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 BIS 监测下右美托咪啶复合咪达唑仑在喉罩置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喉罩通气全麻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1~65岁,体重46~78 k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 =30):C 组(泵注生理盐水0.15 mL·kg -1)和 D 组(泵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 -1)。之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 mg·kg -1、芬太尼3μg·kg -1,2 min 后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指导静脉注射丙泊酚,BIS 值≤60即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 -1,3 min 后置入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T0)、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后(T2)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 )、心率(HR)和 BIS 值,诱导期两组丙泊酚使用量,以及所有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 C 组比较,T1时 D 组 MAP 升高(P <0.01);T2时 D 组 MAP 升高(P <0.05),HR 降低(P <0.05);与同组 T0时比较,C 组 T1、T2时 MAP、HR 和 BIS 均下降(P <0.01),D 组 HR 和 BIS 下降(P <0.01);D 组组内比较,MAP 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 组均无需追加丙泊酚,C 组有6例患者诱导期使用了麻黄素。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咪达唑仑应用于全麻诱导喉罩置入,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评价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急性疼痛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A组)、地佐辛组(B组)、帕瑞昔布钠组(C组)、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组(D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无菌双蒸水0.2mL;地佐辛5mg/kg;帕瑞昔布钠10mg/kg;地佐辛3mg/kg联合帕瑞昔布钠10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3d,第3天给药15min后.制作扭体法和甲醛疼痛模型,观察小鼠痛阈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扭体次数和舔足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B组小鼠明显减少了扭体次数和舔足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D组小鼠扭体次数和舔后足时间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和帕瑞昔布钠均可以有效缓解小鼠急性疼痛,地佐辛的镇痛作用较帕瑞昔布钠明显,而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能进一步增强镇痛效果,且可以减少地佐辛的用药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AFNI)的效果。方法 OSAH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0.1 mg/kg组(C组)、地佐辛0.1 mg/kg+右美托咪定(DEX)0.5 µg/kg组(D1组),地佐辛0.1 mg/kg+DEX 1 µg/kg组(D2组),地佐辛0.1 mg/kg+DEX 1.5 µg/kg组(D3组),每组20例。在给予全部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的同时,C组静脉泵注0.5 µg/kg生理盐水,D1、D2、D3组分别静脉泵注DEX 0.5、1、1.5 µg/kg(10 min泵完)。气管插管前5 min行鼻腔咽喉表面麻醉,药泵注结束行AFNI。比较4组入室时(T0)、插管前(T1)和插管后(T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和Ramsay镇静评分、插管耐受度、插管时间、患者对插管的满意度、气道阻塞评分及不良反应(心动过缓、呼吸抑制、躁动、对插管有记忆)的发生率。结果 时间和干预方式对HR、MAP、BIS值及Ramsay镇静评分有交互作用(P<0.05),对SPO2无交互作用(P>0.05),只有时间因素影响SPO2(P<0.05)。组间多重比较显示,D2组在T1、T2时点HR、MAP较C组降低,在T2时点较D1组降低(P<0.05);D3组较C组、D1组在T1、T2时点HR、MAP降低;D3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C组升高(P<0.05);与C组、D1组比较,D2、D3组在T1、T2时点的BIS值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躁动和对插管有记忆的发生率降低,气管插管耐受度增强,气管插管时间缩短,插管满意度高(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DEX可有效安全地用于OSAHS患者的AFNI,且以地佐辛0.1 mg/kg联合DEX 1 µg/kg时,既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又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林文敏 《海峡药学》2016,(7):100-102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静脉镇痛( PCIA)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行尿道成形术的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75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 D组)、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 DS组)、舒芬太尼组( S 组)各25例,术后给予PCIA:D组地佐辛0.6mg? kg-1,DS组地佐辛0.3mg? kg -1+舒芬太尼1.25μg? kg -1,(S组)舒芬太尼2.5μg? kg-1,3组均加入0.2mg? kg -1昂丹司琼及生理盐水配成100mL,观察比较3组患儿术后2h、4h、8h、12h、24h、48h镇痛、镇静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4h、8h、12h、24hD组VAS评分显著高于DS组、S组(P<0.05),DS组与 S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h、4h、8h、12h、24h S组 Ramsay 评分显著高于 D组、DS组(P<0.05),D组和DS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D组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 DS 组和 S组(P <0.05),S 组嗜睡、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DS组(P<0.05);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D组明显高于DS组、S组。结论地佐辛0.3mg? kg -1+舒芬太尼1.25μg? kg -1联合用于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用舒芬太尼或者地佐辛。  相似文献   

5.
安丽  杨会义  邵娴  马琨 《河北医药》2016,(13):2035-203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前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02例,孕周≥34周,体重60~100 kg,年龄25~39岁,ASAⅡ或Ⅲ级,孕妇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及安定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术前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泵注10 min后改为0Ζ.25μg· kg-1· min-1持续泵注2 h,安定组于术前采用肌内注射安定10 mg镇静,2组均静脉输注硫酸镁。记录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30 min、2 h、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胎心率监测,乌拉地尔用量,患者麻醉前Ramsay 镇静评分,检测患者麻醉前及手术开始时血清皮质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浓度,记录新生儿娩出1 min时的Apgar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治疗后30 min、2 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胎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 P <0.05),安定组治疗后舒张压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 P <0.05),右美托咪定组治疗后30 min、2 h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 P <0.05),治疗后2 h舒张压低于治疗后30 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术前乌拉地尔用量、麻醉前Ramsay 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手术开始时血清皮质醇、MDA水平高于麻醉前,SOD水平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右美托咪定组麻醉前、手术开始时皮质醇、MDA水平低于安定组,SOD水平高于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术前镇静,减少术前乌拉地尔用量,且降低患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刘印华  刘彦涛  李刚 《河北医药》2016,(23):3592-3594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1组( D1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右美托咪定2组( D2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对照组( 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全身麻醉,术中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用药前T0,手术结束时T1,拔出气管导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 T3平均动脉压( MAP)值和心率( HR),并观察记录苏醒期不良反应(喉痉挛、恶心呕吐、躁动、苏醒延迟等)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年龄、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D2组苏醒时间比C组和D1组明显延长( P <0.05);在T1、T2、T3时间点,D1及D2组MAP和HR值均比C组降低( P <0.05);D1及D2组喉痉挛、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比C组明显降低( P <0.05);D2组术后苏醒延迟发生率比C组和D1组明显增高( P <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补体3(C3)蛋白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DEX组)。DEX组自缺血前2h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mL·kg^-1(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右美托咪定稀释为1gg·mL^-1)直到结扎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停止,输注时间为2h;Sham组72.I/R组在相同的时间内按照5mL·kg^-1速率输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再灌注120min时,取心脏组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心肌组织中c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DEX组的心肌梗死面积、C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DEX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和C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能够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减少补体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喉罩对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冠心病患者,性别不限, ASA Ⅱ~Ⅲ级;年龄55~7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啶组( D组)和对照组( C组)。 D组给予右美托咪啶1μg/kg静脉泵注15 min,随后按0?.3μg· kg-1· h-1继续泵注,C组按相同速度静脉泵注0.9%氯化钠溶液。常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记录患者入室后(T0)、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泵注结束后1 min(T1)、置入喉罩后1 min(T2)、气腹后1 min(T3)、气腹后60 min(T4)及气腹结束患者平卧位后1 min(T5)各时点的BIS值及血流动力学指标(HR、MBP),各时点取血样测定血气分析、去甲肾上腺素( NE)及肾上腺素( E)浓度,记录2组患者停药至清醒睁眼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D组T1、T2、T3、T5时点HR明显降低( P <0.05),T2、T3时点MBP明显降低( P <0.05);D组T2、T3、T4、T5时点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明显降低( P <0.05),T4、T5时点肾上腺素(E)浓度均明显降低( P <0.05)。 C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D组(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喉罩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以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降低术中应激反应,不影响苏醒时间且术后不良反应少,更有利于患者的围术期安全。  相似文献   

9.
郭凤林  柴小青 《安徽医药》2016,37(9):1075-1078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全麻腔镜胃癌根治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地佐辛组(DEZ组)和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DD组),每组20例。DEX、DD组于麻醉诱导前15分钟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DEZ组和DD组关腹时静脉注射地佐辛,C组关腹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记录入PACU(T0)、吸痰拔管(T1)、拔管后5分钟(T2)及10分钟(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拔管后10分钟(T3)、30分钟(T4)、60分钟(T5)的VAS、Ramsay评分。结果 同C组相比,T0~T3时DEX、DEZ、DD组MAP降低,DEX和DD组HR减慢(P<0.05),T3~T5时DEX、DEZ和DD组VAS评分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增加(P<0.05)。同C组比较,其他各组躁动率和寒战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D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躁动率和寒战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单独或复合用药可使腔镜胃癌根治患者术后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拔管后躁动和寒战发生率降低,复合用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后用地佐辛和曲马多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诊断为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儿40例,年龄1~3岁,体重5~15 kg,ASAⅡ~Ⅲ级。患儿随机分为曲马多组(Q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20例。Q组镇痛泵配方为曲马多10 mg·kg-1+托烷司琼0.1 mg·kg-1加生理盐水至100 mL,D组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0.6 mg·kg-1+托烷司琼0.1 mg·kg-1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各泵均以2 mL·h-1的速度匀速静脉输注。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出时间、48 h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术前(T0)、术后4 h(T1)、12 h(T2)、24 h(T3)、36 h(T4)、48 h(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及FLACC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术后镇痛、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T1时D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Q组(P<0.05);D组的呼吸频率在T1和T2时较术前以及Q组轻度降低,但仍在正常生理范围内(P<0.05);两组患儿术后的心率均高于术前水平,且在T1时D组患儿的心率低于Q组(P<0.05)。结论地佐辛和曲马多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后静脉镇痛都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患者开胸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ASAⅠ或Ⅱ级全麻开胸手术患者60例,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3组。舒芬太尼组(S组,20例,舒芬太尼3.5μg/kg+昂丹司琼24 mg);地佐辛组(D组,20例,地佐辛0.8 mg/kg+昂丹司琼24 mg);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SD组,20例,地佐辛0.4 mg/kg+舒芬太尼1.75μg/kg+昂丹司琼24 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 L。各组均采用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麻醉诱导,15 min泵注完,静注舒芬太尼0.2~0.4μg/kg、丙泊酚1.5~2 mg/kg、罗库溴铵1 mg/kg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以右美托咪啶0.2μg/(kg·h)持续泵注、吸入1.5%~2.5%七氟烷、泵注丙泊酚2~3 mg/(kg·h)和间断静注罗库溴铵0.2~0.3 mg/kg。术毕接PCIA泵,参数设定均以2 m L/h持续静脉泵入,单次量0.5 m L,锁定时间15 min。监测治疗前(T0)及治疗后4 h(T_1)、8h(T_2)、12 h(T_3)、24 h(T_4)、36 h(T_5)的SBP、DBP、HR、RR、Sp O2。并记录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T0~T4时SD组RR低于S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5时SD组Sp O2低于S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5时SD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S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满意度优秀率高于S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开胸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两药在药效上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使患者心血管系统平稳,呼吸抑制轻微,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的腹腔镜患者应用地佐辛和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Ⅰ组麻醉诱导前5 min静注地佐辛0.1 mg·kg-1,Ⅱ组麻醉诱导前5 min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1,记录拔管时间,术后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评分、舒适度评分(BCS)、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Ⅰ组比Ⅱ组的拔管时间早,术后2 h VAS、BCS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 h Ramesay评分Ⅰ组比Ⅱ组低,Ⅰ组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较早。结论:地佐辛和舒芬太尼具有同样的镇痛效果,但地佐辛镇痛持续时间较短,舒芬太尼比地佐辛可能会引起拔管时间晚和更深的镇静。  相似文献   

13.
于学超 《天津医药》2013,(9):917-918
【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混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DEX)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全麻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D1、D2、D3和F组,术后静脉镇痛泵使用地佐0.6mg·kg-1+氟哌利多5mg复合不同剂量DEX(0.045、0.1、0.15mg·kg-1·h-1)或芬太尼。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1、3、6、12、24、36和48h疼痛评分,术后24h镇静评分和舒适度(BCS)评分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各组各时点的VAS评分均小于4,D1组术后3、6、12、24h的VAS评分大于其他3组(P<0.01);各组BCS评分均大于2,D1组术后BCS评分小于D2和D3组(P<0.05);D3组术后24h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另外3组(P<0.05);F组恶心呕吐以及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D3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另外3组(P<0.05)。结论地佐辛混合背景剂量为0.1μg·kg-1·h-1的DEX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行癫痫病灶切除术中对脑功能区域定位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旨在探讨用于癫痫外科手术麻醉的适宜的右美托咪定剂量。方法选择因顽固性癫痫择期开颅行病灶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4组,分别为右美托咪定1组(D_1组)、右美托咪定2组(D_2组)、右美托咪定3组(D_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DEX组麻醉诱导前均输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4μg/kg,之后D_1组、D_2组和D_3组分别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2、0.3、0.4μg/(kg·h),直至病灶切除硬脑膜缝合结束,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四组患者均给予舒芬太尼、得普利麻和罗库溴胺全麻诱导,得普利麻靶控输注2.0~2.5μg/mL,瑞芬太尼3~6μg/(kg·h)静脉输注,顺苯磺阿曲库胺0.5 mg/kg单次静脉注射维持麻醉,切开硬脑膜时停止瑞芬太尼输注,行ECo G监测前,将得普利麻的靶浓度设为1.6μg/mL,ECo G监测完成后各药物恢复之前维持剂量。手术结束后,停用所有药物,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导管、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入麻醉恢复室。记录气管插管、切皮、拔管等各时间点的MAP、HR、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围术期不良反应例数;记录调整时间及爆发抑制发生例数,选择基线稳定、无干扰的10 s描记图为统计对象,计算各脑电波形的频率和波幅。结果插管即刻和拔管时,DEX组HR低于NS组(P<0.05);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时,DEX组MAP低于NS组(P<0.05)。D_3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NS组、D_1组和D_2组延长(P<0.05),D_1组、D_2组与NS组比较、D_1组与D_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_3组拔管剧烈呛咳和躁动例数较NS组减少(P<0.05),D_2组患者躁动例数较NS组减少(P<0.05),各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术中知晓。术中ECo G监测显示,各组患者棘波频率和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调整时间较DEX组延长(P<0.05)。各组患者的爆发抑制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2、0.3、0.4μg/(kg·h)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对术中脑电监测下切除癫痫病灶手术麻醉是安全有效的,其中0.3μg/(kg·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杨伟伟  王楠  田明 《安徽医药》2018,22(5):979-98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联合帕瑞昔布钠(PAX)对老年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应激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年龄66~83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Ⅱ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DEX(D组)、DEX+PAX(DP组).D组在诱导前静脉泵入DEX负荷量0.2 μg· kg-1,输入时间10 min,接着以0.2 μg· kg -1· h-1维持,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DP组泵入DEX(同D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和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 mg.C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评估术后1、4、12、24 h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于术前1 d(T0)、术后4 h(T1)、1 d(T2)、2 d(T3)、3 d(T4)时,评估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在T0~T4时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葡萄糖(Glu)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在术后1~12 h各时点,DP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和D组(P<0.05);在T1~T4时,DP组Glu[(6.6 ±0.1)、(6.7 ±0.4)、(5.6 ±0.5)、(5.4 ±0.2)mmol· L-1]和CRP[(11.5 ±3.1)、(28.3 ±4.2)、(24.8 ±4.0)、(253.3 ±5.2)mg· L-1]明显低于C组和D组(P<0.05),DP组MMSE评分[(24.8 ±0.3)、(26.9 ±0.8)、(27.6 ±0.6)、(27.8 ±0.7)分]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小剂量DEX和PAX能更有效抑制老年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炎症和应激,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60 Co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血液中microRNA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35只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未照射组、2Gy照射未干预组、2Gy照射APS 4mg·kg~(-1)组、2Gy照射APS 8mg·kg~(-1)组、10Gy照射未干预组、10Gy照射APS 4mg·kg~(-1)组和10Gy照射APS 8mg·kg~(-1)组,共7组。照射组接受60 Coγ-射线2Gy、10Gy(剂量率为10Gy·h~(-1))全身照射后,连续3d注射APS 4mg·kg~(-1)和APS 8mg·kg~(-1),于照射后72h采集外周血。应用Agilent microRNA生物芯片筛选小鼠血液中差异表达microRNA。结果与未照射组比较,2Gy照射未干预组差异表达microRNA 30个,10Gy照射未干预组差异表达microRNA 31个,且与未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y照射APS 4mg·kg~(-1)组和2Gy照射APS 8mg·kg~(-1)组之间差异表达microRNA无统计学意义(P>0.05)。10Gy照射APS 4mg·kg~(-1)组和10Gy照射APS 8mg·kg~(-1)组治疗差异表达microRNA均有所降低,除microRNA-455、microRNA-9和let-7外,10Gy照射APS 8mg·kg~(-1)组治疗降低更加显著,与10Gy照射APS 4mg·kg~(-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S通过改变血液中microRNA的表达,促进辐射小鼠的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镇痛药物地佐辛、芬太尼、曲马多用于切削痂植皮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切削痂植皮术全麻患者84例,随机分为3组。术毕各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1,芬太尼0.002 mg.kg-1,曲马多2 mg.kg-1。观察并记录各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在0.5,1,4 h观察时段VAS评分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地佐辛组在0.5,1 h观察时段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芬太尼组和曲马多组(P<0.05);3组均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1对烧伤病人切削痂植皮术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对异氟烷催眠和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异氟烷的催眠、镇痛作用与5-羟色胺3受体(5-HT3)的关系。方法①催醒实验小鼠ip给予昂丹司琼1,2,4 mg·kg-1,15 min后ip给予异氟烷1.0 ml.kg-1催眠,检测翻正反射消失时间。②催眠半数有效量ED50测定小鼠ip给予昂丹司琼2 mg·kg-1,15 min后用序贯法ip给予异氟烷1.12,0.90,0.72,0.58和0.46 ml.kg-1,测定催眠ED50。③扭体法小鼠ip给予昂丹司琼1,2和4 mg·kg-1,10 min后sc给予异氟烷1.0 ml.kg-1镇痛,检测扭体次数。④热板法小鼠ip给予昂丹司琼1,2和4 mg·kg-1,10 min后,ip给予异氟烷0.4 ml.kg-1镇痛,检测小鼠热板法痛阈值(HPP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昂丹司琼1,2和4 mg·kg-1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持续的时间和ED50值均无明显变化。扭体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昂丹司琼4 mg·kg-1和异氟烷1.0 ml.kg-1可使清醒小鼠扭体次数减少(P<0.01),麻醉小鼠给予昂丹司琼1,2和4 mg·kg-1时,扭体次数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热板法中,ip昂丹司琼对清醒小鼠及异氟烷小鼠的HPPT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昂丹司琼对异氟烷催眠、抗热刺激伤害作用无明显影响,提示异氟烷的催眠镇痛作用可能与5-HT3受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何睿 《哈尔滨医药》2016,(Z1):15-16
目的:评价盐酸利多卡因术中静脉输注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按照标准化方案麻醉诱导和维持,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即刻静脉注射盐酸利多卡因1.5mg·kg-1,术中以2mg·kg-1·h-1速率输注至术毕,对照组术中给予同样速率输注乳酸林格液。术后分别于呼之能应即刻(T0),术毕2h(T1),8h(T2),24h(T3),48h(T4)进行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术后48h以内病人对镇痛药物的进一步需求情况。结果研究组VAS评分在T2(P=0.000),T3(P=0.001),T4(P=0.007)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Ramsay镇静评分在T0,T1,T2,T3,T4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内研究组仅有1例患者要求进一步镇痛,对照组有8例,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利多卡因术中静脉输注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的优化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