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HIV-1的调节基因Nef对ECV304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从而为分析HIV-1感染引起内皮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变化,以及为阐明Nef参与HIV-1致病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本实验室已经建立保存的HIV-1Nef基因在内皮细胞的稳定表达细胞株ECV304-Nef和其阴性对照细胞株ECV304 pcDNA 3.1(+),通过RT-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FCM和细胞黏附试验分析ECV304-Nef细胞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 RT-PCR、real-time PCR结果显示ECV304-Nef细胞ICAM-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为对照组的(4.3±0.2)倍;Western blot结果示ECV304-Nef细胞I-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FCM分析显示ECV304-Nef细胞和对照组细胞I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5.3±2.2)%和(12.5±0.8)%(P0.01),两组间ICAM-1表达有显著差异。细胞黏附实验观察到ECV304-Nef细胞黏附的Jurkat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荧光仪定量分析结果显示ECV304-Nef细胞黏附的Jurkat细胞的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本实验证实了HIV-1Nef基因可以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证实HLA-G1分子能够抑制NK细胞对同种血管内皮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DNA转染技术,以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LA-G1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再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表达的HLA-G1分子。并用MTT比色法检测HLA-G1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ECV304细胞上可稳定表达HLA-G1。NK细胞对空质粒pcDNA3转染的ECV304细胞的杀伤率为(50.6±18.1)%;而对pcDNA3-HLA-G1转染的ECV304细胞的杀伤率为(29.7±11.4)%,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HLA-G1分子可明显抑制NK细胞对同种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种类脂肪酸对血管内皮细胞(ECs)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直接影响及影响水平,以不同浓度的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诱导培养ECs,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随后以上述脂肪酸诱导转染了由PAI-1启动子控制表达的报告基因的ECs,ELISA检测PAI-1启动子转录活性,结果ECs中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均浓度依赖地诱导PAI-1 mRNA和蛋白表达,硬脂酸无影响,而它们对PAI-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与上述作用一致,提示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提高PAI-1转录活性诱导其在ECs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HIV-1Nef基因对内皮细胞ECV304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途径。方法:选用Nef基因稳定表达细胞株ECV304-Nef和对照细胞株ECV304pcDNA3.1(+),应用Westernblot分析ECV304-Nef细胞ERK的磷酸化水平,利用ERK磷酸化抑制剂通过Westernblot、流式细胞术分析ECV304-Nef细胞ICAM-1的表达水平与信号分子ERK磷酸化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blot显示ECV304-Nef细胞ICAM-1和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ECV304-Nef细胞和对照组I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5.3±2.2)%和(12.5±0.8)%(P0.01)。加入p-ERK抑制剂PD98059后,ECV304-Nef细胞p-ERK水平被显著抑制,ICAM-1降至对照组水平,ECV304-Nef细胞和对照组细胞I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1.4±1.1)%和(10.4±1.5)%(P0.05)。结论:HIV-1Nef基因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与ERK信号分子磷酸化有关,为HIV-1感染的致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我们既往研究已证实外源性硫化氢能够延缓内皮细胞衰老,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系统对硫化氢抗内皮细胞衰老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葡萄糖(33 mmol/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模型,根据细胞活力、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水平评估HUVECs衰老;同时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Sirt1蛋白表达,检测e NOS表达及衰老相关指标。结果:HUVECs经高糖处理后,细胞活力减低,SA-β-Gal阳性细胞比例增加,PAI-1表达增高,Sirt1及e NOS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与高糖处理组比较,100μmol/L硫氢化钠(硫化氢供体)处理组的细胞活性增加,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及PAI-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Sirt1及e NOS蛋白表达增加,NO含量增加(P0.05)。与硫化氢处理组比较,Sirt1 siRNA处理后e NOS表达减少,PAI-1表达增加,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目增多,NO含量减少(P0.05或P0.01)。结论:硫化氢通过上调Sirt1、增加e NOS表达而促进NO的合成,从而抵抗高糖诱导的HUVECs衰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研究微小RNA(miR)-30c靶向调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对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miR-30c模拟物(mimic)、抑制物(inhibitor)及阴性对照(NC)序列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后,RT-q PCR检测miR-30c水平及PAI-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AI-1蛋白的表达,CCK-8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0c与PAI-1的mRNA 3’-UTR结合位点,并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30c对PAI-1 mRNA的靶向作用。结果:miR-30c能够靶向调控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和NC序列转染组比较,增加miR-30c表达可导致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进而增强HUVECs的活力和迁移能力;相反,抑制miR-30c表达可导致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进而抑制HUVECs的活力和迁移能力。结论:高表达miR-30c可抑制PAI-1表达,导致HUVECs活力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提示miR-30c可能参与调节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厚朴酚对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管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周龄SHR和年龄匹配的Wistar-Kyoto(WKY)大鼠各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厚朴酚(100 mg/kg)或蒸馏水灌胃。3周后检测其血压、血糖和血浆胰岛素;离体血管环实验检测胰岛素诱导的主动脉舒张效应;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Tribbles同源蛋白3(TRB3)表达水平以及胰岛素诱导的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体外高糖(25 mmol/L)、高脂(500 μmol/L)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厚朴酚孵育后观察PPARγ、TRB3表达水平、胰岛素诱导的Akt/eNOS磷酸化及NO的生成。结果:4周龄SHR血压尚未增高,给予厚朴酚灌胃3周后,血压增高减缓,胰岛素诱导的舒血管效应和Akt/eNOS活性增强,血管组织PPARγ表达增加,TRB3表达减少。高糖高脂培养的HUVECs厚朴酚孵育后,PPARγ表达增加,TRB3表达减少,胰岛素诱导的Akt/eNOS活性增强,NO产生增加;PPARγ拮抗剂预处理HUVECs则可阻断厚朴酚的上述效应。结论: 在SHR高血压前期给予厚朴酚干预可以改善血管胰岛素敏感性,延缓血压升高,该作用部分依赖于上调血管组织PPARγ表达和减少TRB3表达,进而增强Akt和eNOS活性,提示厚朴酚有望作为一种早期抗高血压药物在高血压前期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肾宁心方对人单核-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及机理。方法:以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或在试验体系中加入灌服补肾宁心方的兔血清,以孟加拉玫瑰红活细胞染色法测定人单核细胞系U937与HUVECs的粘附,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以及E-选择素的表达。结果:ox-LDL显著增强单核U937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粘附,如在试验体系中加入灌服补肾宁心方的动物血清,则粘附率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ox-LDL能明显促进内皮细胞表面ICAM-1、VCAM-1以及E-选择素的表达,补肾宁心方中药灌服血清可显著下调内皮细胞表面ICAM-1、VCAM-1以及E-选择素的表达(P<0.01)。结论:补肾宁心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单核-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凝血酶激活新生大鼠神经胶质细胞,观察罗格列酮预处理对小胶质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新生SD大鼠的脑组织,体外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14 d左右分离收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凝血酶刺激组、罗格列酮干预组(罗格列酮+凝血酶组)和维甲酸干预组(维甲酸+凝血酶组)进行实验。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PARγ、Nrf2和HO-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刺激组、罗格列酮+凝血酶组及维甲酸+凝血酶组的PPARγ、Nrf2和HO-1染色细胞数均增多。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凝血酶组PPARγ、Nrf2及HO-1的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刺激组、对照组及维甲酸+凝血酶组(P<0.01),维甲酸+凝血酶组Nrf2及HO-1的mRNA表达均较刺激组和罗格列酮+凝血酶组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凝血酶组PPARγ、Nrf2及HO-1的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刺激组、对照组及维甲酸+凝血酶组(P<0.01),维甲酸+凝血酶组Nrf2及HO-1的蛋白表达均较刺激组和罗格列酮+凝血酶组降低(P<0.01)。结论: 罗格列酮预处理后可增加凝血酶激活的小胶质细胞PPARγ、Nrf2及HO-1的表达,通过维甲酸预处理抑制Nrf2的表达后,其下游基因HO-1表达也受影响,说明PPARγ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通过Nrf2调控下游基因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HGF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从已有质粒pRc/CMV-HGF中扩增出HGF基因,将其克隆到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GFP-HGF,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pEGFP-HGF转染到人脐静脉细胞株ECV304中,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克隆,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RT-PCR、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鉴定重组质粒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稳定表达细胞中HGF的含量;再以MTT法检测转染重组质粒后细胞增殖的改变,Transwell Migration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所构建重组质粒经酶切图谱分析和序列测定证实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绿色荧光;RT-PCR证实HGFmRNA在转染阳性细胞高表达;免疫细胞化学证实转染pEGFP-HGF质粒的细胞有HGF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中HGF含量可达112.3 ng/ml,MTT法、TranswellMigration测定转染pEGFP-HGF阳性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组质粒pEGFP-HGF能够在内皮细胞株ECV304转录、表达;表达的活性蛋白HGF刺激ECV304的增殖、迁移,为进一步应用于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弱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mmL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PAI-1活性和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用发色底物法测定PAI-1活性。Northern印迹分析法检测PAI-1mRNA的水平。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不同长度PAI-1 5'上游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 瞬时转染进入内皮细胞, 并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情况。 利用PCR和测序技术, 对构建质粒上AP-1元件进行定点突变。Western blot印迹杂交检测内皮细胞核内激活蛋白-1(AP-1)蛋白水平。结果:50 mg/L mmLDL诱导HUVECs PAI-1活性和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 同时提高核内AP-1蛋白水平。mmLDL显著诱导构建质粒pGL3-PAI-1-1509/+90和pGL3-PAI-1-823/+90的荧光素酶活性, 但对质粒pGL3-PAI-1-553/+90和pGL3-PAI-1-47/+90诱导作用不明显。当PAI-1 5'上游序列的3个AP-1元件突变后, mmLDL的诱导作用明显降低。结论:(1)mmLDL增强血管内皮细胞 PAI-1活性与mRNA表达;(2)PAI-1活性提高与其mRNA表达增加呈正相关;(3) PAI-1 5'上游序列中3个AP-1元件在mmLDL对PAI-1诱导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发色底物法检测内皮细胞培养液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OX1mRNA表达水平。结果:单纯加入ox-LDL,内皮细胞出现胞体收缩,细胞膜破坏等明显的损伤性改变,培养液中PAI-1活性较对照组高3倍(P<0.05),LOX1mRNA水平表达增高;而当培养液中同时加有LOX1抑制剂polyinosinicacid时,内皮细胞形态损伤不明显,培养液中PAI-1活性低约2.6倍(P<0.05),同时LOX1mRNA水平降低。结论:LOX1介导了ox-LDL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在血管损伤性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延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并探讨SIRT1/e NOS/NO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原代HUVECs复制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水平评估HUVECs衰老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SIRT1前后衰老细胞中e NOS和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检测细胞上清NO的含量。结果:累积细胞群体倍增水平(CPDL)为16的HUVECs可作为复制性衰老模型; 80μmol/L人参皂苷Rb1处理后衰老细胞内SIRT1和e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O含量增加(P 0. 05),而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 0. 05);沉默SIRT1后,衰老细胞内e 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AI-1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NO含量减少(P 0. 05);与SIRT1沉默组比较,在沉默SIRT1基础上加用人参皂苷Rb1后,e NOS和PAI-1表达水平及NO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通过调控SIRT1/e NOS/NO通路延缓HUVECs复制性衰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肝病中的作用。方法:高能量饲料喂养联合多次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菌素(STZ;40 mg·kg~(-1)·d~(-1),5 d)诱导糖尿病形成后,继续喂养4周,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检测代表小鼠肝功能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及血清胰岛素水平(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利用q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PARs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中相关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给予STZ 7 d后,小鼠FBG持续11.1 mmol/L,糖尿病形成。4周后,实验结束时血清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均明显增加(P0.01),血脂升高(P0.01),ALT和AST亦显著增加(P0.01),病理检查见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提示糖尿病小鼠出现肝损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肝损伤小鼠肝脏PPARα、PPARβ及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则明显上调(P0.01)。结论:PPARs下调及NF-κB-COX-2/i NOS信号通路激活可能与糖尿病肝损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山莨菪碱抗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观察中药山莨菪碱对内毒素脂多糖所致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X);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Northern印迹方法观察HUVEGC条件培养液PAI-1蛋白量及mRNA表达用免疫细胞学检测HUVEC核因子NF-kB的核内转移情况,结晶显著啬培养HUVEC的PAI-1蛋白和mRNA表达;然而当山莨菪碱和LPS同时作用于HUV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尼古丁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代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古丁组及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分别以1、10、100 μmol/L辛伐他汀预处理细胞2 h,再以100 μmol/L尼古丁孵育24 h。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PA和PAI-1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t-PA和PAI-1 mRNA的表达。结果: 尼古丁组PAI-1分泌和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组PAI-1分泌和mRNA表达均较尼古丁组显著降低,且PAI-1分泌和mRNA表达的降低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以100 μmol/L辛伐他汀组最为显著。100 μmol/L辛伐他汀组PAI-1分泌和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尼古丁组t-PA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0、100 μmol/L辛伐他汀组t-PA mRNA表达较尼古丁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t-PA分泌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在体外,辛伐他汀可降低尼古丁所致的PAI-1分泌和mRNA的表达,并升高t-PA mRNA的表达,从而逆转尼古丁介导的HUVECs纤溶活性减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饱和脂肪酸对HepG-2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发色底物法检测PAI-1活性,RT-PCR法检测PAI-1 mRNA水平;构建两个含不同片段缺失的PAI-1启动子序列控制表达的氯霉素转移乙酰酶(CAT)报告基因质粒,转染HepG-2细胞,ELISA法检测CAT表达量。结果: 油酸、亚油酸诱导下HepG-2细胞PAI-1mRNA表达及蛋白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共转染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表达质粒(PPARα-pSG5)PAI-1转录活性显著增加;转染NF-κB样蛋白结合序列缺失的重组质粒,亚油酸诱导下PAI-1转录活性显著增加,而转染VLDL/脂肪酸反应元件缺失的重组质粒则无显著变化。结论: 不饱和脂肪酸增强HepG-2细胞PAI-1 mRNA表达及活性;PPARα可能是其上调PAI-1表达所涉及的转录因子之一,且VLDL/脂肪酸反应元件在该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可能并不涉及NF-κB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