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院门诊自1988年开始,采用复方灭滴灵纱条换药治疗慢性溃疡5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药物配制与治疗方法:丹参100g,加水2000ml,煎至1000ml,倒出药液加入研末之灭滴灵100片(0.21片)摇匀,待溶解后置入无菌纱布即成,亦可据需要按比例配制。先彻底清洗创面,去除脓液,伤口放置复方灭滴灵纱条,盖无菌纱布,每日2次,病情重者适当合用抗生素。疗效:本组病例多在换药后2~3天分泌物减少,5~7天溃疡边缘区出现新鲜肉芽颗粒,溃疡面逐渐缩小,除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经换药20天伤  相似文献   

2.
灭滴灵在骨创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灭滴灵与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131例四肢开放性创伤患者。在术前和术后静脉输入灭滴灵,同时联合应用其它抗生素,术中和术后换药时亦可用灭滴灵冲洗伤口。131例患者术后4例发生感染,无一例厌氧菌感染,感染率为3.1%,未用灭滴灵的103例患者,术后12例发生感染,其中2例厌氧菌感染,感染率为1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时间、创伤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灭滴灵对厌  相似文献   

3.
1977年10月至1978年10月,我们曾将痢特灵外用于门诊创面换药1000例,疗效比较满意,现简介如下。一、药物制备和使用方法: 先将痢特灵药片研成粉末,再经高压灭菌后备用。先按外科换药原则处理伤口后,在伤面撒上薄薄一层痢特灵粉,再复盖敷料。1~2天换药一次。二,病例选择: 除特异感染、无表皮缺损和需要缝合等三类伤口外,其余创面均可使用。三、疗效: 换药1次,治愈者占36.6%;换药2次,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2003年1~12月住院分娩的伤口在产后用灭滴灵注射液(本文简称灭滴灵液)局部擦洗200例,加强产后、护理,会阴伤口甲级愈合率99.3%。  相似文献   

5.
将灭滴灵与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131例四肢开放性创伤患者。在术前和术后静脉输入灭滴灵,同时联合应用其它抗生素。术中和术后换药时亦可用灭滴灵冲洗伤口。131例患者术后4例发生感染,无一例厌氧菌感染,感染率为3.1%。未用灭滴灵的103例患者,术后12例发生感染,其中2例厌氧菌感染,感染率为1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时间、创伤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作者认为,灭滴灵对厌氧菌高度敏感;副作用小,且与其它抗生素有协同作用。合理使用灭滴灵可以降低骨创伤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院外科门诊换药室在以往临床上对烫伤及感染伤口多采用凡士林纱布敷盖创面及雷佛奴尔、75%酒精等换药方法。为探讨氯霉素在外科换药中的应用效果,1994年10月-2002年2月,我们将0.05%氯霉素用于1107例门诊患者的烫伤及各种感染伤口换药。并与同时应用凡士林油纱条、0.2%雷佛奴尔、75%酒精等药物处理伤口的104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灭滴灵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外科感染因厌氧菌所致者,日益增多。我院于1984年10月至1987年6月,采用1%灭滴灵纱条治疗四肢、臀部和下腹部的深浅部化脓性感染术后伤口101例,并以3%高渗盐水纱条作对比治疗,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和分组本组男166例,女36例,年龄1~70岁。伤口深超过5 m,一般为2~4cm,脓性分泌物20~  相似文献   

8.
清创缝合术后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英  蓝丽智 《广西医学》2009,31(3):399-400
目的探讨清创缝合术后换药时间与伤口愈合的关系。方法将228例清创缝合术后伤口换药的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110例,按照教科书的常规换药法于清创缝合术后2~3d进行首次换药;治疗组118例,于清创缝合术后第1天进行首次换药,观察两组的伤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伤口愈合良好90.67%,对照组65.45%,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清创缝合术后第1天换药,能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良好率。  相似文献   

9.
李艳丽 《中原医刊》2005,32(16):72-73
目的研究奥关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短疗程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率及远期疗效,探讨初治失败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经胃镜检查、组织活检等确诊为HP感染的门诊患儿154例,将本组患儿分成2组,克拉霉素组102例,采用奥关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1周疗法,灭滴灵衄52例,采用奥关拉唑、灭滴灵、羟氨苄青霉素三联2周疗法。疗程结束后,分别于3个月~3年跟踪随访。检测根除率。对其中克拉霉素组96例从根除患儿进行2~3年跟踪随访。对2组未根除(初治失败)者进行复治,灭滴灵组失败的复活方案,克拉霉素三联1周疗法.克拉霉素组失败复治方案:增加克拉霉素荆量和延长奥关拉唑疗程。结果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92.2%较灭滴灵组71.1%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克拉霉素组96例HP根除患者3年内随访复发率4.2%,滴灵组15例根除失败患者采用复治方案后,根除率为(86.7%)。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儿童HP感染的理想方案,其根除率高,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疗程短,顺应性好,复发率低。适当增加克拉霉素荆量和延长奥关拉唑疗程的方法可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0.
2%碘伏在烧伤创面换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门诊换药室工作中 ,经常碰到一些烧、烫伤患者 ,浅表至深Ⅱ度烧伤 ,面积不超过 2 0 % ,不需要住院而在门诊换药治疗。如果轻意、随便地给予换药 ,或者用药不当 ,就容易造成伤口创面感染 ,延长伤口愈合时间 ,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 ,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近几年来 ,我们采用了 2 %的碘伏溶液换药治疗烧、烫伤创面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门诊病例 80例 ,其中男性 48例 ,女性 32例 ,年龄最小的 10个月 ,最大的 5 6岁。开水、蒸气烫伤 5 2例 ,摩托车油门灼伤 17例 ,火烧伤 11例。病程最长者 2 0天 ,…  相似文献   

11.
作者使用3%双氧水加灭滴灵调成糊状(简称双灭糊)湿敷换药治疗50例小腿胫前慢性溃疡病人疗效满意。此50例小腿慢性溃疡都因外伤后感染所致,虽经多家医院,用多种抗菌素治疗,但久治不愈,形成慢性溃疡,面积3×5cm~10×15cm。 治疗方法是彻底清除溃疡面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先用生理盐水、双氧水反复冲洗,拭干创  相似文献   

12.
病例1 顾某女性 42岁病案号 372828 1990年3月15日入院。临床诊断:直肠癌术后伤口不愈合。因患者术后并发伤口积液,有2 cm左右的溃疡面。伤口外径小且深,有脓性分泌物,常规换药4个月不愈合;后采用碘酒换药法11次后伤口痊愈。病例2 郭某男性 56岁病案号 420170 1990年6月28日入院。临床诊断:糖尿病阑尾炎切除术后。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血糖在20.7 mmol/L左右,阑尾炎术后常规换药3个月,伤口非但未愈反而急剧蔓延。右下腹阑尾炎切除伤口长1Cm、深1.5cm;其下方引流管插管处伤口长2cm,窦道深2.5cm,伤口  相似文献   

13.
总结下肢静脉曲张慢性溃疡在门诊换药体会。自2012年8月∽2014年1月,共收治5例下肢静脉曲张伴慢性溃疡的病人。年龄41∽75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8个月,溃疡面积均大于2∽4cm2,全部为瘙痒抓破所致单发溃疡。患者经当地多次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疼痛感染加重就诊我院门诊,经我院门诊换药,伤口全部愈合,现总结报告如下。 1换药方法:彻底清洁伤口,常规消毒皮肤后,先用双氧水清洗伤口,除去表面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无菌纱布擦干表面水分,用无菌纱布反复摩擦伤口。使伤口创面有点出血,直到有新鲜肉芽组织。然后用0.5%碘伏消毒伤口,接着用纱布浸泡优琐溶液湿敷伤口,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每天1次,连续换药,直到伤口分泌物明显减少,再隔日1次换药,边换药边观察,到伤口完全愈合。  相似文献   

14.
熊怀风  王敏  丁超 《铁道医学》2014,(5):549-551
目的:对比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和常规换药对外伤性截肢术后感染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市立4家医院骨科收治的外伤性截肢术后感染病例,其中18例采用手术清创后VSD治疗,15例采用手术清创后常规换药治疗。结果:两组病例随访1~6个月(平均3个月)。VSD组14例痊愈,仅1例需要再次截肢,伤口平均愈合时间18 d;常规换药组7例痊愈,有3例需要再次手术截肢,伤口平均愈合时间30 d。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和有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在治疗外伤性截肢术后感染方面具有操作简单、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伤口愈合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蔡春琳  罗燕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846-2846
2004年5月我院门诊外科换药室收治1例5个月大女婴,其右臀部可见10cm×8cm皮肤肌肉缺损,创面严重感染,大量脓性分泌物,伤口发出恶臭味,外科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再择期做植皮手术。女婴父母因经济十分困难,不同意住院,强烈要求在门诊治疗,面对这个特殊的病例,门诊外科医生和换药室的二位护士同意患婴父母的要求在门诊治疗并为其制定了详细周到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患婴经过全身支持疗法,抗感染、清创换药等治疗和精心地护理,2个月后女婴臀部创面逐渐缩小至完全愈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婴,女,出生5个月,5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碘伏与康乐士对门诊感染性伤口换药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究通过对门诊210例感染性伤口患者使用碘伏和康乐士换药,观察两者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天数,比较治愈率。结果:碘伏组病人的平均换药次数和伤口愈合天数均低于康乐士组,碘伏的治愈率为89%,康乐士的治愈率为7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碘伏在感染性伤口换药的疗效明显优于康乐士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加常规换药及按摩、理筋等措施治疗护理术后难愈合伤口的疗效。方法:将66例术后伤1:7难愈合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加常规换药及按摩、理筋等方法综合治疗护理。结果:观察组通过经2-5周疗程后,优30例,良3例,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洗、手法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术后难愈合伤口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在急诊门诊工作,经常遇到一些外伤病人,如: 刀伤、擦伤砸伤,皮肤裂伤等开放性损伤及缝合后伤口感染 等,我们试着在换药中采用庆大霉素外敷,起到了预防伤口 感染、治疗化脓伤口的作用。 具体方法是:用0.3%双氧水冲洗伤口,待过氧化氢遇 有机物氧化发泡后,再用0.1%新洁尔灭溶液冲洗干净,再  相似文献   

19.
<正>门诊外科换药主要是对患者伤口换药、拆线、清创、脓肿切开、烧伤等。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很有学问的,若处理恰当,伤口缩短时间愈合,若处理不恰当,则病情加重,导致病程蔓延,引起交叉感染。采用了科学、合理的换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伤口治愈起到主导作用。现将本人在门诊外科10年换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换药前准备:环境、卫生状况、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愈。(1)换药室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2次,每次1小时,0.5%过氧乙酸喷酒,操作台、桌子、椅子等所有物品用250~500mg%L优氯净擦拭消毒。(2)器械准备有换药  相似文献   

20.
拔甲术后处理伤口及换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拔甲术常用于甲沟炎患者。拔甲术后按常规换药 ,尤其是术后第 1次换药 ,患者往往疼痛难忍。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 ,我院门诊部换药室自 1999年8月开始 ,在拔甲术时处理伤口的方法上及术后第 1次换药的间隔时间上给予改进 ,对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1 临床资料本组采集病例 46例 ,男 2 7例、女 19例 ;最大年龄 63岁 ,最小 13岁 ,平均年龄 3 8岁 ;其中脚趾甲沟炎 43例 ,手指甲沟炎 3例 ,伴肉芽肿 13例 ,外伤引起的 2例。2 拔甲术时处理伤口及换药方法的改进2 .1 拔甲术时处理伤口方法的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