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便秘通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采集的病例随机分为便秘通膏治疗组与聚乙二醇4000散剂对照组各50例,总疗程8周,观察患者病情与结肠转运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TT均明显缩短,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秘通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有益气健脾补肺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增液行舟法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老年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用益气增液汤治疗,时照组55例用麻仁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液行舟法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耳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念  陈维 《中医药导报》2011,17(9):56-57
目的:观察耳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治疗45 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单盲法将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积分、症候总积分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症候总积分分别为90.0%、(4.62±3.12)分,较对照组的75.0%、(8.32±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右半结肠、直肠及全结肠通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结肠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润燥方穴位贴敷治疗脾虚肠燥型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治疗组给予健脾润燥方穴位贴敷,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2周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及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2.5%,对照组分别为87.5%、71.3%;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润燥方穴位贴敷治疗脾虚肠燥型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颗粒剂治疗脾肾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脾肾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健脾补肾颗粒剂(生白术、制附片、肉苁蓉、肉桂、白芍、枳实、桔梗、炙甘草、生姜、大枣)口服,餐前1 h温开水冲服,1 d 1剂。对照组给予小麦纤维素颗粒,1袋/次,2次/d。两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6.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颗粒剂治疗脾肾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济川煎加黄芪、白术、厚朴,结合西药福松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应用西药福松治疗。治疗4周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7.5%,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临床观察宣肺疏肝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根据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罗马III诊断标准,临床选取90例已确诊为慢传输型便秘的门诊病人,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3个组,A组单用莫沙必利治疗,B组单用宣肺疏肝汤治疗,C组采用宣肺疏肝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和Cleveland便秘评分系统评价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C组治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90%,与其他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其他两组治疗后的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焦虑和总均分以及Cleveland积分皆有所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疏肝汤联合莫沙必利中西医结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使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躯体不适、社会心理不适、担心和焦虑感明显改善,治疗的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健脾补肺温肾液对结肠传输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肺温肾液对慢传输型便秘者结肠传输运动的影响。方法 对146例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治疗 ,治疗组 74例采用经肛门导入、气流弥散全结肠给药法 ,对照组 72例采用口服法 ,并观察两组结肠传输试验。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 44 .5 9% ,总有效率为 90 .5 4%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肠传输障碍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慢传输型便秘以健脾补肺温肾为治疗大法、辅以全结肠给药方法治疗 ,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腑升降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和聚乙二醇4000口服,治疗组给予通腑升降汤水煎口服,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2周及治疗结束后2周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及复发率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及治疗结束后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对照组分别为85%、72%;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有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通腑升降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满意、复发率低、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通便脐贴对儿童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动力影响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通便脐贴对儿童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动力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 68例确诊儿童慢传输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8例采用自制通便脐贴贴脐, 对照组30例口服麻仁滋脾丸,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肠传输试验情况。结果 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出率(%), 治疗组治疗前 48、72 h分别为10.1±3.2、46.2±3.9,治疗后48、72 h分别为59.9±4.1、73.6±3.6(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47%, 对照组为7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便脐贴可促进结肠动力,治疗儿童慢传输型便秘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运肠汤对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采用运肠汤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麻仁滋脾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7%,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运肠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济川煎联合低聚果糖治疗老年人慢传输型便秘肾阳虚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4例老年人慢传输型便秘肾阳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济川煎联合低聚果糖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生长抑素(SS)、一氧化氮(NO)、P物质(SP)]、结肠传输试验结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及SS、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P水平、结肠传输效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济川煎联合低聚果糖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肾阳虚证患者疗效显著,在缓解症状、调节肠道神经递质、改善结肠传输效率方面均优于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廉价、安全、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慢传输型便秘(肠道实热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肠痹方加结肠水疗法)和对照组(单纯口服西沙比利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率为67.5%。治疗后半年随访,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x2=6.43(P<0.05),有临床显著差异。治疗1年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10.0%,对照组:30.0%。结论:治疗组在治愈率及复发率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肠痹方加结肠水疗法治疗肠道实热证型的慢传输型便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6,(2):220-221
目的:观察通腑逐瘀汤配合中药贴敷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老年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通腑逐瘀汤口服,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贴敷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频率、粪便性状、使用泻剂、腹胀和每次排便时间并记录积分。结果:两组总积分比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比照对照组,治疗组总积分降低幅度大;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71.0%,在临床疗效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逐瘀汤合中药贴敷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助阳通便汤对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助阳通便汤及非比麸治疗两周,通过便秘症状的改善情况以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自身对照均有显著疗效(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助阳通便汤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彭辉  刘建平 《现代中医药》2013,33(1):54-55,6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确诊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30例确诊患者采用口服麻仁滋脾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8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天枢、足三里和大肠俞穴位埋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口服治疗,每日3次,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9例,显效12例,有效31例,无效18例,愈显率45.56%;对照组临床痊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28例,无效28例,愈显率3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时间积分和主症总积分、兼症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开秘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治疗组予益气开秘方口服。两组均治疗56天,观察临床疗效、复发率,比较便秘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90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2)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79.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便秘主要症状各分项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除排便频率外,治疗组便秘主要症状各分项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开秘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通便膏贴脐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英  张敏娟  黄华丽 《陕西中医》2007,28(9):1161-1162
目的:观察清热通便、行气消积类中药配伍自制制剂通便膏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应用通便膏(大黄、芒硝、枳实等)贴脐及口服清宁丸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具有应用简便,奏效迅速,无毒副作用,适应症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