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管腔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糖尿病患者有57例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硬化。下肢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减低(P〈0.05);动脉内中膜(IMT)增厚,粥样斑块的发生率高,以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腘动脉及股动脉发生率高,且有1例患者单侧足背动脉闭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85例单纯糖尿病及6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双侧下肢动脉超声检查,观察血管壁、管腔、彩色血流和多普勒特点检测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升高,动脉狭窄性病变加重以足背动脉明显。结论糖尿病患者较健康志愿者下肢动脉硬化病变严重。  相似文献   

3.
杨文香 《中国基层医药》2014,(11):1663-1665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线阵高频探头对102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98例健康人(对照组)常规行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测量下肢动脉(包括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斑块性质,判断管腔狭窄或闭塞程度及进行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 观察组股动脉斑块检出率22%,腘动脉斑块检出率36%,胫后动脉斑块检出率39%,胫前动脉斑块检出率38%,足背动脉斑块检出率45%;对照组股动脉斑块检出率9%,腘动脉斑块检出率7%,胫后动脉斑块检出率10%,胫前动脉斑块检出率13%,足背动脉斑块检出率16%.观察组下肢动脉斑块所致轻度狭窄31例,中度狭窄16例,重度狭窄11例,闭塞4例;对照组下肢动脉斑块所致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5例,重度狭窄3例,闭塞0例.观察组下肢动脉软斑14个,硬斑19个,混合性斑块41个;对照组下肢动脉软斑4个,硬斑8个,混合性斑块11个.观察组下肢动脉斑块检出率及狭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分布特征及严重程度。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下肢动脉进行检测分析。常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连续从上向下分别检查股总动脉、股浅动脉、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结果糖尿病组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69%,以胫前动脉、足背动脉最为多见,斑块致管腔局部狭窄者(狭窄率>50%)19例。健康组动脉壁有硬化斑块,占41%,多发于股动脉、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以其直观、无创、准确、可重复的特点,显示斑块情况、血管狭窄度、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斑块形态特征。为临床提供诊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巨兰  陈旭  杨军 《黑龙江医药》2013,26(1):143-144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病变好发部位.方法:将我院就诊的经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126例,分为两组:糖尿病(DM)组和非糖尿病(NDM)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下肢动脉,测量舒张末期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及血流动力学参数Vmax、PI,狭窄>50%的血管计入统计表.结果: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发病年龄提前,病变多累及腘动脉及其以远的动脉,更多累及小血管.结论:早期对糖尿病患者小血管进行超声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8例临床诊断颈动脉硬化患者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22例,颈动脉斑块101例,闭塞5例;颈总动脉狭窄6例,颈内动脉狭窄23例,颈外动脉狭窄13例;颈动脉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10例,重度狭窄4例;颈内动脉血流阻力增高29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经济、无创、可反复动态观察等优点,能准确获取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大小、位置和形态,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踝臂指数的关系方法对65例糖尿患者及27例正常人进行ABI、BMI与外周动脉硬化斑块及IMT测定。结果糖尿病组的外周动脉IMT,斑块的发生率及BM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ABI则较正常对照组降低。结论通过超声检测2型糖尿患者外周动脉内中膜厚度,观察是否有斑块形成,并结合踝臂指数来评价其动脉硬化程度是一种经济安全、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与胫前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胫前动脉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管腔内径、内-中膜(IMT)厚度,观察内膜面有无毛糙、斑块,管腔有无狭窄或闭塞,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二维血流显像技术(B-?ow)观察彩色血流信号的充盈程度和狭窄程度,以及血流频谱的形态,并与同侧其他动脉相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胫前动脉的斑块发生率、狭窄程度及闭塞率均高于同侧其他各级动脉,血流频谱异常亦较其他动脉出现为早。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胫前动脉病变的程度与患者病情有明显的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二维血流显像技术对胫前动脉的检测可用来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情况,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管腔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50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有57例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减小(P〈0.05);动脉内-中膜(IMT)增厚,粥样斑块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以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胭动脉及股动脉发生率高,且有1例患者单侧足背动脉闭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血管动脉硬化病变与冠心病和(或)糖尿病发生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因心律失常、胸痛等症状入院的患者353例,根据有无冠心病和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无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组和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于冠脉造影前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观察斑块形成和血管内径(D)。结果: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增高,无糖尿病亦无冠心病患者股动脉斑块发生率极低,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情况相似(P>0.05),斑块发生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亦无冠心病的患者(P<0.01),但明显低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多为多支血管病变。结论:检测下肢血管动脉硬化斑块,对糖尿病和(或)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谭江  陈伟星  叶美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14-1915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糖尿病发病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与46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的血糖、C肽、CT、TCD及预后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以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多见,其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升高,表现为广泛脑动脉痉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颅内动脉血流异常,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乐 《黑龙江医药》2010,23(2):273-27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1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对照组的下肢动脉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管壁有无斑块、管腔有无狭窄、血流有无充盈缺损等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下肢血管管腔的粥样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2型糖尿病组下肢血管病变,以胭动脉以下的中小血管病变为主,尤以足背动脉为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对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 (TCD)在早期发现急性颅脑外伤病人脑血管痉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5例急性脑外伤病人的脑血流进行TCD动态监测 ,结合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及脑血管痉挛 (CVS)对结果进行统计评估。结果TCD结果与临床分型密切相关。急性颅脑外伤病人早期大脑中动脉流速 (Vm/MCA)<120cm/s者提示预后良好 ;>140cm/s或<40cm/s者,预后极差。合并SAH者 ,CVS及脑梗塞发生均高于无SAH者。结论急性脑外伤病人的早期脑动脉血流速度与病人的并发症及预后相关。TCD是无创、安全的动态监测手段 ,能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经TCD检查的脑梗死患者500例,分别经枕窗、颞窗、下颌窗常规检测颈内动脉终末段(I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结果 500例患者中TCD正常68例(13.6%),异常432例(86.4%),主要为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减慢、频窗消失、涡流伴杂音等。结论脑梗死患者TCD检查发现部分患者脑血流有显著变化,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入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刚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6):675-676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冠状动脉内成型加支架置入术的疗效与静脉内溶栓治疗进行对比评价。方法:对51例行急诊介入治疗的AMI患者,与同期146例行静脉内溶栓治疗的AMI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诊介入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98.2%,其中TIMI--3级血流为96.5%。术中、术后无死亡病例。其中8例因3例支血管病变而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随访3个月复发胸痛3例。静脉内溶栓组再通率67.1%,在院死亡13例。出院后随访3个月死亡5例,反复性胸痛及再梗死128例。结论:急诊介入是抢救心肌梗死,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诊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56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经PCI术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后冠状动脉内注入盐酸替罗非班,而后持续泵入至术后24~48h。对照组应用常规PCI,对两组患者的PCI术后血流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急诊PCI术后TIMI血流3级的发生率(96.5%)较对照组(85.2%)显著增加(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梗塞相关血管PCI术后的TIMI血流。  相似文献   

17.
庞洪波 《淮海医药》2005,23(5):349-35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双颈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或单颈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与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对65例经头颅CT或头颅MRI证实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及63例非脑梗死患者行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中有60例,非脑梗死组中有55例发生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脑梗死组绝大多数为双颈动脉梗化,且伴单侧或双侧粥样斑块形成,单颈动脉硬化绝大多数也伴有粥样斑块形成,而非脑梗死组绝大多数为单颈动脉硬化,仅2例伴粥样斑块,两组之间在双颈动脉硬化数、单颈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数、双颈动脉硬化伴双侧或单侧粥样斑块数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双颈动脉硬化伴单侧或双侧粥样斑块,单颈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与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100例(进展性脑梗死)和对照组100例(完全性脑梗死)。观察2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平均动脉压、血糖、白细胞计数、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等因素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史、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例(58.0%)比43例(43.0%),(115±13)mmHg(1 mmHg=0.133 kPa)比(130±15)mmHg,(8.1±0.8)×109/L比(6.6±0.4)×109/L,(7.5±0.5)mmol/L比(5.6±0.4)mmol/L,(2.2±0.2)mmol/L比(1.5±0.2)mmol/L,48例(48.0%)比34例(34.0%),39例(39.0%)比25例(25.0%)](均P<0.05)。观察组头颅CT早期低密度改变、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分水岭梗死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3.0%(33例)比20.0%(20例),13.0%(13例)比6.0%(6例),39.0%(39例)比26.0%(26例),53.0%(53例)比39.0%(39例)](均P<0.05)。结论平均动脉压、血糖、血脂、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热为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头颅CT早期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分水岭梗死对进展性脑梗死发生有早期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脑梗死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脑梗死组95例,单纯2型糖尿病对照组97例。入选对象均B超检测颈动脉IMT,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糖尿病脑梗死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与SBP、DBP、HbAlc、IMT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显示IMT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IMT增厚组(54.0%)脑梗死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厚度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陈辉  刘国华  裴莉 《中国医药》2012,7(7):805-80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结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及发生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患者的CT血管造影(CTA)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测出ST段压低者120例,ST段抬高者24例;SMI 93例(64.6%),心绞痛48例(33.3%),急性心肌梗死(AMI)3例(2.1%).93例SMI的CTA检查显示71例(76.3%)阳性,其中冠状动脉狭窄>70%者42例(59.0%).冠状动脉狭窄50%~70%者29例(40.8%).CTA显示病变血管共172支(狭窄>70%的病变血管69支),单支病变20例,2支病变33例,3支病变18例.累及左主干4支,左回旋支42支,左前降支65支,右冠状动脉61支.22例(23.7%)CTA结果阴性.结论 动态心电图并选择性地结合CTA可提高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率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