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构建抗胶质瘤重组免疫毒素SZ39-PE40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对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产物进行变性和复性研究。方法 从质粒pVC85中克隆PE40基因,与抗胶质瘤的单链抗体(ScFv)-SZ39基因进行拼接,构建重组免疫毒素SZ39-PE40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对表达产物(包涵体)进行分离,纯化,变性及复性处理后,以ELISA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查其对胶质瘤细胞的结合活性。结果 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68000左右,与SZ39-PE40融合蛋白的理论推算值相符,凝胶灰度扫描显示,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0%。ELISA及免疫荧光技术均证实,经复性的SZ39-PE40融合蛋白具有结合胶质瘤细胞SHG-4的活性。结论 成功地构建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SZ39-PE40融合蛋白基因,复性的表达产物具有特异性识别胶质瘤细胞的活性。为进一步应用于胶质瘤的导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人淋巴细胞中克隆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表达、纯化,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TNF-α,为深入研究和利用hTNF-α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人淋巴细胞中克隆hTNF-α基因,并分别插入到pGEX-6P-1的GST标签和pHisSUMOexpression 的SUMO(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标签下游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pGEX-6P-1-hTNF,和pHisSUMO-hTNF-a.将两种载体分别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比较两种载体hTNF-α表达量及可溶性的差异.选择表达效果较好的重组载体对hTNF-α进行诱导表达,经纯化并切去融合标签后获得成熟hTNF-α蛋白.以1929细胞为靶细胞,利用MTT比色法检测其细胞毒活性.结果:克隆得到hTNF-α编码基因,利用pGEX-6P-1载体表达的GST-hTNF-α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7%,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低温诱导后可溶性提高了约50%,但表达量有所降低.而利用pHisSUMO-expression表达的SUMO-hTNF-α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0%以上,且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本实验中选择SUMO系统表达hTNF-α,纯化后成熟蛋白纯化产物纯度达98%以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成熟hTNF-α对1929的细胞毒活性为5.01×108U/mg.结论:与GST标签相比,SUMO利于hTNF-α的可溶性表达.经过纯化并切去融合标签后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TNF-α蛋白.  相似文献   

3.
根据按蚊偏嗜性密码子对鼠源性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单链抗体2a10基因进行改造,并融合按蚊抗菌肽cecropin A编码基因。将获得的cecrop-m2a10融合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blot分析并利用琼脂糖扩散法检测其抗菌活性。结果对鼠源性环子孢子蛋白单链抗体2a10中6种氨基酸的170个核苷酸进行了改造,融合cecropinA编码基因,成功构建了cecrop-m2a10融合基因。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以融合蛋白和包涵体的形式高效表达,包涵体经尿素溶解变性及透析复性后表达蛋白的纯度达75%并具备抗大肠杆菌DH5α的活性。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cecrop-m2a10在转基因蚊中的多重抗病原效应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原核表达抗人白细胞介素-1β单链抗体(IL-1βscfv)与TNF-α可溶性受体的融合蛋白,并分析其生物学活性,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候选药物.方法 利用RT-PCR方法从HeLa细胞总RNA中扩增了人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胞外区基因片段,与抗人IL-1βscfv通过抗体铰链区融合,克隆至pET27b(+)表达载体中,构建成pET-IL-1scfv:TNFR1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进行表达.从包涵体中纯化得到IL-1scfv:TNFR1蛋白,进行IL-1scfv:TNFR1的鉴定及活性检测.结果 ELISA结果证明,IL-1scfv:TNFR1可以分别结合hIL-1β和hTNF-α,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表明IL-1scfv:TNFR1的单链抗体部分和可溶性受体部分可以各自形成正确的空间构象;免疫斑点分析证明,IL-1scfv:TNFR1与hTNF-α结合后仍可以结合hIL-1β,具有同时结合hIL-1β和hTNF-α的两种靶分子的能力,表明IL-1scf:TNFR1的两个部分不会相互影响与靶分子的结合.活性测定结果表明,IL-1 scfv:TNFR1可以有效封闭肿瘤坏死因子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具有显著抑制hIL-1β促进L929细胞增殖的活性,IL-1scfv:TNFR1对两种靶分子的拮抗作用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能够同时结合hIL-1β和hTNF-α两种靶因子的双特异性IL-1 scfv:TNFR1融合蛋白,并能有效抑制hTNF-α和IL-1β的生物活性,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和原核表达抗人肝癌单链抗体HAb25-scFv,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Gly4Ser)3为连接肽,在pUC19质粒上构建HAb25-scFv单链抗体基因;序列分析证实后将HAb25-scFv基因亚克隆入pGFX4T-1GST融合表达载体上,SDS-PAGE电泳鉴定表达产物并建立目的蛋白的纯化方法;免疫荧光竞争实验鉴定HAb25-scFv单链抗体的活性。结果序列分析证实在pUC19质粒上以(Gly4Ser),连接肽成功构建了HAb25-scFv单链抗体基因;HAb25-scFv单链抗体基因在pGEX-4T-1 GST融合表达载体中获得高效表达,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60.8%;经GST亲和层析柱,可获得纯度达95.2%的GST-HAb25-scFv融合蛋白;免疫荧光竞争实验证实HAb25-scFv单链抗体具有与其亲本抗体相同的抗原结合特性,并至少保留了亲本抗体39.12%的亲合力。结论获得了HAb25-scFv单链抗体基因,并在原核GST融合表达系统中实现了HAb25-scFv的高效表达,免疫荧光竞争实验证实HAb25-scFv较好地保留了其亲本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6.
将能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特异结合的单克隆抗体SZ-21构建成单链抗体。应用RT-PCR技术,从分泌SZ-2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中克隆出VH和VL可变区基因,并构建成SZ-21单链抗体(SZ-21ScFv)。将该单链抗体基因亚克隆到高效表达质粒pET20b,得到pET20b-21ScFv。通过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E coli BL21(DE3)PlysS中表达了功能分子。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21%。经过包涵体的溶解、Ni-NTA树脂亲和吸附纯化和蛋白质的体外重折叠等一系列的变性和复性过程,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高纯度单链抗体片段。ELISA和Western blot证实该融合蛋白保留了与亲本抗体同样的血小板结合特性。SZ-21单链抗体体外能够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抑制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在浓度为20mg/L时达到最大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该单链抗体能与内皮细胞反应。该单链抗体有望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和鼠抗人大肠癌单链抗体ND-1scFv的融合蛋白,产生具有荧光的抗体。方法将鼠抗人大肠癌单链抗体ND-1scFv的基因克隆到pET28a(+)-GFP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融合基因ND-1-scFv/GFP诱导表达。Ni-NTA亲和层析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免疫印迹和荧光显微镜方法验证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ND-1scFv被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GFP中,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为58kDa。SDS-PAGE灰度扫描结果显示纯化后的蛋白纯度为90%,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表达有目的蛋白的大肠杆菌BL21具有明显的绿色荧光。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融合基因ND-1-scFv/GFP,为该单抗的肿瘤特异成像研究奠定了基础。E.coli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单链抗体的重组载体pFastBac~(TM)1-ScFv-IgG1Fc,通过Bac-to-Bac表达系统实现单链抗体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并检测目的蛋白表达和免疫学活性。方法:TRAb抗体的重链可变区(HV)和轻链可变区(LV)的序列以linker(G4S)连接,构建ScFv;Genbank检索人IgG1Fc序列,SnapGene软件分析上述序列和载体pFastBac~(TM)1,以基因合成方式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TM)1-ScFv-IgG1Fc;pFastBac~(TM)1-ScFv-IgG1Fc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10Bac生成重组杆粒,pUC/M13正向和反向引物进行PCR分析确认目的基因的序列;重组杆粒采用Cellfectin?Ⅱ试剂转染昆虫细胞Sf9生成P1病毒储液,继续感染Sf9生成高滴度的P2和P3病毒储液;P3病毒储液感染High Five~(TM)细胞,收集上清通过SPA-Sepharose CL-4B亲和层析纯化获得较纯的单链抗体融合蛋白,SDS-PAGE鉴定目的蛋白;化学发光和免疫组化检测目的蛋白抗原结合力。结果:PCR扩增得到约3 747 bp的基因序列,重组杆粒中目的基因正确插入;目的蛋白位于55 kDa附近且无杂带,纯度较高;目的蛋白浓度为248 U/L,单链抗体融合蛋白的结合力较好。结论:Bac-to-Bac表达系统成功构建并表达了TRAb单链抗体融合蛋白,抗原亲和力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小鼠MIP-1α基因和白喉杆菌外毒素DT390基因的原核融合表达载体,诱导并鉴定该蛋白的表达.方法 通过RT-PCR获得mMIP-1α基因,通过PCR扩增质粒SPα-DT390获得DT390基因,酶切、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mMIP1-1α-DT390,重组质粒证实构建成功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用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法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了mMIP-lα与DT390基因的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ET-32a( )-mMIP-Iα-DT390,重组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稳定的表达,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值一致,并可被抗mMIP-1α和抗白喉毒素的特异性抗体所识别.结论 获得了mM皿1α与DT390融合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稳定表达,为研究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IκBα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制备TrxA/IκBα融合蛋白,以便进一步研究IκBα的生物学功能和制备相应抗体. 方法以重组质粒pGEM-T-IκBα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出带有BamH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人IκBα基因cDNA,经相应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表达质粒pET32a(+)-IκBα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TrxA/IκBα融合蛋白.Western blot试验鉴定表达蛋白.超声波破菌后采用Ni-NTA树脂对TrxA/IκBα融合蛋白进行纯化. 结果酶切鉴定证实人IκBα基因cDNA已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表达质粒pET32a(+)-IκBα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地表达了TrxA/IκBα融合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56×103,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5%.Western blot试验显示TrxA/IκBα融合蛋白与兔抗IκBα多克隆抗体呈特异性免疫反应.经Ni-NTA树脂纯化后,TrxA/IκBα融合蛋白的纯度可高达95%以上. 结论人IκBα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TrxA/IκBα融合蛋白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IκBα的生物学功能和制备相应抗体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抗内毒素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序列分析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抗内毒素(LPS) 单链抗体基因, 并尝试其在E.coli 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linker Prim er Mix ,按VHlinkerVL 的结构将鼠抗LPS m Ab C3A2 的VH ,VL 基因拼接成单链抗体(ScFv) 基因;用PE373A 型全自动DNA序列分析仪测定其核苷酸序列。PCR 扩增抗LPS ScFv 基因并更换两端接头序列后,插入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 ;转染E.coli JM109 ,以IPTG 诱导表达,SDSPAGE 分析表达产物。结果:扩增出的ScFv基因长735bp , 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完整、正确;SDSPAGE 显示,转染入重组质粒p4TC3A2Fv 的JM109 菌经诱导后,有相对分子质量( Mr) 约为52 000 的外源蛋白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鼠抗LPS ScFv 基因,并在E.coli JM109中表达了GSTScFv 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2.
抗胶质瘤重组免疫毒素SZ39(ScFv)-PE40的GST融合表达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以GST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SZ39(ScFv)-PE40,为抗胶质瘤重组免疫毒素的下游研究与开发准备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方法:将已构建的SZ39(ScFv)-PE40基因克隆入大肠杆菌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1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IPTG诱导表达。结果: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质量为95000u左右,与融合蛋白GST-SZ39(ScFv)-PE40的分子质量理论推算值相符;Western blot证实在相应的分子质量处出现特异性显色印迹;凝胶灰度扫描显示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5%。结论:重组免疫毒素SZ39(ScFv)-PE40也可以与GST融合表达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降低鼠源性抗体对人体的免疫原性并降低其分子量 ,进行了人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 5 1单链抗体 (ScFv)的基因构建及表达 ,希望摸索出一套稳定、高效表达SZ 5 1ScFv的方法。方法 同时构建了两种不同的SZ 5 1ScFv表达载体pHEN1 5 1ScFv及pET2 0b 5 1ScFv ,并分别导入大肠杆菌HB2 15 1及BL2 1(DE3)plys中进行表达 ,同时对它们的表达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 pHEN1 5 1ScFv在HB2 15 1中经IPTG诱导后 ,SZ 5 1ScFv以可溶性形式分泌至细菌培养上清中。pET2 0b 5 1ScFv在BL2 1(DE3)plys中经IPTG诱导后 ,SZ 5 1ScFv以可溶性与不溶性的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 ,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 0 %。经Westernblot证明两种体系表达产物均维持了亲本抗体与活化血小板特异性结合的能力。结论 pET2 0b表达体系对于SZ 5 1ScFv而言是一种稳定、高效的表达体系。但其包涵体部分的变复性条件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及表达抗红细胞(RBC)单链抗体(ScFv)和HIV抗原的融合蛋白,并做活性测试。方法将鼠抗人红细胞单链抗体可变区重链、轻链基因与HIV抗原基因相连,重组于高效表达载体中,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结果经ELISA检测和红细胞凝集检测,证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HIV抗原和抗人红细胞的双重活性,可使含有HIV抗体的红细胞悬液凝集。结论融合蛋白构建成功,可用于HI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单链抗体在治疗中的免疫反应问题。方法选用对登革病毒四个血清型及部分黄病毒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登革3型病毒单克隆抗体3D3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通过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扩增后的轻重链可变区PCR产物通过一个93个核苷酸连接引物连接成单链抗体基因(ScFv),然后将其基因克隆到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的外壳蛋白g3p基因中,使单链抗体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于噬菌体的表面。结果通过免疫荧光鉴定,这种抗体仍保留着亲代抗体的特性,能与登革3型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这一研究结果为登革3型病毒抗体在登革病毒的诊断和治疗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原核细胞中表达融合蛋白hTNFα-hPgnK5并鉴定其活性,方法 构建hTNFα-hPgnK5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表达,以MTT法测定该融合蛋白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hTNFα-hPgnK5的免疫活性。体外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 hPgnK5蛋白可与fhTNFα可共同表达,表达产物可抑制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靶向性抗肿瘤融合蛋白RGD-hIL-24,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效应和肿瘤靶向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PCR技术将GRGDS序列融合至hIL-24的N端,并将融合基因连接至表达载体pET-22b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内进行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RGD-hIL-24,复性后采用MTT比色法、荧光染色分析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并通过细胞黏附实验评价其肿瘤靶向性。结果获得RGD-hIL-24基因,序列分析正确。SDS-PAGE和Western blot证明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0×103的RGD-hIL-24,占全菌蛋白的26.47%,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的蛋白纯度达90%以上。复性后的RGD-hIL-24能够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显著抑制其生长,并具有肿瘤靶向性。结论大肠杆菌成功表达RGD-hIL-24融合蛋白,体外实验证实RGD-hIL-24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肿瘤靶向性,为其在体内抗肿瘤效应和靶向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抗人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nuclearribonucleoproteinA2/B1,HnRNPA2/B1)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ariableregionofheavychain,VH)和轻链可变区(variableregionoflightchain,VL)基因,构建抗HnRNPA2/B1单链抗体(singlechainFv,ScFv)基因,并在大肠杆菌表达。方法采用斑点ELISA、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抗HnRNPA2/B1单克隆抗体3E8的特异性,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重叠延伸PCR来克隆、串联VH和VL基因,构建抗HnRNPA2/B1ScFv基因pET28(a )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竞争抑制ELISA检测表达产物。结果3E8抗体能特异性地与HnRNPA2/B1合成肽以及3株人肺癌细胞内HnRNPA2/B1结合;克隆的VH基因为345bp,VL基因为309bp,符合小鼠抗体可变区特性;抗HnRNPA2/B1ScFv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量约28000,并具有与抗原结合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抗HnRNPA2/B1ScFv基因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功能性表达,为阐明HnRNPA2/B1与肺癌相关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人源性抗HBc单链抗体的筛选、鉴定及基因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人源性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Bc)单链抗体(ScFv)并在体外原核表达、鉴定和基因序列测定, 为抗HBcScFv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为包被抗原, 从人源性单链噬菌体抗体库中经过3轮"吸附-感染-扩增"的筛选过程, 获得抗原结合活性较强的人源性抗HBc单链抗体阳性克隆, 并在大肠杆菌HB2151中进行ScFv可溶性表达, 对其进行免疫学鉴定和序列测定。结果:筛选出的ScFv具有抗HBc的特异性, 并可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可溶性表达;基因序列测定表明, 该ScFv的重链段基因与人类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相符, 轻链段基因为人类免疫球蛋白κ轻链可变区。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成功筛选出人源性抗HBcScFv并获得其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20.
抗CEA单链抗体与人hTNF-α融合基因的构建、表达和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彪  吴祥甫 《现代免疫学》1999,19(5):271-274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已获得的抗癌胚抗原(CEA) 单链抗体基因(ScFv) 与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 α) 基因拼接成抗CEAScFv hTNF α(免疫毒素) 融合基因, 并克隆进大肠杆菌分泌性表达载体pET 22b ( + ) 中,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6 ×His免疫毒素融合蛋白, 其6 ×His 位于ScFv 的N 端, 在胞内以可溶性存在, 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6% , SDS PAGE 和Western blot 显示表达产物分子量为43kD, 与其基因编码蛋白的理论推算值相符。经Ni2+ IDASepharose6B亲和柱一步纯化的6×His 免疫毒素纯度可达90% 以上, 得率为0-2mg/100ml。表达产物除了具有与CEA 结合的活性, 也具有对L929细胞杀伤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