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传正  唐海燕  吴发庆 《吉林医学》2010,31(18):2909-2910
<正>腰痛是一种常见病,不仅引起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还极大地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劳动能力,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负担[1]。临床报道下腰痛在腰痛中最多见,患病率占11.8%~40.0%,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慢性腰痛的最常见类型,约40%~70%。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是一种非神经根性疼痛综合  相似文献   

2.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疾患,许多人在一生当中都息过腰痛.虽然腰部任何组织结构,如椎间盘、关节突、关节、肌肉等病变均可致腰痛,但腰痛多由腰椎退行性疾病引起,而腰椎退行性疾病多始发于椎间盘退变.Schwarzer等[1]临床研究表明,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pain,DLBP)占慢性腰痛的39%;而Cohen等[2]发现慢性腰痛病人有65%为盘源性腰痛.  相似文献   

3.
下腰痛是骨科和疼痛科门诊中常见的疾患,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临床报道患病率从11.8%~40%不等.以往多认为椎间盘突出是间盘疾病导致下腰痛的先决条件,但最近研究表明,即使没有椎间盘突出,发生于椎间盘内部的病变也能引起下腰痛,它与椎间盘自身结构病变有关,这种因椎间盘病变引起的下腰痛称为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1~3].  相似文献   

4.
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一侧小关节、椎板切除椎体间、对侧小关节、椎板植骨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5例。结果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FDA推荐的Simmons法椎间融合率达100%。手术后腰背疼痛21例患者消失,3例患者明显缓解。结论一侧小关节、椎板切除,椎体间、对侧小关节、椎板植骨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操作简单、费用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下腰痛是骨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下腰痛的原因较复杂,Schwarzer等[1]的临床研究表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占慢性下腰痛的39%,由此可见盘源性下腰痛是目前困惑腰痛患者的主要原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  相似文献   

6.
<正>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主要是由腰椎关节突关节所致,占慢性腰痛的15%~40%~([1-2])。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等~([3])。本文研究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精准针刀对腰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9年7月,7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CT引导下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质量浓度为30~40μg/mL,剂量为5~10 mL,疼痛复制反应阳性66例(91.67%).结果 随访7~54个月,平均20个月,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均恢复正常生活.VAS评分较术前下降50.36±2.32(P<0.01),ODI评分下降42.23±5.38(P<0.01).优良率90.28%(65/72),有效率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臭氧气栓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注射臭氧的CT表现近似椎间盘造影.  相似文献   

8.
腰痛患者中绝大部分是下腰痛,而在下腰痛患者中椎间盘源性腰痛大约占85%。椎间盘源性腰痛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焦点,它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不同于神经根性腰痛。现就有关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椎间盘造影进行阐述,对目前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微创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以及最近正在研究的基因治疗和生物学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慢性下腰痛病变的主要相关CT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下腰痛病变的主要相关CT影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4例慢性下腰痛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124例中椎间盘突出82例,占66.13%;椎间盘退变致椎间盘膨出49倒,占39.52%;后纵韧带骨化21例,占16.94%;骨性椎管狭窄14例,占18.29%。其中肌源性慢性下腰痛8例经临床捡查及治疗确定。结论 椎间盘病变是引起慢性下腰痛的主要原因,具有典型的CT影像改变,后纵韧带骨化及椎管狭窄亦可引起慢性下腰痛,正确分析其CT影像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余辉 《当代医学》2021,27(24):29-31
目的 探讨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MRI影像学异常征象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行腰椎小关节MRI检查的腰痛患者28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24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椎间盘、附件、椎体病变MRI影像学异常征象.结果 观察组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小关节退变、小关节积液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间盘膨出、软组织肿胀、棘间韧带高信号、Modic改变、Schmorl结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痛症状患者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小关节退变与积液MRI影像学异常征象和健康人群具有显著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腰痛患者的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下腰痛被认为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引起下腰痛的原因很多,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是慢性下腰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占其发病率的28%~40%.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chronic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CDLBP)的治疗是目前困扰脊柱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各种治疗手段均存在一定局限性,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方法得到缓解,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手术不可避免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如相邻间隙的退变、运动节段的丢失、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等.我院2011-11-2012-10采用椎间盘内脉冲射频治疗DLBP患者26例,近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CT腰椎间盘造影术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T腰椎间盘造影术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T和/或MRI检查无腰椎间盘突出征象的25例慢性下腰痛患者34个腰椎间盘行CT椎间盘造影术,采用统一的椎间盘造影方法和1~5型CT椎间盘造影分型,分析阳性、阴性椎间盘注射对比剂的量。结果CT椎间盘造影的34个腰椎间盘中14个为2型,均为阳性椎间盘,注射对比剂量为0.2~1.1ml,平均0.65ml;2个为5型,均为阳性椎间盘,注射对比剂量0.8~1.1ml,平均0.95ml;11个为3型,其中3个为阳性椎间盘,注射对比剂量为0.7~0.9ml,平均0.8ml,8个为阴性椎间盘,注射对比剂量为1.2~1.7ml,平均1.45ml;7个为1型,即正常椎间盘和阴性椎间盘,注射对比剂量为1.2~1.8ml,平均1.5ml。阳性椎间盘([0.810±0.469)ml]与阴性椎间盘([1.480±0.364)ml]所注射的对比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腰椎间盘造影术通过显示阳性椎间盘对盘源性下腰痛具有定性诊断价值,与普通腰椎间盘造影术比较,CT腰椎间盘造影术具有定位、诊断精确,操作时间短,患者痛苦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椎间盘性腰痛的腰椎磁共振成像特点,探讨腰椎磁共振成像对椎间盘性腰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确诊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共106例,分析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对椎间盘性腰痛的MRI表现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结果椎间盘性腰痛主要发生在L4/5和L5/S1(64.15%);椎间盘源性腰痛MRI特点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区(71.69%)、椎间盘低信号改变(64.15%),软骨终板变性(58.49%)和Schmorl结节(59.43%)。结论椎间盘性腰痛的MRI表现以HIZ为可靠的标志性影像;Modic征和Schmorl结节其辅助作用,MRI能够为椎间盘性腰痛的诊断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
腰部疼痛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腰痛。慢性腰痛的原因复杂,为便于理解,从症状出发将其粗略地分为两类:第一类,腰痛一般位于腰4、5椎水平(相当于系腰带处),劳累后加重、休息可缓解,部分患者不能久坐或久站,年龄一般小于40岁,少数患者表现为反复腰扭伤。第二类患者,腰痛晨起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年轻患者需考虑强直性脊柱炎、椎间盘源性疼痛等原因,老年患者多数原因为脊柱骨关节炎。本文主要介绍第一类慢性腰痛的康复治疗。这类腰痛的原因在于局部稳定肌功能下降,导致其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对腰椎关节加以很好的保护,引起腰痛。康复方案包括健康指导和主动运动训练两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后路椎体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17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切除、椎弓根螺钉系统短节段固定加髂骨取骨椎间隙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随访2~4年,腰痛改善率82.3%,腰椎融合率100%;未发生植骨块脱出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该术式用于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慢性下腰痛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近来的研究发现下腰痛主要来源于腰椎间盘内部,腰椎间盘外形正常,无腰椎间盘突出,脊髓造影和CT扫描正常。这种由椎间盘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腰痛,即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pain),是慢性下腰痛的最多见类型,约占40%。腰椎间盘造影术是目前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最重要手段和方法。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最近我们的组织学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椎间盘性腰痛的腰椎磁共振成像特点,探讨腰椎磁共振成像对椎间盘性腰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确诊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共106例,分析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对椎间盘性腰痛的MRI表现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结果椎间盘性腰痛主要发生在L4/5和L5/S1(64.15%);椎间盘源性腰痛MRI特点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区(71.69%)、椎间盘低信号改变(64.15%),软骨终板变性(58.49%)和Schmorl结节(59.43%)。结论椎间盘性腰痛的MRI表现以HIZ为可靠的标志性影像;Modic征和Schmorl结节其辅助作用,MRI能够为椎间盘性腰痛的诊断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8.
慢性腰痛是个多发病,除小儿比较少见外,无论男女、青年、壮年和老年都比较常见,尤以从事重体力劳动的青壮年男子更为常见。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腰部和骶部的骨、关节、椎间盘、韧带、肌肉和筋膜的各种器质性疾患,可以引起慢性腰痛;附近脏器的各种疾患,甚至功能性疾患,也能引起慢性腰痛。以下要谈的慢性腰痛限于前者。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磁共振正常的椎间盘源性腰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MRI显示椎间盘正常信号强度但椎间盘造影显示纤维环破裂和存在疼痛复制反应的椎间盘源性腰痛特殊病例,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2003年8月至2008年11月,慢性下腰痛且行腰椎间盘造影术病人288例.其中腰椎MRIT2加权显示正常信号强度,但椎间盘造影术显示纤维环撕裂和腰痛复制的病人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0~44岁,平均29.6岁.病程8个月~3年,平均1.8年.应用Dallas CT椎间盘造影分级方法评估纤维环撕裂程度.结果 12例慢性腰痛但MRI显示正常信号强度的病人中,共行腰椎间盘造影33个椎间盘.12个病人12个椎间盘显示疼痛复制和纤维环撕裂,其中显示2级撕裂者3个,3级撕裂者9个.结论 对一些顽同性腰痛病人,保守治疗无效,提示是椎间盘源性的,但MRI检查正常需要行进一步治疗时,如行腰椎微创手术或腰椎融合术时,仍需考虑行腰椎间盘造影术,以确定疼痛的椎间盘.  相似文献   

20.
张长生  李岩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56-157
资料与方法 收治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19~55岁,平均35岁。无神经根性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包括腰痛、臀部痛、坐姿耐受时间小于分钟,同时排除了小关节紊乱和肌筋膜炎等常见的引起腰痛的原因。查体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