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郑州市中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了解郑州市中学生心理状况,为下一步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在郑州市抽取1所高中,2所初中,共计1 387名学生,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郑州市中学生心理总均分为2.01,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5.00%,其中轻度心理问题39.80%,无严重心理问题;学习压力感出现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男生和女生各种心理状况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状况的比例低于初中学生(P0.05);生活费够花、有无话不谈同学(朋友、家人)、家庭快乐、学习快乐的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状况的比例高于其他组别学生(P0.05)。结论郑州市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自我感觉环境较为宽松的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状况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了解深圳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及与自杀心理行为的相关性,为学生自杀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深圳市初中和高中各5所学校的4 01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心理亚健康状况、自杀心理行为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21.38%,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检出率分别为24.66%,11.81%和3.64%.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检出率均高于未处于心理亚健康者(P值均<0.01).相关分析显示,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数与自杀意念次数、自杀计划次数和自杀未遂次数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0.33,0.17,P值均<0.01).结论 深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亚健康状况与自杀心理行为相关.应多关注心理亚健康状况学生的自杀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远郊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远郊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5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上海市浦东新区远郊某地区1179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1179名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9.41%,心理问题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是强迫症状、敌对和偏执。高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初中生(P〈0.05)。年龄、是否独生、家庭关系、学习成绩、同学关系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浦东新区远郊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好,应继续加强对远郊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家庭亲子关系量表和自拟相关问题,对吉林省长春市2所中学53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家庭经济水平低的学生更易产生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等不良状态;(2)离异家庭的学生更易产生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3)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4)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其次是家庭经济条件、父母之间的关系。结论家庭的主客观因素均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发展有影响,家庭因素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杨卉  马娟  倪娜  姬菁  张颖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7):554-555,559
目的了解陕西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省抽取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商洛市作为研究现场,在每个市的普通高级中学抽取高三学生共570人,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528名学生中,心理健康者占52.7%,存在轻度问题者占44.1%,存在中等程度问题者占3.2%,存在较重及严重问题者无。各因子检出率(因子分≥3)前三位为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敏感,检出率分别为13.4%、13.8%和10.6%。男女生各因子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理科生在强迫、偏执、焦虑、适应不良4个因子的得分高于文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 应届生在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适应不良7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复读生(P〈0.05)。结论陕西省高三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届生、理科生心理问题较严重,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促进社会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化县初、高中学生4 237名,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结果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52.56%,焦虑心理检出率26.95%,有明显心理障碍或精神病性症状者8.95%。SCL-90单因子分析,强迫因子均值(2.23±0.60),人际关系(2.14±0.71),敌对(2.03±0.75),偏执(1.98±0.68)。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社会心理因素有:父母关系差、学习压力、家庭经济贫困、留守儿童、独生子女、不适学习环境等。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较为常见。建议社会、家庭及政府教育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笔者所在城市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SCL-90)表,随机抽样笔者所在城市两所重点中学12~18岁学生50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问题检出率18.1%,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焦虑等。男女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CL-90中女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生,而男生敌对、偏执因子分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9.98%与1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点中学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张家港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张家港市5091名在读的初中、高中、职业中学的学生进行评价,对男女之间、城市与农村学生之间进行比较,并与有关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有14.28%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男女之间心理问题存在一定差别,女生比男生更易患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的症状,男生比女生更偏执,易产生敌对情绪,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易患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精神病性症状;与常模相比,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低于常模、抑郁因子分基本无差异外,SCL-90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结论 中学生是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差异,应及时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冰蔚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8):1086-1088
目的掌握大学新生有自杀意念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科技学院2009级3 85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筛查有自杀意念学生162人,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结果自杀意念检出率为4.21%,存在生源(χ2=12.36,P=0.000)、学科(χ2=18.4,P=0.002)差异,无性别差异(χ2=0.299,P=0.583);UPI、SCL-90量表中,有自杀意念者总分、因子均分高于无自杀意念者(P<0.01);回归分析显示,对自杀意念有影响的因素按OR值大小排列依次是:抑郁(17.238)、其他(2.453)、敌对(1.713)、偏执(1.647)、性别(0.676)、人际敏感(0.449)、强迫(0.412)。结论有自杀意念的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境低落、睡眠障碍、饮食异常、敌对、偏执是自杀高风险因素,重点关注对口生、农科类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0.
长沙市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天玉  黄鑫  杨艳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2):926-927
目的了解长沙市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503名八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属于正常范围、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5.77%,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5.03%,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仅占0.20%。各因子检出率为:学习压力占16.90%,情绪不平衡占13.92%,人际敏感占10.14%,焦虑占9.74%。结论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不比其他年级学生严重,但应防微杜渐,由于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显示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