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采用R值综合评价法多指标综合评价调补肺肾三法(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肺胶原和蛋白酶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感染法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于实验第9周起分别给予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及氨茶碱灌胃治疗至第20周,于实验第20、32周检测大鼠肺胶原和蛋白酶的9个指标,包括Ⅰ型胶原、Ⅲ型胶原、Ⅳ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积分光密度(IO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IOD、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IOD,MMP-2 mRNA、MMP-9 mRNA、TIMP-1 mRNA。建立R值综合评价法,并以此对肺胶原和蛋白酶的调节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第20、32周及综合20、32周,调补肺肾三法和氨茶碱对肺胶原和蛋白酶综合9指标的纠正强度显著(P0.01)。第20、32周,综合纠正强度依次为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氨茶碱,且第32周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的纠正强度较氨茶碱显著,补肺益肾的纠正强度较本组第20周显著(P0.05)。综合20、32周,综合纠正强度依次为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氨茶碱,且补肺健脾和补肺益肾纠正强度较氨茶碱显著(P0.05或P0.05)。结论调补肺肾三法对COPD稳定期大鼠肺胶原和蛋白酶的综合调节作用显著,且具有较好的远后效应,以补肺健脾、补肺益肾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R值综合评价法多指标综合评价调补肺肾三法(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全身系统性及肺脏局部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氨茶碱组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感染法制备COPD稳定期模型,于第9周起对照组、模型组给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补肺健脾方4.84 g/(kg·d)、补肺益肾方4.44 g/(kg·d)、益气滋肾方4.84 g/(kg·d)及氨茶碱2.3 mg/(kg·d),每日2次,灌胃至第20周。第20、32周检测全身系统性炎症指标和肺脏局部(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炎症指标,采用多指标R值综合评价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第20周和综合20、32周,调补肺肾三法对系统性炎症各指标具有明显的纠正作用(P0.05或P0.01);第32周,补肺益肾的纠正强度显著(P0.01),其强度优于氨茶碱(P0.05)。综合20、32周,纠正强度依次为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氨茶碱。第20周及综合20、32周,调补肺肾三法对肺脏局部炎症各指标的纠正强度显著(P0.05或P0.01)。结论调补肺肾三法和氨茶碱均可综合调节COPD炎症指标的表达,其中补肺健脾方在调节系统性及局部炎症反应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补肺益肾方在调节系统性炎症反应方面具有较明显的远后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所建立的R值综合评价法,多指标综合评价调补肺肾(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右心室重塑的疗效及机制的纠正作用。方法:基于前期研究数据,选取以下指标:①右心室组织形态学指标:右心肥大指数(RVHI),心肌肌节长度,心肌线粒体体密度(Vv)、比表面(δ)、比膜面(δm),心脏小动脉线粒体Vv、δ、δm;②右心室重塑机制:右心组织内皮素-1(ET-1)、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采用R值综合评价法,多指标综合评价调补肺肾三法对COPD合并右心室重塑的效果及对其机制的纠正作用。结果:①右心室重塑的改善作用:第20周,纠正强度依次为补肺健脾、补肺益肾、氨茶碱、益气滋肾。第32周和综合20、32周,纠正强度均依次为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氨茶碱。其中综合20、32周补肺健脾的纠正强度较氨茶碱显著(P<0.01)。各治疗组第32周时仍维持第20周状态,表示各治疗组均有较好的远后效应。②右心室重塑机制的纠正作用:第20周,综合纠正强度依次为补肺健脾、补肺益肾、氨茶碱、益气滋肾,其中补肺健脾的纠正强度较氨茶碱、益气滋肾显著(P<0.01);补肺益肾的纠正强度较益气滋肾显著(P<0.05)。第32周,纠正强度依次为益气滋肾、氨茶碱、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综合20、32周,纠正强度依次为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氨茶碱。调补肺肾三法和氨茶碱第32周时仍维持第20周纠正强度,表示各治疗方案均有较好的远后效应。结论:本研究经R值综合评价法发现调补肺肾三法可改善COPD合并右心室重塑状态,调节心脏重塑相关因子的表达,以补肺健脾较显著,且均有较好的远后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调补肺肾(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的影响及远后效应。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和氨茶碱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感染法制备COPD模型,于第9周起3个中药组及氨茶碱组分别给予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及氨茶碱灌胃至第20周。分别于第20、32周观察肺组织病理、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CD4+CD25+的变化。结果第20、32周时,模型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外周血和BALF中CD3+、CD4+、CD8+、CD4+CD2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3个中药组及氨茶碱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升高(P〈0.05,P〈0.01);3个中药组外周血和BALF中CD3+、CD4+显著高于氨茶碱组(P〈0.05,P〈0.01);补肺健脾组外周血CD4+较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升高(P〈0.01)。第20周时,补肺健脾组较氨茶碱组升高(P〈0.01);3个中药组CD4+水平较氨茶碱组明显升高(P〈0.05,P〈0.01)。第32周时,3个中药组和氨茶碱组CD4+/CD8+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补肺健脾组和补肺益肾组CD4+较氨茶碱组升高(P〈0.05,P〈0.01)。与第20周比较,补肺健脾组第32周BALF中CD4+/CD8+显著升高(P〈0.05),益气滋肾组外周血和BALF中CD4+CD25+显著降低(P〈0.05)。结论调补肺肾三法治疗COPD的疗效和远后效应机制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水平有关,其中补肺健脾方在调节外周血和BALF中CD4+、CD4+/CD8+方面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5.
前期研究已证实,调补肺肾(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3法能够调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肺脏炎症信号通路,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为综合评价调补肺肾3法对炎症信号通路的综合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R值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氨茶碱6组,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感染制备COPD大鼠模型,第9~ 20周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停药至第32周以观察远后效应,第20,32周分2批取材,检测指标:①连接蛋白/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JAK2 mRNA和STAT-1,STAT-3,STAT-5,JAK-2蛋白;②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通路:Smad2 mRNA和I-κB,NF-κB及TGF-β1蛋白;③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抗氧化通路:SOD,PGE mRNA和PPARγ蛋白.经多指标R值综合评价法分析显示,第20,32周及综合20,32周,调补肺肾3法和氨茶碱对JAK/STAT通路5指标、NF-κB通路4指标和PPARγ及抗氧化通路3指标均具有较显著的综合纠正强度.综合20,32周,对JAK/STAT通路纠正强度依次为补肺健脾、益气滋肾、补肺益肾、氨茶碱,其中补肺健脾作用尤为显著;对NF-κB通路的纠正强度依次为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氨茶碱,其中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的纠正强度均较氨茶碱显著;对PPARγ及抗氧化通路纠正强度均依次为补肺益肾、益气滋肾、补肺健脾、氨茶碱.总之,调补肺肾3法对COPD肺脏炎症信号通路具有较好的纠正作用及远后效应,补肺健脾方在JAK/STAT,NF-κB信号通路方面占优势,而补肺益肾方和益气滋肾方在调节PPARγ及抗氧化通路方面略占优势.可见,R值综合评价法不仅能评价药物的综合疗效,而且能够得出多种研究药物优劣顺序及药物主要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调补肺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右心室重构的影响和远后效应。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和氨茶碱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香烟暴露联合细菌感染法制作COPD模型8周,于第9周起分别给予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及氨茶碱灌胃至第20周。于第20、32周分批取材,观察大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HI)和心肌组织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第20、32周时,各给药组及对照组大鼠RVHI均低于模型组(P<0.01);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大鼠RVHI较氨茶碱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第20、32周时,模型组大鼠肌节长度较对照组缩短(P<0.05),补肺健脾组较模型组增长(P<0.01)。第20、32周时,模型组大鼠心脏组织细胞因子表达高于其余各组(P<0.01);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大鼠内皮素-1(ET-1)表达较氨茶碱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调补肺肾三法可改善COPD右心室重构并有明显远后效应,其中以补肺健脾方和补肺益肾方尤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调补肺肾(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三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的疗效和远后效应。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和氨茶碱组,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感染法制作COPD稳定期模型,于第9周起分别给予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及氨茶碱至第20周。于第20、32周分批取材,观察大鼠肺功能和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潮气量(TV)、呼气峰流速(PEF)和50%潮气量呼气流量(EF5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病理损伤严重。第20、32周时,3个中药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P0.01)。第20周时,3个中药可明显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表现在改善大鼠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狭窄、肺泡破裂和融合、肺小动脉壁增厚(P0.05,P0.01),并在32周仍有显著疗效(P0.05,P0.01)。结论:调补肺肾三法治疗COPD稳定期大鼠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远后效应。  相似文献   

8.
调补肺肾法对COPD大鼠JAK/STAT信号转导的影响及远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调补肺肾3种方法(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JAK/STAT信号转导的影响及远后效应.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和氨茶碱组,采用香烟暴露联合反复细菌感染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于第9周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第20,32周分批取材,观察肺组织病理,p-JAK2,p-STAT1,p-STAT3,p-STAT5蛋白表达及JAK2和SOCS3 mRNA表达.结果:第20,32周时,模型组JAK2 mRNA和p-JAK2,p-STAT1,p-STAT3,p-STAT5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1),3个中药(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组及氨茶碱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 <0.05,P<0.01).模型组SOCS3 mRNA较对照组升高(P<0.01),3个中药组及氨茶碱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3个中药组明显高于氨茶碱组(P <0.05,P<0.01).与第20周比较,第32周补肺健脾组JAK2mRNA和p-JAK2,p-STAT3,p-STAT5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5,P<0.01),补肺益肾组p-STAT3降低(P<0.01),益气滋肾组p-STAT3,p-STAT5降低(P <0.05,P<0.01),氨茶碱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调补肺肾3法可明显减轻COPD肺组织损伤,且具有良好的远后效应,可能与调控JAK/STAT信号转导有关,其中补肺健脾方在降低p-JAK2,p-STAT3,p-STAT5表达方面,补肺益肾方在降低p-STAT3,益气滋肾方在降低p-STAT3,p-STAT5表达方面具有良好的远后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调补肺肾系列方药(补肺方、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对PM 2. 5致肺损伤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肺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气PM 2. 5实时浓缩进行动物暴露。自暴露第1天起,空白组、模型组给予0. 9%氯化钠溶液2 ml/只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补肺方5. 22 g/(kg·d)、补肺健脾方4. 84 g/(kg·d)、补肺益肾方4. 44 g/(kg·d)和益气滋肾方4. 84 g/(kg·d)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4天后检测大鼠肺功能,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水平,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黏蛋白5AC(MUC5AC)水平,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BP)、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2)、IL-6、IL-1β表达水平。并采用R值综合评价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效果评价。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功能下降,肺组织病理形态出现气道周围及肺泡腔炎性浸润增加,肺组织TNF-α、IL-6、IL-1β、MBP、ELA2水平升高,血清T-AOC降低、MDA升高(P 0. 05或P 0. 01)。补肺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对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均有一定改善,能降低肺组织TNF-α、IL-6、IL-1β、MBP、ELA2水平,使血清T-AOC升高、MDA降低(P 0. 05或P 0. 01)。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肺功能综合纠正强度排序为: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补肺组,对炎症反应综合纠正强度排序为:补肺益肾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组益气滋肾组,对氧化应激综合纠正强度排序为:补肺益肾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组益气滋肾组,综合疗效优劣排序为:补肺益肾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组益气滋肾组。结论调补肺肾系列方药均可调节PM 2. 5暴露致肺损伤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其中补肺益肾方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李献超 《新中医》2019,51(2):120-122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益肾方治疗肺脾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肺健脾益肾方口服;疗程均为2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BODE指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月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 (用力肺活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月后,研究组BODE指数、6 min步行距离(6MWT)积分、功能性呼吸困难(MMRC)积分和体质量指数(BMI)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西药联合补肺健脾益肾方可有效控制肺脾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常见的电解质平衡紊乱类型之一,常继发于各种肾脏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严重的急性代谢性酸中毒会危及生命。肺、肾二脏在人体呼吸运动、津液代谢等方面相互作用,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医学称之为“肺肾相关”。人体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肺、肾二脏发挥的重要代偿调节作用,这可以用“肺肾相关”理论加以阐释。关于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在常规纠酸治疗的同时联合中医中药补肺益肾,加强肺、肾二脏的功能状态,增强人体自我调节能力,可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医学界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治疗不仅强调发作期的救治,更重视其稳定期的康复治疗,重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中医学运用其独特的辨证论治特点,结合中药疗法的特有作用来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显著,尤其对于阻止其病情发展和反复加重、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COPD发病与肺脾肾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阳虚痰浊,应予培补本元,扶助正气,温化痰湿,即运用温阳法为主加以治疗,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尽可能修复急性期所造成的肺脏损害。  相似文献   

13.
老昌辉教授认为肺胀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病初肺与脾,久虚肺及肾,本病总属本虚标实,以肺肾阳虚为本,痰瘀伏肺为标,屡感外邪而诱发,肺病日久,肺肾阳虚,肾不纳气,则见咳逆上气,动则喘甚。老昌辉教授以中医气血阴阳理论为基点,结合肺胀的发病特点及临床实践经验,认为肺胀稳定期的治疗不应只拘泥于肺,强调肺肾同源,肾为生气之根,久病及肾,临证首当从肾论治,固本培元为要,使肺气得以充养,肾气充沛,摄纳有权,则气畅喘舒,总结得出了补肾培元法治疗肺胀稳定期的特色治疗原则,并创制了院内制剂补肾培元胶囊,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调补肺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预后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84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口服调补肺肾方药,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综合预后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FEV1和FEV1/预计值(%)、FVC和FVC/预计值(%)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困难情况、6 min行走距离和BODE评价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6 min行走距离和BODE评价总分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呼吸困难情况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困难情况、6 min行走距离和BODE评价总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免疫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和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调补肺肾法能有效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调补肺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预后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84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口服调补肺肾方药,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综合预后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而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FEV1和FEV1/预计值(%)、FVC和FVC/预计值(%)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情况、6 min行走距离和BODE评价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6 min行走距离和BODE评价总分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呼吸困难情况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情况、6 min行走距离和BODE评价总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免疫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和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调补肺肾法能有效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6.
温阳散寒法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阳散寒法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温阳散寒法基本方药联合化疗;对照组25例,单纯用化疗。结果:近期疗效有效率治疗组为64%,对照组为56%,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56>0.05)。生活质量karnofsky(KPS)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9<0.01)。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4.0%,对照组为88.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96.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生存率比较治疗组为64.0%(16/25),对照组为40.0%(10/2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散寒法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有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健脾补肺法治疗感染后气道高反应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0例感染后气道高反应咳嗽患者以2∶1比例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补肺、固表止咳方药为基础加减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使用孟鲁司特钠配合复方甘草合剂口服.连续治疗14天,观察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症状疗效、气道反应性疗效.结果 治疗组控显率90.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控显率50.00%,总有效率80.00%.咳嗽疗效:治疗组控显率90.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控显率63.33%,总有效率80.00%.咽痒疗效:治疗组控显率95.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控显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80.00%.气道反应性疗效:治疗组控显率90.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控显率66.67%,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控显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0例气道高反应性转阴45例,占75.00%,对照组转阴12例,占40.00%,治疗组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健脾补肺法治疗感染后气道高反应咳嗽患者在临床症状及气道高反应测定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初步介绍了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基于中医理论关于调补肺肾法的认识及研究过程。在早期研究慢性支气管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深入探讨,明确了疾病的病机认识,确立了临床用药特点,创立了有效方剂,扩充了临床运用范畴,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通过总结晁恩祥教授关于调补肺肾法临床运用的学术经验,初步分析了调补肺肾法的应用乃基于肺系疾病的病机根本,并解析了调补肺肾法的狭义与广义之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林丽珠教授对EGFRIs皮疹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辨治疗效。方法:28例患者中治疗组17例,予荆防四物汤+皮肤外洗方治疗EGFRIs所致皮疹,空白对照组11例。观察两组前后皮肤毒性分级变化,评估治疗组药疹治疗效果,并比较半年后EGFRIs疗效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17例,痊愈0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24%。治疗后主观症状显著改善(P < 0.01);发疹密度下降,尤其是脓疱样皮疹出现减少;风热型、胃热型比其它证型疗效更佳(P < 0.05);半年后随访两组在GFRIs疗效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本方案辨证加减治疗EGFRIs相关皮疹有确切的疗效,加用中药辨证治疗半年内对EGFRIs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