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国华 《中外医疗》2008,27(35):46-4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资料完整切口感染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体质量指数高、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夏季、试产时间长、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是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切口感染,通过控制体重指数、治疗基础疾病、胎膜早破者密切观察适时终妊娠;夏季加强无菌操作;选择择期剖宫产、缩短缩短阴道试产时间、手术较长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非生物因素及围手术期预防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随机选择的无切口感染剖宫产80例进行比较,分析与感染相关的非生物因素,并从护理环节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影响切口感染的非生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高、Hb低、住多人间病房、夏季、阴道检查肛查次数多、胎膜早破、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备皮至手术时间长、手术时问长等。结论:针对上述因素,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应用抗生素手术;术中护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员流动;术后加强切1:3及生活护理是控制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芸 《安徽医学》2011,32(3):336-337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病例,调查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的因素。结果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滞产、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长、产后出血、术后未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比率。结论提高对感染的认识;指导孕期保健;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治疗基础疾病;减少阴道检查、导尿、肛查次数;术前准备充分;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是控制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于本院实施剖宫产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10例产妇作为分析组对象,将同期于本院行剖宫产未发生切口感染的10例产妇作为参照组对象,针对产妇的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参照组与分析组产妇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基础性疾病患者数量存在着显著差异,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明显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析组患者胎膜早破、手术时间也显著高于参照组产妇,各项数据资料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资料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包含肥胖、血红蛋白减少、基础性疾病、胎膜早破以及手术时间延长等,需要提升临床干预重视程度,积极预防与控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 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与同期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良好患者的住院资料,总结分析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结果:肥胖、产前阴道检查次数、剖宫产史、羊水浑浊、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孕妇体质等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密切相关.结论:妊娠末期控制体重、减少产前检查次数、纠正贫血、做好外阴清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等一系列措施,可减少术后感染,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剖宫产手术病例资料2 570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1例。支原体培养采用珠海迪尔生物有限公司的支原体一体化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进行培养鉴定。21例切口感染的病例作为感染组,随机选择同期术后无切口感染的87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年龄、血红蛋白、体质量、产次、妊娠天数、胎膜早破、阴检次数、羊水性状、手术时间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17例阳性,4例阴性,其中15例培养出支原体。支原体药敏结果: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13/17,交沙霉素和多西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15/16和16/16。羊水性状和手术时间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应当缩短手术时间,重视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术前应当常规开展生殖道支原体筛查,对生殖道支原体阳性的产妇,除常规应用头孢类抗生素以外,术后6 h口服交沙霉素或多西环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围手术期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4例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剖宫产切口未感染产妇作为对照。对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围手术期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在于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胎膜早破、BMI指数过高及患者自身体质原因。结论:对剖宫产女性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患者的恢复时期。  相似文献   

8.
廖雨琴 《中外医疗》2013,32(6):76-77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87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的未发生感染产妇8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性显著,引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基础性疾病、血红蛋白减少、胎膜早破、手术时间延长、阴道检查和肛检频率过高。结论应做好相应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对发生感染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抗感染对策,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4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贤英 《中外医疗》2009,28(2):54-5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切口感染的产妇以及可能与感染相关的因素。结果肥胖、营养不良、胎膜早破伴有基础疾病或感染、入院后过多的阴查或者肛查、手术时间过长等为感染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于2007—2012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746例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746例孕产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75%。肥胖、糖尿病、手术时间大于1h、胎膜早破及试产后急诊剖宫产的产妇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在不同年龄及是否有高血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肥胖、糖尿病、手术时间大于1h、胎膜早破及试产后急诊剖宫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早期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翠萍 《医学综述》2009,15(16):2532-253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早期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切口感染寻找最佳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行分析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手术切口早期感染病例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产妇伴有体型肥胖、中重度贫血、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急症剖宫产、手术时间延长、术前未使用抗生素等比较容易发生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结论针对腹部切口早期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能够减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早期感染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精神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陈一静 《吉林医学》2011,32(15):3150-3150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因素及抗生素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实施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40例(观察组)和同期40例实施剖宫产术无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经产妇、阴检、导尿次数≥2次、麻醉方式、肥胖、产妇伴有基础疾病,胎膜早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合理的护理与预防性抗生素用药后,都痊愈出院。结论: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术前预防性用药其效果好,安全可行,是一个临床上值得推广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愈合良好组和愈合不良组在有关因素的差异。结果切口愈合不良为390%;影响因素为:BMI高、伴有基础疾病、阴检肛查次数多、胎膜早破、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急症手术、纵切口、多胎、非主刀医生缝合、手术时间长。结论诸多因素可能影响切口的愈合,注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细节,减少切口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4.
王爱桃 《当代医学》2010,16(16):34-35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2月我院剖宫产切口感染的11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按1:2随机选择224例无切口感染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指标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检验提示11个变量是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将有统计学意义的11个变量,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按OR值的大小,依次为手术时间延长、腹部脂肪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时、胎膜早破。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应针对相关因素预防和控制剖宫产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5.
陈夏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134-135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体质量指数、术前身体状况分级、试产时间、Hb、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失血量、住院天数是切口感染的手术因素。另外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发生、瘢痕子宫、阴道检查次数、肛查次数、导尿次数也是剖宫产产妇特有的切口感染因素。结论剖宫产产妇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的分析,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合理的处理,防止或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引起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官产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愈合良好组和愈合不良组在有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切口愈合不良为3.90%,影响因素为:BMI高、伴有基础疾病、阴检肛查次数多,胎膜早破、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急症手术、纵切口、多胎,非主刀医生缝合、手术时间长.结论 诸多因素可能影响切口的愈合,注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细节,减少切口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实施剖宫产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29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29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方面的差异,确定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89例剖宫产中有29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 BMI(25.9±1.1)kg/m2,疤痕子宫6例,急诊手术18例,手术时间(1.2±0.6)h ,住院时间(7.1±2.3)d ,合并基础疾病为6例,胎膜早破为12例,阴道及肛诊次数(3.3±0.6)次,与对照组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OR =2.802)、手术时间(OR =5.813)、合并基础疾病(OR =6.182)、胎膜早破(OR =11.219)为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影响手术切口感染,对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切口感染5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明玉  王云霞  刘萍  周青 《吉林医学》2009,30(13):1273-1274
目的:分析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我院近三年剖宫产的病例3067例分为切口感染组A及对照组B,分析其发生率、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1.76%(54/3067),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肥胖、贫血、有基础疾病或感染、产程延长、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或肛查次数过多、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长、缝合不当等。结论:提高对感染的认识,指导孕期保健,治疗基础疾病,减少阴道检查、肛查次数,术前准备充分,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合理预防应用抗生素,是控制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亚芬 《当代医学》2008,(11):42-43
目的 探讨引起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官产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愈合良好组和愈合不良组在有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切口愈合不良为3.90%,影响因素为:BMI高、伴有基础疾病、阴检肛查次数多,胎膜早破、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急症手术、纵切口、多胎,非主刀医生缝合、手术时间长.结论 诸多因素可能影响切口的愈合,注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细节,减少切口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非生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非生物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1:2比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切口愈合不良剖宫产2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4.08%;其中切口感染82例,脂肪液化11例,裂开7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非生物因素为:BMI高、Hb低、住多人间病房、阴检肛查次数多、胎膜早破、伴有基础疾病、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长、夏季、非主刀医生缝合、备皮至手术时间长。结论: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很多,针对上述易感因素,采取适当措施可减少切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