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对中老年骨量减少患者治疗中强化生活方式与药物干预联合应用下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骨量减少中老年患者134例,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强化生活方式与药物联合应用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BMD、股骨颈BMD做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腰椎BMD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股骨颈BMD治疗后1年有上升表现,但相比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腰椎BMD、股骨颈BMD治疗后1年相比干预前均下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量减少患者治疗中,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强化生活方式方法,对骨量丢失的防止与延缓作用明显,且可使骨密度增加,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松宝联合钙尔奇D治疗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患者以改善其骨密度的疗效。方法将80例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骨松宝联合钙尔奇D治疗(观察组)和单用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服药6个月后观察骨密度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BMD值和T值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前后腰椎BMD值分别为(0.60±0.12)和(0.68±0.21),t值分别为(-2.44±0.72)和(-1.66±0.55);左股骨颈BMD值分别为(0.74±0.22)和(0.86±0.08),t值分别为(-2.08±0.38)和(-1.42±0.46)(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腰椎BMD值分别为(0.67±0.14)和(0.69±0.09),t值分别为(-2.35±0.68)和(-1.86±0.36);左股骨颈BMD值分别为(0.72±0.16)和(0.75±0.24),t值分别为(-2.17±0.42)和(-1.71±0.32),对照组BMD值治疗前后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松宝联合钙尔奇D治疗比单用钙尔奇D治疗骨密度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骨松宝联合钙尔奇D治疗对骨密度改善有显著疗效,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钙与骨化三醇对中老年骨量减少男性患者的防治作用.[方法]在本院体检的中老年骨量减少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每天口服钙剂(钙尔奇-D,每片含元素钙600 mg,含维生素D125 u)治疗组加服骨化三醇(盖三醇0.25 mg).连续治疗12个月.在治疗前,后12个月分别测量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胶原,C端异构肽(B-CTX)、血钙、磷、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侧位BMD,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均增高并有差异(P<0.05);血清BGP无差异(P>0.05);β-CTX下降明显(P<0.01)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钙、磷两组间均无差异.[结论]钙加活性维生素D(盖三醇)可预防骨量的进一步下降.而单纯补钙及少量维生素D并不能防治骨量减少患者进一步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许娜 《当代医学》2016,(1):151-152
目的:分析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阿仑膦酸钠(口服,每次70 mg,每周1次)联合钙尔奇D(口服,每次1片,每天3次)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钙尔奇D(用法及用量与观察组一致)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腰椎BMD为(1.17±0.05)g/m2,股骨颈BMD为(0.97±0.06)g/m 2;对照组腰椎BMD为(1.01±0.06)g/m 2,股骨颈BMD为(0.82±0.04)g/m 2;治疗后,观察组腰椎L 2~4、股骨颈骨密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为(1.98±0.81)分,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为(4.85±1.11)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患者骨密度,改善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补肾法对运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进行内分泌治疗后导致骨量减少的乳腺癌患者骨密度和血清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观察70例因AIs所致骨量减少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服用钙尔奇D片,每日1片,治疗组同时予补肾中药,每日1剂,连续治疗1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腰椎和股骨颈BMD、骨密度T值、血清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并评价用药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腰椎和股骨颈BMD、骨密度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BGP、BALP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腰椎和股骨颈BMD水平、BGP、BAL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骨密度T值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腰椎和股骨颈BMD骨密度T值水平升高(P0.05),BGP、BALP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有骨折等不良骨关节事件,而对照组出现1例下肢骨折事件。结论:补肾法可减轻AIs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骨丢失,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对改善老年髋部骨折后卧床患者腰椎骨密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肢行胫骨结节骨牵引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进行治疗8周。对照组15例,未接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BMD)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腰椎BMD较治疗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则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可以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后卧床患者的腰椎骨质流失,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折疏松症(PMOP)患者骨折好发部位(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BMD)的干预作用,探讨该方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纳入对象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六味地黄丸和钙尔奇D,以双能骨密度(DEXA)仪为检测手段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及服药6个月后上述部位的BMD值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服药6个月后,中药组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BMD值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部位BMD值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的BMD值并改善临床症状,提示该方用于PMOP患者对预防并发骨折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闫晶  贾晓凤  闫石  张莹  付丽敏 《西部医学》2009,21(8):1277-1278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健康中老年男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407例40~74岁健康男性检测腰椎骨密度(BMD),并给予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治疗等综合干预,12个月后再次检测腰椎骨密度。结果干预后较干预前,各组骨密度明显提高。结论综合干预能提高健康中老年男性骨密度值,降低骨量减少的比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应用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OL)注射液联合钙剂和活性VitD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诊断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ZOL组和对照组,各30例。ZOL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100 mL静滴1次,同时口服钙尔奇D 600 mg/d和骨化三醇0.25μg,bid。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尔奇D 600 mg/d和骨化三醇0.25μg,bid。两组受试者均连续服药9个月。观察骨痛缓解率及腰椎、髋部骨密度(BMD)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ZOL组骨痛症状明显缓解,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ZOL组与对照组比较、与自身前后比较L1~4全部、股骨颈和大粗隆BMD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③治疗期间ZOL组无新发骨折,对照组新发2例髋部骨折。结论 ZOL注射液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缓解骨痛、增加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骨折发生的作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阻力运动(RT)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量减少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T2DM合并骨量减少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药物+RT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6个月后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6个月后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钙(Ca)、血磷(P)、25-羟维生素D[25-(OH)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腰椎T值、股骨颈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HDL)、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腰椎骨密度(BMD)、股骨颈BMD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FBG、HbA1c、β-CTX、腰椎T值、股骨颈T值低于入院时水平,25-(OH)D、腰椎BMD、股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低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临床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选取213例老年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腰椎(L1~4)及左侧股骨颈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的年龄、BMI、血压、血钙、血磷、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低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L1~4及左侧股骨颈BMD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冠心病组BMD值低于对照组。同时冠心病组的低骨密度(包括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骨密度与冠心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老年人低骨密度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相关性,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血尿酸(SUA)水平与骨密度(BMD)之间的联系已被公认,但目前关于体脂指标对SUA和BMD关系的影响尚无明确定论。目的 探究45~70岁中老年人群体脂指标变化对SUA与腰椎、股骨颈BMD关系的影响,可为进一步预防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发放《骨质疏松健康因素调查表》进行基本资料的调查,测量体脂指标、BMD,并检测SUA。比较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群基本资料、体脂分布、BMD、SUA及骨质疏松发生率,分析中老年人群SUA与BMD的相关关系,并探究体脂指标变化对SUA与BMD的影响。结果 共回收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07份,有效回收率为94.27%。707例研究对象中女314例、男393例,平均年龄(55.3±6.6)岁,平均体质指数(BMI)(24.6±6.4)kg/m2,平均腰围(84.0±9.0)cm,平均臀围(94.1±6.0)cm,平均腰臀比(WHR)(0.9±0.1)。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群主动吸烟情况、被动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喝牛奶情况、服用维生素D情况、服用钙片情况、BMI、腰围、臀围、WHR、腰椎BMD、股骨颈BMD、SUA、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UA与腰椎BMD、股骨颈BMD均呈弱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2、0.164,P<0.05)。控制部分基本资料为协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是中老年人群腰椎、股骨颈BMD(β值分别为0.160、0.035)的影响因素(P<0.05)。控制部分基本资料及腰围为协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是中老年人群腰椎、股骨颈BMD(β值分别为0.103、0.095)的影响因素(P<0.05)。依据腰围四分位数将中老年人群分为Ⅰ组(腰围<77 cm)、Ⅱ组(腰围77~85 cm)、Ⅲ组(腰围86~90 cm)、Ⅳ组(腰围91~113 cm)。Ⅰ、Ⅱ组中老年人群SUA与腰椎BM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3、0.199,P<0.05);Ⅰ组中老年人群SUA与股骨颈BMD呈正相关(r=0.173,P<0.05)。结论 在45~70岁中老年人群中,血清SUA水平与腰椎、股骨颈BMD之间存在较强的单变量相关性,部分原因是肥胖指标的混杂作用,SUA对骨密度的有益作用更多表现在腰围≤85 cm的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3.
郭佳  黄际远  郑洪银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2):2712-2715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丢失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6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风湿科门诊确诊的年龄≥40岁女性RA患者543例为RA组,另于同期在本院收集年龄≥40岁女性健康体检者1 7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年龄段受试者腰椎正位L1-4、左侧股骨颈(NECK)、华氏区(WARDS)、大转子(TROCH)、股骨干(SHAFT)、全髋骨(TOTAL)部位的骨密度(BMD)及腰椎、股骨部位骨质疏松(OP)情况。结果 RA组40~49、50~59岁受试者L1、L2、L3、L4及L1-4部位B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0~69、70~79、≥80岁受试者L1、L2、L3、L4及L1-4部位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40~49、50~59、60~69岁受试者NECK、WARDS、TROCH、SHAFT、TOTAL部位B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80岁受试者NECK、WARDS、TROCH、SHAFT、TOTAL部位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40~49、50~59岁受试者腰椎、股骨的OP发生率以及60~69岁受试者股骨的OP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0~69岁受试者腰椎的OP发生率以及70~79、≥80岁受试者腰椎、股骨的O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可以增加患者的骨丢失和OP发生风险,且其对不同年龄和不同部位的影响存在差异;中老年RA患者应注意OP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骨质疏松和(或)骨量减少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发生率,寻找老年胃癌患者发生严重骨密度下降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为胃癌、行股骨及腰椎骨密度(BMD)检测的35例老年患者,并与同期住院、无胃癌等恶性肿瘤病史、行BMD检测的35例老年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胃癌患者股骨及腰椎骨的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MD与患胃癌年限呈显著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可引起老年人骨量减少,提示在治疗胃癌的同时应加强对骨质疏松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DM)患者身体成分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BMD)检测仪对125例Ⅱ型DM患者进行腰椎(L1~L4)正位、左髋和全身BMD检测及身体成分检测,按体重指数(BMI)将DM患者分为非肥胖(BMI〈25 kg/m2)组(DMNO组)和肥胖(BMI≥25 kg/m2)组(DMO组),分析各组身体成分与BMD的相关性。结果①DMO组所测部位BMD和身体成分质量及脂肪量百分比均显著高于DMNO组,但其所测部位肌肉量百分比显著低于DMNO组。②在DMNO组,左大腿肌肉质量分别与左髋各部(Wards三角除外)BMD,L1、L2、L3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全身肌肉质量分别与股骨颈、股骨干、股骨全部、L2 BMD等呈显著正相关。躯干肌肉质量分别与大粗隆和L2 BMD等呈显著正相关。仅全身和躯干脂肪质量均分别与L1 BMD呈显著正相关。③在DMO组,左大腿肌肉质量分别与股骨颈、股骨干和股骨全部BMD等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腰椎BMD无显著正相关。全身脂肪质量分别与L3BMD和L4BMD呈显著正相关,躯干脂肪质量仅与L4BMD呈显著正相关。余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在男性2型DM患者,无论肥胖与否,肌肉质量主要与髋部BMD有明显相关性,脂肪质量只与腰椎BMD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OP)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诊断检查时,测定部位的不同是否造成漏诊。方法:应用DEXA测定了50例70岁以上临床上有明显的骨质疏松症状者(有症状组)以及50例70岁以上无临床症状的健康体检者(无症状组),对同一检查对象同时测定腰椎(L2-4)正位及左股骨(total)、股骨颈(neck)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并比较两组不同部位OP的检出率。结果:50例有症状组腰椎(L2-4)测出OP31例(62%),股骨(total)和股骨颈(neck)共测出OP45例(90%)(t=10.638,P<0.01);,50例无症状组腰椎(L2-4)测出OP20例(40%),股骨(total)和股骨颈(neck)共测出OP38例(76%)(t=13.16,P<0.01);结论:70岁以上老年人临床上无论是否合并明显的OP症状,用DEXA诊断检查时,测定部位的不同可能对OP的诊断有影响,髋部OP检出率高于腰椎,最好是同时测定腰椎和髋部的BMD,以防造成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替勃龙和克龄蒙短期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及对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围绝经期患者183例分为替勃龙组、克龄蒙组和对症治疗组,分别给予替勃龙、克龄蒙和对症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围绝经期症状进行KI评分和FSH评分,检测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和雌酮含量,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和骨密度(BMD),分析雌酮水平与BMD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替勃龙组和克龄蒙组治疗6个月后KI评分和MR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且优于对症治疗组(P〈0.05,P〈0.01),克龄蒙组治疗后KI评分优于替勃龙组(P〈0.05),而对症治疗组只有KI评分降低(P〈0.05);替勃龙组和克龄蒙组治疗后血清FSH下降,E:升高(P〈0.01),且克龄蒙组优于替勃龙组(P〈0.05);替勃龙组与克龄蒙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勃龙组和克龄蒙组平均脊椎骨密度和股骨颈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P〈0.01),且2组治疗后与对症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雌酮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均高于对症治疗组(P〈0.01)。治疗前替勃龙组与克龄蒙组体内雌酮与脊椎和股骨颈骨密度之间存在中等正相关(r=0.417,P〈0.01;r=0.406,P〈0.01);治疗6个月后,替勃龙组与克龄蒙组脊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显著升高,但体内雌酮与脊椎和股骨颈骨密度之间只存在极微弱相关(r=0.125,r=0.156,P〉0.05)。结论应用替勃龙和克龄蒙均可有效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增加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  相似文献   

18.
简百录  张晓霞 《海南医学》2013,24(19):2839-2841
目的 探究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服用非那雄胺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是否发生变化.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盐酸坦索罗辛,观察组患者再口服非那雄胺,对照组未服用非那雄胺,只口服安慰剂.治疗1d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骨代谢的各项指标及骨密度情况,分别检测非那雄胺组患者用药1d、5d、10d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值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d后的血钙、血磷、血肌酐、25-OH维生素、甲状旁腺激素(PTH)、总睾酮等生化指标大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d后观察组患者的双氢睾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1d后,两组患者的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0C)等骨代谢指标及腰椎、股骨颈、股骨大转子等部位的骨密度值均较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d、5d、10d后的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值均大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雄胺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无明显影响,且引起骨质疏松的风险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64例RA 患者的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并予60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RA 组在腰椎(L2~ L4)、股骨上端(股骨颈、Ward’ s 三角区、大转子)的BMD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 患者普遍发生BMD下降,骨量减少和O P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发病机制可能与 RA 本身及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的情况,以了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骨代谢异常状况。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对4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验组)和4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腰椎、股骨颈、左前臂骨密度检测;在相同条件下用贝克曼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液中ALP、Ca、P的浓度;ELSI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浓度。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TRACP-5b、ALP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Ca浓度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的浓度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股骨颈、左前臂的骨密度及T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骨形成和骨吸收相关酶较正常人的血清水平升高,骨密度较正常人降低,说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骨代谢异常并已致骨量减少。血钙异常可能是寻常型银屑病骨代谢异常的原因之一,而血P在寻常型银屑病骨代谢异常中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