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4,(7):903-904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普瑞巴林治疗,150mg/次,一日两次,连续服用16d;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刺血拔罐治疗,隔日一次,连续治疗16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个组别患者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止痛效果VAS评分及治疗疗效情况,评估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上治疗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有降低,但是治疗组较对照组优势更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4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谭奇纹 《中国针灸》2004,24(8):537-538
目的:比较针刺华佗夹脊穴及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B12及口服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3.5%,明显优于对照组72.7%(P<0.01).结论:本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针刺夹脊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7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小平 《新中医》1999,31(12):22-22
笔者针刺夹脊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57例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3周~3个月。后遗神经疼痛患者以老年、体弱及多病者为常见,疼痛部位以胸背部居多,其次为腰腹部,头颞及外耳部也常有所见。2 治疗方法21 针刺取穴 取疼痛相应节段的夹脊穴。辨证取穴为:气滞血瘀取支沟、阳陵泉、合谷、三阴交;阴虚不足取劳宫、太溪、复溜;湿热郁滞取曲池、阴陵泉、三阴交等。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先确定胸背部相应的…  相似文献   

4.
刺血拔罐和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常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对此笔者采用刺血拔罐结合水针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是指带状疱疹患者在皮疹愈合后皮损区出现的疼痛时间超过1个月以上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该病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且临床治疗颇为棘手。2005年6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2组均以治疗30d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晓娟 《四川中医》2008,26(5):120-120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针刺相应节段夹脊穴为主.配合局部取穴以及刺络拔罐的方法.结果: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8例,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经络三联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经络三联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经络三联法,对照组给予转移因子胶囊、潘生丁、维生素B1.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5%,两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络三联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西药治疗疗效高,副作用小,操作简便,安全系数大,值得临床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20例。A组采用火针治疗,B组采用围刺治疗,C组采用刺络拔罐治疗,D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4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0 d 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治疗后VAS评分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55.0%和95.0%,B组分别为45.0%和90.0%,C组分别为50.0%和85.0%,D组分别为40.0%和60.0%。各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愈显率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围刺及刺络拔罐均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强度,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神经痛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刺络拔罐法和排刺法交替使用;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与结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5%(P<0.01)。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神经痛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它常可引起较为剧烈的神经痛.我科以药物配合应用红外线治疗仪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浮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人从2001~2008年来应用浮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5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一般资料诊治患者45例,其中男14例,女31例;年龄41~93岁;疼痛最短半个月,最长12年。治疗方法取疼痛比较明显的区域,在距离疼痛部位2~3寸的上、下、左、右四点,任选对称的两点作为进针点,常规皮肤消毒后,用2寸或2.5寸的毫针快速刺入皮下,然后沿纵向或横向将毫针平贴于皮肤进针,针尖直对病灶疼痛的周围。进针时可见毫针所过之处皮肤微微隆起,患者一般无酸胀痛麻的感觉。病变范围局限,  相似文献   

13.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火丹"、"蛇串疮"。笔者2005年3月~2009年12月,结合前人的经验和自己近几年来的临床体会,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并设对照组60例,用卡马西平治疗对比观察,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4.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30例和对照组(单纯针刺)30例,采用VAS评分并记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内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均有疗效;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系带状疱疹的后遗症,年老体弱者多发。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5岁;病程最长半年,最短1个月;腰腹部12例,胸背部8例,下肢6例,上肢5例,头面部5例。  相似文献   

16.
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5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56例,男6例,女50例;年龄38-58岁;病程6个月-12年。右侧45例,左侧11例。所有病人发病后均接受药物及局部西药封闭治疗,效果不满意。治疗方法 体针:远端取穴:合谷、曲池、足三里。局部取穴:阳白、迎香、颧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45位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针刺夹脊穴、局部围刺与口服汤药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以常规量口服普瑞巴林胶囊,局部外涂辣椒碱软膏,肌注甲钴胺注射液.均连续治疗15天后根据视觉模拟法,根据数值的变化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5.4%,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治愈率26.1%,总有效率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配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辨证施针刺加局部围针刺与单纯局部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间差异及不同病程针刺疗效间差异。方法把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分为肝火炽盛型、牌经湿盛型、肝郁气滞型3型.治疗组以辨证施针刺结合局部围针刺治疗;对照组以单纯局部围针刺治疗。采用疼痛6级评分法,在治疗第3天、第7天、1个月时段评估疗效。结果2组对针刺的疗效均显著,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病程患者接受针刺治疗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时带状疵瘠神经痛的止痛效果显著,单纯局部围针刺和加用辨证取远处穴住的疗效差异不大,而与病程针刺治疗早晚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在病程早期进行针刺治疗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透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对透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其镇痛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治疗,选取百会透通天(双侧)、前顶透承光(双侧)、正营透承灵(双侧)和皮损相关节段的同侧膀胱经穴向相应夹脊穴和督脉经穴透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选取与皮损相应的同侧夹脊穴和背俞穴。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疼痛改善程度,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血浆中P物质的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透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以提高机体P物质含量,从而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