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头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动脉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就近年来有关头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动脉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效果作一综述,比较了颈动脉单纯切除与切除后颈动脉重建的结果,认为颈动脉重建有助于减少术后脑缺血损伤,对提高患生存质量有益。  相似文献   

4.
头颈部恶性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颈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5~10%,手术,化疗,放疗仍是头颈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兴起的生物治疗成为第四程式疗法,取得一定进展,本就其细胞因子疗法,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单克隆抗体及其交联物的抗癌疗法,肿瘤过继免疫疗法等国外献进行综述,认为生物疗法中作为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6.
7.
8.
辅助性化疗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术后颈动脉破裂出血的救治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年10月至2009年8月对7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颈部大动脉破裂采取的X线介入栓塞和介入内置覆膜支架的救治.7例患者中6例系颈总动脉破裂,1例为颈内动脉破裂.全部患者于肿瘤切除术前或术后曾行放射治疗,其中动脉破裂前手术创面经胸三角皮瓣修复1例,额部带蒂皮瓣修复1例,游离前臂皮瓣修复1例.动脉破裂止血成功后5例局部清创,根据情况的需要,必要时采用肌瓣修复.结果 7例患者中5例患者经X线导管介入得到成功救治,其中3例采用动脉内置覆膜支架,2例行动脉栓塞;另2例因瞬间出血量大而来不及救治死亡.救治成功病例其动脉危险区随后经胸大肌皮瓣修复2例,颏下瓣修复1例,局部肌瓣修复1例,另1例因创面较小而未行皮瓣修复.颈总动脉破裂经置人覆膜支架成功救治的3例患者目前已分别生存6、12及20个月;2例颈总动脉破裂介入栓塞患者分别于抢救成功后2个月和13个月死于血管再破裂.结论 有预案的及时抢救,采用X线介入治疗是抢救颈部大动脉破裂的有效方法,救治后应及时采用转移肌皮瓣覆盖保护动脉.X线介入覆膜支架可基本恢复头颈部正常的血供,并发症少,可能较动脉栓塞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对1983年11月至1990年7月收治的35岁以下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5年生存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其与病程,病变范围,淋巴结转移以及治疗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11.
颏下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颏下皮瓣在头颈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口颊癌、硬腭癌、软腭癌、唇癌、舌癌及下咽癌切除后的组织缺损,用颏下皮瓣进行了一期修复。结果 18例头颈肿瘤病人中,14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腭部修复皮瓣部分裂开坏列,2例腭部修复皮瓣全部坏死。结论 颏下皮瓣在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中,具有操作方便,成活率高等特点,但在腭部修复中,易出现裂开坏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动脉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颈动脉与转移瘤粘连患者,采用从颈动脉壁上剥离切除肿瘤保留血管的术式。结果:术后1周内4例都发生了颈动脉破裂,1例经颈动脉修补术后再发血管破裂出血死亡,3例经行颈动脉结扎术后存活。结论:对于肿瘤累及颈动脉的患者术前应作好结扎切除颈动脉的准备;术中若发现肿瘤与血管壁粘连,则应结扎血管连同肿瘤一并切除;一旦术后并发颈动脉破裂,则应结扎之,而不宜行修补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侵犯颅底的头颈部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侵犯前、侧颅底的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鼻内镜下鼻腔入路5例,颅-面联合入路3例,上颌骨切除入路15例,口腔硬腭入路1例,经下颌入路1例,颈侧-下颌骨切开入路2例,耳后-颈联合入路1例,额颞入路2例,经面入路2例。结果:4例鼻窦黏液囊肿仅作开放引流,1例脊索瘤作次全切除,其余27例患者均全切肿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颅脑并发症。8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6个月~8年情况良好,无肿瘤复发及死亡。24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3年以上19例,生存12例;随访5年以上12例,生存5例;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2%(12/19)和41.7%(5/12)。结论: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及范围设计手术入路,力求全切肿瘤并保护重要结构,采用适当的颅底修复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横纹肌肉瘤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临床对头颈部横纹肌肉瘤 (RMS)的诊疗水平。方法 :报告经病理确诊的 8例头颈部 RMS的临床资料。 8例均经手术治疗 ,其中手术加放疗 5例 ,加化疗 1例。结果 :7例获随访 ,3例分别于术后 4个月、16个月、2年死亡 ,4例生存≥ 5年。结论 :对发生在耳鼻咽喉 -头颈部的无痛性或痛性肿块 ,应注意 RMS的可能。根据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标志等确诊 ;采用手术加化疗或放疗 ,可以提高 RMS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E)在头颈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4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和10例头颈部良性病变中eIF4E抗原的表达。结果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均有eIF4E蛋白表达,而良性病变组织中eIF4E蛋白表达较少,所有的特异性条带均位于25.0 KD的位置,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eIF4E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eIF4E表达与TNM分期、病理分级相关(P<0.05)。初诊病例与复发病例之间eIF4E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F4E在头颈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头颈部异位脑膜瘤(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临床对头颈部异位脑膜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头颈异位脑膜瘤的资料其中内皮型脑膜瘤2例,砂粒体型脑膜瘤2例,过渡型脑膜瘤2例,过渡型脑膜瘤1例,恶性脑膜瘤1例,余者为分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4例复发后再次手术后随访多年未再复发。结论:头颈部异位脑膜瘤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EMP)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发生于鼻腔3例、上颌窦2例、鼻咽部2例、口咽后壁1例。结果:8例均病理学确诊为浆细胞瘤,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其中4例术后追行放疗。4例无瘤生存者分别已超过1年、5年、10年、12年;3例死亡,其中1例在出院2年后死于局部复发,1例3年后死于多发性骨髓瘤,1例2年后死于心脏病;失访1例。结论: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属于低度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病理,手术和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 6 2例头颈部NHL的临床资料。结果 :腭扁桃体 (2 5 .8% )、颈淋巴结 (19.4 % )、鼻腔及鼻窦 (12 .9% )为NHL的好发部位 ;临床分期ⅠE期和ⅡE期分别为 38.7%、2 4 .2 %。病理分型高度恶性为 75 .8%。CR率 75 .8% ,PR率 14 .5 % ,有效率 90 .3% ;部分患者无瘤长期生存。结论 :头颈部NHL一般恶性度高 ,多发于结外组织且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准确的取材活检结合免疫组化有利于早期确诊 ,治疗上应采用化疗、放疗或结合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颈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82年至200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28例头颈部DFSP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例行扩大切除(切除边界≥2.0cm),17例行局部切除(切除边界〈2.0cm);24例行单纯手术切除,4例行术前或术后放疗,放疗剂量为40—65Gy,同期行缺损修复的共18例。结果总体局部复发率为21.4%(6/28),11例行扩大切除的术后局部复发率为0(0/11),17例行局部切除的术后复发率35.3%(6/1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行术前或术后放疗的局部复发率为0(0/4),单纯手术的局部复发率25.0%(6/2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总体5年生存率为88.9%;行扩大切除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00%,行局部切除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9.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3,P:0.047)。结论扩大切除可以降低头颈部DFSP术后的复发率,对于切缘不充分或切缘不净的DFSP,行局部放疗可能有效。手术缺损较大时应行同期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