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分析了39例(64髋)治疗前后的股骨头坏死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不同病因,不同分期的股骨头坏死行旋股内动脉持管造影和灌注尿激酶、丹参和川芎嗪。结果①股骨头坏死分期与血管造影上下骺动脉分型关系:股骨头坏死0期、Ⅰ期和Ⅱ期表现为股骨头内Ⅱ型血管为主,Ⅳ型和Ⅴ型血管较少;Ⅲ期则Ⅱ型血管减少,而Ⅳ型和Ⅴ型血管增多;②股骨头坏死不同病因与血管造影上干骺动脉分型关系:股骨头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股骨头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探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对171例(228髋)ANFH及正常对照10例(10髋)作了股骨头供血动脉超选择性血管造影。ARCO分期:Ⅰ期,12髋;Ⅱ期,101髋;Ⅲ期,108髋;Ⅳ期,7髋。经患髋对侧股动脉穿刺插入4~5 F Cobra导管,越过髂总动脉分叉,插至患侧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条件为碘必乐(300 mgI/ml)每秒1.5 ml,3幅/s,总量8~10 ml。结果228髋中有223髋有异常血管造影表现,占98%。ANFH的血管造影表现:Ⅰ型,动脉端闭塞,118髋(52%),其中Ⅰa型,动脉主干闭塞,68髋(30%),Ⅰb型,动脉分支闭塞,50髋(22%);Ⅱ型,毛细血管闭塞,21髋(9%);Ⅲ型,静脉端闭塞,19髋(8%);Ⅳ型,混合型,65髋(29%)。结论ANFH股骨头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复杂的,其发病机制不可能用单一原因,如股骨头供血障碍,微循环的淤滞或静脉流出道阻塞加以解释,可能是多种因素,多阶段发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坏死及融通术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和分析了 39例 (6 4髋 )治疗前后的股骨头坏死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不同病因、不同分期的股骨头坏死行旋股内动脉插管造影和灌注尿激酶、丹参和川芎嗪。结果 ①股骨头坏死分期与血管造影上下骺动脉分型关系 :股骨头坏死 0期、Ⅰ期和Ⅱ期表现为股骨头内Ⅱ型血管为主 ,Ⅳ型和Ⅴ型血管较少 ;Ⅲ期则Ⅱ型血管减少 ,而Ⅳ型和Ⅴ型血管增多 ;②股骨头坏死不同病因与血管造影上干骺动脉分型关系 :股骨头坏死诱因不同 ,其股骨头内的血管分型也不同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以Ⅳ型和Ⅴ型为多 ,激素性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以Ⅱ型和Ⅲ型为多 ;③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与血管造影上干骺动脉分型关系 :治疗前Ⅱ型血管占 2 2 % ,治疗后Ⅱ型血管占 8% ,且Ⅳ、Ⅴ型血管明显增多 ;④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与旋股内动脉 /旋股外动脉的血管管径比关系 :股骨头坏死者旋股内动脉扭曲、变细 ,旋股内动脉 /旋股外动脉的血管管径比为 0 6 0± 0 14,经治疗后旋股内动脉增粗 ,旋股内动脉 /旋股外动脉的血管管径比增大为 0 89± 0 2 1。结论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和股骨头血循环、股骨头骨血管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血管融通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多重评价液氮冷冻加被动强化运动法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用毕格犬8只,用液氮冷冻加术后被动强化运动法制备股骨头坏死模型(实验侧),对侧对照(对照侧).术后1、4、8、16周取股骨头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术后1、8、16周行MRI扫描:术前及处死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结果 实验侧均出现不同程度股骨头坏死表现,且术后16周标本呈轻度塌陷;MRI示术后8周实验侧T2WI出现高信号,内部散在低信号影,术后16周低信号影进一步扩大;DSA示术后16周股骨头各支血管呈现不同的程度的狭窄或堵塞,并可见新生血管经股骨颈、髓腔等方向进入股骨头,但大多未能到达坏死区域.结论 液氮冷冻加被动强化运动法建立的股骨头坏死模型符合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变化,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辅助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5例15髋ONFH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 相似文献
6.
近年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兴起和对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利用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单侧穿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方法。方法对4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共70个股骨头采用seldinger技术单侧穿刺股动脉插管,造影观察血液供应情况后,超选择进入到股骨头营养血管如旋股内、外侧动脉,注入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术后再次造影观察对比股骨头供血改变情况,并行治疗前后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对比研究。结果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对照显示治疗后血管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疼痛症状及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影像检查显示骨质不同程度修复。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改善重建股骨头局部微循环,促进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更完善的方法,观察对于早期股骨头骨坏死治疗的有效性。方法32例ARCO分期0-2期患者,采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及髓心减压,细胞分离前后分别检查血常规测量白细胞计数。透视下将细胞悬液直接注入股骨头内。对于骨内压高及疼痛明显患者均行髓心减压术。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6月。50髋中42髋x片均未见坏死面积增大及股骨头高度下降,占84%。Harris评分术前平均85分,随访终期为89分。结论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安全简单有效方法,降低骨内压力,控制关节炎症是治疗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是骨科常见、多发、难治性疾病,主要原因分为两类,一是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供应股骨头的血运突然中断而造成的结果.另一种是非创伤性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常见病因为创伤性髋关节脱位、过度饮酒、慢性肝病、长期服用激素、高脂血症、放射病、痛风、特发性缺血性坏死等等.美国每年新增1.5 万~2 万例,占髋关节置换患者总数的5%~10%,而且70%累计双侧髋关节.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日本、韩国,ONFH 发生率更高,是韩国患者行髋关节置换的主要病因.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及其占髋关节置换患者比例远在美国之上,与韩国接近[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富含单个核细胞的浓缩骨髓血移植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体骨髓血浓缩技术,在术中完成骨髓血采集、含有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骨髓浓集,通过细针多孔减压手术回植入股骨头坏死区,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45例(59髋),男36例,女9例;年龄16—56岁,平均37.5岁,其中根据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Ⅰ期2髋,Ⅱ期48髋,ⅢA期9髋,激素性20例(29髋),酒精性18例(22髋),特发性7例(8髋)。对浓集集前后包含BMSCs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计数,分析年龄、性别、病种对BMMCs的影响;平均随访27.64个月(12—40个月),结合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平均抽取骨髓血(126±15)ml,经浓集后BMMCs数量从(12.23±3.2)×10^6/ml增加到了(35.23±12)×10^6/ml。BMMCs细胞数量与年龄,病因和性别有一定相关性,酒精性患者要多于激素性患者,40岁以上患者细胞数量降低。临床总体成功率为79.66%(影像学有效率为76.27%),其中Ⅰ期100%,U期87.5%,ⅢA期成功率44%,激素性坏死患者预后较差。Harris评分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含单个核细胞的浓缩骨髓血移植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的临床细胞治疗手段,与髓心减压技术一起可以有效缓解各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股骨头塌陷或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分析其治疗效果,探索该病新的保髋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武警总医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20例180髋,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ESWT组,单纯干细胞移植组以及联合治疗组,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及书信随访,对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统计所收集患者的股骨头塌陷情况,比较随访3年时各组股骨头塌陷率。结果ESWT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ONFH在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单纯ESWT组(P〈0.05),以及单纯骨髓干细胞移植术(P〈0.05),联合疗法3年时股骨头塌陷率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结论ESWT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在治疗ONFH上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是ONFH保髋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钽棒联合富集骨髓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符合ARCO分期早期标准的患者共22例(35髋),ⅠB期6髋,ⅠC期10髋、ⅡA期4髋,ⅡB期7髋,ⅡC期7髋,ⅢA期1髋,采用骨髓血采集,骨髓干细胞富集,干细胞移植联合钽棒植入治疗。随诊观察患髋疼痛缓解程度,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和影像学进展情况。结果 19例(31髋)患者获2年以上(25~54个月,平均37个月)的随访。(1)髋关节功能行Harris评分:由术前(76.92±9.11)分升至术后(89.09±8.21)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7.160,P〈0.01);(2)髋关节影像学检查:术后继续塌陷ⅠC期1髋,ⅡB期1髋,ⅡC期1髋,最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25个月的生存率为90.32%。MRI测得股骨头坏死表面积比,由术前的(31.89%±7.95%)降至术后的(11.20%±5.6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1.494,P〈0.01)。结论钽棒联合富集骨髓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选取Ⅰ、Ⅱ期股骨头坏死32例(39髋),治疗组18例(24髋),对照组14例(15髋).治疗组经过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分离、髓芯减压后,骨髓干细胞和松质骨混合植入;对照组行髓芯减压松质骨植入.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18个月的随访,行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1)髋关节Harris评分:治疗组由(55.90±9.71)分升至(81.86±7.95)分,优良率为87.5%;而对照组由(56.69±8.32)分升至(68.14±8.65)分,优良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髋关节影像学检查:治疗组仅1例(1髋)发展为Ⅲ期塌陷,而对照组2例(2髋)发展为Ⅲ期塌陷;MRI测得坏死面积百分比,治疗组由31.88%±7.59%降至13.20%±9.56%,而对照组由32.64%±6.32%降至21.18%±8.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还需要大样本临床试验及长期随访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外周血中两种内皮祖细胞功能的改变,探讨其在激素导致的内皮功能失调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3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33例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从外周血中分离培养早期内皮祖细胞(EPCs)和内皮集落形成细胞(ECFCs),体外培养并检测其集落形成能力、CCK-8检测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能力、Matrigel胶检测成血管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 1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两种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均有所下降[早期EPC集落数:2.42±1.46比4.52±2.00(P<0.05);ECFC集落数:0.62±0.55比1.12±0.82(P <0.05)],早期内皮祖细胞的迁移能力下降[63.8±11.7比152.3±12.4(P<0.01)],分泌VEGF因子能力下降[(50.8±7.2) ng/L比(62.8±10.1)ng/L,P<0.01],内皮集落形成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P<0.05),成血管能力下降[7.1±2.7比23.8±4.3(P<0.01)].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中两种内皮祖细胞的功能在不同方面受损,表明其在激素导致的内皮功能失调中发挥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介入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髂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灌注尿激酶、络泰、罂粟碱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64例.其中男98例,女66例;年龄7~71岁,平均44.2岁.结果:根据综合疗效评定标准:治愈26例,显效94例,有效3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93.9%.其中12例经治疗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值得一提的是,X线片改善表现与临床症状改善不一定一致.结论:选择髂内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早期诊断和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