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早期宫颈癌首选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预后。但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早期术后宫颈癌患者出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几率明显增加。近年来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故就现有的术后放疗、化疗及放疗联合化疗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第三大常见肿瘤 ,每年大约有 3 70 0 0 0新诊断的病例 [1]。尽管目前临床上应用手术或放疗治疗早期宫颈癌治愈率已达 90 %以上 ,但对中晚期病人的治疗仍比较困难 ,还有 3 5%病人没有有效地治疗的办法而发展为持续性或转移性疾病。故对宫颈癌的治疗和预防需要发展更有效的或辅助治疗。在所有宫颈癌细胞中几乎都有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和病毒转化蛋白的表达 ,表明这一病毒在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高危 HPV的感染是宫颈癌的必然起因 ,这为发展治疗性疫苗来治疗早期和晚期宫颈癌提供了的机会。HPV预防性疫苗的发展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9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行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和单纯顺铂联合放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六周的治疗,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顺铂联合放疗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疗效明显高于单纯顺铂联合放疗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宫颈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则采取放射治疗。因并发症问题,常使放射剂量受限,使局部未控、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发生率无明显改善,疗效进入一个平台期。近年来,随着同步放化疗的研究,同步放化疗已经成为改善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同步放疗组、单纯放疗组,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性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临床收集84例局限性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4例)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治疗组(40例)均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并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性晚期宫颈癌近期观察是安全和有效的,有效率达到95%,与单纯新辅助化疗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性晚期宫颈癌是有效的,同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存在发病率上升且发病年龄低龄化的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为52.2岁[1],但5年生存率没有明显的提高[2],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手术治疗和放疗是传统的治疗手段,针对的是宫颈原发灶、宫旁三角区和区域淋巴结的治疗,不能控制肿瘤周边肉眼看不到的亚临床转移灶。近年来,随着肿瘤化学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迅速发展,宫颈癌的化学治疗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动脉化疗作为综合治疗宫颈癌的手段之一,目前主要应用于宫颈癌手术和放疗前的辅助化疗、宫颈癌急性出血期的止血及中晚期、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作为一项新的有效治疗宫颈癌的手段,宫颈癌的动脉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205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宫颈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FACT-CxV4. 0)中文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时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状况和职业等;治疗资料包括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纳入研究的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109(93,123)分,其中生理状况为18(15,21)分;社会/家庭状况为20(17,23)分;情感状况为18(16,20)分;功能状况为16(11,21)分;附加关注为37(32,42)分。年龄(P0. 05)、放疗是否结束(P0. 01)、家庭状况(P0. 01)和婚姻状况(P0. 01)是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积极处理放疗相关并发症,加强患者教育及康复指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局部进展期和中晚期直肠癌、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同步放化疗。骨盆是全身造血骨髓分布比例最大的区域,也是盆腔肿瘤患者放疗时无法避免的区域。同步放化疗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增加了血液毒性的发生率,一旦出现严重骨髓抑制,会导致治疗中断,延长治疗时间,最终可能影响疗效。骨髓抑制风险识别是肿瘤放化疗治疗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从放疗技术、放疗剂量学参数和化疗方案等方面对国内外肿瘤放化疗与骨髓抑制相关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构建我国骨髓抑制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以便早期识别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葛玉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628-1630
目的: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血清IL-2、IL-4水平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前测定血清IL-2、IL-4水平.调查并记录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相关资料,重点分析血清IL-2、IL-4水平与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经评估结果显示,60例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共46例,占比76.67%,治疗无效患者共有14例,占比为23.33%;与治疗有效组早期宫颈癌患者比较,治疗无效组血清IL-4水平上升,IL-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有效组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比较,治疗无效组脉管间质浸润的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与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无效有关(OR>1,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存在一定无效风险,血清IL-2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与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无效有关.  相似文献   

10.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如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其治疗效果较好,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及手术合并放疗三种。自1990年1月至2001年7月,我院妇科根据临床分期、年龄、全身情况,对30例子宫颈癌病人进行了扩大全子宫切除术、子宫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通过术后骨盆死腔阴道负压引流(以下简称盆腔引流)的临床应用,观察及精心护理,有效地控制了骨盆死腔炎性浸润,脓肿及术后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但宫颈癌根治术手术操作较复杂,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易出现并发症。我院1997年3月至2006年3月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7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76例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放疗前后免疫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浦红  何成章  王丰  刘志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18(10):727-728,731
目的 :探讨放疗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 2 2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前后细胞免疫表型的改变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癌放疗前CD3 、CD4 、CD8 、CD3 CD4 均较对照组低 ,NK值较对照组高 ,但无显著性差异 ;放疗后CD3 、CD4 逐渐降低 ,CD8 和NK升高 ,CD3 CD4 逐渐降低 ,最后比例倒置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无明显抑制 ,放疗可损伤其免疫功能 ,提示放疗期间应辅以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3.
子宫颈癌在女性肿瘤发病率中占第2位,目前放疗和化疗结合是对疾病浸润阶段的一种选择性治疗。而宫颈癌相关基因治疗的研究在近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改善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对宫颈癌的基因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选取常规放射治疗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复发率及转移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2例,采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n=51)与治疗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n=51).对比分析2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与血...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三维放射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CT、MRI、PET图像的三维后装治疗计划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剂量计算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宫颈癌放疗时剂量优化、屏蔽、多通道施源器及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腔内后装放疗时,微型热释光片体内剂量测量是预测直肠并发症的有效指针,施源器的固定对确保剂量的准确性具重要意义.基于CT、MRI和光束扫描的凝胶三维剂量仪是目前三维剂量核实的主要手段,PET影像在宫颈癌的腔内后装治疗和体外调强放疗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体外调强放疗(IMRT)、顺铂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取97例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55例患者采用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IMRT、顺铂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二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IMRT、顺铂治疗(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效果、危及器官放射损伤程度、患者3年预后结局差异。结果:经过联合放化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18% vs 88.10%, P<0.05)。放疗过程中,观察组小肠、膀胱、直肠接受放疗的平均受照射剂量、2.0 cm3受照射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年,两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3年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IMRT、顺铂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效果优于二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IMRT、顺铂治疗,对危及器官的放射性损伤程度更低,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评价宫颈癌放疗计划中靶区的适形度指数,来评价放疗计划的优异性。方法:选择10例宫颈癌患者,每周治疗前做1次CT扫描,扫描的图像在TPS上和首次做放疗计划定位的图像进行融合。然后,在融合图像上勾画靶区、危及器官,将首次放疗计划移植到扫描图像上并对靶区及危及器官进行评价。结果:分别对每位患者开始治疗后CT图像上7野、5野调强,4野适形放疗计划评估与首次治疗计划评估相比较。靶区适形度指数呈正向高度相关(P0.05),均匀性指数呈弱相关。膀胱、直肠的V_(50)、V_(40)的变化与靶区体积变化呈正相关且变化比较大,而股骨头相对变化较小。小肠最高剂量虽有差异,但不在同一点因而不能准确评价。结论:通过对比发现膀胱、直肠体积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适形指数没有差异。因此适形指数可以作为宫颈癌整个放疗疗程评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同步放疗联合奈达铂、紫杉醇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同步放疗联合奈达铂、紫杉醇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6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疗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奈达铂、紫杉醇治疗。治疗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1.25%和75%,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对照组的总生存率(68.7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62.5%)及无局部复发率(62.5%),与研究组的总生存率(90.63%)、无远处转移生存率(87.5%)及无局部复发率(81.25%)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在予以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结论同步放疗联合奈达铂、紫杉醇治疗宫颈癌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付虹霞 《医学信息》2007,20(9):1680-1681
子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腔内治疗配合外照射一直是中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但有30%~40%的患者治疗失败,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的局部复发。近年来,一些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提示,同步放化疗很可能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一种标准治疗模式。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BP化疗加放疗联合治疗晚期子宫颈癌50例(放化组),配对抽取同期单纯放疗组50例作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择宫颈癌常规放疗患者10例,5例行固定源皮距照射(SSD),5例行等中心定角照射(SAD),每位患者每周在模拟定位机上重复摆位验证3次,将验证图像与同一患者定位图像骨性标记点A到X,Z轴的垂直距离进行比较,求出在X,Z轴方向上的偏移。将SSD、SAD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SSD(仰卧)与SAD(0°)在X,Z轴方向无统计学差异(P>0.05)。SSD(俯卧)与SAD(180°)在X,Z轴方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模拟定位机设计测量宫颈癌常规放疗的摆位误差方便可行,为减少或避免宫颈癌常规放疗摆位误差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宫颈癌常规放疗的准确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