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其治疗方法有镇痛、抗病毒、抗感染、激光照射,对眼部带状疱疹患者还应选用散瞳剂。我科于2005年1月~2007年1月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并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做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以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祖国医学称其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蛇丹”、“蜘蛛疮”和“蛇窠疮”。本病好发于任何年龄,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中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多,普济消毒饮结合针灸治疗头面部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有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为“蛇丹”或“缠绕火丹”,为一常见因神经受累而引起的皮肤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值得注意的是,带状疱疹与体内癌肿有着明显的关系。一些患有体内癌肿的病人,在早期首先发生带状疱疹,其原因可能是癌肿的毒性作用很容易激活带状疱疹病毒,继而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近年来笔者在努力学习祖国医学基础上,从2004年起采用自制冰红乳膏治疗带状疱疹43例,通过近期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因其多缠腰而发,故又称“缠腰火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常见皮肤病。临床上以簇集性水泡,排列成带状,伴有轻重不同的神经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部位以腰腹、胸胁、头面及下肢部为多见。其疼痛如电击样、烧灼样、阵发性疼痛。部分患者皮疹消退后仍遗留神经痛。近年来,我科以中药内外合治治疗30例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2~60岁,初发16例,带状疱疹消退后遗有神经痛14例,病程最短2d,最长超过半年。病变分布在头面部4例,胸背部10例,腰腹…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病 ,是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及脊神经后根神经节 ,引起该脊神经感受区疼痛 ,并见有关部位群簇水疱丘疹 ,而以水疱为多见。祖国医学称其为“缠腰火丹” ,俗称“蜘蛛疮”、“蛇盘腰” ,又因好发于腰背肋间 ,疱疹密集成群成带状 ,故称“缠腰龙”。近5年来笔者  相似文献   

7.
重症带状疱疹发病与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龙”,俗称“蜘蛛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我院皮肤科2000~2005年共收治重症带状疱疹患者66例,现将其临床表现与年龄的关系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郭彬  娄勇  张力  康文 《中国基层医药》2001,8(6):541-54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半腰龙” ,俗称“蛇丹”、“蜘蛛疮” ,认为本病系由湿热内蕴 ,感受毒邪 ,湿热毒邪搏结 ,壅滞肌肤所致 ,故治宜清热利湿 ,解毒止痛[1] 。其中一些中成药引伸应用治疗带状疱疹经济方便 ,效果显著 ,毒副作用少 ,现介绍如下。1  0 5 %甘草甜素乳膏甘草有解毒泻火等功效 ,历代常用于痈疽疮疡的治疗。其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具有抗病毒活性及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抗病毒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对病毒的直接作用和诱导干扰素以及增强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等…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即水疤在腰间长满一圈,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体后,通常“潜伏”在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结内,似乎与人体达成“和平共处”的良好态势。然而,当人由于劳累、感冒等导致机体防御系统功能降低时,潜伏的病毒就开始活跃起来,侵犯神经使其发炎坏死,产生针刺样、刀割样疼痛,有时甚至轻轻触摸就会诱发剧烈疼痛。因此,发生带状疱疹的患者遭受的最大痛苦就是疼痛。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传统医学称“缠腰蛇”、“缠腰火丹”、“飞蛇串疱”、“蜘蛛疱”等)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共患性疾病,多发于头面、颈、胸、腰、腿根等部位。口腔带状疱疹较少见,常被误诊。笔者曾遇1例口腔带状疱疹误诊为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对此病有不同名称,如“缠腰疮”、“缠腰火毒”等。 治疗上采用自拟丹参活命饮为基本方:丹参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银花30克,当归10克,川芎12克。加冷水煎至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一般2~3剂可痊愈。 祖国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多因外感邪毒,湿热内蕴或肝胆火盛,肝郁化火而诱发。毒邪与湿热,肝火相搏,阻滞经络,致气血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大带疱”、“蜘蛛丹”、缠腰火丹“、俗称”蛇串疱“。其特点起病突然、初起皮肤发红,继而出现密集成簇的绿豆或黄豆大小的丘疱疹,迅即变成小水疱,水疱三五成群,聚集一处或多处,排列成带状,基底呈潮红色,伴灼热感。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成簇水疱沿体表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常伴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带状疱疹病毒系脱氧核糖核酸疱疹病毒,又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医称“缠腰火丹”,亦称“蛇盘疮”。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蜘蛛疮”,“缠腰火丹”等病范畴,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泡带状分布的皮疹,并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的病症。本病好发于春秋两季,在人群的发病率约为10%~20%,随年龄的增高,发病率随之上升,尤以45岁以上患者为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患者的顽固性痛证之一,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1]。作者采用刺络拔罐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显效快、治疗周期短、不良反应小、经济且后遗神经痛较少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且痛如火燎,好发于腰间、肋间,民间称“蛇盘疮”,属中医“火带疮”范畴。该病四季可见,尤好发于春秋,往往在学习工作紧张劳累、情志不舒之后发病。中医理论认为系情志内伤,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毒邪而发病。我院采用中药王不留行治疗59例,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1治疗方法与效果取王不留行适量文火炒爆研粉,用鸡蛋清调为糊状,外敷于患处,每日2次(重症每日3~4次),药糊涂布的厚度为0.5cm,其上盖一纱布块固定(若水疱…  相似文献   

16.
36岁的李女士最近感到腰部剌痒、疼痛难忍,且出了一圈红色水疱样的小疹子,就像系了条带子,她母亲得知后大惊失色,说是“缠腰龙”。李女士赶紧来到医院,经检查诊断为“带状疱疹”。她依旧感到茫然,究竟什么是“带状疱疹”,而母亲说的“缠腰龙”又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7.
Waler医生问:水痘(作为原发性感染或疫苗接种后)的并发症是嗣后发生带状疱疹。以往的研究证明,与野型水痘病毒感染后相比,接种水痘疫苗的儿童带状疱疹发病率减低。由于我们偶尔看到儿童和/或其父母罹患复发性带状疱疹,所以我很想了解有关水痘疫苗减低这些人的带状疱疹复发率的经验或发表的资料。水痘疫苗能激发机体细胞介导免疫应答从而预防复发性带状疱疹吗? Brunell医生(美国国立变态反应和传染病研究所)答:对“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首先应采取水疱液作病毒培养,以确定其病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而…  相似文献   

18.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民间称为“蛇尾疮”、“缠腰蛇丹”。该病初起十分急剧,甚为痛苦。我们使用针刺“蛇眼穴”治疗带状疱疹共50余例,大部分在近期获愈。疗程最长五天,最短一天;最多针  相似文献   

19.
带状疱疹,俗称转腰龙、蛇盘疮,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其后潜伏于患者脊神经根或神经节内,当患者出现劳累、感染、外伤、恶性肿瘤等诱因导致免疫力降低时,可发病。带状疱疹多累及单侧肢体,好发于躯干及头面部,但身体各部位,如四肢、会阴部均有可能受累。头面部带状疱疹,严重者可伴有脑炎,如膝状神经节受累,可发生面瘫。故早期、积极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发生在化疗前或伴随皮损发生神经痛。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好得快”治疗护理了5例沿背神经分布的带状疱疹患者,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