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围生期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7例妊娠糖尿病母亲所产新生儿及48例同期分娩的母亲孕期和出生时无异常的足月新生儿进行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并行脑电图(EEG)和头颅B超检查。结果27.6%患儿生后7 d NBNA≤35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被动肌张力及主动肌张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EEG检查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BNA测定和EEG检查能够早期发现母亲妊娠糖尿病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影响,可尽早对轻微脑损伤婴儿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2.
丁晶刘捷曾超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110-113
目的 探讨母亲妊娠期患病对其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早产儿187例,根据其母亲妊娠期情况分为母亲妊娠期患病组(观察组)及母亲妊娠期未患病组(对照组).分析2组早产儿一般情况、早产原因、早产并发症等方面有无差异,并统计早产儿母亲妊娠期患病的主要类型.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剖宫产分娩率[71.8%(84/117例)]及宫内窘迫发生率[9.4%(11/117例)]较对照组[52.9%(37/70例)、1.4%(1/70例)]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878,P<0.01;x2=5.246,P<0.05);观察组适于胎龄儿比例[76.0%(89/117例)]较对照组[88.6%(62/70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04,P<0.05).观察组母亲患病以慢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病、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为主要类型,分别占49.6%(58/117例)、23.0%(27/117例)、38.5%(45/117例)、14.5%(17/117例).在早产原因方面,观察组因母亲妊娠患病引起早产的比例为51.3%(60/117例),显著高于其他原因.观察组早产儿因胎膜早破发生早产比例较对照组低[18.80%(22/117例)比47.10%(33/70例),x2=16.94,P<0.01].观察组早产儿窒息[13.70%(16/117例)]、低血糖[17.10%(20/117例)]发生率较对照组早产儿[2.90%(2/70例)、4.30%(3/70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892、6.661,P均<0.05).观察组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6.80%(8/117例)比17.10%(12/70例),x2 =4.87,P<0.05].结论 高血压及糖尿病为早产儿母亲妊娠期患病的主要类型.母亲妊娠期患病可影响胎儿的宫内生长,增加围生期缺氧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并使剖宫产分娩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所生新生儿肾功能的变化,加强对GDM母亲所生新生儿并发症的认识,从而提高GDM母亲所生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9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GDM母亲所生新生儿45例作为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早产儿25例,足月儿20例;巨大儿20例,非巨大儿25例.选取同期出生的非GDM母亲所生新生儿45例作为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早产儿18例,足月儿27例;巨大儿22例,非巨大儿23例.研究对象均于出生72 h内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应用广州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BUN、肌酐(CREA)水平,观察各检测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BUN、CRE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血清Cys-C、β2-MG均较对照组升高(Pa<0.05);观察组早产儿、足月儿Cys-C、β2-MG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a<0.05),而观察组早产儿和足月儿间Cys-C、β2-MG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观察组巨大儿和非巨大儿Cys-C、β2-MG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a<0.05),观察组巨大儿与非巨大儿间Cys-C、β2-MG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结论 GDM母亲所生新生儿较非GDM母亲所生新生儿血清Cys-C与β2-MG水平升高,GDM母亲所生新生儿可能存在早期肾功能损害,且不受胎龄、体质量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孕前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发生率的增高,糖尿病母亲婴儿(infants of diabetic mothers,IDMs)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IDMs易发生不良围生期结局,并可能对IDMs神经发育造成负面影响,但目前关于IDMs神经发育结局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该文查阅相关文献,从感知觉、运动、语言、智力发育、神经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5.
王箫杜立中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14):1041-1045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的并发症,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与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并不完全一致,也常缺乏典型的神经系统表现,加之早产本身就是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胆红素在早产儿中引起的神经毒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对早产儿红素脑损伤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近年来,对胆红素神经毒性及早产儿红素临床表现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一些实验室指标及神经影像学的联合检测为早产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的新生儿左心功能状况。方法:GDM母亲娩出的新生儿40例(GDM组)及正常新生儿4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测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并计算左室旋转和扭转参数。结果:GDM组新生儿室间隔舒张厚度(0.45±0.06 mm)较对照组(0.34±0.05 mm)增大;GDM组左室后壁舒张厚度(0.45±0.17 mm)亦较对照组(0.31±0.02 mm)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新生儿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跨壁扭转峰值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母亲的新生儿左心室的形态和旋转及扭转运动发生变化,心功能虽受到损害,但处于代偿状态,能维持正常的射血功能。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作为早期检测新生儿左心功能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梅玉 孔祥永 封志纯 徐凤丹 吕红艳 杨李红 吴素静 巨容 汪瑾 彭立 李占魁 赵小林 曾淑娟 丘惠娴 温伟溪 武辉 李莹 李楠 张雪峰 贾文峥 郭果 刘卫鹏 王凤 李改梅 刘芳 李薇 赵晓英 程红斌 许云波 陈文超 尹欢 丁艳洁 王晓亮 单瑞艳 许平 韩梅盈 杨春燕 陈铁强 童笑梅 刘少君 刘子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14):1065-1070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对早产儿病死率及早期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课题组各协作单位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产科出生胎龄24~36+6周早产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按HDCP程度分为4组:HDCP组、子痫前期组、子痫组和无HDCP组,比较各组早产儿的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HDCP组早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无HDCP组(χ2=9.970,P=0.019),其中以子痫前期病死率最高(4.8%),与无HDCP组(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DCP组(1.8%)、子痫组(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CP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DCP组(χ2=13.241,P=0.004),其中子痫组发病率最高(35.4%),与无HDCP组(1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HDCP组(19.9%)、子痫前期组(1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CP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DCP组(χ2=9.592,P=0.022),其中子痫组发病率最高(9.7%),与无HDCP组(2.0%)及HDCP组(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着HDCP的程度加重,BPD的发生率逐渐升高。HDCP对脑室内出血(IVH)、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脓毒症无明显影响(χ2=7.054、7.214、0.358、3.852,P=0.070、0.065、0.949、0.278)。考虑患儿总体结局,即患儿死亡或存活但至少合并一种并发症,HDCP对其有影响(χ2=15.697,P=0.001),且随HDCP程度加重,其发生率逐渐增高。调整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前激素、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窒息等因素,结果显示HDCP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OR=2.159,95%CI:1.093~4.266),而子痫前期组、子痫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4、0.389);HDCP对RDS、BDP、ICH、NEC、ROP、脓毒症无明显影响。结论HDCP导致早产儿死亡风险增加,也是导致RDS及BPD发生率增加的高危因素,对NEC、ROP、IVH、脓毒症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HDP)对早产儿脐血血清铁蛋白(SF)、出生时血红蛋白(Hb)及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1 419例早产儿及其母亲基本信息,留取脐血和其母亲静脉血送检血常规及SF。母亲诊断有HDP的早产儿作为HDP组,同时期...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母亲糖耐量减低对其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糖耐量减低(GIGT)对其新生儿脐血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并比较18例GIGT孕妇的新生儿及50例糖耐量正常(NGT)孕妇的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清APN水平,二组新生儿于娩出后1h测末梢血糖。结果GIGT组新生儿脐血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NGT组[(61.06±16.85)mg/Lvs(48.04±15.47)mg/L,t=2.38P<0.05],而其生后1h血糖显著低于NGT组[(2.31±0.71)mmol/Lvs(3.18±0.52)mmol/L,t=-4.46P<0.001]。GIGT组新生儿脐血血清APN水平与其生后1h血糖不存在相关性(r=-0.125P>0.05)。结论GIGT孕妇的新生儿脐血血清APN水平升高,GIGT孕母和新生儿的代谢状况应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
楚冬梅高心静高冬梅姚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14):1094-1098
目的对比研究扭动运动评估对早产及足月脑损伤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接受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评估和定期随访至1岁以上的早产及足月脑损伤高危儿为研究对象。在扭动运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至少各记录1次GMs,1岁时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明确运动发育结局,计算并比较GMs在早产及足月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结果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扭动运动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2,P=0.207),不安运动异常的检出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605,P=0.205)。扭动运动阶段对于运动发育异常结局的预测表现为对早产儿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分别为92.9%、90.0%和97.8%;而不安运动阶段对于运动发育异常结局的预测表现为对早产儿组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4.0%和95.9%。其敏感性较不安运动阶段明显增高;扭动运动评估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0.703(P〈0.01)。扭动运动对于运动发育异常结局的预测表现为对足月儿组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较低,分别为71.0%和55.6%;扭动运动评估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0.555(P〈0.01)。扭动运动评估对于早产儿组脑性瘫痪(脑瘫)结局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差,均为75.0%,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0.311(P〈0.05)。扭动运动评估对足月儿脑瘫结局预测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较低,分别为85.4%和22.2%,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0.319(P〈0.05)。不安运动评估无论在早产儿组,还是足月儿组,其对脑瘫结局预测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结论扭动运动评估对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高于足月儿,更适合作为早产儿早期运动发育评估的工具。扭动运动评估对脑瘫结局的预测效度较差。不安运动评估对早产儿和足月儿脑瘫结局的预测敏感性均较高,不安运动可能有助于早期预测脑瘫。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子代的随访,探讨母乳喂养是否可以降低GDM子代发生超重的风险性。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GDM母亲子代1189例进行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后0~3月母乳喂养方式及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对GDM子代超重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在对孕前BMI、孕期增重、孕期血糖水平、性别、出生体重、年龄及父亲体重等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0~3月纯母乳喂养组GDM子代儿童期超重发生风险低于人工喂养组(OR:0.479,95%CI:0.256~0.897);接受0~3月母乳喂养、4~6月母乳喂养及大于6月母乳喂养GDM子代儿童期超重发生风险均低于人工喂养组(分别OR:0.456,95%CI:0.233~0.827;OR:0.29,95%CI:0.103~0.817;OR:0.534,95%CI:0.280~0.970);接受4~6月母乳喂养GDM子代儿童期超重发生风险低于0~3月母乳喂养组(OR:0.372,95%CI:0.129~0.874);而接受母乳喂养时间<6月与接受母乳喂养时间≥6月与GDM子代儿童期超重发生风险无相关性(OR:0.769,95%CI:0.4701~1.258)。结论:出生后0~3月母乳喂养,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可以降低GDM子代发生超重的风险,且在出生后6月内,随着母乳喂养时间的增加,GDM子代超重发生风险降低,而出生6月以后,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可能并不能降低超重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糖代谢异常对子代新生儿期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本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根据母亲妊娠期是否合并糖代谢异常分为糖代谢异常母亲的新生儿和糖代谢正常母亲的新生儿。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出生体格测量,并于生后 3 天内测定空腹血糖( FPG) 和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采用胰岛素稳态模型( HOMA) 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IR) ,即 HOMA-IR,其中 FINS、ISI 和 HOMA-IR 值为胰岛素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以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为协变量,分别在早产儿和足月儿中进行胰岛素敏感性的协方差分析。结果 89 例早产新生儿和 96 例足月新生儿纳入分析。糖代谢异常母亲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和重量指数( PI) 与糖代谢正常母亲的新生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与糖代谢正常母亲的早产儿相比,糖代谢异常母亲的早产儿 FPG 降低、FINS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G( mmol/L) : ( 4. 00 ±0. 25) 比( 4. 82 ±0. 18) ,FINS( 经对数 Lg 转换) : ( 0. 69± 0. 06) 比( 0. 54 ± 0. 04) ,P < 0. 05],ISI 值降低、HOMA-IR 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I( 经对数 Ln 转换) : ( -2. 89 ±0. 15) 比( -2. 78 ±0. 11) ,HOMA-IR 值( 经对数 Lg 转换) : ( -0. 10 ±0. 06)比( -0. 15 ±0. 05) ,P >0. 05]; 足月儿中糖代谢异常母亲的新生儿 FPG、FINS 和 HOMA-IR 值低,ISI 值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PG( mmol / L) : ( 4. 68 ± 0. 23) 比( 5. 17 ± 0. 13) ,FINS( 经对数 Lg转换) : ( 0. 56 ±0. 06) 比( 0. 61 ±0. 03) ,HOMA-IR 值( 经对数 Lg 转换) : ( -0. 14 ±0. 06) 比( -0. 03± 0. 03) ,ISI( 经对数 Ln 转换) : ( - 2. 79 ± 0. 14) 比( - 3. 04 ± 0. 08) ,P > 0. 05]。结论母亲妊娠期合并糖代谢异常虽然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没有影响,但血糖仍然呈现低水平趋势,且对早产儿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胎儿胸腔积液的围生期结局,为原发性胎儿胸腔积液的临床诊疗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胎儿胸腔积液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胎儿胸腔积液的母亲年龄中位数为29岁(24~33岁),产前诊断胎龄中位数为29+1周(24~32周)。其中9例失访,余71例胎儿原发性胸腔积液中,48例(67.6%)出现胎儿水肿,44例(62.0%)为双侧胸腔积液,35例(49.3%)羊水过多。7.0%(5/71例)的胎儿行胸腔穿刺术,29.6%(21/71例)的胎儿行胸腔-羊膜腔分流术。71例胎儿中,整体存活率为63.4%(45/71例),22.5%(16/71例)的胎儿父母选择终止妊娠(2例行胸腔羊膜腔分流术病情控制欠佳放弃治疗)。55例选择继续妊娠的胎儿中,7例胎死宫内,胎儿水肿与非胎儿水肿的存活率分别为70.6%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胎儿水肿中,70.8%(34/48例)选择继续妊娠胎儿中,无干预组(13例)、胸腔穿刺组(4例)和胸腔羊膜腔穿刺引流组(17例)的存活率分别为53.8%、75.0%和82.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水肿是原发性胸腔积液的预后不良因素,及时宫内干预能有效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对新生儿脑结构及电生理学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6月-2009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3例健康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对照组)及33例HDP母亲分娩的新生儿(观察组)在出生1周内进行EEG、脑电地形图(BEAM)、颅脑超声或磁共振检查。2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EEG和BEAM检查使用8导记录电极,包括Fp1、Fp2、C3、C4、T3、T4、O1和O2。将EEG/BEAM检查结果均分为正常范围、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应用SAS6.12软件分析HDP对新生儿脑结构及电生理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19例有脑损伤,对照组6例有脑损伤,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7)。观察组EEG异常12例,对照组EEG异常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观察组BEAM异常12例,对照组BEAM异常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结论HDP对新生儿脑结构及电生理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强度噪音与许多成人健康问题有关,其中包括噪音导致的听力降低及高血压。噪音尚可损害胎儿及新生儿。本文综合了自1974年以来接触过量噪音的胎儿及新生儿的有关资料,阐明噪音对胎儿及新生儿健康的潜在影响。旨在为儿科及其他医务人员提供有关资料,并为儿科实践及政府政策的制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雪珂程秀永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22):1758-1760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病毒性感染疾病之一,可导致神经、消化、呼吸等多系统的损害,其诊断除了黄疸、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因此,应用敏感而特异的方法早期诊断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CMV)感染尤为重要,现就CCMV感染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孟超越董晓艳赵然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9):714-717
儿童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 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所以控制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一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妊娠期宫内外环境的变化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妊娠期孕妇精神、疾病、营养状况、环境暴露、药物使用等因素对后代儿童哮喘发生的影响, 为了解儿童哮喘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孕妇甲状腺疾病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燕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
妊娠甲状腺疾病是孕妇常见病,不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还是亚临床型,对胎儿及新生儿均有不良影响,如死胎、流产、胎盘早剥、宫内发育迟缓及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发生率增加,少数还可引起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低,重者可危及生命或造成神经、心理、体格、智力发育异常.建议孕妇早期应检测甲状腺功能,发现异常即予积极治疗及监测,以降低对子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经MRI诊断为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早产儿MRI的演变,以及MRI分型与近期神经发育的关系。方法2009年3月到2010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内科住院经MRI确诊为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44例为病例组(A组),并根据病灶的数量、形状、分布,分为点状损伤组(A1组)、簇状损伤组(A2组)及线状损伤组(A3组),所有病例均在14d内完成初次MRI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其中有17例于院内复查MRI及弥散加权成像,根据复查结果观察其近期MRI演变。同期于我科住院的MRI正常并且同意接受随访的早产儿20例为对照组(B组)。根据随访年龄与B组行配对设计,选取20例正常足月儿(C组)。运用Bayley一Ⅱ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3组生后13—30个月的智力发育指数(MDI)以及运动神经发育指数(PDI)。结果初次MRI扫描结果:44例中,A1组25例、A2组10例、A3组9例;17例进行了MRI复查,其中,A1组4例病灶均消失,A2组4例中3例病灶消失,1例发展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A3组9例,5例病灶消失,4例发展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MDI及PDI:A组[MDI(102.9±15.5)、PDI(107.7±17.5)J低于B组[MDI(114.0±13.1)、PDI(120.8±9.4)]和C组[MDI(114.2±12.2)、PDI(119.5±10.7)](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1组[MDI(112.2±8.1)、PDI(116.4±8.5)]与B组及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组[MDI(100.8±12.5)、PDI(105,0±12.1)]低于B组、C组及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3组[MDI(75.8±11.6)、PDI(79.1±16.2)]低于B组、C组、A1组和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中,以点状损伤及簇状损伤为主,多数可吸收消失,线状病灶易发展成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簇状及线状损伤的局灶性脑白质损伤对近期认知和运动发育有一定影响,线状损伤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建枝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8):653-65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治疗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 30例GDM孕妇按开始治疗时间分为孕 32周前及孕 32周后各 15例 ,分析比较新生儿预后。结果 孕 32周前开始治疗组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孕 32周后开始治疗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新生儿低血糖、窒息、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5 ) ;两组均无围生儿死亡。结论 早期发现和治疗GDM可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 ;GDM孕妇孕期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GDM孕妇 36~ 39周终止妊娠对母儿较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