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龙游县8所中学的部分中学生,应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96名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5.80%;女生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及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男生,男生情绪不稳定因子在总分和中度以上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独生子女的强迫症状因子轻度以上异常检出率高于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的情绪不稳定因子中度以上异常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杨卉  马娟  倪娜  姬菁  张颖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7):554-555,559
目的了解陕西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省抽取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商洛市作为研究现场,在每个市的普通高级中学抽取高三学生共570人,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528名学生中,心理健康者占52.7%,存在轻度问题者占44.1%,存在中等程度问题者占3.2%,存在较重及严重问题者无。各因子检出率(因子分≥3)前三位为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敏感,检出率分别为13.4%、13.8%和10.6%。男女生各因子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理科生在强迫、偏执、焦虑、适应不良4个因子的得分高于文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 应届生在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适应不良7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复读生(P〈0.05)。结论陕西省高三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届生、理科生心理问题较严重,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地氟病区氟斑牙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制定心理疏导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古蔺县2385名初中和高中生进行氟斑牙临床诊断(氟斑牙组、正常组和可疑组共3组)和自我判断(氟斑牙组、正常组和不知道组共3组),并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诊断中学生氟斑牙检出率为59.8%,学生自我判断氟斑牙患病率为11.9%;氟斑牙自我判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低(Kappa=0.141,P〈0.001)。临床诊断结果显示,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在3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判断结果显示,除学习压力维度外,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其余9个维度均分在3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判断氟斑牙患病程度与其心理健康水平(除学习压力维度外)有关联,建议当地政府将地氟病的早期健康教育纳入议事日程,且应在氟斑牙相关危害性宣传中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绍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绍兴市某初中3个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以问卷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306名学生中,心理问题总检出率30.39%,其中轻度29.08%,中度及以上1.31%。男女生间总均分及各因子异常率无显著差异;但人际关系、情绪不平衡(P<0.05),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及总均分异常率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且随年级升高逐渐增加。结论绍兴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可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度及以上心理异常者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重点高中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省属重点中学住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方法用周步成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方法,对来自全省的512名住校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21.9%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男生问题率是17.6%,女生问题率是27.7%,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性别差异显;汉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少数民族学生略高;昆明市市区与昆明市周边县、昆明市周边县与地州县市的学生之间各项指标均无显差异;昆明市市区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上均显好于地州县市学生;父母化程度高低对子女心理健康影响较大,母亲化差异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高于父亲。结论重点中学高一住校生有一定比例的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性别、生源及父母的化程度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中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所不同类型的中学,根据学习成绩将入组学生分为4个组,用青少年自评行为量表(YSR)进行调查、评价。结果 4组学生YSR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具有发生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危险性,因子分析显示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其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表现为情绪问题发生率较高。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成绩与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郑州市中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了解郑州市中学生心理状况,为下一步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在郑州市抽取1所高中,2所初中,共计1 387名学生,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郑州市中学生心理总均分为2.01,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5.00%,其中轻度心理问题39.80%,无严重心理问题;学习压力感出现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男生和女生各种心理状况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状况的比例低于初中学生(P0.05);生活费够花、有无话不谈同学(朋友、家人)、家庭快乐、学习快乐的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状况的比例高于其他组别学生(P0.05)。结论郑州市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自我感觉环境较为宽松的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状况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芜湖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芜湖市57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35.7%的初中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5.3%的初中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得分排在前三位的是学习压力,自我强迫,情绪不稳;(2)在抑郁、焦虑、自我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焦虑因子上,留守初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初中生,在另外9个因子上,两类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芜湖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应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要关注女生和留守初中生。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应用SCL-90量表测量385名中学生及其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中学生与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比全国常模差,中学生与父母的心理健康相关性显著。结论 父母心理健康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余江霞  朱永永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32-4434
[目的]了解和掌握职教新生身心健康状况,比较不同层次新生心理问题,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依据。[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测试。[结果]所测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中职学生和大专新生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较为明显,技师班新生除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明显外,敌对情绪较中职学生和大专学生显著;女生平均因子分数要高于男生,在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和恐怖因子上较男生突出。[结论]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初中生心理卫生问题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应用自编儿童心理卫生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所属的中学1 58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一所中学841人为干预组,另一所中学744人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综合干预,前瞻性观察心理卫生问题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干预组检出139人,阳性率16.53%;对照组117人,阳性率15.7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9,P>0.05)。干预前两组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对干预组进行2年综合干预后,对两组再重新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干预组心理卫生问题检出阳性率明显下降至9.23%;对照组检出阳性率为16.50%,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8.41,P<0.01)。干预组在干预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初中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江西省3所乡中学775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结果 留守初中生心理问题≥1项的阳性检出率为72.4%,但与非留守及曾留守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初中生恐怖倾向阳性检出率为16.5%,非留守初中生为9.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P<0.01);初二年级留守学生冲动倾向得分为(4.49±2.25),明显高于非留守学生(2.64±2.08)及曾留守学生(3.91±2.41)(P<0.05);非留守男生自责倾向得分为(5.34±2.39)明显高于留守男生(4.69±2.54)及曾留守男生(5.02±2.41)(P<0.05);初三年级非留守学生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得分为(5.85±2.21),(5.84±2.10),明显高于留守学生(4.86±2.31),(4.78±2.22)和曾留守学生(4.42±2.71),(5.50±2.84)(P<0.05)。结论 与非留守初中生比较,留守初中生心理问题表现不明显,但阳性检出率有明显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济南市某校初中生2 385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etraffande Uppfostran, EMBU)、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进行评估。 结果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检出率为15.4%,性别、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偏爱被试项,心理健康不良组与健康组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父亲职业、父亲健康状况、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社会风气、父母是否经常吵架及单亲情况(P值均<0.05)。 结论 济南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并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太原市城市中学初中生应对方式特点,探讨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859名城市中学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初中学生积极应对均分高于消极应对均分.初二年级男生积极应对均分高于初一年级男生,初二、初三年级女生积极应对均分高于初一年级女生,同一年级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消极应对均分同一性别不同年级间、同一年级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积极与消极应对方式均对初中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消极应对方式影响更大. [结论]应教育初中学生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避免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段云  赵琳  陈高帅  高晓凤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0):1182-1186
目的 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四川省凉山州地区860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分析该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民族地区44.19%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居前五位的心理问题分别是学习压力(48.37%)、情绪波动(47.67%)、焦虑(46.98%)、强迫症状(45.42%)、抑郁(43.3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好、与父母联系频率高对中学生多个维度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P<0.05);汉族学生相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P<0.05);男生相对于女生易出现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初中生相对于高中生易出现偏执、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独生子女的情绪不稳定问题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父亲学历较高的中学生相对容易出现强迫症状、焦虑及情绪不稳定问题(P<0.05)。结论 四川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学习压力问题居首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多个因素影响,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应对方式对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786名藏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第一层人口变量中上学方式、年级、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留守、学习成绩进入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方程(F=8.526,P=0.000),控制人口变量后,应对方式能独立解释心理健康状况21.70%的方差变异。结论 住校、初一、留守、学习成绩差、家庭收入低的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差;管理者加强应对技巧的培训,能改善藏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家庭亲子关系量表和自拟相关问题,对吉林省长春市2所中学53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家庭经济水平低的学生更易产生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等不良状态;(2)离异家庭的学生更易产生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3)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4)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其次是家庭经济条件、父母之间的关系。结论家庭的主客观因素均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发展有影响,家庭因素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住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为住校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南省7个省辖市中抽取初高中学生21 790人,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14 818名住校中学生有心理问题者占48.7%,心理健康10个分量表中以学习压力感得分最高,为(2.26±0.79)分。农村住校生心理量表总均分(2.06±0.52)高于城市住校生(2.02±0.54),高中住校生得分(2.08±0.52)高于初中住校生(1.97±0.54),重点高中住校生得分(2.12±0.51)高于普通高中(2.05±0.53)和职业高中(2.05±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生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在强迫、偏执、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9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住校生相比,住校中学生在心理健康量表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住校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住校中学生心理状况差于非住校生。  相似文献   

19.
应激性生活事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减轻应激性生活事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对分层随机抽取的中学生,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学生发生频率最高的生活事件依次是学习负担重(70.8%)、考试失败(70.8%)、厌学(56.9%)、被人误会(56.6%)、当众丢面子(51.5%)。考试失败的平均应激量最大,考试失败与心理因子A、B、C、F、G、H呈正相关,且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减少主要生活事件的发生,可以降低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雅安市芦山震后灾区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干预效果。方法 应用症状自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灾区600名初中生进行心理干预前后心理测评。结果 灾区干预前初中生中重度心理问题比例较高的前3位因子依次为抑郁(19.83%),焦虑(19.31%),强迫症状(18.80%);干预前,女生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SDS总分和SAS总分分别为(181.42±32.89)、(1.61±0.43)、(2.20±0.49)、(2.14±0.50)、(2.08±0.54)、(46.97±4.95)、(43.94±5.75)分,均高于男生的(173.61±33.98)、(1.54±0.40)、(2.12±0.53)、(2.03±0.48)、(1.95±0.53)、(45.81±5.43)、(42.11±6.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女生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别为(151.18±30.41)、(1.56±0.39)、(1.72±0.35)、(1.76±0.41)、(1.58±0.48)分,均高于男生的(147.67±24.17)、(1.49±0.38)、(1.65±0.44)、(1.67±0.40)、(1.44±0.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男生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其他、SDS总分和SA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女生各量表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芦山地震灾区初中生经过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且不同性别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