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1年Delaitre首先报道腹腔镜脾切除术(LS)以来,该手术已在很多医院的内镜中心得以开展,较多地应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C)等血液病,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病人施行LS的报道相对较少。作者对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病人施行LS,获得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肝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行肝脾联合切除术,其中5例附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黑便及上消化道出血;术后脾功能亢进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1例腹腔创面渗血,再次手术止血,痊愈出院。结论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脾联合切除术,部分患者附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4年8~12月采用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及部分脾动静脉分支结扎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7例,术中将胃结肠韧带用超声刀打开,将胃后壁悬吊于前腹壁;助手将脾脏抬起,暴露胰腺,于胰腺上缘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找到脾动脉,Hem-olok将脾动脉结扎。在脾门处游离脾静脉分支,Hem-o-lok结扎脾静脉分支血管,使脾脏梗死面积达50%以上。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120~150 min,平均126 min;术中出血量为10~20 ml,平均15 ml,无一例输血患儿。术后住院时间4~11 d,平均6.6 d。术后脾脏长径较术前明显减小[(13.6±2.6)cm vs.(15.1±1.7)cm,t=3.199,P=0.049];术后脾脏厚径较术前明显减小[(3.8±1.0)cm vs.(4.1±0.8)cm,t=3.703,P=0.034]。术后B超显示7例患儿存在局灶性脾梗死,脾脏血流减少。术后4例患儿出现高热,体温分别为38.8、39.0、38.6、39.2℃,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术后2、4、8、5 d。7例随访6.0~10.0个月,平均8.4月,血常规显示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恢复正常,B超和CT示所有患儿存在局灶性脾梗死和脾脏血流减少。结论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选择性门静脉结扎术在二期肝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无法一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腹腔镜选择性门静脉结扎术,术后3~4周,经CT检查了解各肝叶体积及预计肝切除体积的动态变化,评估肝癌可切除性后再行二期开腹肝癌肝切除术.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方差不齐数据行对数转换).结果 选择性门静脉结扎术:23例患者均行门静脉右支结扎,其中22例于腹腔镜下成功结扎门静脉右支(2例因暴露门静脉右支困难,同时行胆囊切除),1例患者因分离门静脉时出血,中转开腹行门静脉右支结扎.3例多发肿瘤患者行腹腔镜选择性门静脉结扎后1周加行TACE,其中2例行右半肝切除+健侧肝脏肿瘤RFA治疗.23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区隐痛不适、低热、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反应,无腹腔出血、胆汁漏、肝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出现程度不同的肝功能损害,术后1周AST、ALT和TBil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右半肝体积逐渐缩小,术后3周患者右半肝体积为(590 ± 154) cm3,较术前(698±135)cm3明显缩小,术前与术后右半肝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2,P<0.05);术后3周左半肝体积为(408±149) cm3,较术前(331±68) cm3增生,术前与术后左半肝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8,P<0.05);预计肝切除体积占全肝体积百分比由术前的67%±15%缩小至术后3周时的60%±18%,术前与术后1、2、3周预计肝切除体积占全肝体积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5,P<0.05).二期肝癌肝切除术:经CT检查评估后,23例患者中,2例因左半肝增生不明显、2例因术后(其中1例患者术前健侧肝脏发现转移癌)3周出现广泛肝内转移失去手术机会,2例失访,3例主动放弃二期肝癌肝切除术,14例在腹腔镜选择性门静脉结扎术后2~4周行二期肝癌肝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60.9%(14/23).其中扩大右半肝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8例、不规则右半肝切除4例.二期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肝衰竭、严重腹腔积液、腹腔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 腹腔镜选择性门静脉结扎术治疗后预留剩余肝脏增生,使部分肝癌患者获得二期手术机会,且二期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脾亢)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0年8月至2010年8月4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手术病例,11例合并重度脾亢患者行肝癌切除及脾脏切除(脾切除组),其中3例附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0例由于中度脾亢采用了肝癌切除及脾动脉结扎术(脾动脉结扎组)。结果术后两组脾亢症状基本消除,脾切除组和脾动脉结扎组术后1周血小板、白细胞均上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切除组术后有2例胸腔积液,1例切口感染,3例术后黄疸及腹水并发症,脾动脉结扎组术后腹水2例,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胸腔积液,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在出院时消失,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巨脾可行肝切除及脾切除,而有消化道出血史可联合行断流术,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而对合并中度脾亢,肝切除合并脾动脉结扎同样近期能达到消除脾亢症状同时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7岁,因“发现皮肤瘀斑5年”于2012年2月26日入住我院。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双下肢间断性皮肤瘀斑,因感冒化验血常规时发现三系血细胞减少,进一步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脾大。查体:双下肢小腿见散在皮肤瘀斑,心肺无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大左锁骨中线肋缘下8cm,质中等硬,表面光滑,压痛阳性,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脾动脉结扎在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采用脾动脉结扎治疗脾破裂17例。结果本组无一例死亡,无再出血病例,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有6例出现左上腹明显疼痛,并发左胸腔积液5例,左膈下积液2例,经治疗皆痊愈出院。结论脾动脉结扎术,手术难度小,可迅速止血,保存了脾脏的完整结构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动脉结扎术治疗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共手术治疗的28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腹腔镜下先行脾动脉主干结扎、然后再行肝癌的切除,其中局部不规则切除19例、左肝外叶切除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所有检索均截止至2009年8月.由2名评价员筛选和提取资料,并用Minors量表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非随机对照试验,患者总数476例(肝脾联合切除组232例,单纯肝癌切除组244例).结果 显示肝脾联合切除组(HS组)与单纯肝癌切除组(H组)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OR值(95%CI)分别为0.57(95%CI 0.12~2.66,P=0.47)和0.93(95%CI 0.59~1.46,P=0.75).与H组相比,HS组术后CD4+T细胞比例、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上升,其WMD值(95%CI)分别为7.90(7.01~8.79,P<0.01)、0.75(0.70~0.80,P<0.01)、5.47(5.13~5.82,P<0.01)、174.89(116.61~233.18,P<0.01).术后CD8+T细胞下降,其WMD值(95%CI为-7.66(-8.53~-6.79,P<0.01).两组术后5年生存率的OR值(95%CI)为1.37(0.86~2.18,P=0.18).结论 根据已有文献,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未增加手术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但目前证据未表明能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ed hepatectomy and splenectom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cirrhosis and hypersplenism.Methods Medline (1966-August 2009), Embase (1974-August 2009), Cochrane Library, CBMdisc (1978-August 2009), and Wanfang Database were searched without language limitation. All relevant studies were screened and the data were extracted by two independent reviewers, and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ie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were evaluated by the Minors scal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the RevMan5 software. Results Five non-randomized comparative studies (NRCs) involving 476 patients (232 in HS group, 244 in control group) were enrolled into the analysi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ve mortalities (OR=0. 57, 95%CI 0. 12-2. 66, P=0. 47) and postoperative morbidities (OR= 0. 93, 95 % CI 0.59- 1.46, P = 0.7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mpared with hepatectomy only, CD4+ T cell (WMD=7.90, 95%CI 7.01-8.79, P<0.01), CD4+ T cell/CD8+ T cell ratio (WMD=0. 75, 95%CI 0. 70-0.80, P<0.01),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MD=5.47, 95%CI 5.13-5.82, P<0.01) and platelet count (WMD=174.89, 95%CI 116.61-233.18,P<0.0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but CD8+ T cell (WMD = - 7.66, 95%CI - 8. 53~ - 6. 79,P<0. 01) was lower compared with combined hepatectomy and splenectom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5-year survival rates (OR= 1.37, 95%CI 0.86-2.18, P=0. 18). Conclusion Combined hepatectomy and splenectomy did not increase the operative mortalities and postoperative morbiditi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cirrhosis and hypersplenism. The white blood cell and platelet counts markedly increased after surgery. There was no evidence to show any improvement in the 5-year surviva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联合脾脏切除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早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4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将肝癌切除同时行脾脏切除者纳入切脾组(25例),仅行肝癌切除术保留脾脏者纳入保脾组(29例)。临床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肝功能及免疫指标采用( ±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检验标准。 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切脾组手术时间明显较保脾组更长(P=0.003),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外周血WBC、PL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切脾组显著高于保脾组(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保脾组较切脾组更高(P<0.05);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切脾组CD4、CD4/CD8显著升高,而CD8显著降低,且明显优于保脾组(P<0.05)。切脾组及保脾组患者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及17.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可行,降低了手术创伤,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32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病人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及开腹脾切除术的方法体会及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脾切除组16例手术14例获得成功,2例中转开腹;开腹脾切除组16例手术均获成功,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医疗费用上差别无显著意义;腹腔镜组平均住院日5.50 d,进食时间为术后20.50 h,拔出引流管时间为1.65 d,与开腹组的8.50 d、68.00 h、5.26 d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1).结论 与传统的开腹脾切除手术相比,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微创外科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选择轻中度静脉曲张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者行LS是安全可行的,但必须有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腹腔镜手术训练、细致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2.
肝肿瘤切除加脾切除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11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曾被认为是手术禁忌证,近年由于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技巧的提高及围手术期处理和监测等环节的进步、使外科手术同时处理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成为可能。现将我院1992年6月至2001年6月间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病人11例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接受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  相似文献   

14.
自1973年Maddison 首先应用介入放射技术作脾动脉栓塞,治疗1例晚期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病人以来,脾栓塞术已有近20年历史.但直至80年代初,脾栓塞技术才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脾动脉外周分支的拴塞,使脾实质发生无菌性梗死,从而削弱脾脏对血细胞的破坏吞噬功能,脾亢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5.
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6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17例行肝切除联合脾切除,7例行单纯肝切除,43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脾动脉栓塞。结果 肝切除联合脾切除组术后30d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状消失,外周血细胞恢复正常。单纯肝切除组术后脾功能亢进症状加重,其中6例于术后3~7个月分别行脾动脉栓塞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脾动脉栓塞组治疗后30 d 79%(34/43)的病例脾功能亢进症状改善,外周血细胞恢复正常。结论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处理应争取行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如肝癌不能切除,则应争取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脾动脉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合并脾脏切除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6年1月我科收治的35例合并脾功能亢进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切脾组12例,未切脾组23例.分析手术前后肝功能以及血小板、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35例均成功切除肿瘤.切脾组12例患者术后脾功能亢进消失.术后1周,切脾组患者白细胞由术前的(3.2±1.7)×109/L上升到(8.5±5.3)×109/L,血小板计数由(52.6±23.7)×109/L上升到(245.3士94.6)×109/L(P<0.01).未切脾组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变化不大.切脾组肝脏功能恢复较快,术后1周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切脾组患者均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术后化疗.术后随访2年,切脾组7例生存(58.3%);未切脾组10例生存(43.5%).切脾组与未切脾组患者总的无瘤生存期分别为(16.4±4.3)个月和(14.3士5.2)个月(P<0.005).结论 肝癌切除合并脾脏切除是治疗合并脾功能亢进肝癌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7):442-446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在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治疗为首选。这类患者因肝硬化程度较重,常合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乃至发生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过去曾被列为手术禁忌证。近年认为,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可以改善肝癌患者的治疗条件,使手术安全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精准脾切除术在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中的术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及传统组各30例。传统组实施传统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则实施精准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应激反应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术后出血量均少于传统组,且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及传统组在术后腹腔出血、发热、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对比,前者低于后者(均P<0.05)。术后研究组及传统组在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方面对比,前者低于后者(均P<0.05)。结论 精准脾切除术应用于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