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型通气模式对急性肺损伤犬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比较研究双水平气道压力调节通气(BIPAP)、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反比通气(IRV)和间歇气道正压通气(IPPV)对急性肺损伤犬心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急性肺损伤犬应用四种通气模式在0、0.5和1kPa呼气末压(EEP)时观察通气、气道压力、气体交换和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变化.结果与IPPV比较,BIPAP和APRV均能降低气道峰压(Ppeak)(P<0.05),但仅BIPAP(0.5 kPa EEP)能明显降低气道平均压(mPaw)(P<0.05).随着外源性呼气末正压(1 kPa PEEP)的应用,各通气模式均能改善动脉血氧合(P>0.05),以BIPAP和APRV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幅度最大(P<0.05),且BIPAP尚伴有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的改善和肺血管阻力降低(P<0.05).APRV和IRV的吸气时间均明显延长,但与IPPV比较,无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P>0.05).结论与IPPV比较,BIPAP、APRV和IRV在一定程度上均可降低Ppeak,BIPAP和APRV加1kPa PEEP后,PaO2分别升高47.1%和52.3%,但仅BIPAP平有PvO2升高和肺血管阻力降低.  相似文献   

2.
新型通气模式对健康犬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研究双水平气道压力调节通气(BIPAP)、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反比通气(IRV)和间歇气道正压通气(IPPV)对健康犬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健康犬应用四种通气模式在0、0.5及1kPa呼气末压(EEP)时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各参数变化。结果 EEP从0增加到0.5和1kPa后,各通气模式的气道峰压(Ppeak)和平均气道压(mPaw)均明显升高,但以BIPAP的升高幅度最小,平均肺动脉压(mPAP)最低。与IPPV比较,虽然APRV和IRV的Ppeak略低,但mPaw却明显升高,同时伴较大幅度的mPAP升高。结论 无肺损伤时,BIPAP对心肺功能的不利影响最小。与IPPV比较,APRV和IRV对气道压力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模式在临床的应用疗效及其对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与间歇正压通气(IPPV)进行比较。方法对10例急性呼衰患者先用IPPV模式通气,分别设置呼气末正压(PEEP)为0、5、10cmH2O然后将模式改为APRV,分别设置低压水平PL(即PEEP)=0、5、10cmH2O,相应的高压Ph水平分别为相同PEEP时IPPV平台压。观察通气期间呼吸力学、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在相同PEEP/PL下,IPPv模式时平均肺动脉压(mPAP)均高于APRV时,但只有在PEEP/PL为5cmH2O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PEEP/PL下,IPPV的平均动脉压(mABP)均高于APRV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心输出量(CO)、肺血管阻力(PVR)、体循环阻力(S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相同PEEP/PL下,IPPV时气道峰压(Ppeak)高于APRV时,在PEEP/PL为0和5cmH2O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模式时气道平均压(mPa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PEEP/PL下,AP—RV时的分钟通气量低于IPPV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aO2/FiO2则高于IPPV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急性呼衰患者中,APRV与IPPV相比,能以较小的峰压达到相似的通气效果且氧合功能优于IPPV,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两者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4种通气模式对严重烟雾吸入伤犬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5只犬分为PEEP组、PC组、CPAP组、IRV组和对照组。仿后1h开始连续24h机械通气。FiO2=0.4,PIP=16cmH2O,PEEP/CPAP=6cmH2O,除IRV组I:E=2:1外,其他通气组I:E=1:2。结果 各通气组治疗初期CVP、PAP、PCWP、PVR呈不同程度升高,24h呈回降趋势;各通气组分别于伤后6h或12h降至最低点后呈回升趋势,但对照组CI呈进行性降低。结论 本实验所采用的通气模式及参数于烟雾吸入伤早期持续24h通气治疗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初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平均气道压水平关系较密切;机械通气在改善机体供氧的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循环,增加心排血量;其中,CPAP组、PC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PEEP组和IRV组。  相似文献   

5.
反比通气(IRV)是指吸气与呼气之比≥1的一种特殊通气方式。国外已广泛用于小儿和成人急性呼吸衰竭及经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无效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国内报告较少。PEEP现已广泛用于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但因气道压增高使肺泡过度扩张,可导致气压伤等肺损伤。为此,我们观察了容量控制IRV对“正常肺部”病人及急性呼吸衰竭病人肺部气体交换和气道压的影响,并同PEEP和间歇正压通气(IPPV)进行比较。1临床资料选择15例机械通气病人,男11例,女4例,年龄25~67岁,平均42.5±12.7岁。急性呼吸衰竭10例,诊断标准为在吸氧时PaO2<…  相似文献   

6.
孙师元  党晓燕  万林  屈莉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70-1372
目的:探讨不同呼吸末正压(PEEP)值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6例急诊重症哮喘患者,行低潮气量、低频率、采用不同呼吸末正压(PEEP)值机械通气模式,监测上机前和上机后PEEP值为0 cmH2O、5 cmH2O、8cmH2O时的pH、PaO2、PaCO2、SaO2、气道峰值压(PIP)、内源性呼吸末正压(PEEPi)以及氧利用率(O2UC)。结果:应用不同PEEP值进行机械通气后,酸中毒、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改善(P<0.01),气道峰值压和PEEP i明显降低(P<0.01),氧利用率(O2UC)明显增加(P<0.01)。但PEEP值在5 cmH2O时疗效最好。结论:PEEP通气模式在急诊重症哮喘患者早期使用是安全、有效的,PEEP值在5 cmH2O左右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潮气量加呼气末正压 (PEEP)通气对重症胸外伤致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 12例胸外伤致急性肺损伤患者采用低潮气量加PEEP通气 ,并依次增加PEEP( 0、5、10、15及 2 0cmH2 O)。通过Swan Gaze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参数。结果 与机械通气前比较 ,PEEP在 5~ 10cmH2 O范围内 ,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和平均血压 (MBP)明显增加 ,心率 (HR)下降 (P <0 0 1) ;当PEEP增加到 15~ 2 0cmH2 O时 ,CO和CI下降 ,HR、肺动脉压(PAP)、体循环阻力 (SVR)和肺循环阻力 (PVR)增加 (P <0 0 1) ;PEEP在 5~ 10cmH2 O范围内 ,肺静态顺应性 (Cst)增加 (P <0 0 1) ;PEEP增加到≥ 15cmH2 O时 ,Cst下降。结论 对重症胸外伤致急性肺损伤患者给予低潮气量加适当PEEP( 5~ 10cmH2 O)通气可减少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通气模式对健康及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犬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PRVC和间歇正压通气(IPPV)两种通气模式在呼气末压为0、0.5、1.0和1.5kPa时,分别测定健康犬及油酸诱发ALI犬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血气参数。结果 健康犬PRVC较IPPV模式下除了在PEEP为0.5kPa时,气道峰压(PIP)、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肺血管阻力(PVR)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差异均无显著性。ALI犬PRVC较IPPV模式下各PEEP水平的PIP、平均气道压(mPaw)、Cdyn、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耗(VO2)的影响均有显著意义,但两种通气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与IPPV相比,PRVC通气模式能降低PIP,增加Cdyn和提高pa(O2),两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RVC更适用于ALI/ARDS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加肺复张策略(LR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创伤后合并ARDS的患者28例,先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维持8 h后,随机选择ASV或继续IPPV机械通气。选择ASV通气模式时,其分钟通气量设置应与IPPV时相同。通气时,两种模式下的呼气末正压(PEEP)均按0、5、10 cmH2O依次增加,每一PEEP的通气时间为60 min。ASV通气模式时,在每一PEEP水平加用LRM(ASV+LRM模式)。前一通气模式使用3 h后,将通气模式调为IPPV,PEEP调到0;1 h后换另一种模式。每个PEEP水平通气50 min时,用Swan-Ganz导管、心电监测仪、呼吸机监测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结果 在同一PEEP水平下,ASV+LRM模式与IPPV模式相比较,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SV+LRM模式时,同一PEEP水平下气道峰值压(PI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EEP为5 cmH2O时,肺动态顺应性、动脉氧分压和氧供均增加,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V+LRM模式比IPPV模式更有利于ARDS患者的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加肺复张策略(LR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创伤后合并ARDS的患者28例,先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维持8 h后,随机选择ASV或继续IPPV机械通气。选择ASV通气模式时,其分钟通气量设置应与IPPV时相同。通气时,两种模式下的呼气末正压(PEEP)均按0、5、10cmH2O依次增加,每一PEEP的通气时间为60 m in。ASV通气模式时,在每一PEEP水平加用LRM(ASV+LRM模式)。前一通气模式使用3h后,将通气模式调为IPPV,PEEP调到0;1h后换另一种模式。每个PEEP水平通气50 m in时,用Swan-Ganz导管、心电监测仪、呼吸机监测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结果在同一PEEP水平下,ASV+LRM模式与IPPV模式相比较,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SV+LRM模式时,同一PEEP水平下气道峰值压(PI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EEP为5cmH2O时,肺动态顺应性、动脉氧分压和氧供均增加,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V+LRM模式比IPPV模式更有利于ARDS患者的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双人面罩手控通气(M)、面罩容量控制通气(VC)、面罩压力控制通气(PC)这三种不同的通气方式在麻醉诱导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患者分为三组,M组由两名麻醉医师行双手手控面罩通气,VC组和PC组由一名麻醉医师双手扣面罩,麻醉机给予通气。VC组设定吸气潮气量(VT)8 ml/kg,呼吸频率(RR)16次/min,PC组设定RR 16次/min,调节吸气压力值以达到VT8 ml/kg。持续5min,每分钟记录呼吸、循环等参数。结果M组的呼末CO2  相似文献   

12.
使用漂浮导管通过温度稀释法和无创性心排血量监测仪,进行动物实验,并观察16例心肺功能正常的颅脑手术和23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人,于术毕早期研究IPPV、CPPV、CPAP、IMV、SR等不同通气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CPPV 5cmH_2O时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15cmH_2O时对循环功能影响非常显著,但CPAP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初步探讨不同通气方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机制,据此选择和应用合适的通气方式和最佳PEE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辅助控制呼吸(AMV/CMV,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的通气规律。方法:启动NewportE200呼吸机,选A/C,通气频率(f1)依次为6、10、12次/min。操作者分别于AMV和CMV的吸气时间(Ti)内、第3、60.f1^-1秒对螺纹管的“Y”接口吸气(均达触发负压)分为A、B、C组,不吸气者为D组。每组在AMV和CMV后分别测试15次。选SIMV,f1诊次为4、5、6次/min,操作者在同步时间间期(STP)后25%的结束前吸气等触发负压为E组;在后25%不呼吸为F组;在前75%,其吸气负压分别等于、大于触发负压而在后25%结束前又小于此水平分为G、H组,每组测试30次。结果:A/C:A组不触发,AMV,B、C组均触发AMV,A、B、D组的CMV均出现在AMV或CMV后第60.f1^-1秒.SIMV:里STP后25%的结束前E、H组触发机制通气而G组不触发;在结束时F、G组开始机械通气。结论:在患者自主呼吸均触发呼吸机产生AMV时,A/C的通气模式不仅为AMV,还可为AMV+CMV。SIMV:机械通气可不由患者吸气触发,并有不同步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比例辅助通气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需要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首先进行常规机械通气(SIMV模式),分别于通气1小时后改为SIMV+PAV模式通气1小时,观察人机对抗次数、每分钟通气量(MV)、动态肺顺应性(Cdyn)、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的人机对抗次数明显减少,而MV、Cdyn的数值均呈明显增加,三个指标数值变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数值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AV+SIMV模式,明显减少了人机对抗,提高了新生儿通气的舒适水平,减少了患儿所需的呼吸功。  相似文献   

15.
张莉 《中外医疗》2016,(17):105-106
目的:对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的患者经由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的治疗方式,对照组的患者经由常规通气的治疗方式。对比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通气后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中有92.7%的患者抢救成功,对照组患者中有67.3%的患者抢救成功,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的各项指标情况也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双重控制模式(dual control modes)与容控和压控模式的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对81例ARDS病人随机分组给予容控模式(volume control mode)、压控模式(pressure control mode)以及双重控制模式通气,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监测病人机械通气参数、通气、换气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双重控制模式气道压力小于容控通气,与压控通气组无明显差异。RR、分钟通气量(MV)、氧合指数(OI)、血流动力学指标三种模式无明显差异。无一例出现气压伤。结论:双重控制模式结合了容控通气与压控通气的特点,提高了人机协调性,但与传统通气模式相比,治疗中没有绝对的优势。只有合理地采用个体化肺保护通气策略(LPV),才能取得良好的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细菌学特点和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1月该院56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VAP发病率为30.35%;40例病情缓解,平均机械通气时间(5.16±1.24)d;16例死亡,平均机械通气时间(9.24±1.36)d;V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占74.67%,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结论 VAP发生率、病死率高,早期预防、合理治疗有利于VAP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influence of cardiac-pulmonary function on clinical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using Proportional assist ventilation (PAV),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PSV) and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PPV). Here, we also describe some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clinical use of PAV.Methods Using the IPPV mode in te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calculate Elastance (Ers) and Resistance (Rrs), then change to PSV, set inspiratory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PAP) according to IPPV, so that tidal volume (V(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IPPV. We then changed the mode into PAV and set the assist ratio according to PSV, so that V(T) and Ppeak were the same as that of PSV. Then we observed the changes of respiratory mechanics, blood gas levels and hemodynamics during ventilation.Results Compared with PSV and IPPV, peak pressure (Ppeak) of PAV was markedly lower while V(T) was similar; work of breathing of patient (WOBp), and work of breathing of ventilation (WOBv) were also lower; center vein pressure (CVP) and 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PCWP) of PAV were markedly lower than that of IPPV while V(T) were similar. Compared with PSV, V(T), mean blood pressure (mBP) and cardiac output (CO) of PAV were higher.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 and WOBp of PAV were lower while Ppeak was similar; the differences in WOBp were notable. Conclusions For clinical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compared with PSV and IPPV, PAV has lower airway pressure、less WOBp and less influence on hemodynamic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序贯性机械通气在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序贯治疗组依次选择BiPAP→A/C→SIMV或SIMV+PSV→BiPAP或PSV+PEEP通气模式,而对照组选择A/C→SIMV通气模式。结果序贯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撤机失败、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无创-有创-无创性序贯通气是治疗危重支气管哮喘行之有效的手段,能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减少撤机失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闫霞  曹官铭  王导新 《重庆医学》2007,36(16):1638-1640
目的 评价无创通气对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46例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无创组及有创组.无创组23例经鼻或鼻面罩接呼吸机,有创组23例经鼻气管插管.结果 有创组通气2h后,PaO2 明显上升(P<0.05),PaCO2 明显下降(P<0.05),神志开始清醒,平均通气时间(8±4)d,成功拔管21例,有效率91.3%;无创组治疗2h后,动脉血气PaO2 明显上升(P<0.05),PaCO2 下降不明显(P>0.05),8例(34.8%)最后改为有创通气,有14例避免了插管,降低插管率为60.9%;无创组28d病死率为26.1%,有创组28d病死率为8.7%,高于有创组(P<0.05).结论 有创通气短期改善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的效果优于无创,无创组有60.9%避免了插管,但病死率高于有创组.危重的Ⅱ型呼吸衰竭有创通气疗效优于无创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