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虹膜拉钩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非  黎蕾  朱志忠  陈旭 《上海医学》2003,26(8):583-586
目的 评价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用虹膜拉钩及传统方法扩瞳对术眼瞳孔和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43眼用虹膜拉钩扩瞳(拉钩组),18眼用传统方法扩瞳(对照组)。术前两组视力为眼前手动至0.2,瞳孔直径为1.0~3.5mm,对光反射基本无;两组视力及瞳孔直径的差异无显著性。结果 拉钩组:术中瞳孔缘少量渗血11眼,无后囊膜破裂和瞳孔缘咬伤;术后第1天视力≥0.2为71.4%(30/42眼),3个月后视力≥0.5为59.5%(25/42眼);瞳孔边缘不规则5眼,对光反射迟缓41眼、消失2眼,出现眩光2眼,无多视。对照组:术中瞳孔缘少量至中量出血10眼,瞳孔缘咬伤6眼,后囊膜破裂2眼;术后第1天视力≥0.2为55.6%(10/18眼),3个月后视力≥05为16.7%(3/18眼);瞳孔边缘不规则11眼,对光反射迟缓11眼、消失7眼,出现眩光5眼、多视2眼。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及瞳孔直径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虹膜拉钩具有扩瞳快且充分、对虹膜损伤小、不易引起炎症出血等优点;对保持并恢复术后瞳孔的形态功能,提高视觉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瞳孔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应用虹膜拉钩的手术技巧、手术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 3 1例 (3 1眼 )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中均使用虹膜拉钩扩大瞳孔 ,术后随访 3~ 1 2月。结果 :术后 3 0眼 (96.7% )瞳孔恢复圆形 ,1眼 (3 .3 % )呈不规则圆形 ;2 9眼 (94% ) ,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瞳孔下白内障采用虹膜拉钩手术方法 ,术后可获得良好视力和圆瞳孔 ,而无严重并发症 ,是一种较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黄准  柯建林  张文兰 《广东医学》2012,33(17):2631-2632
目的评价虹膜拉钩在小瞳孔和晶体部分脱位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0眼不同原因的小瞳孔及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应用虹膜拉钩辅助进行固定虹膜及囊袋固定后,再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29眼白内障手术顺利,22眼(73.3%)术后视力大于0.6,3眼(10.3%)术后视力低于0.1,其中1眼晶体脱位严重者半年后二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达0.32,眼因眼底疾病视力无提高,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在小瞳孔及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通过应用虹膜拉钩能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超声乳化术治疗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 钝化分离瞳孔后粘连及剪除机化膜,牵拉扩张瞳孔后,采用原位碎核技术对19例(21只眼)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结果 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16只眼(76.2%),≥0.2者18只眼(85.7%);手术并发症为虹膜损伤,角膜水肿,未见后囊膜破裂及角膜失代偿;术后19只眼(90.5%)恢复圆瞳孔;2只眼(9.5%)瞳孔不规则。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具有对虹膜损伤小,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轻,视力早期恢复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36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疗效。方法对36例(48眼)散瞳后瞳孔不足4mm或呈花瓣状,或者在手术操作中未用缩瞳剂而瞳孔缩小至4mm以下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结果本组48眼中术后3个月矫正远视力分别为:大于等于0.537眼,小于0.511眼;术后3个月时瞳孔形状5眼瞳孔大于5.0mm,9眼3.5~5.0mm,余瞳孔保持2.5~3.5mm圆形或类圆形,未见有虹膜后粘连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小瞳孔白内障患者根据具体病情作不同的扩瞳处理,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是可行的,术后仍可获得生理圆瞳孔或近圆瞳孔,获得良好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瞳孔状态下应用削梨法超声乳化的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应用削梨法超声乳化技术对69例(78只眼)小瞳孔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结果:无虹膜后粘连63只眼,术后全部瞳孔恢复原状;15只眼分离粘连机化膜后应用削梨法进行超声乳化,术后13只眼基本恢复圆瞳孔,2只眼瞳孔不规则。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43只眼(55.13%).矫正视力≥05者61只眼(78.21%)。结论:削梨法受瞳孔大小的限制较小,大大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减少了手术的危险性,不失为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7.
洪艳  蒋晶 《中国民康医学》2012,(20):2484-2485
目的:应用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对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方法:对33例(33只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结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6只眼达0.8,10只眼达0.6,4只眼达0.5,6只眼达0.3,4只眼达0.25,3只眼0.15以下。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高眼压6例,后囊膜破裂4例,虹膜炎1例。结论:在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安全、疗效好,降低成本,易于在基层医院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表面麻醉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17例(21只眼)虹膜后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等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全部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一致,前房反应轻.结论 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瞳孔下白内障超声乳化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186例(227眼)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粘弹剂及人工晶体调位钩或用虹膜拉钩、囊膜剪开大瞳孔以协助完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撕囊及超声乳化术.后囊膜破裂6眼(2.64%),角膜不同水肿61眼(26.8%)均于5~7d内消失,8眼未植入人工晶状体(3.52%).结论 利用粘弹荆及晶体调位钩或囊膜剪扩大瞳孔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不损伤或少损伤瞳孔括约肌,基本能保持圆形或椭圆形瞳孔,残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瞳孔缘环形成形在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瞳孔缘虹膜环形剪除成形在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对23例34眼(实验组)粘连性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采用瞳孔缘虹膜环形剪除成形,进行原位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选择34例同一术者完成的排除眼部疾病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经巩膜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手术前后两组视力及角膜内皮变化。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组术后视力低于0.1者3眼;0.1-0.3者3眼;0.3-0.6者12眼;高于0.6者16眼。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前后内皮细胞丢失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粘连性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采用瞳孔缘虹膜环形剪除成形法,可以保证超声乳化术安全进行,术后视力恢复理想,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赵冠华 《广西医学》2001,23(2):354-355
近年来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由于切口小、创伤少、手术快捷简便 ,视力恢复快等优点 ,已成眼科白内障手术领域的热门( 1~ 5) 。 1 999~ 2 0 0 0年来我院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38例 42只眼 ,现将手术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 (42只眼 ) ,均经有视力障碍病史及扩瞳裂隙灯检查有晶状体混浊 ,确诊为白内障。其中男 2 2例 (2 6只眼 ) ,女 1 6例 (1 6只眼 ) ,年龄 1 7~ 76岁 ,平均 (62± 1 3)岁。白内障类型 :老年性白内障 2 8例 (32眼 ) ;外伤性 5例 (5只眼 ) ;并发性 2例 (2只眼 ) ;先天性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瞳孔状态下超声乳化的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 :应用非切开瞳孔牵拉扩张法及部分下方瞳孔缘括约肌剪断法原位超声乳化碎核等技术对 38例小瞳孔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结果 :38只眼中 1 7眼未用扩张器 ,9眼应用扩张器 ,术后瞳孔恢复原状 ;1 2只眼需剪开下方瞳孔括约肌及剪除机化膜 ,术后瞳孔略欠圆。术后一个月裸眼视力≥ 0 .5者 2 1眼 (2 1 / 38) ,矫正视力≥ 0 .5者 32眼(32 / 38)。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使小瞳孔白内障术后恢复生理性圆瞳孔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黄准  柯建林  胡小成  蔡吉梧 《吉林医学》2013,34(23):4660-4661
目的:评价显微虹膜拉钩在复杂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眼不同原因的复杂白内障患者随机分虹膜拉钩组和对照组,虹膜拉钩组应用显微虹膜拉钩辅助进行固定虹膜及囊袋固定后,再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随访3~12个月,对比两组术后视力,对比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虹膜拉钩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第1天视力提高>0.5者占33.3%,高于对照组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组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虹膜拉钩能有效提高复杂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小切口行葡萄膜炎并发严重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中虹膜拉钩的使用。方法:25例(30只眼)患者,术中应用粘弹剂,并剪除瞳孔区机化膜,在虹膜拉钩的辅助下扩大瞳孔,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虹膜根切术。结果:患者术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可恢复基本圆瞳孔。结论:行巩膜隧道小切口在虹膜拉钩的辅助下,能顺利进行葡萄膜炎并发严重虹膜后粘连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可取得较好视力并恢复基本圆瞳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6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中通过机械性牵拉,撕除瞳孔区及瞳孔缘机化膜,放射状切开瞳孔缘,虹膜拉钩机械牵拉方式扩大瞳孔,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3个月对视力、眼压、术后瞳孔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本组患者88.46%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0.1以上,术后瞳孔圆形或接近圆形,术后角膜轻度水肿3眼(占11.53%),1周内消退,1周后虹膜不同程度后粘连2眼(占7.69%),后发障有2眼(占7.69%)。术中撕开瞳孔区机化膜发现晶状体无混浊1例,术后患者第1日前房炎症反应较正常眼有所加重,无虹膜损伤、后囊破裂,角膜内皮失代偿及晶体核坠落入玻璃体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对小瞳孔下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理想的手术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视力,最大限度的维持了瞳孔的生理功能,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膜闭超声乳化手术中如何处理减少术后前房炎症反应。方法:葡萄膜炎病情稳定半年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应用粘弹剂分离虹膜后粘连16例(20眼)与配合间断切开瞳孔括约肌18例(20眼)对比两种不同处理术后前房炎症反应。结果:两种不同处理均能达到手术中瞳孔散大状态,术后视力≥0.5(31眼),0.3~0.5(7眼),0.1(2眼)。应用粘弹剂分离虹膜后粘连术后前房炎症消退时间为6.2±1.0天,术中配合间断切开瞳孔括约肌术后前房炎症消退时间为5.2±0.9天。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膜闭超声乳化中应用粘弹剂分离虹膜后粘连与配合间断切开瞳孔括约肌均能使瞳孔散大,充分暴露混浊晶状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瞳孔环形黏连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对101例105眼瞳孔环形黏连患采取非切开瞳孔牵拉扩张法扩大瞳孔,并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视力、瞳孔、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月矫正视力≥0.685眼(81%)。瞳孔呈圆形90只眼(85.7%),瞳孔不规则15眼(14.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瞳孔环形黏连患能采取非切开瞳孔牵拉扩张法扩大瞳孔,并成功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大多数瞳孔能恢复正常,并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虹膜粘连性小瞳孔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38例(3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手术,术中对于虹膜粘连部分用粘弹剂分离或用虹膜剪呈间断性或放射状剪开.环形撕囊,晶状体超声乳化,囊带内植入人工晶体(IOL).术后观察视力,瞳孔及眼部反应.结果:术后矫正视力大于0.5以上,术后瞳孔为圆形、椭圆形,眼部无异常反应.结论:小瞳孔下白内障手术复杂,而且并发症较多,经用不同方法处理瞳孔后的白内障手术与正常phaco+IOL植入术者无明显差异,术后视力良好,瞳孔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盛文 《现代医学》2003,31(5):328-329
目的 探讨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对23例25只眼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经巩膜隧道自闭式切口,应用推注粘弹剂的钝针头及囊膜剪刀松解粘连瞳孔,通过人工晶体在囊袋内的旋转,清除残留皮质。结果 25只眼成功松解粘连瞳孔,23只眼术后瞳孔呈生理圆形或近圆形,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17只眼≥0.5(68%),矫正后视力22只眼≥0.5(88%)。结论 对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应用本手术方式能有效松解粘连瞳孔,吸净残留皮质,术后保持生理性圆瞳孔,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方法 对40例(46只眼)糖尿病患者行phaco Iol术(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非糖尿病患者行此方法手术(对照组)40例(47只眼),术后均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及视力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术后视力0.3以上者35只眼,非糖尿病组视力0.3以上者41只眼,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结膜充血、前房渗出、虹膜色素脱失、瞳孔位置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行phaco Iol术是一种较安全及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