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经络感传现象是重要的经络现象之一,近几年来已被针麻和针灸研究工作者所重视。国内许多单位在经络普查中,发现某些疾病经络感传出现率高。我们对20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经络感传现象进行了调查。现  相似文献   

2.
经络感传现象的肌电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灵枢、海论第三十三》早就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明确阐述了人体存在一个经络系统。在经络研究中,循经感传是经穴接受刺激时所出现的人的主观感觉。到目前为止,尚难从形态学方面找出人们在推理中所认为的,类似管道的经络结构。故为经络感传寻求客观指标就是十分重要的了。它可以借助这些指标进一步观察循经感传现象,并为揭示经络的实质开辟途径。近年来,不少单位在探讨经络感传的客观指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肌电作为经络感传现象客观指标的研究是其中之一。我们亦试图以肌电作为针刺出现感传现象的指  相似文献   

3.
健康青年人的经络感传现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青年人循经感传的基本特征,用低频电脉冲触发法观察了242例健康青年的十二经井穴感传。结果:循经感传现象普遍存在,但显性感传的敏感率不高,仅占受试者的28.1%,能通过3个大关节以上的受试者仅有1.74%;阴阳经的感传敏感率及身体左右侧经脉的感传无明显差异;手经的感传敏感率明显高于足经;女性的感传敏感率明显高于男性。实验表明:气血流注的经脉及相表里经脉,是十二经中感传率最低的两条经,但是过3个关节的极敏感者却是十二经中最高的;感传性质是以麻感觉为主,其次为胀、跳、虫爬等感觉,以及多种感觉综合出现;感传宽度以线带状为主。  相似文献   

4.
1975年前后,全国大多数省市开展了经络敏感人的普查工作,共调查了178,533人,发现了约500个经络敏感人,约占人群的0.28%,笔者1981年在门诊看病时,发现二例经络敏感人,对其经络感传现象进行了观察,现作小结如下。例一:崔郑氏,女,59岁,农民,不识字,住南阳市西郊王村公社王村街,1981年春来贵阳探亲。主诉:双肩疼痛20天,加剧7天,前来就诊,20天前因患感冒,自觉双肩“困痛”无力,  相似文献   

5.
我组自1977年11月7日至1978年3月15日在南充市调查了1185人的经络感传,其中男姓536人,女姓649人,年龄最小为12岁,最大为93岁;调查对象为我校附院针炙科门诊病人,检查基础代谢的病人,南充市敬老院的老人及我校在校同学。调查目的:①了解经络感传敏感类人数的%。②感传出现率与甲亢的关系。③感传出现率与年龄的关系。④十二经中的敏感顺序。⑤上肢与下肢经络感传的比较。一、方法与分类标准(一)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络感传现象是已知的经络现象之一,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报导。为了进一步了解经络感传现象的规律性,进一步探索经络实质的基础理论,百色地区针麻协作组(参加这次普查工作的单位有百色地、县、镇医院及百色医专共15个单位)于1975年11—12月  相似文献   

7.
自1976年来我们在针灸临床和经络感传研究实践中发现另一种经络感传现象——隐型经络感传现象。这种感传现象指的是在“不敏感”的患者中,通过对井穴电脉冲刺激激发经气后,再叩击皮肤,可以发现在该井穴的经络路线上,患者有一种区别于其它非经部位的特殊的麻胀等传导感觉。  相似文献   

8.
“经络感传现象”是指刺激穴位时产生一种酸、胀、麻或其他特殊的感觉沿着经络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刺激穴位引起的经络感传现象报导甚多,全国有不少地区和单位都开展了经络感传的普查。对经络感传现象的研究已成为针麻原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经络的实质研究是什么?为了探索它的实质和阐明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我们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指引下,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于1975年底进行了经络感传现  相似文献   

10.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针刺麻醉是从祖国医学针灸疗法发展起来的。而针灸疗法的理论体系是经络学说。为了进一步提高针刺麻醉的效果,找出针麻镇痛的原理,解决手术疼痛的矛盾。我们在田东中学和思林中学对599名学生进行经络感传现象普查,现将结果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11.
经络感传现象是研究经络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研究感传现象,除了用原有的方法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用那些方法能激起经络的感传现象,用什么方法能更好地激起感传现象,借以更好地为研究这种现象及经络实质提供条件,并研究感传现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循经加热对经络感传现象的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我们曾对针麻手术病员进行观察,发现沿内关至天泉一段右手厥阴心包经加热20分钟后,有34.6%的病员提高了经络感传的敏感性,有73%的病员心包经劳宫,天池两穴提高了皮温。我们认为这一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经络感传的激发,研究经络现象的本质是很有意义的,有必要将这项观察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能揭示经络系统的实质,则对指导临床实践、阐明针麻原理,都有重大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十几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为揭示经络本质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针刺治疗感冒,曾观察过十六例。其中有七例在针“治感穴”时,针感直达鼻尖部,传导迅速,疗效显著。治感穴位置:患者轻轻握拳,在尺侧靠近掌骨的指骨头顶端取穴(见图一)。针刺方法:进针后,向后溪穴前方沿骨壁直刺6-8分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研究经络感传现象的过程中,曾遇到一例经络敏感人针刺出现经络感传伴随睡眠现象,对这种特殊现象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报告如下。一、病例介绍任xx,女,30岁,巳婚,会计,山东省宁阳县人,  相似文献   

16.
1976年我们曾用循经加热的方法激发经络现象,1977年我们又用循经加热结合电鍉针刺刺激提高经络感传,均获得一定效果。为了进一步检验加热对经络现象的激发作用,我们在1978年继续观察了温泉水疗病员以及发烧病员的经络感传现象。  相似文献   

17.
18.
一、中医基本理论:经络学说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对中医的临床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联络网。经络系统中有“经气”周流不息的运行,它对全身器官组织起着营养、保卫和联系的作用,从而保证机体各种机能正常进行。在针刺治疗中,强调“得气”和“气至而有  相似文献   

19.
经络感传现象早在中医的古典医藉《内经》中就有所记载。如《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指出:“中气穴,则针游于巷”,这说明刺中穴位,针下就好象感到有通道即感传经路。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里记载:“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说明它是使感传“上下出入”获得疗效的重要环节。为了探讨感传的临床意义,我们在医疗实践中,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的教导,我组于两年内(1975~1976年)根据全国针麻经络感传协作会议  相似文献   

20.
经络感传现象的客观存在已为大量资料所证实,它在临床实践和针麻原理研究中受到了很大的重视。而它的物质基础以及这种特殊刺激感进入高级中枢的途径是什么,亦为广大医务人员所关切。为进一步弄清脊髓与经络感传现象的关系,对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