳动力,同时还影响患者生活。为使伤手残而不废,我科白1998年10月以来施行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13例,配合精心护理,13例再造指全部成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总结59例断指再植术病人的护理体会,认为对再植体的末梢血循环观察、血管危象护理、针对病人的复杂的心理进行疏导及患指功能的康复训练,是断指再植成活及促进患指功能恢复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 1 995~ 1 998年。共行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手术1 0 0例 ,成功率 99%。治疗的成功除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外 ,术后精心正确的护理对保证组织成活亦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0 0例 ,男 77例 ,女 2 3例 ;年龄 3~ 68岁 ,平均 2 8.6岁 ;急症手术 73例 ,择期手术 2 7例 ,其中游离组织及拇甲瓣再造拇指 33例 ;游离皮瓣移植 2 2例 ,游离骨移植 1 9例 ,组合组织移植 2 6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 8例 ,动脉危象 3例。1例皮瓣移植术后发生静脉危象延误手术探查时机致皮瓣部分坏死 ,余移植组织全部成活 ;游离骨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