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艳  刘建  王庆海  张晓堃 《陕西中医》2012,33(4):455-456
目的:观察清热化浊利湿类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采用清热化浊利湿方(赤苓皮、生白术、黄芩、栀子、泽泻、茵陈、枳壳、白鲜皮、徐长卿、灯芯、生地等)内服外用方(黄芩、马齿苋、连翘、薏苡仁、紫草、地榆、荆芥、防风、黄柏、苍术、苦参、生地等)治疗本病5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疹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邓鑫  王文娟 《陕西中医》2011,32(9):1171-1172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降糖降浊类中药治疗肥胖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大柴胡汤(柴胡、黄连、黄芩、玄参、枳实、清半夏、茯苓、大黄等)治疗本病39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体重、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降糖降浊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守梅 《陕西中医》2012,33(8):1047-1048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热利湿汤(胆草、黄芩、白茅根、生地、大青叶、车前草、生石膏、六一散等)配合西药(西替利嗪片、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3%硼酸溶液冷湿敷)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祛疹止痒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陈卫东 《陕西中医》2006,27(12):1492-1493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类中药配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排石饮(王不留行、金钱草、鸡内金、瞿麦、车前子、海金沙等)口服治疗本病56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61.5%,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赵立琳  叶雷 《陕西中医》2011,32(4):416-418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类中药结合脉冲与激光穴位刺激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排石冲剂结合脉冲与激光穴位刺激治疗本病5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76%,对照组总有效率62.4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化瘀通淋,散结排石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清热利湿法治疗妊娠胆汁淤积征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清热利湿法治疗妊娠胆汁淤积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清热利湿基本方 (栀子、蝉蜕、黄芩、金钱草、车前草等 )治疗本病 5 0例 ,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 % ,对照组总有效为 60 % ,降低胆汁酸( TBA)值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 P<0 .0 1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梁健 《陕西中医》2011,32(4):456-457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复方茯苓汤(茯苓、泽泻、黄柏、栀子、龙胆草、甘草等)配合西药(西替利嗪)治疗本病6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20%,对照组为76.00%,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祛斑消疹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脂肪肝5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孟辉  和晓春  贺晓慧 《陕西中医》2006,27(12):1524-1525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中药配伍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应用茵陈蒿汤加味(茵陈、栀子、大黄、山楂、陈皮、泽泻)治疗本病58例;结果:总有效率91.3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降浊化脂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梁靖华  曾春娥  宋磊  孙林梅  孙兴伟 《陕西中医》2011,32(12):1633-1635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类中药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湿痒洗剂(苦参、蛇床子、地肤子、蒲公英、金银花、土茯苓、白藓皮、百部、五倍子、黄柏、明矾、紫草、花椒等)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瘙痒、渗液、皮损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局部的瘙痒、创面分泌物以及生长情况较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2,33(12):1634-1635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散结消疖类中药口服外敷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验方枇杷消痤汤(枇杷叶、桑白皮、黄芩、黄连、地丁、白花蛇舌草、牡丹皮、通草、贝母、皂角刺等)口服外敷治疗本病10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71%,对照组为44%;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2%,对照组为72.5%。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散结消疖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排石汤配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尚  梁根相 《陕西中医》2010,31(8):968-969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排石汤(黄芪、萆、石韦、金钱草、益母草等)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利湿,益气活血,排石通淋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侯莉娟  郝银丽 《陕西中医》2009,30(12):1598-1599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三金石韦排石汤(金钱草、鸡内金、石韦、路路通、王不留行、厚朴、枳壳、乌药、通草、川牛膝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10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钟秋生  周光辉  钟婉洪  刘瑾  邓卫玲 《陕西中医》2011,32(12):1608-1609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通痹类中药治疗瘀热阻滞型急性痛风的疗效。方法:采用祛瘀清热汤(当归片、桃仁、泽兰、地龙、车前子等)治疗本病6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6.7%。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痹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补肾通淋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继伟 《陕西中医》2008,29(4):416-417
目的:观察补肾通淋、清热利湿类中药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补肾通淋方(黄芪、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通淋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具有补肾通淋,清热利湿的功效,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自拟清热利湿方(山慈菇、制苍术、土茯苓、萆薢等);对照组31例,予秋水仙碱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杜德元 《陕西中医》2006,27(12):1493-1494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类中药配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通淋化石汤(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郁金、川楝子、石韦、黄芪、白茅根等)治疗本病56例。结果:总有效率96.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张学荣 《陕西中医》2006,27(4):412-413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利尿排石配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利尿排石汤加减(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瞿麦、车前子、鸡内金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6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利湿,利尿排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清热利湿中药为主治疗熊去氧胆酸无应答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的疗效。方法:对53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变患者经常单纯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无应答者,应用清热利湿中药复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9%。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利胆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陈汉琴  张琴芬 《新中医》2015,47(3):158-159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方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达克宁栓治疗,观察组予清热利湿方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7%,对照组为7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治愈率为93.06%,对照组为78.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方治疗阴道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邹玺  熊宁宁 《中医杂志》2004,45(4):266-269
目的:观察评价清热利湿和络法长期治疗对慢性肾炎蛋白尿变化的影响,分析肾功能、血压、蛋白尿程度、中医证型对该法疗效的影响,分析在清热利湿和络法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雷公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指征与效果.方法:观察43例慢性肾炎患者使用清热利湿和络法治疗1年的疗效.结果:慢性肾炎患者使用清热利湿和络法治疗1年后蛋白尿有明显改善.结论:清热利湿和络法长期治疗对于慢性肾炎蛋白尿是有效的,加用雷公藤有助于控制蛋白尿,肾功能异常者和伴高血压者的蛋白尿治疗效果较差,湿热深蕴于肾是慢性肾炎湿热证的病理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