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乌镇痛胶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确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乌镇痛胶囊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有效率为90.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VAS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乌镇痛胶囊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息风通络止痛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息风通络止痛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主要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评定疗效,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息风通络止痛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且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镇脑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镇脑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卡马西平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8周、12周分别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提高更显著,患者疼痛程度减轻(P0.05)。结论:镇脑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孔令常  张东伟  樊帅  郝彬  张洪涛 《陕西中医》2018,(11):1533-1535
目的:探讨熄风通络头痛片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TN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熄风通络头痛片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VAS评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3、4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降低,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SI-B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和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SI-B评分提高,头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P<0.05)。结论: 熄风通络头痛片联合西药卡马西平可显著改善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疼痛症状,疗效显著,临床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拉莫三嗪组和卡马西平组各62例。拉莫三嗪组给予口服拉莫三嗪分散片,卡马西平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1个月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情况和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评分情况均明显下降,但2组患者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VAS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均0.01),但2组间VA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拉莫三嗪组(P0.05)。结论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均可治疗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更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芎芷愈风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卡马西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芎芷愈风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8.30±1.09)分、(5.67±0.99)分;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8.17±1.12)分、(7.27±1.05)分,VAS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芎芷愈风汤可以减轻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症状,效果优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卡马西平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卡马西平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丛针浅刺结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临床疗效,明确其与卡马西平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4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丛针浅刺结合2/100 Hz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简要面部疼痛概况量表(BPI-Facial),观察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期)的疼痛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2周和随访期VAS评分、BPI-Facial评分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和随访期VAS评分、BPI-Facial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和随访期VAS评分及BPI-Facia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丛针浅刺结合电针治疗TN在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对面部特定活动及日常生活影响的短时效应、长时效应和后效应上,均优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埋针结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43例),实验组予埋针配合卡马西平治疗;对照1组仅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对照2组仅埋针治疗,10日为1疗程,总治疗时间均为3个疗程。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三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三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组及埋针组(P0.01),卡马西平组与埋针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月后实验组仍优于卡马西平组及埋针组(P0.05),卡马西平组与埋针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埋针配合卡马西平可有效提高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黄连上清丸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黄连上清丸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PSQI及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2组患者BDI/B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DI/B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黄连上清丸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减少复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卡马西平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75.0%,组间比较P<0.05.结论:电针配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显著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穴位注射Vit B_(12)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片,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及28 d时检测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疼痛发作频率与疼痛持续时间,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VAS及PSQ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疼痛发作频率均少于治疗前,每次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或P0.01)。结论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改善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卡马西平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苯妥英钠,治疗组予卡马西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步逐层整脊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32例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采用三步逐层整脊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150mg,ti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步逐层整脊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镇痛效果良好,且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扳机点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用针刺结合扳机点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4%、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675-1677
目的:探讨舒脑欣滴丸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数均为60例,观察组接受舒脑欣滴丸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卡马西平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组内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的比较: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治疗28 d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VAS疼痛评分治疗前最高、治疗7 d后次之、治疗14 d后再次之、治疗28 d后最低,任意两个时间点之间VAS疼痛评分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VAS疼痛评分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治疗28 d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维度评分的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PSQI各维度评分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PSQI各维度评分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28 d后,观察组PSQI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两组患者严重便秘,肝功能受损,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舒脑欣滴丸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不仅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疼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步逐层整脊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三步逐层整脊复位"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运用卡马西平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俩小以及治疗前后疼痛积分(VAS)值变化明显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步逐层整脊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是一项治病求本之方法,安全性高、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白脉软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9例LDH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雷火灸联合白脉软膏干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评定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后2组JOA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白脉软膏能明显改善LDH患者腰椎功能及下腰部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五虫驱风散热饮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组加服五虫驱风散热饮。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8%。2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虫驱风散热饮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联合掀针贴压及心理干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常规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掀针贴压及心理干预。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卡马西平常规治疗联合中医特色掀针贴压及心理干预能明显控制三叉神经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