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建立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以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结果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对质量浓度为1.0~2.4 g.L-1伊立替康能够完全吸附,且对空白脂质体无吸附,空白脂质体回收率达99.73%;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伊立替康含量,在372 nm波长下,空白辅料对药物测定无干扰,盐酸伊立替康质量浓度在2.5~45.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为95.4%。结论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适用于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盐酸伊立替康的脂质体制备方法进行考察。方法: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处方,然后通过单因素考察初步确定影响脂质体制备的因素。结果: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较高(75.40%),且能保持药物活性。结论: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脂质体给药系统,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好,质量稳定,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3.
李哲  马海英 《中国药房》2014,(41):3898-3901
目的:考察不同聚乙二醇含量对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体外释放特性及在不同稀释介质中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以聚乙二醇2000含量分别为0、8、14、20、26 mg/ml的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m PEG2000-DSPE)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测定其包封率和粒径,评价其体外24 h内的累积释放度和在生理氯化钠溶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结果:随着m PEG2000-DSPE含量的增加,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体外24 h累积释放度逐渐减小;以生理氯化钠溶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随着m PEG2000-DSPE含量的增加,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径变化均减小;当聚乙二醇2000质量浓度增加至20、26 mg/ml时,脂质体包封率和粒径基本不再变化。结论:m PEG2000-DSPE的加入可减慢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体外释放,提高其在不同稀释介质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硫酸铵梯度法制备伊立替康脂质体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并考察提高脂质体稳定性的方法。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以粒径、外观、颜色、渗漏率作为指标,考察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结果: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呈圆球形,平均粒径为600nm,稳定性较好。结论: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不耐高温,将其制成冻干粉剂可显著提高药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乙醇对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粒径及包封率的影响。方法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游离药物和脂质体,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激光粒度仪分别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径;考察24 h内,空白脂质体、梯度脂质体及盐酸伊立替康载药脂质体在体积分数分别为0%、5%、10%、15%、20%、25%的乙醇溶液中粒径及包封率的变化。结果在乙醇体积分数不超过10%范围内,空白脂质体、梯度脂质体及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粒径与包封率基本无变化;当乙醇体积分数达到15%及以上时,粒径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而包封率逐渐下降,包封率下降最高可达64.51%。结论在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中,一定量的乙醇会对脂质体的粒径及包封率产生严重影响,控制乙醇体积分数不大于10%,脂质体的粒径及包封率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通过正交试验进行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处方筛选和制备工艺研究;采用透析法考察体外释放度。结果:制备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较高,达到75·4%;通过正交设计确定最佳处方为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2:1,硫酸铵溶液浓度为0·20mol·mL-1,孵育温度为50℃,药脂比为1:10;脂质体中药物1h释放8·09%,9h释放64·2%。结论:制备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具有较高包封率和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7.
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制备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并对制备工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建立跨膜乙二胺四乙酸铵(triethylamine-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ate,Et3N-EDTA)梯度制备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激光粒度仪分别测定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径。结果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包封率大于98%,平均粒径为120.2 nm。结论以Et3N-EDTA梯度法制备的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包封率较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脂质体这种新型给药载体的特征将盐酸伊利替康(Irinotecan,OPT-11)制备成脂质体以解决喜树碱类药物在生理条件下其结果中的内酯环易发生水解反应转变为羟酸盐形式,从而失去活性这个难问题.方法以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了传统的脂质体制备方法(薄膜分散法、乙醇注入法、反向蒸发法等)与主动载药方法-硫酸铵梯度法对伊立替康脂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伊立替康脂质体可以获得较高的包封率、较大的药酯比.结论硫酸铵溶液的浓度、孵育时间和温度空白脂质体的粒径大小等是影响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喷雾冷冻干燥(SFD)技术制备脂质体冻干微粒的可行性。方法:以盐酸伊立替康为模型药物,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SFD技术制备脂质体冻干微粒;以喷嘴高度、物料流速、雾滴/液氮质量比为因素,应用Box-Behnk-enDesign(BBD)试验考察三者之间的配比对微粒包封率的影响以优化SFD工艺,并对所制备的脂质体及冻干微粒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SFD优化工艺为物料流速5.5mL·min-1,喷嘴高度18.5cm,雾滴/液氮质量比3.7%,由此制备的脂质体冻干微粒的外观和再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粒度分布、主药含量及包封率等理化性质与原脂质体基本保持一致,且放置6个月后与原脂质体溶液比较稳定性更好。结论:SFD技术制备脂质体冻干微粒具有可行性,并提高了脂质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并对其纳米粒形态、粒径、包封率和释放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沉淀法制备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以包封率作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优处方。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激光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径,凝胶过滤法测定药物的包封率,透析法考察体外释药特质。结果: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形态规整,几呈球形,强度径为(193.5±2.5)nm,载药量为26.35%,包封率为(98.00±0.01)%,体外24h的累积释放率为62.09%,比水溶液释放慢。结论:通过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出的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粒径均匀,包封率较高,体外释药具有缓释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二甲双胍阿霉素脂质体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二甲双胍阿霉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其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筛选和优化。分别考察了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水化介质中阴离子的种类、水化介质的浓度、水化介质的pH值、载药温度、载药时间对二甲双胍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结果最终优化的处方为m(hydrogenated soybean phosphatidylcho-line,HSPC)∶m(cholesterol,CH)∶m(polyethylene glycol 2000-cholesteryl hemisuccinate,mPEG2000-CHEMS)=3.0∶1.0∶1.0,以pH为7.00的300 mmol.L-1的枸橼酸二甲双胍为水化介质,60℃载药60 min,所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可达98.7%。结论以枸橼酸二甲双胍离子梯度法制备的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石杉碱甲脂质体(huperzine A liposome,HUPA-L)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pH梯度、硫酸铵[(NH4)2SO4]梯度、乙二胺四乙酸铵(NH4EDTA)梯度方法制备HUPA-L,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HPLC法测定HUPA-L的包封率,并考察温度、孵化时间及药脂比对HUPA-L包封率的影响。体外释放实验研究HUPA-L的释放行为。结果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HU-PA-L包封率最高,包封率随着硫酸铵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药脂比的降低而增大,当药物与磷脂质量比小于1∶100时,HUPA-L包封率可达100.0%;HUPA-L体外释放呈现明显的缓释效果。结论硫酸铵梯度法是制备HUPA-L优选方法,硫酸铵的浓度、温度和药脂比是影响包封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20):1903-1906
 目的:制备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并对制备工艺进行考察。方法:以蔗糖八硫酸酯三乙胺(triethylammonium sucrose octasulfate,TEA8SOS)梯度法制备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激光粒度仪分别测定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径。结果: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包封率约为95%,粒径为129.5 nm。结论:以蔗糖八硫酸酯三乙胺梯度法制备的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包封率较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跨膜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并对制备工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建立跨膜硫酸铵[ammonium sulfate,(NH4)2SO4]梯度制备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的包封率,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测定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的粒径。结果: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包封率大于96%,平均粒径为107.5 nm。结论:以(NH4)2SO4梯度法制备的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包封率较高,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