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暗香 《家庭健康》2004,(9):48-48
美丽的信琳是我昔日的同学.也是我无话不谈的好友.近来这“死党”却愁眉苦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我问她怎么了,她支支吾吾了半天也不肯说,我随口开玩笑说“难道你也有难言之隐?”没想到她红着脸回答:“是啊,我可能因为不讲卫生得了性病。”“啊!你说什么?”我听了差点跳起来,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因为她一向洁身自爱,是  相似文献   

2.
方磊平 《家庭健康》2003,(11):44-45
35岁的李先生是一家钢材公司的业务员,一年前出差去外地,被安排在一个度假山庄。谈完业务.酒醉饭饱之后被请去洗桑拿.借着酒劲壮胆.做了不该做的事,第二天上午他去市区.走在街上,正好碰到防疲机构在宣传性病防治知识。原先他对性病一点都不了解.可从在街头上听了宣传后他的内心就不得安宁了,总是担心自己会被传染上性病。回到家后.他感觉自己全身都不舒服.尿道有异常感觉,像是有虫子在咬。从此他变得郁郁寡欢。每次与妻子同房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感.因此出现了性功能障碍,闹得家庭不和。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里.他心情紧张.白天无法集中精力工作,无法安眠.经常心慌、胸闷.多汗.噩梦连连.为此他四处求医,跑遍了全市大小压院的性病专科.而  相似文献   

3.
性病患者性心理和性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对473例STD患者的性行为及患STD后的心理变化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STD易在处于性活跃期、文化程度低、收入较高的人群中传播、流行;夫妻感情好坏直接影响能否及时就医;调查对象的初次性交年龄平均在22~23岁,平均性伴数2~4.5个;50%以上的患者感染来源于婚外性行为30%的患者初次性交对象不是现在配偶;2/3的患者未曾使用过避孕套;STD患者最想了解的健康教育内容是STD的传播途径;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途径是看书、看电视和听专业人员讲课.  相似文献   

4.
谨防性病恐怖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性病的流行日趋广泛,诊治性病的医院或诊所也越来越多。由于有些诊所和医院化验条件较差,或有些医生抱有谋取暴利的目的,把本来不是性病诊断为性病,加之患者对此病的特殊心理素质,导致性病恐怖症日益增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家庭关系、社会交往以及性病防治工作等方面,均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后果。因此,性病恐怖症的防治也是性病防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病恐怖症的产生有以下重要原因:(1)自身因素:对性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其危害性等,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把自己身体平时…  相似文献   

5.
湘西自治州1989~1993年性传播疾病监测报告罗亦芳(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卫生防疫站416000)湘西自治州地处湖南西部,是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山区。80年代后期,性传播疾病(STD)复燃,且发病日趋严重,自1989年起开展了STD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同安县性病流行病学分析陈西成,李志长,卢秀娟为了解同安地区性病(STD)流行及发病情况,我们对该地区STD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一、资料来源和方法1.病例来源:我院皮肤性病门诊1994年元月至1995年元月确诊的639例STD患者,部分病例来源于同安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沈阳市性病患者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情况,为在本市性病患者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沈阳一所医院性病门诊就诊患者进行自愿匿名的问卷调查,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督导,并现场收回问卷。结果性病患者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91.4%的被调查者对艾滋病存有恐惧心理,与妻子/丈夫或女/男朋友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能用安全套的占17.2%,与妻子/丈夫和女/男朋友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仅占8.6%。结论性病患者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多渠道提高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并开展行为干预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1989~1993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杨渭钦,李树民,王战修,陈曦(湖南省卫生防疫站410005)性病是危害较大的传染病。我省自1989年起,先后成立了省、地、县三级性病防治机构,并按卫生部有关文件和省卫生厅制定的《湖南省性病防治工作规划》要求广...  相似文献   

9.
误区之一:许多患者,偏信游医广告.自愿上门挨宰。有一位女患者.有过不洁性关系后.出现白带发黄.增多.并有下腹不适.怀疑自己得了性病.便偷偷找个体游医诊治.花费几千元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国性病病征处理方案及流程图的有效性。方法:选择3种性病门诊患者,对临床常见的3种性病进行病征与病原学诊断对照研究,并对病征流程图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3种性病病征处理治疗有效率达90%。结论:按病征处理流程图推荐的治疗方案基本适用,也符合国情。  相似文献   

11.
避孕与性传播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流行,以病毒性STDs逐渐取代细菌性STDs而占主导地位,给防治工作提出新的难题。采取避孕用具进行避孕和防治STDs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总结各种避孕方式对不同STDs病原体的影响;着重介绍阴道杀菌精剂在避孕和预防STDs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进一步开发和研制阴道杀精剂不仅提高避孕率、减少STDs感染,而且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兰晓雁 《医药与保健》2002,10(11):16-16
来自临床一线的信息表明,性病感染率以青年人居多,80%的性病变发生于18~35岁性功能活跃的人群,而这个年龄段又恰是生育的高峰期。于是不少人担心:得了性病还能生孩子吗?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性病与生殖健康关系密切,以孕妇为例,得了性病不但会给自身的健康带来危害,还可以“株连”下一代。因此,对于“得了性病还能不能生孩子”的问题,需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性病严重危害生育梅毒罹患早期梅毒的孕妇,绝大部分会发生流产、死胎、早产,晚期梅毒患者,部分人发生不育,10%的人会娩出先天梅毒患儿。淋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性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已经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所以开展性病疫情监测,为政府提供科学数据,以便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扼制性病疫情蔓延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现就天津市红桥区2004-2005年性病疫情分析如下。其中人口学资料由天津市红桥区公安分局户籍科提供,疾病数据依据于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性病(STD)发病率逐年成倍上升,据调查的漏报率估计发病率达21.84/10万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影响STD防制工作的因素主要是经济落后,文明程度低;法制不健全或有法难依;流动人口泛滥,无法管理;血源管理混乱;监测工作难开展,起不到增防制STD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5年性病的发病情况,评估性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05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疫情数据,以及各区每月上报的性病疫情数据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深圳市共报告性传播疾病24092例,较2004年增加5719例,增长了31.13%;其中,生殖器疱疹增长幅度最大(68.87%),其次为AIDS/HIV(60.60%)、梅毒(48.02%)。性病发病仍集中在20~39岁,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本地人口居多。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职业构成工人所占比例最大,已婚比未婚者多,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加大性病预防与控制力度,加强性病踌治管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提高公民防治性病意识,遏制性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邻水县近年来性病流行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邻水县2001—2005年的性病疫情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四川、云南部分地区的药店性病服务质量进行调查评估,为改善性病服务质量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出建议。方法 在四川、云南4个试点地区随机选择药店,采用假扮病人办法了解药店工作人员处理性病病征的过程。结果 按照WHO/GPA评估指标,规范处理病人的比例(PI-6)为2.2%。建议使用安全套和性伴通知的比例(PI-7)为8.7%,总体服务(PI-6 PI-7)为0,表明药店工作人员提供性病服务的质量较低。建议病人到医院检查治疗较少,为30.4%。结论 应加强对药店提供性病服务的管理,对药店工作人员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向病人正确解释治疗药物、提供健康教育、咨询、安全套促进等预防服务的能力及药店的性病服务质量,指导病人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以扩大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可利用的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8.
胡珊 《实用预防医学》1995,2(4):211-211
性传播疾病患者148例调查分析胡珊(湖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410002)近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STD)不断发生,为了解STD发病情况,遂对1994年2月至1995年6月来我科门诊的STD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就诊患者进行病史、年龄、...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1990—1999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浙江省近10年性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对全省11个地区76个县(市)性病防治单位历年上报的性病疫情月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病率由1990年的20.87/10万逐年上升至1999年198.68/10万,年均增幅为29.20%;淋病仍为性病的优势病种,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高发年龄组为20-39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但近几年来40-49岁和50岁以上年龄组增速较快,构成比明显上升,结论 性病的流行范围日益扩大,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某性病门诊HIV检测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性病门诊HIV检测意义重大,其检测阳性率逐年增高,而检测率高低受性病患者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影响,与接诊医生的相应指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