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成迎晖 《吉林医学》2011,(17):3443-3444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用莫西沙星注射液(德国拜耳公司生产)0.4 g,静脉滴注,1次/d,3~5 d后改用莫西沙星片(德国拜耳公司生产)0.4 g,口服,1次/d,总疗程7~14 d;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0.2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3~5 d后改用左氧氟沙星胶囊(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0.2 g,口服,2次/d,总疗程7~14 d。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2%、9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9.8%。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用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滴,1次/d;对照组42例,用左氧氟沙星0.4 g,静滴,1次/d。总疗程7~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8例,进步1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28例,显效6例,进步5例,无效3例,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8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9%、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莫西沙星临床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较为理想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118例患者分为A组60例,用莫西沙星注射液0.4g,静滴,每日1次,3~5天后改用莫西沙星片0.4g,口服,每日1次,总疗程7~14天;B组58例,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结果:A、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6.9%。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莫西沙星治疗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敏感菌引起的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84例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94)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对照组(n=90)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2 d。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治疗组92.3%,对照组8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4.3%,对照组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mg/d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00m鲋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症状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观察组细菌总清除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及肺部哕音等症状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抗菌广谱、药效持久等诸多优点,且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目前临床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莫两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评价病例1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对照组62例,试验组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注射剂400 mg,1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400 mg,1次/d,疗程均为7~14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2%和79.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3%和76.3%,两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治疗费用.方法:7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先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5~7 d.临床症状改善后,随机分成序贯组和对照组.序贯组38例换予莫西沙星片剂400 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38例继续使用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  相似文献   

8.
黄泽燕  刘学军  秦永生 《西部医学》2012,24(12):2294-2295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CAP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莫西沙星400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400mg,每天1次,疗程均为2周。对两组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2%和52.8%;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和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AP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片在门诊口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用莫西沙星片口服,400mg,1次/d,治疗12d,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00mg静滴,治疗12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显效率分别为95.45%和7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治疗组为93.14%,对照组为7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在门诊给药高效、安全、方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70例老年人的C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400mg静脉滴注qd。疗程为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3%和71.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患者对两者的耐受较好,安全性相当。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CA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序贯治疗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经临床确诊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69例,其中加替沙星组35例,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40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3~5日,继续以每日加替沙星片400mg,口服每日1次;头孢曲松 红霉素组34例,给予头孢曲松1g,静脉滴注每日1次,红霉素注射液2g静滴,每日2次,总疗程均为7~14天。结果加替沙星组和头孢曲松 红霉素组痊愈率分别为82.8%和76.5%,有效率分别为94.2%和90.2%,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3%和84.0%,两组间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20.6%。结论加替沙星静脉口服序贯给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乳酸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实际入组病例240例,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20例。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用乳酸加替沙星(治疗组)与加替沙星(对照组)静脉滴注均为400mg/次,每日1次,疗程7~14 d,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结果:乳酸加替沙星和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2%(109/117)和92.9%(105/113),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8%和9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与7.6%。上述结果经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加替沙星对临床常见的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是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184例轻中度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仅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B组予莫西沙星序贯治疗;C组予头孢呋辛 阿奇霉素常规序贯治疗。结果:①A组、B组和C组痊愈率分别为67.2%(41/61)、65.5%(38/58)和44.7%(31/65),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4%(57/61)、87.9%(51/58)和72.3%(47/6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5%(23/26)、85.2%(23/27)和60.0%(15/25);这3个指标中,A、B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B组和C组序贯转换时间窗分别为(2.2±1.1)天、(3.1±1.2)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3/61)、3.4%(2/58)和13.8%(9/65),A、B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2例进行随机比较,头孢吡肟组28例4g/d,头孢他啶组34例4g/d,疗程7-10天,静脉注射。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分别为89.3%及70.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5%及67.9%。人体外药敏试验上看,细菌对头孢吡肟敏感率优于头孢他啶,尤其是革兰氏阳性球菌。两组患者无皮疹及其它副作用。结论 在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头孢吡较头孢他啶更加安全有效,而且对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者疗效明显优于头孢他啶,可作为首选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阿莫丙林氟氯西林钠胶囊治疗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阳性药临床试验设计,选用75例18~65岁的病人随机分配到试验组(阿莫两林氟氯西林钠胶囊)37例和对照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38例.给药方案为试验组2粒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钠胶囊+1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的安慰剂,口服3次/d.对照组1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2粒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钠胶囊的安慰剂,口服3次/d.试验药物与对照药物疗程均为5~14 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与有效率分别为56.8%,58.3%与94.6%,91.7%,细菌阳性率分别为81.3%与83.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与1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与5.3%(P>0.05).结论: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钠胶囊是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试验药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00mg,每日1次,疗程5~12天。对照药阿奇霉素每次50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5.12天。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可进行安全性评价者分别有63,60例;可进行疗效评价者分别有62,60例。试验组痊愈率90.32%、临床有效率100%、细菌清除率92.5%、对支原体的清除率为94.1%;对照组分别为73.33%,95%,88.9%,76.7%,两组比较,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环素对革兰阳性菌体外抗菌活性优于其他几种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与其他几种抗生素相近或略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7.9%和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多西环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是一个高效、安全的抗菌药物,治疗敏感菌及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国产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吡肟治疗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以进口头孢吡肟为对照药,试验组和对照组剂量均为每次2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14天.结果: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与痊愈率分别为93.33%、63.33%与96.67%、7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和100%,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和0%,以上结果统计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IC值测定显示,头孢吡肟对大多数细菌的MIC值低于或与其它5种抗菌药物相近.结论:国产头孢吡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是一个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高效、安全的抗菌药物,与进口头孢吡肟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