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药指纹图谱的有机构成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总结近年来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对化学指纹图谱、DN人指纹图谱、生物色谱指纹图谱等在中药研究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试图揭示中药各种指纹图谱的本质及其相关性以及建立中药指纹图谱体系的重要意义,初步探讨和展望了它的研究新动向和发展趋势。指出一个完整的中药指纹图谱体系应是由多种现代科学仪器检测出来的,涉及多个领域的,包含多元化信息的有机整体。认为多种指纹图谱相结合对于中药的品种鉴定、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新药研究、药用优良品种的选育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色谱法建立的指纹图谱是中药化学指纹图谱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常用的色谱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G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毛细管电泳(CE)法和薄层色谱(TLC)法等。该文重点对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材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让中药走出国门 ,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准确反映中药疗效的质量评价的新方法。中药指纹图谱因其具有整体性、模糊性和可以量化的特点[1] ,可以充分地、全面地反映中药的整体质量 ,是目前最佳的控制中药质量的模式 ,也是国际公认的科学评价中药质量的方法。本文就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目前 ,国内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即确定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相似度的判定。国内众多的研究人员正在致力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构建中药指纹图谱应用于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控制 ,以寻求一种可行的中药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4.
贾广成  王海霞  叶瑞平  裴洁荣  李正 《中草药》2019,50(20):5064-5070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且来源不稳定,为药材及中药产品质量控制带来不便。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过程分析工具,为中药质控分析提供有效手段。其中,基于振荡化学的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检测方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已应用于中药的定性、定量及制备过程工艺质量控制中。对振荡化学发展历程、振荡体系种类及振荡化学指纹图谱在中药材及其产品的全面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并指出目前其在数据测试及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方向,以期为中药科学化、系统化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建立我国现代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建立创新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是开展我国自主医药研究和生产的关键之一。创建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应能体现中医药理论的特性;应能体现中药的物质基础是有效化合物群;要有利于中药专利的申请;应能体现与时俱进。通过中药指纹图谱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挖掘三方面内容的研究,开展指纹图谱信息与药效活性信息相关性研究,可实现中药化学指纹图谱向中药药效组分指纹图谱的转化,形成中药组效学研究体系。以中药药效组分指纹图谱结合指标成分定量为核心技术和基础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必将增强我国中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药指纹图谱及其对中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李克  王曙东  宋炳生 《中草药》2002,33(11):961-963
简要介绍了中药指纹图谱的原理,探讨了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对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的水平,加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建立了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促进中药新药研制水平的提升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对中药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指纹图谱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对中药产品从原料到成品进行质量控制以及对中药复杂成分检出的方法,指纹图谱技术应运而生。本文综述了指纹图谱技术要求及近几年该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色谱检测手段方法科学、准确性及灵敏度较高,是建立中药指纹图谱最常用方法。随着现代分析手段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将会进一步规范和成熟,从而更好地保证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  相似文献   

8.
建立我国现代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创新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是开展我国自主医药研究和生产的关键之一。创建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应能体现中医药理论的特性;应能体现中药的物质基础是有效化合物群;要有利于中药专利的申请;应能体现与时俱进。通过中药指纹图谱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挖掘三方面内容的研究,开展指纹图谱信息与药效活性信息相关性研究,可实现中药化学指纹图谱向中药药效组分指纹图谱的转化,形成中药组效学研究体系。以中药药效组分指纹图谱结合指标成分定量为核心技术和基础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必将增强我国中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通过概述国内外中药材质量评价研究现状,说明采用适当分析手段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并以中药材黄芪,吴茱萸为例,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中药材指纺图谱研究,评价中药材质量,为中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情况;在药品质量标准中中药指纹图谱收载的情况;中药指纹图谱样品的选取;指纹图谱研究的理论指导;指纹图谱研究的有效组分等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建议尽快研究常用中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和建立中药中微量元素指纹图谱。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分析手段,参考化学药质量标准的先进分析方法,制定合理的、先进的并符合国情的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标准。加强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生产工艺中监控、生产过程数字化指纹图谱的研究;中药材炮制工艺指纹图谱的研究,建立其指纹图谱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中药谱效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中药质量标准和我国的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分析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中药质量控制情况和目前我国中药质量控制的现状,从GAP、中药注射剂的指纹图谱研究、提高国家药品标准行动计划和2005版《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的描述,阐述提升中药质量标准的方向,表明中药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是中药现代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孙嘉辰  李霞  王莹  罗雨家  高伟建  高文远 《中草药》2020,51(10):2593-2602
中药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是连接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关键点。经过加工炮制以后的中药材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这些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正是导致中药炮制前后性味功能改变的重要原因。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药质量控制,也一直是社会和中医药界研究的热点。2016年,刘昌孝院士首次提出了"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新概念,引起了中医界的热烈讨论。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思路与加工炮制相结合,阐明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的变化,形成具有体现中药炮制特点的质量控制的新思路,有利于加快中药加工炮制质量控制方法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陇药道地药材种植主产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党参、黄芪、当归等药材的道地性与质量安全性。方法通过产地调研探析,试用土地轮休制优化陇药道地药材种植土壤环,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规避无序轮作和连作造成土壤肥力流失。结果与结论对提高陇药道地药材质量意识,提升和规范科学化种植技术,优化陇药道地药材种植产业结构,拉伸产业链,强化产地初加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铁军  朱月信  刘素香  田成旺  许浚  韩彦琪 《中草药》2016,47(12):2027-2033
提出中药材和复方中药质量研究思路和模式,应用该模式方法对疏风解毒胶囊原料药材和制剂进行了系统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对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甘草8味药材的化学物质组进行辨识,指认确定184个成分,建立8个药材的指纹图谱;通过化学物质组与抗炎药效相关性研究,确定10个成分为疏风解毒胶囊的主要抗炎药效物质基础,建立了疏风解毒胶囊的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控制方法。实现对疏风解毒胶囊质量标准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逐步代入勾兑法考察中药饮片质量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逐步代入勾兑法控制中药饮片的质量稳定性.方法:选取黄芩为研究对象,以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为指标成分,采用逐步代入法勾兑,对比勾兑前后各批饮片中指标成分含量与目标饮片的相对标准偏差和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结果:勾兑饮片中各指标成分含量与目标饮片的RSD <5%,勾兑饮片与目标饮片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0.986.结论:不同批次饮片通过逐步代入法勾兑可使指标成分含量的RSD降低和指纹图谱相似度趋于一致,显著提高药材的质量均一性.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不使用复杂数学软件,可作为中药饮片勾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TLC鉴别对照药材的确定、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及限度制订等方面,指出了中国药典起草与实际应用的相关性,并就毒性药材中毒性成分的量效关系的研究、成分与药效的研究、加快指纹谱基础研究的进度等基础研究工作方面,以及如何更深入地完善中药质量标准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TLC鉴别对照药材的确定、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及限度制订等方面,指出了中国药典起草与实际应用的相关性,并就毒性药材中毒性成分的量效关系的研究、成分与药效的研究、加快指纹谱基础研究的进度等基础研究工作方面,以及如何更深入地完善中药质量标准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8.
柑橘属常用中药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刚  林励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9):2660-2665
目的:建立芸香科柑橘属毛橘红、光橘红、陈皮、青皮、枳壳、枳实6种临床常用理气类中药黄酮类成分的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比较其指纹特征差异性,为柑橘属常用中药的谱效相关性研究和临床用药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C18色谱柱为分析柱,流动相甲醇-水(含冰乙酸)梯度洗脱,制备同一色谱条件下6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6种常用中药按照植物化学分类学方法被分为柚皮苷型和橙皮苷型.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毛橘红、光橘红共标出15个共有峰;陈皮、青皮、枳壳、枳实共标出10个共有峰.全部药材共标出5个共有峰.毛橘红与光橘红色谱图与共有模式的整体相似度在0.9285~0.9962,相似度较高.陈皮、青皮、枳实三者色谱图与共有模式的整体相似度在0.922 1 ~0.997 3,相似度较高.而枳壳与共有模式的相似度仅为0.454 7 ~0.773 3.结论:建立的柑橘属6种常用中药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可以直观的比较出谱图间的差异,同时各特征峰峰高及峰面积也存有显著区别,与这6种药材在临床应用中理气功能异同的关联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生物物理学原理探讨生物间代谢的"虹势性"普遍规律,为建立完整的中药物质质量控制方法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根据生物热力学定律建立中药材的信息熵等状态函数关系式,并以大黄药材醇浸出物为对象,建立指纹图谱,计算生物熵和表观平衡常数,探讨诸状态函数的稳定性,验证"虹热性"规律。结果:全国9地方的大黄醇浸出物的相似度为0.079~0.677;色谱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RSD)为21.11%~92.51%;而燃烧焓、信息熵、信息量、生物熵、表观平衡常数的RSD分别为2.259%,4.228%,20.190%,-2.254%,13.340%。结论:全国各地大黄醇浸出物的燃烧焓、信息熵、生物熵是稳定的。由中药成分的燃烧焓等参数可构成中药成分的宏观物质质量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