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7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组,用电针加特定电磁波治疗面神经麻痹139例作为电针治疗组,用单纯针刺加特定电磁波治疗面神经麻痹139例作为针刺对照组.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电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6%,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81%,电针治疗组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王康 《新中医》2018,50(10):159-16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针灸门诊治疗的5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以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以单纯针刺治疗,不行电针。2组均治疗4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总体分级、局部评分和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总体分级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体分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局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局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可增加对穴位的刺激,加快局部肿胀消退,更好地改善面部痉挛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面神经分支酒精毁损结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用面神经分支酒精毁损治疗,观察组用面神经分支酒精毁损联合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hen Albert分级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面神经分支酒精毁损结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王玲姝 《四川中医》2007,25(11):109-11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  相似文献   

5.
赵云雁  耿连岐  马学红 《陕西中医》2006,27(11):1372-1373
目的:评定分期针刺结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分期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灯盏花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82.1%。提示:分期针刺配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面肌功能锻炼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住于我科的8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面肌功能锻炼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面神经功能分级、临床疗效及面神经传导和瞬目反射的结果。结果:治疗后面肌功能评分明显升高,面神经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面神经传导潜伏期差延长,波幅下降,阳性率为67%;瞬目反射R1、R2、R2',波阳性率为100%;治疗后两组内各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联合面肌功能锻炼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突出,通过面神经传导和瞬目反射可全面客观的评估面神经损害程度、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6,(8):1066-1067
目的:探讨平衡针刺疗法对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面肌痉挛病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传统针灸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采用平衡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具体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5.3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衡针刺疗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使用皮内针联合电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8年11月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皮内针联合电针治疗+基础治疗。对比两组起效、康复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起效、康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24/30)和96.67%(29/3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内针联合电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康复时间短,起效快,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麦粒灸联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顽固性面瘫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麦粒灸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多伦多评价系统(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麻痹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较前增加,且治疗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78.96±8.96)分较对照组(69.65±9.02)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08,P=0.0002)。治疗后,两组患者麻痹程度较前减小,且治疗组麻痹程度(22.98±13.58)%较对照组(14.63±12.86)%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麦粒灸联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有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面部麻痹程度改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隔姜灸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分别为(2.3±1.6)分、(5.8±1.3)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50/50)和92%(46/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推拿、PNF技术与针刺并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给予推拿、PNF技术与针刺疗法,对照组25例仅予针刺疗法,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推拿、PNF技术与针刺并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睑点刺综合疗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4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针刺、面肌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眼睑点刺治疗。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标准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0天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第20天面神经功能评级与各组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面神经评级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睑点刺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有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面瘫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面瘫急性期创痛小、疗效好、易操作的新疗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热敏点灸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针刺.参照1997日本面神经研究会制定的"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治疗后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6.67%、5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点灸和单纯针刺疗法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疗效,且针刺加热敏点灸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技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面肌痉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经颅重复针刺技术结合针刺)和对照组(针刺),每组30例。两组疗程均为4周共28天,每周治疗6天,休息1天。基于Cohen Albert分级对面肌痉挛强度改善评定和临床疗效评定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及临床疗效评定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经颅重复针刺技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风丹联合甲钴胺、针刺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甲钴胺、针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化风丹口服,每次10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0天,比较两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面瘫症状体征总分、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H-B分级以Ⅰ级(55. 56%)和Ⅱ级(30. 56%)为主,对照组则以Ⅰ(25. 00%)、Ⅱ(47. 22%)、Ⅲ级(16. 67%)为主,两组H-B分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面瘫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 45%)明显高于对照组(88. 89%)(P 0. 05)。结论在常规甲钴胺、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化风丹口服,可提高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合运用三部推拿疗法与针刺(电针)疗法,并对其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型)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展开观察和疗效评价。方法:纳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型)患者76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予营养神经药物口服;治疗前3次(第1周),两组均予患侧常规毫针针刺治疗,治疗第4次(第2周)起均予患侧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每次针刺(电针)治疗前予三部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针刺(电针)前予传统推拿疗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共治疗9次(3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9次后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9次后,试验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次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部推拿结合针刺(电针)疗法和传统推拿结合针刺(电针)疗法均可促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型)患者恢复面神经功能,且前者疗效优于后者,前者较后者在病程上具有缩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面瘫伴发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9例伴糖尿病的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按照内分泌科诊疗常规进行处置。电针组予以电针治疗,对照组进行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根据面瘫分级量表进行评分和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结果:电针为主综合治疗伴糖尿病的面瘫愈显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结论:电针治疗伴糖尿病的面瘫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面瘫方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观察组21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自拟面瘫方口服治疗。治疗14天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73.7%,两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面瘫方有补气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之功效,可以改善面神经缺血、水肿表现,与西药联用后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最佳的方法。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颈夹脊,结合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针刺治疗;1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面肌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总有效率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运用电针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4 8例(治疗组 )与常规电针治疗 36例 (对照组 )对比 ,治疗 2个疗程 ,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 4 1.7%和2 2 .2 % ,P <0 .0 5 ;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8%和 83.3% ,P <0 .0 5。结论 :电针配合按摩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优于电针疗效 ,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