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结束后进行运动想象疗法(15 min/次,1次/日).两组均经过3个阶段:1 ~3周为第一阶段,4~5周为第二阶段(治疗间歇期,即不进行系统正规的康复训练及运动想象疗法),5~8周为第三阶段.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下肢部分和功能独立性测定(FIM)中运动功能部分的转移和行走评定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和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3个阶段治疗后上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第二阶段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个阶段实验组FMA和FIM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功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失用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病例对照方法.经动觉和视觉运动想象问卷[1]评定后,选择100例患 者,其中治疗组(n=50),对照组(n=50),治疗组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12周后,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 ) 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 能力.结果 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 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FMA 和 MBI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 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ADL 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39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20例)和治疗组:常规康复干预+运动再学习疗法(21例)。每组患者入选时和治疗8周后,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FMA和MBI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疗法可明显的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中领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1968-1969
目的:研究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治疗组和常规康复(RRT)治疗组。CIMT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4周,RRT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4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IMT组的FMA和MBI值比RRT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CIMT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是较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上肢瘫痪病人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功能影响。方法将21例脑卒中瘫痪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n=11)和对照组(n=10),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运动想像训练。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BARTHEL指数(BI)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和ADL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FMA评分治疗前后均明显改善(t=2.629~5.445,P<0.05);BI评分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2.803~3.977,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FMA评分和BI评分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111~2.657,P<0.05)。结论常规康复联合运动想像训练可提高脑卒中上肢瘫痪病人ADL和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爬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4),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爬行训练干预.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价法(FMA)、Ashworth徒手测量法和Barthel指数法评定.每天治疗1次,每次50 min,每周训练5次,共4周.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肌痉挛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运动想象结合爬行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育山  符俏  曹贤畅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1448-1450,1455
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治疗组和常规康复(RRT)治疗组,CIMT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4周,RRT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4周。所有病人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IMT组的FMA和MBI值比RRT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CIMT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是较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运动点腧穴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本体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点腧穴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分及上肢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STEF评分、MBI评分均明显上升(P0.01),且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0%,对照组为7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和常规康复训练均有利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本体感觉障碍的恢复,可有效升高患者的FMA评分、STEF评分、MBI评分,运动点腧穴经皮穴位电刺激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高压氧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上肢运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高压氧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臂、手Brunnstrom分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在MBI评分及FMA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脑卒中偏瘫疾病治疗期间,采取高压氧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有助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镜像疗法对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证脑卒中合并上肢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一组、治疗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同时辅以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一组给予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镜像治疗,治疗二组给予镜像治疗,对照组仅常规处理。三组疗程均为60 d。采用简化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升(P0.05),且治疗一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治疗二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一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和治疗二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镜像疗法能更好地改善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The "who" and "how" of detecting glaucom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31岁,来自黑龙江,因心慌、胸闷、憋气半个月,来心内科门诊。进入诊室时,有两位 50多岁的妇女陪同,均面有愠色。当我请患者详说病史时,有一位妇女说:“挂了那么多科的号,看了那么多医生,做了那么多检查,吃了那么多药,什么事也不管。”从她那愤愤不平的态度中,我已感  相似文献   

14.
15.
“5S”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5S"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2004级、2005级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随机分组进行传统教育或"5S"教育。结果实施"5S"教育后学生规范化护理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律性等均有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S"教育组优于对照组。结论"5S"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李河  吴一龙 《循证医学》2003,3(4):252-253
尽管有关医学统计学的专业书很多,但这些书大多由统计学专家所撰写,其内容专业性太强,一些理论令临床医生难以理解。而临床科研工作要想取得科学的结论又离不开统计学知识。本刊现开设“循证医学中的医学统计学问题”栏目,以解决临床医生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以短篇、系列的形式向广大临床医生介绍有关医学统计学知识,希望感兴趣的读者能从中获益。 循证医学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的临床管理工具,在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加强团队合作等多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浙江省台州市在新医改方案出台前就开始推行"临床路径"管理,自2007年起始至今已3年多时间。其间,运作的主体是强化"区域覆盖"策略,提出"点面结合",凸显"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医疗原则。发展临床路径管理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直至推动新医改向纵深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易》的阴阳哲理,是《内经》阴阳学说的渊源土《内经》以《周易》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理论为依据,阐明阴阳对立统一规律。《周易》六十四卦阴、阳爻增减,刚柔相推之理也被《内经》所接受,以此阐明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周易》天地阴阳二气上下交通,开阖出入的理论,又是《内经》万物化生及升降出入运动理论的基石。《周易》的“天人相应”观,被《内经》用以解释人与自然统一的道理。《内经》是一部《易》学色彩很浓的医学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