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血白细胞介素-6及-18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6及IL-18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及检测价值。方法:对58例小儿毛支(观察组)急性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IL-6、IL-18水平,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1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将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比较不同病情毛支患儿的IL-6、IL-18水平。结果:观察组IL-6水平(24.4±126.2)ng/L,对照组(81.3±188.1)ng/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IL-18水平(344.7±365.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8.7±91.2)ng/L(P<0.05);观察组轻、中、重度3组之间IL-6、IL-1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毛支急性期血清IL-18升高,IL-6无明显变化,提示Th1型细胞因子的免疫反应在本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6及IL-18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及检测价值.方法:对58例小儿毛支(观察组)急性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IL-6、IL-18水平,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1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将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比较不同病情毛支患儿的IL-6、IL-18水平.结果:观察组IL-6水平(24.4±126.2)ng/L.对照组(81.3±188.1)ng/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IL-18水平(344.7±365.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8.7±91.2)ng/L(P<0.05);观察组轻、中、重度3组之间IL-6、IL-1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毛支急性期血清IL-18升高,IL-6无明显变化,提示Th1型细胞因子的免疫反应在本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研究其在发病中的临床意义及探讨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106例住院毛支患儿(毛支组),随机选择其中40例为红霉素治疗组,31例为常规治疗组;另选34例正常小儿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在毛支患儿急性期(入院当时)及恢复期(住院7 d后)检测血清IL-4、IL-8水平,正常小儿一次性检测。各组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7 d有效率。结果毛支组急性期血清IL-4水平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支组急性期IL-8水平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霉素治疗组恢复期血清IL-8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霉素治疗组的7天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IL-4可能未参与毛支的发病,嗜酸性粒细胞并不是引起毛支的主要细胞,毛支可能不是过敏性炎症;IL-8参与毛支的病理过程,毛支气道炎症细胞可能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红霉素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佐治毛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7例重型乙型肝炎和20例健康者血清IL-15水平,同期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分析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5水平与ALT、TBIL、PTA等的相关性.结果 重型乙型肝炎组血清IL-15为(18.9±7.5)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9±2.0)ng/L(P<0.01);死亡组血清IL-15为(24.1±7.5)ng/L,显著高于存活组(15.7±5.4)ng/L(P<0.01);存活组患者血清IL-15浓度随一般情况好转、肝功能恢复而下降.此外,重型乙型肝炎组IL-15与TBIL呈正相关(r=0.570,P<0.01),与PTA呈负相关(r=-0.529,P<0.01),与ALT则无显著相关性(r=0.099,P>0.05).结论 IL-15可能参与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IL-15水平与病情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与病情的转归密切相关.血清IL-15水平的检测可能对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18(IL -18)、白细胞介素4(IL- 4)、γ干扰素(IFN- γ)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5 例正常人,35 例慢性乙型肝炎,45 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 18、IL- 4、IFN-γ的水平。结果 IL- 18、IL- 4 在3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FN -γ在慢性肝炎与慢性重型肝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 -18、IL -4 生存组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IFN -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型肝炎重症期与康复期比较,IL -18、IL- 4、IFN -γ康复后均显著性下降(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IL 4与IL- 18呈正相关( r=0.6,P<0.01);IL- 4 与IFN -γ呈正相关( r=0.54, P<0.01)。结论 IL- 18、IL- 4、IFN -γ参与了重型肝炎的发病及转归过程,在慢性重型肝炎的病理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首发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IL-6浓度水平变化。方法对79例首发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2和IL-6浓度水平,同时用PANSS评定精神症状,以4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患者治疗前血清中的IL-2和IL-6浓度水平分别为(849±163)pg/L、(1 335±252)p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9±101)pg/L、(992±151)pg/L,P<0.01;患者治疗前血清中的IL-2和IL-6浓度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30,P=0.003);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的IL-2浓度水平(572±120)pg/L和治疗后的PANSS总分(40.53±11.07)分呈显著负相关(r=-0.304,P=0.006)。结论首发分裂症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异常,治疗前血清中的IL-2和IL-6浓度水平升高且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5(IL-5)和尿白三烯E4(LTE4)的水平变化,探讨IL-5和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住院确诊为MP感染的患儿为MP感染组(29例),同期在门诊作正常健康体检的儿童为正常对照组(30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L-5和尿LTE4的浓度。结果:MP感染组尿LTE4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感染组血清IL-5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MP感染患儿血清IL-5的水平和尿LTE4的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cysLTs在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IL-5可能不是MP感染的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65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10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根治手术组患者术前IL-10水平较根治手术组患者术前的IL-10水平明显增高(P<0.05);术后根治手术组IL-10水平降至正常,非根治手术组患者术后IL-10水平虽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根治手术组(P<0.05);肿瘤复发或转移时IL-10水平又明显升高(P<0.01)。结论:IL-10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可能是一个能估计预后及预测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与白细胞介素-6、白三烯B4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早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4):371-37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血清瘦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含量变化,及COPD患者血清瘦素与IL-6、LTB4的相关性。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8例(COPDⅠ组)、COPD临床缓解期患者38例(COPDⅡ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6名(对照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含量,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IL-6和LTB4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血清IL-6、LTB4和瘦素含量COPDⅠ组高于COPDⅡ组,COPDⅡ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Ⅰ组与COPDⅡ组患者血清IL-6和LTB4含量均与瘦素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瘦素参与了COPD炎症过程,并与IL-6和LTB4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朱早君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血清瘦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三烯134(leukotriene 134,LTB4)含量变化.及COPD患者血清瘦素与1176、LT134的相关性.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8例(COPD I组)、COPD临床缓解期患者38例(COPDⅡ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6名(对照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含量,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IL-6和LTB4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血清IL-6、LTB4和瘦素含量COPD I组高于COPDⅡ组,COPD Ⅱ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 Ⅰ组与COPDⅡ组患者血清IL-6和LTB4含量均与瘦素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瘦素参与了COPD炎症过程,并与IL-6和LTB4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5(IL-5)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5例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儿,以及20例健康儿童诱导痰液中LTB4、IL-5水平,并同时测定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PEF)。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液LTB4平均水平(30.92±8.32)pg/mL,较正常对照组(1.67±0.84)pg/mL为高(P<0.01),其中重度发作组为(58.16±10.45)pg/mL,较轻、中度发作组 (7.82±1.86)、(26.78±5.07)pg/mL为高,3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液IL-5平均水平(77.94±12.21)pg/mL,较正常对照组(7.48±1.89)pg/mL为高(P<0.01),其中重度发作组为(135.98 ±22.04)pg/mL,较轻、中度发作组(31.83±5.35)、(66.01±10.23)pg/mL为高,3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病情越重,LTB4、IL-5水平越高,且FEV1值、PEF值下降愈明显;缓解期哮喘患儿较急性发作期各组LTB... 相似文献
12.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6、干扰素-γ和IgE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干扰素-γ(IFN-γ)和IgE水平测定的意义.方法 对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26例健康体检婴儿IL-16、IFN-γ和IgE进行水平测定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组血清IL-16、血IgE水平[分别为(88.44±11.7)ng/L、(277.18±103.74)U/mL]与健康组[分别为(25.67±11.47)ng/L、(79.9±58.88)u/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IFN-γ[(13.83±12.04)ng/L]则明显低于健康组[(24.36±11.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6水平与IgE呈正相关(r=0.715,P<0.01);IFN-r水平与IgE呈负相关(r=-0.885,P<0.01).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炎症与IL-16的升高、IFN-γ降低有关,提示可针对IL-16、IFN-r在气道炎症中作用采取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28例LN患者(LN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IL-6水平。结果:①LN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治疗后IL-6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②LN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抗dsDNA抗体滴度呈正相关,与血清补体C3呈负相关。结论:IL-6参与了LN的发病,与LN的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青海地区幽门螺杆菌(Hp)相关溃疡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观察根除Hp治疗对其的影响,以探讨Hp在溃疡发病中的可能免疫致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Hp感染30例,非Hp感染25例)溃疡患者血清IL-2和IL-4的含量,比较Hp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其含量的差异,对Hp阳性者进行以洛赛克为中心的三联根除治疗,比较Hp根除前、后及Hp根除者和未根除者其含量的差异,同时比较Hp根除组和未根除组溃疡的愈合率。结果Hp感染者血清IL-4含量明显低于非感染者(P<0.01),Hp根除后明显高于根除前(P<0.001),Hp未根除者前后无变化(P>0.05),Hp根除者明显高于未根除者(P<0.05),Hp根除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Hp未根除组(P<0.05)。而IL-2在Hp感染者与非感染者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根除Hp治疗对其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Hp感染后IL-4分泌减少引起的TH2弱势应答为本地区Hp相关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免疫致病机制,对Hp阳性的溃疡患者进行根除Hp治疗可调节优势免疫应答类型和TH1/TH2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干扰素-γ(IFN-γ)和IgE水平测定的意义.方法 对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26例健康体检婴儿IL-16、IFN-γ和IgE进行水平测定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组血清IL-16、血IgE水平[分别为(88.44±11.7)ng/L、(277.18±103.74)U/mL]与健康组[分别为(25.67±11.47)ng/L、(79.9±58.88)u/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IFN-γ[(13.83±12.04)ng/L]则明显低于健康组[(24.36±11.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6水平与IgE呈正相关(r=0.715,P<0.01);IFN-r水平与IgE呈负相关(r=-0.885,P<0.01).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炎症与IL-16的升高、IFN-γ降低有关,提示可针对IL-16、IFN-r在气道炎症中作用采取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3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PGN)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13(IL 13)水平 ,进一步了解PGN的发病机制 ,为临床治疗探索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检测 5 5例PGN患者和 15例正常人血浆IL 13水平 ,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的PGN患者血浆IL 13水平 ,并与肌酐清除率 (Ccr)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的PGN患者血浆IL 1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IL 13水平高于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PGN患者血浆IL 13水平与Ccr呈负相关关系 (r =- 0 .82 4 5 ,P <0 .0 0 1)。结论 PGN患者血浆IL 13水平增高 ,以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为重 ,并与肾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干扰素-γ(IFN-γ)和IgE水平测定的意义.方法 对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26例健康体检婴儿IL-16、IFN-γ和IgE进行水平测定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组血清IL-16、血IgE水平[分别为(88.44±11.7)ng/L、(277.18±103.74)U/mL]与健康组[分别为(25.67±11.47)ng/L、(79.9±58.88)u/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IFN-γ[(13.83±12.04)ng/L]则明显低于健康组[(24.36±11.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6水平与IgE呈正相关(r=0.715,P<0.01);IFN-r水平与IgE呈负相关(r=-0.885,P<0.01).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炎症与IL-16的升高、IFN-γ降低有关,提示可针对IL-16、IFN-r在气道炎症中作用采取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背景已证实白细胞介素18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并与脑卒中发病时间,患者血沉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脑CT的低密度值成正相关.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随发病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动态改变.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以健康者为对照组的验证性分析.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2-11/2004-01茂名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男29例,女17例.健康对照组40例均为本院健康体检者,男27例,女13例.均知情同意.方法所有病例均于发病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4次,健康对照组于体检当天空腹,均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3 000 r/min,4℃,离心15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8水平.主要观察指标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结果纳入分析的46例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血样合格,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在发病后的第1天和第7天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8±41)ng/L,(104±34)ng/L,(65±14)ng/L,P均<0.01],而发病后的第14天和第21天的白细胞介素18水平则与健康对照组基本一致[(88±36)ng/L,(72±33)ng/L,(65±14)ng/L,P均>0.05].急性脑梗死患者第1天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明显高于第7天,第14天,第21天(P<0.05~0.01);第7天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高于第21天(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18水平在发生急性脑梗死第1天时明显升高,随发病和治疗时间的延长,其水平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SIA)检测168例健康体检者和60例稳定期、60例活动期RA患者的IL—18水平.同时检测WBC、RBC、HGB、PLT、血沉(ESR)、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结果:健康体检者、RA活动期与稳定期患者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WBC、PLT、ESR、RF、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01)。RA活动期患者PLT、ESR、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期(P〈0.05).结论:外周血IL-18可能与RA免疫炎症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其在该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2年2~8月共收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6例和健康体检者40例,并进行性别与年龄的匹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浆IL-8和IL-1β水平。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浆IL-8和IL-1β含量分别为(32.235±34.321)ng/L和(6.014±13.949)ng/L。健康体检者血浆IL-8和IL-1β含量分别为(17.778±8.510)ng/L和(0.676±0.818)ng/L。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浆中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血浆中IL-8和IL-1β在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