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的肺功能特点, 为SMA多学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SMA多学科门诊就诊的30例SMA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Ⅰ型1例、Ⅱ型18例、Ⅲ型11例;男17例, 女13例;年龄4岁~21岁10个月。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分型SMA患者的临床特征、脊柱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肺功能特点, 探讨SMA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可能影响因素。肺功能以用力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测定, 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呼气峰值流量(PEF), 结果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表示。测量Cobb角以评价脊柱侧弯。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Ⅱ型SMA患者肺功能与年龄及Cobb角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Ⅱ型SMA患者Cobb角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1例Ⅰ型患者肺功能显示FVC、FEV1下降;18例Ⅱ型患者中14例存在肺功能异常(77.8%):12例FVC不同程度下降(66.7%)、10例FEV1不同程度下降(55.6%)、12例PEF不同程...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280例6~12岁正常儿童肺功能测定值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我国健康学龄儿童的肺功能正常值的参考值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建立的,随着国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学龄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肺功能的变化如何尚未清楚,且不同地区的学龄儿童,其肺功能变化也可能不一样,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本地区学龄儿童的肺功能正常值。该文目的是建立广州市6~12岁小学儿童肺功能正常值。方法:应用医疗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产的SpiroliteTM303型肺功能仪测定广州市在校健康的6~12岁儿童的肺功能值,测定的指标有14个,取最能反映肺功能的4个参数作为测定指标,即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用力呼出气体容量(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1岁为一个年龄组,共7组,每年龄组40例,总计280例,男女不限,测量其体重、身高,每个测试者测3次,取最好的一次结果记录打印。结果:280例中男139例,平均身高135.05±13.42cm,平均体重32.93±7.39kg,FVC3.40±0.96L,FEV13.03±0.87L,PEF6.42±2.32L,FEF25%75%3.58±1.32L;女141例,平均身高135.66±12.62cm,平均体重33.06±6.85kg,FVC3.22±1.07L,FEV12.88±0.93L,PEF5.84±2.17L,FEF25%75%3.59±1.28L。结论:儿童肺功能指标受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的影响,不同的指标受影响的因素不全相同,FVC,FEV1,PEF和FEF25%75%均与年龄、身高成正相关,单因素分析时FVC,FEV1,PEF和FEF25%75%均与体重正相关,PEF与性别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时FVC,FEV1,PEF和FEF25%75%均与体重无关,FVC,FEV1,PEF与性别相关。年龄和身高是影响儿童肺功能测定指标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咳嗽儿童肺功能,探讨慢性咳嗽病因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相关性。方法慢性咳嗽患儿140例,根据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或最大呼气流量(PEF)分成二组:运动试验组93例,舒张试验组47例。二组分别予运动和舒张试验。检测二组患儿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FEV1、PEF、用力呼吸50%及7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50及FEF75)。结果运动试验组阳性30例,其FEV1及PEF变异率分别为(18.30±10.50)%及(18.78±9.44)%;舒张试验组阳性35例,FEV1及PEF变异率分别为(30.36±27.27)%及(36.13±26.83)%。结论FEV1、PEF可用于评价CVA儿童的呼吸道阻塞程度。肺功能可客观评价慢性咳嗽呼吸道反应性及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4.
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肺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55例S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肺功能,包括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FEF25%-75%。结果 55例SMPP患儿急性期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及FEF25%-75%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FEF25%、FEF50%、FEF75%和FEF25%-75%降低较为明显。恢复期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部位病变SMPP患儿急性期FVC和FEV1较单个叶段病变患儿下降明显(P<0.05)。结论 SMPP患儿急性期大、小气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多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小气道功能受损更明显;恢复期肺功能明显好转。多叶段病变大气道功能受损较单个叶段病变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肺中叶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儿童右肺中叶综合征住院患儿分成两组,≤4岁组患儿20例选用2600型肺功能仪,>4岁组患儿10例选用MIR型肺功能仪,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做肺功能测定,比较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参数的变化。2600型肺功能仪测定的主要参数取75%潮气量与最高呼气流速之比(25/PF)和潮气量与最高潮气呼气流速之比(%V-PF)2个参数来反映0~4岁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MIR型肺功能仪测定的主要参数取最大肺活量(FVC)、1秒率(FEV1)和最高呼气流速(PEF)共3个参数来反映>4岁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结果:≤4岁组治疗前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25/PF=0.42±0.08,%V-PF=0.28±0.03;治疗后的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为25/PF=0.58±0.12,%V-PF=0.39±0.06。两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21,3.82;均P<0.05。>4岁组治疗前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FVC=1.75±0.32,FEV1=1.36±0.52, PEF=2.56±0.78;治疗后的肺功能参数的测定值分别为FVC=2.37±0.78,FEV1=2.08±0.65, PEF=3.68±0.80。治疗前后比较,分别t=3.05, 2.98,3.12;均P<0.05。结论:右肺中叶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是明显的,治疗后肺功能可恢复正常。[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8):669-67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分析采用双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双侧生长棒治疗,随访5年,对比110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脊柱影像学参数变化、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用时(181.25±9.14)min,术中出血量(132.41±10.72)mL,平均住院时间(10.94±2.13)d;手术治疗前后T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主弯侧凸Cobb角均明显减小,与手术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显示患者FVC、FEV1/FVC、FEV1预估值等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12/110)。结论双侧生长棒可有效纠正脊柱侧凸畸形并同步改善肺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肺功能长期变化的发展轨迹, 确定哮喘患儿出现长期肺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 纳入2019年1月至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定期随诊, 并完成肺功能检测的14岁以上哮喘患儿, 收集其肺功能资料及临床信息。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LCGM)拟合哮喘患儿肺功能发展轨迹, 建立不同的轨迹组,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χ2检验, 确定肺功能长期变化危险因素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哮喘患儿173例, 年龄6~17岁, 获得肺功能测定1 160例次。拟合4条1秒率(FEV1/FVC)潜分类轨迹:持续高水平组、高于平均水平组、低于平均水平组、持续低水平组, 其病例数分别为27例(15.6%)、66例(38.1%)、66例(38.1%)、14例(8.1%)。不同轨迹组患儿的FEV1/FVC在每一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持续高水平组各年龄段的FEV1/FVC均在90%以上, 其余各轨迹组FEV1/FVC随年龄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 低于平均水平组的FEV1/FVC在青春期后下降至80%以下;持续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肺功能长期变化的发展轨迹, 确定哮喘患儿出现长期肺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 纳入2019年1月至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定期随诊, 并完成肺功能检测的14岁以上哮喘患儿, 收集其肺功能资料及临床信息。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LCGM)拟合哮喘患儿肺功能发展轨迹, 建立不同的轨迹组,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χ2检验, 确定肺功能长期变化危险因素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哮喘患儿173例, 年龄6~17岁, 获得肺功能测定1 160例次。拟合4条1秒率(FEV1/FVC)潜分类轨迹:持续高水平组、高于平均水平组、低于平均水平组、持续低水平组, 其病例数分别为27例(15.6%)、66例(38.1%)、66例(38.1%)、14例(8.1%)。不同轨迹组患儿的FEV1/FVC在每一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持续高水平组各年龄段的FEV1/FVC均在90%以上, 其余各轨迹组FEV1/FVC随年龄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 低于平均水平组的FEV1/FVC在青春期后下降至80%以下;持续低水平组的FEV1/FVC均值在学龄期后即下降至80%以下, 至青春期接近70%。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MMEF)的轨迹和波动情况与FEV1/FVC相似。危险因素分析显示, 与持续高水平组相比, 典型哮喘患儿肺功能轨迹处于低于平均水平组的风险是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11.940倍(P=0.008);多重致敏患儿的肺功能轨迹处于低于平均水平组的风险是单一致敏的7.462倍(P=0.015);未规律用药患儿肺功能处于持续低水平组的风险是规律用药者的6.337倍(P=0.035);男童肺功能轨迹处于低于平均水平组的风险是女童的6.186倍(P=0.002)。结论 6~17岁哮喘患儿的长期肺功能变化可确定4条不同轨迹:持续高水平、高于平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持续低水平;近半数患儿的长期肺功能轨迹处于低水平, 较多患儿在青春期, 少数患儿在学龄期出现持续性气流受限;典型哮喘、多重致敏、未规律用药、男性是哮喘患儿长期肺功能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5~14岁儿童肺通气功能的正常值范围及预测值方程式。方法对苏州市区健康儿童610名,男302名、女308名,采用肺功能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共19项指标,以实测指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经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预测值方程式。结果 FVC、FEV1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VC在所有年龄组均为男孩>女孩,7、12、14岁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在11岁组女孩>男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其他年龄组则均为男孩>女孩,7、8、14岁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的肺功能指标(如FVC、FEV1、FEV0.5、PEF等)与儿童的身高、体质量、年龄呈正相关,其中FEV1与身高的关系最为密切,且呈指数关系。儿童平均呼气时间2.68 s,外推容积<0.12 L,外推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4.97%。结论大多数肺功能指标受儿童身高影响超过体质量和年龄变化;儿童肺功能的质量控制标准应与成人不同。  相似文献   

10.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3~7 d。观察两组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FVC)、FVC%、峰流速(PEF)、P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8例,显效率84%;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22例,显效率58%。治疗组治疗后FEV1、FEV1%、FVC、FVC%、PEF、PEF%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儿童哮喘早期干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儿童早期哮喘的肺功能情况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将1996年1月至2000年1月诊治的112例首次发生喘息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对资料齐全的66例(男38例,女28例)进行分析,其中治疗组32例,应用吸入皮质激素丁地去炎松,每天1次,每次200μg;对照组34例,平时不用药,发病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所有患儿均随访2年,至少每4周随访咨询1次。结果显示,66例患儿肺功能随访前均有不同程度通气功能障碍。在咳嗽持续10 d以上次数(X2=38.04,P<0.001)、治疗用药天数(X2=34.94,P<0.001)、口服或静脉激素天数(X2=13.72,P<0.001),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年内治疗组有喘息发作6例(占18.75%),对照组16例(占47.0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经过2年治疗后肺功能明显好转,在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t=3.389,P<0.0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t=3.755,P<0.01)、外周弹性阻力(X5,t=3.619,P<0.01)、总气道阻力(R5,t=5.827,P<0.01)、中心气道阻力(R20,t=3.958,P<0.01)、最大峰流速值(PEF,t=2.972,P<0.01)、残气量(RV,t=2.886,P<0.01)等7项目差异有显著意义。对照组2年后肺功能下降,在FEV1(t=4.714,P<0.01)、PEF(t=5.632,P<0.01)、MMEF(t=2.980,P<0.01)和RV(t=2.038,P<0.05)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儿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测定的可行性,并建立儿童常规用力肺活量的正常参考值。方法对深圳地区3~6岁正常儿童343例(男性184例,女性159例),采用意大利COSMED公司生产的COSMED流量传感仪,参考美国胸科协会可接受曲线标准,测定用力肺活量(FVC)、0.5 s用力呼气容积(FEV0.5)、0.75 s用力呼气容积(FEV0.75)、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0.5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0.5/FVC)、0.75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0.75/FVC)、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最高呼气流量(PEF)、最高吸气流量(PIF)、呼气时间(FET100%)等11个指标,并对各实测指标作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及曲线回归,得出回归方程式。比较本方程与国外Nystad方程对指定身高、体重、年龄的儿童的差异。结果所有儿童测试的总成功率为81.3%,其中3~岁、4~岁、5~岁、6~岁各年龄段测试的成功率分别为69.9%、70.8%、92.3%、91.6%;217例(77.7%)可以完成至少2条可接受的曲线。FVC、FEV0.5、FEV0.75、FEV1、FEF25%~75%、PEF、PIF在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大多数肺功能指标与身高、体重和年龄均呈密切正相关,男性儿童的大多数肺功能指标与身高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女性儿童的大多数肺功能指标则与年龄的关系最为密切。所有儿童的呼气时间为(1.61±0.52)s(x-±s),5百分位数为0.9 s,受试儿童中有18例(6.5%)呼气时间<1 s。建立了各肺功能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利用儿童心理特点,通过形象比喻、竞赛游戏的方法进行用力肺活量的测定在中国的学龄前儿童中也是可行的。男性儿童肺功能指标受身高变化影响大于体重和年龄变化;女性儿童肺功能指标受年龄变化影响大于身高和体重变化;首次建立了中国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正常值及其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4):264+321-322
正(病例见本刊2012年第3期彩页)初步诊断: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支气管肺炎。应作检查包括:肺功能、纤维支气管镜。患者检查结果如下:(1)肺功能(以下指标均为实测值/预测值的百分比):VCMAX76.1%、FVC78.7%、FEV145.2%、PEF34.6%、FEV2523%、FEV5015.9%、FEV7511.5%,提示重度以阻塞性为主的  相似文献   

14.
122例门诊儿童哮喘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儿童哮喘发病情况和过敏原及肺功能变化。方法:应用皮肤点刺试验测定儿童哮喘患者的过敏原。应用F2600和303型肺功能仪分别测定不同年龄组哮喘儿童发作期的肺功能变化。结果:122例患者中过敏原测定96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78.7%,对屋尘过敏者81例,占84.4%,对尘螨过敏者63例,占65.6%,对多价昆虫过敏者49例,占51.0%。0~3岁组哮喘发作时75%潮气量与最高呼气流速之比(25/PF)值为(0.4637±0.0969),潮气量与最高呼气流速之比(%V-PF)值为(0.1579±0.1000),吸气时间与总呼吸时间之比(Ti/Tt)值为(0.3760±0.0377),中期呼气流速与中期吸气流速之比(Me/Mi)值为(0.6437±0.1308),与正常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4~6岁组和7岁以上组哮喘发作期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PEF 25%~75%)与正常预计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深圳地区儿童哮喘与外源性过敏原密切相关,肺功能仪测定儿童哮喘的肺功能变化有助于评估哮喘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获得性漏斗胸形成过程中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4周龄SD大鼠40只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实验组行经胸骨旁切断下位三对肋软骨观察漏斗胸形成,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于术后3d和4周测定动物肺功能指标,包括:吸气阻力(Ri)、呼气阻力(Re)、肺的顺应性(Cl)、每分钟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0.2s用力呼气容积(FEV0.2)、FEV0.2/FVC%、呼出50%FVC量时的流速(FEF50%)及用力最大呼气流速(PEF)等,检测结果在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造模术后1周内动物呼吸频率增快,其后漏斗胸逐渐形成并稳定.肺功能检测:术后3d测得Ri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6±0.21)cmH2O·ml-1·s-1和(0.73±0.26)cmH2O·ml-1·s-1 (P=0.00),Re分别为(0.86±0.30)cmH2O·ml-1·s-1和(0.58±0.16)cmH2O·ml-1·s-1 (P=0.01),Cl分别为(0.05±0.01)cmH2O/ml和(0.09±0.02)cmH2O/ml(P=0.00),FVC分别为(3.69±0.10)ml和(3.89±0.19)ml (P=0.00),FEV0.2分别为(3.28±0.40) ml和(3.58±0.15)ml(P=0.02);术后4周测得Ri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88±0.17) cmH2O·ml-1·s-1和(0.66±0.10)cmH2O·ml-1·s-1 (P=0.00),FVC分别为(5.76±0.52)ml和(5.47±0.20) ml(P=0.05).Ri在术后3d和4周的检测结果在同龄动物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造模术后动物的吸气阻力增加(P<0.05);Re、Cl、FEV0.2和FVC等指标在术后3d的测得值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Re增加而另3个指标减小(P<0.05),FVC在术后4周时组间比较P=0.05,而MVV 、FEV0.2/FVC%、PEF25%~75%和PEF等指标不论在术后3d还是4周的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胸骨旁切断下位三对肋软骨造成模型漏斗胸的形成过程中,幼鼠吸气和呼气阻力增加,胸壁和肺的顺应性均降低,随着漏斗胸的形成和稳定,肺功能重新建立适应,但胸廓的顺应性仍较正常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获得农村及城市5~14岁健康儿童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探讨其与性别、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 076名农村户籍5~14岁儿童,参照中国儿童正常身高、体质量范围等,选取605名健康儿童,男309名、女296名;同期以同样方法筛选城区户籍5~14岁儿童,选取540名健康儿童,男267名、女273名。采用肺功能仪测定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峰流速(PEF)指标,经多元线性回归,检测FEV1、PEF与儿童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相关性。并比较同性别、同年龄组城区与农村儿童的肺功能正常值。结果 605名农村儿童与540名城区儿童肺功能检测均合格。随儿童年龄增加,FEV1、PEF均逐渐增加,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10岁、14~15岁组FEV1均为男童大于女童;7~8岁、13~14岁、14~15岁组PEF均为男童大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身高对所有儿童FEV1的影响最为显著(β=0.532,P0.001)。男孩中FEV1、PEF均与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女孩中FEV 1、PEF均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以身高影响较为显著。将各年龄段儿童农村与城区之间肺功能正常值进行比较发现仅6~7岁、8~9岁组城区男童FEV1大于农村;6~7岁、9~10岁组城区女童FEV1大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V1、PEF分别与儿童的身高、体质量、年龄相关,其中身高影响最为显著,年龄影响最小。苏州城区与农村的肺功能正常值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对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和肺功能水平的影响,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肺功能的相关性,为哮喘患儿的治疗和监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5~13岁急性轻、中度发作的哮喘患儿68例,于入组次日清晨检测MP-IgG抗体、MP-IgM抗体、或者MP-DNA、血清总IgE,同时进行FeNO和肺功能检查,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哮喘MP感染组)36例,哮喘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哮喘非MP感染组)3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FeNO和肺功能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MP感染后FeNO和肺功能相关性.结果 哮喘MP感染组患儿FeNO值较哮喘非MP感染组明显升高,MP感染激素治疗组患儿FeNO水平比非MP感染激素治疗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肺功能FVC、FEV1、FEV1/Vcmax、MEF25、MEF50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EF75、PEF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eNO与肺功能(FVC、FEV1、FEV1/Vcmax、MEF50、MEF25、MEF75、PEF)之间比较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哮喘儿童MP感染后FeNO值明显升高,MP感染后哮喘患儿FeNO水平与肺功能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儿髋关节和脊柱畸形发生的临床特点,为SMA的骨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SMA多学科门诊的SMA Ⅱ型和SMA Ⅲ型患儿共32例,其中SMA Ⅱ型25例,SMA Ⅲ型7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2岁9个月至19岁3个月,平均年龄为8.7岁。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患儿的临床随访资料,影像学检查评估相应畸形,髋关节畸形采用Hipscreen软件测量股骨头外移指数,脊柱畸形和骨盆倾斜根据脊柱拼接X线正侧位片测量Cobbs角和骨盆倾斜角,初步分析髋关节和脊柱畸形的临床特点。结果 SMA Ⅱ型患儿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发生率为68%(17/25),脊柱侧弯发生率为60%(15/25),其中"C"形弯曲有12例;1例SMA Ⅲ型患儿发生髋关节半脱位,2例发生脊柱侧弯。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显示SMA Ⅱ型患儿Cobbs角和年龄呈线性正比关系(R=0.9,P=0),平均每年进展8.4°。SMA Ⅱ型患儿中21例患儿出现骨盆倾斜,Pearson相关分析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IL-10/IL-17表达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6例MPP患儿,依据是否闻及肺部哮鸣音分为MPP喘息组(n=31)和MPP非喘息组(n=35),选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IL-10、IL-17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呼气高峰流量(PEF)、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第1秒时间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V75,V50,V25)。结果 MPP喘息组、非喘息组与对照组三组相比较,IL-10及IL-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788、30.957,P均0.05),其中MPP喘息组和MPP非喘息组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P喘息组和MPP非喘息组血清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MPP非喘息组相比较,MPP喘息组PEF、FEV1、FEV1/FVC、V75、V50和V25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68~5.362,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PP患儿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PEF、FEV1、V75、V50、V25呈正相关(r=0.285~0.492,P0.05);IL-17表达水平与PEF、FEV1、V75、V50、V25呈负相关(r=–0.327~–0.451,P0.05)。结论 MPP患儿存在IL-10/IL-17免疫平衡异常现象,且IL-10/IL-17表达与肺功能变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少年儿童肺通气功能正常值与预计方程式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建立儿童常规用力肺功能的正常参考值 ,并探讨儿童用力肺功能的特点。方法对广州地区 6~ 14岁正常儿童 385名 (男 2 0 0名 ,女 185名 ) ,采用美国Gould公司生产的 2 80 0型肺量计 ,参考美国胸科协会标准测定用力肺活量 (FVC)、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FVC)等 13个指标 ,并对各实测指标作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及曲线回归 ,得出预计方程式。比较本方程与国内外常用预计值对指定身高、体重、年龄的儿童的差异。结果 FVC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F(男 ) =4.5 6 2 ,F(女 ) =5 .137,P均 <0 .0 1) ;肺功能指标与身高、体重和年龄均呈密切正相关 ,但大多数肺功能指标与身高的关系最为密切 (如FEV1,男 =0 14145 3×身高0 0 193 8,r =0 93178,女 =0 12 70 97×身高0 0 19676,r=0 90 382 ,P均 <0 0 0 1)。儿童平均呼气时间 3.11s。建立了各肺功能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 肺功能指标受身高变化影响大于体重和年龄变化 ;建立并推荐华南地区使用本儿童肺功能正常预计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