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电检测下刺激特定腧穴对提高瘫痪肌力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因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肢体瘫痪患者伴有下肢股后肌群瘫痪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药物基础治疗,包块抗凝、改善循环、稳定血压、改善供血、稳定血脂等,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手法治疗,研究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予普通针刺、电针、红外线治疗,通过肌电图检测及肌力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瘫痪肌力的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评价临床疗效,指导临床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瘫痪肌力改善明显。在治疗总有效率、肌电图评分、肌力改善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肌力恢复有明显疗效,能明显改善肢体功能,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取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朝阳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针刺方法进行的治疗,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捻转补泻手法进行治疗,采用PULSES评定量对患者的肢体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PULSES评定量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使用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可以明显提高偏瘫患者肢体肌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肌肉针刺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肌力的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治疗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传统肌肉针刺疗法,研究组40例,在接受传统针刺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进行治疗。以倾向评分法(PS匹配法、PS调整法、PS分层法、PS加权法)分析两组患者肌力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F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肌肉针刺疗法联合肌内效贴可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肌力的疗效,降低痉挛程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等中有关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0月.按照Cochrane手册推荐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对符合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绝大部分患者存在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参与为增加肌力和体能而制定的运动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肌力和运动功能。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肌力训练观察其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院神经内科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对120例脑卒中急性期偏瘫住院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下肢正确的肌力强化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步行能力,进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0例均为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  相似文献   

7.
林兴栋 《家庭药师》2014,(10):19-19
某位高血压病人在起床后,出现右侧肢沐麻木,怀疑中风,便到医院作头颅CT检查,怛并未发现病灶。不过,医生仍考虑中风(脑梗死),故建议病人留院治疗。可家人不信,遂带病人离开了医院。第二天,病人被急诊送来,此时已“面目全非”——嘴角歪了,说话含混不清,右侧肢体瘫痪。  相似文献   

8.
9.
38例中枢性瘫痪患者颈外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中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所致中枢性瘫痪逐年增多。肢体的单瘫、偏瘫、截瘫或四肢瘫,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困难,特别是浅静脉穿刺困难日益突出。针对此问题我科开展了颈外静脉置管术。现将2003年3月至2005年4月对38例中枢性瘫痪应用颈外静脉置管的操作及护理  相似文献   

10.
袁小兰  邓科穗 《江西医药》2007,42(9):858-859
目的 总结瘫痪患者输液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经验.方法 将2005年6月~2007年4月在江西省中医院住院的瘫痪患者245例、非瘫痪患者286例分为3个观察组,分别观察各组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瘫痪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瘫痪患者,患肢明显高于健肢,下肢明显高于上肢.结论 不要在瘫痪患者患侧肢体上进行静脉输液,且尽可能选择上肢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11.
步态即在走路时所表现的姿态,此过程中神经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当身体某系统中的某个环节受到损害时,就会表现各种各样的步态,这也为临床医生判断病变部位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常见的异常步态有以下几种:剪刀步态 由于两下肢肌张力增高,尤以伸肌及内收肌群受累较明显。这种人走路时两膝相碰,两小腿互相交叉,状如剪刀,步幅短小,足尖常踏地而行。多见于先天滞产以及脑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脑性瘫痪和截瘫患者。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1岁。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4小时于2003年12月31日晚11点入院。患者5小时前与朋友聚餐,曾饮白酒约25ml,餐后约1小时自觉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到某诊所治疗拟诊脑血管意外(脑梗死?)。给予血塞通600mg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