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为滋阴益肾的要穴。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用“阴刺法”治疗某些病症,手法适宜,配穴恰当,效果甚为满意。兹结合案例介绍如下:一、太溪穴的针刺方法《灵枢·官针》篇“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这是专指刺太溪穴治寒厥而言,我运用“阴刺法”取太溪穴治疗其它病症,其效甚佳。操作方法是双侧同时进针,针尖向外踝尖方向刺入5分,施捻转提插手法,而以拇指向前捻时着力下插为主的紧按慢提手法,针  相似文献   

2.
“阴刺”是一种左右同名穴同刺的毫针针刺疗法 ,属《内经》十二刺之一。它最早出现在《灵枢·官针篇》“凡刺十二节 ,以应十二经……阴刺者 ,左右率刺之 ,以治寒厥 ,中寒厥 ,足踝后少阴也。”“阴刺”刺法从针刺双侧太溪治疗下肢逆冷设立后经历代补充发展 ,现在这种配穴刺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我用这种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疗效快而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  本组 35例 ,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5 6岁 ,最大 80岁 ;左瘫 17例、右瘫 18例 ,口口呙 33例 ,语言障碍 15例 ,神志障碍 3例 ,头晕 5例 ;脑血栓 32例、脑出血 3例 …  相似文献   

3.
附子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铮 《北京中医》1998,17(5):52-53
附子临床又称为淡附片、炮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阳益火、振奋心阳、散寒通痹、温中止痛、助阳解表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本草纲目》说附子:“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痉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  相似文献   

4.
<正> 当归四逆汤由当归、白芍、细辛、通草、桂枝、甘草六味药组成。此方来源于“伤寒论”。原文为:“手足厥寒,脉微欲细者。宜当归四逆汤,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芋生姜汤。”本方主治厥阴伤寒,症见四肢厥冷,脉细欲绝,但是造成此种四肢厥寒的是因为阴血不足,  相似文献   

5.
为着进一步研究祖国医学之厥証、亡阴、亡阳究属现代医学之何症,作者参考中西医文献以及結合临床所见,試为論述,以供同道参考和指正。 (一)厥証与原发性休克厥証依古书記載,种类煩多,大体可归納为寒、热、气、痛四个方面,其他如痰厥、食厥、风厥、阳厥、痹厥、痿厥、骨厥、肝厥、蚘厥等等,名目虽殊,其实不外以上四种范畴,本文所討論之厥証,根据《內經》以原发性之厥逆为基础,其他则从略。  相似文献   

6.
<正> 当归四逆汤由当归、白芍、细辛、通草、桂枝、甘草六味药组成。此方来源于《伤寒论》。其原文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宜当归四逆汤,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剖析原文,本方主治厥阴伤寒,症见四肢厥冷,脉细欲绝。但是造成此种四肢厥寒的是因为阴血不足,寒邪内侵,致使气血运行不利,不能温养四末。所以应用当归四逆汤温散寒邪,养血通脉,以除厥冷。后世对此方的应用有发挥,不仅局限在治疗厥阴伤寒,也用来治疗内科杂病。现将我在临床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的几种病案,介绍如下: 一、风湿痛  相似文献   

7.
休克当属中医“厥证”“脱证”的范畴。历代医家对厥、脱证有不同的分类,但共同之处是将分为寒(阴)厥、热(阳)厥及脱阴、脱阳。《素问·厥论》说:“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景岳全书》说:“厥有二证,阳厥、阴厥也。阳厥者,热厥也,必其先自三阳传入阴分,故其初起必因头痛发热,自浅入深,然后及于三阴,变为四肢逆冷,  相似文献   

8.
小议夹阴伤寒与房事患感福州市公费医疗第二门诊部(350009)陈石房事患感系指房事后外感风寒,民间多称之为"阴症"。对此历代医家众说纷坛,孰阴孰阳莫衷一是。主阴者认为:"房劳而中寒厥逆者,四逆汤,三建汤主之,外用温脐法"(《名医指掌》)。主阳者则认为...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从脾胃论治体会史东静席书贤甘肃省中医院(730050)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中医的“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的范畴。《金匮要略》概括胸痹的病机为“阳微阴弦”,“阳微”是指上焦阳虚,胸阳不振,“阴弦”是指阴寒内盛,寒饮停滞。上焦...  相似文献   

10.
晓倪  建辉 《家庭中医药》2001,8(4):17-17
1.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的病理状态称“阳盛格阴”。其本质是热盛却出现假寒征象的四肢厥冷。多见于危重疾病。  相似文献   

11.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主治肝寒血虚证,临床表现为手足厥寒,或手足疼痛,或手足麻木,或痛经、闭经等。笔者临床加减应用此方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雷诺病相当于中医学"厥逆""寒厥""痰厥""水厥""血痹"等范畴,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与雷诺病相关的"厥逆""寒厥""痰厥""水厥""血痹"等条文的梳理及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伤寒杂病论》对雷诺病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指导性。故文章重点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涉及雷诺病的典型条文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此来探讨其不同的病机,以期为雷诺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穴位中先刺1针,然后在上下左右各浅刺1针,刺的部位较为分散,故称为扬刺法。“扬刺”又作“阳刺”,与“阴刺”相对。早在《灵枢·官针》就指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之博大也。”笔者采用传统的扬刺取穴法治疗外科局限性良性肿瘤,效果卓著,...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宗良 《新中医》1998,30(9):57-58
心绞痛,系指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发作性胸痛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学“心痛”范畴。早在《素问·缪刺论》有“卒心痛”、“厥心痛”之称。1病因病机心痛的病位在心,但与肾、肝、脾关系密切,可在心气、心阳、心血、心阴不足或肝、肾、脾失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当归四逆汤加大黄治疗手术后肠粘连7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桂容 《四川中医》2002,20(9):40-40
《伤寒论》当归四逆汤是厥阴血虚感寒致厥及兼里寒的治法。手术后肠粘连临床较为多见。其病机为手术伤气,气伤血损,寒凝气滞,致使肠腑运动功能失常,用当归四逆汤加大黄治疗78例,总有效率为96.1%。  相似文献   

16.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出《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大枣、细辛、通草、炙甘草、吴茱萸、生姜所组成。原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内有久寒者而设。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降逆化饮。笔者以此方治疗带下、阴缩阴吹、乳房窜痛等证,收到一定的效果,现略举数则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当归四逆汤证病机病位研究述评湖北中医学院万晓刚指导梅国强当归四道汤证文献记载始见于张仲景《伤寒论》,其文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道汤主之。"其病理机制,历代医家见仁见智,而大要可分为三类:1.阳虚血弱:成无己以"阳气外虚,阴血内弱"[1]为...  相似文献   

18.
赵明智 《陕西中医》1994,15(7):322-322
<正>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本方原治厥阴伤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因其能养血通脉,又能温经散寒,为治血虚有寒的手足厥冷肢体痹痛之良方。临床中吾常用治疑难杂病,收效甚捷,现举数案,以正同道。  相似文献   

19.
心绞痛不同证型心律失常发作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厥心痛”等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其一般由“气滞血瘀”所致, 心律失常是其发作过程中常见的甚至有时是主要症状。本文观察其发生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发现心绞痛气阴两虚型和心肾阴虚型患者多以发生室型心律失常为主; 而寒凝心脉型及阳气虚衰型患者则表现以房室传导阻滞心率缓慢突出。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两者具有不同的病理和生理基础, 对于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留针 ,即进针后根据症情需要将针留置于穴位内一段时间 ,以加强针感起持续刺激的作用 ,另外还有催气候气之功能 ,古人为了留针候气 ,长时间留针则有静以久留 ;为了气至 ,如待贵宾 ,不知日暮。  留针于否和留针时间长短 ,一直困惑于临床 ,溯本求源 ,笔者探究《内经》理论 ,略作阐述。1 因病而异  留针时间长短 ,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热病 ,阳症留针时间宜短或针刺得气后行手法完毕即可出针 ,阴病 ,寒症则留针时间宜长。《灵枢》终始篇 :“刺热厥者 ,留针反为寒 ,刺寒厥者 ,留针反为热。”《内经》强调 :“热者疾之” ;“寒者留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