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失气与守气的含义 针刺得气后,病人在针刺的局部有酸、麻、胀、重的感觉,术者也感到针下沉紧。但是,这种得气感有时是在针刺过程中短暂出现,而在行针或留针过程中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失气”。失气在针灸临床中普遍存在,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有人将“气至而有效”片面理解为只要得气即可,忽视了维持针感的重要性。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针刺的疗效与针感维持的久暂有直接关系。一  相似文献   

2.
乔云英 《光明中医》2011,26(2):301-302
本文提出针灸医籍当中"气至"的含义不仅仅是指针感,"气至"与"针感"不同,"气至"更是一种针刺有效的标志。临床判断气至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针刺感应、针感的传导方向及针刺后机体整体感觉来判断。《内经》中所讲的"气至而有效"有其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春毅 《陕西中医》2007,28(4):508-509
针刺入人体后大都会产生针感,有酸、胀、重、麻的感觉,有时还有一定的感传现象,这种感觉因人而异,也因病情而有轻重不同。《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生效,效云信,若风之吹云,明手若见苍天……”气至即得气,以不同形式的针感表现出来,以下几个病例是我自己的临床实  相似文献   

4.
从针感、得气、气至的概念和内涵入手,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针感是针刺入皮肤后产生的特殊感觉,包括医患双方的感觉。得气是指气至针下及能够产生后续疗效的最佳机体状态,其表现形式包括针感、隐性针感和无针感三种,与针刺的层次有关。气至涵义较广,是从针刺前至针刺取效整个过程的机体状态,既是针刺的前提,也是针刺取效的表现,包括了得气和针感。临床操作过程中,全程都需守神以达气至,在补泻前后既要重视针感的表现,也当明确在不同层次的其他得气表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得气"与"气至"的内在关系,通过重温《内经》有关理论,结合有关学者的观点,分析比较二者的关系。"得气"是中气穴的标志,也是气至针下的征象,更是针刺补泻的前提。得气的感觉来自医患双方,其表现形式既有"紧而疾""沉涩紧""轻滑慢"与"针下热""针下寒"的显性得气,也有"针染(游)于巷"的隐性得气,以及"徐而和"之谷气显示的气调状态。"气至"有"气至针下"与"气至病所"两方面含义。气至针下与得气内涵相近;气至病所,主要体现在气至而有效,表现形式有即刻效应与滞后效应两种。得气与气至含义各有侧重,得气突出医者在针刺过程(辨气、守气、调气)中的重要性,并提示隐性得气的临床意义;而气至强调气至而有效,即临证当分清表里虚实,表浅筋脉病候,可缪刺、浅刺,收效较快;深里虚实病证,当补泻得谷气,虽见效滞后,但脉象可鉴,告诫针灸临床不可忽视脉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谈内经针刺气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至意同得气 ,即在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 ,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针刺必须在气至的基础上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 ,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足见气至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历代针灸医家均十分重视气至 ,在现存医学古籍中《内经》最早提出气至概念。1 气至的意义  气至是针刺获得疗效的关键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 :“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强调针刺只有出现气至的反应 ,才能产生治疗的效果 ,因此在针灸临床上气至与否也就成为医生判断针刺疗效与病情预后的重要依据之一。某些病症即使针刺后病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医学超声影像学技术探讨针刺"气至而有效"的生物物理学机制。方法:在超声声像图上观察、记录200例肩周炎患者针刺治疗过程中,针刺引发"气至"时穴位内部结缔组织筋膜的变化。结果:"气至"是针刺穴位内部塑性变形筋膜引发脆性破裂时行针者和患者的主观感觉;"气至而有效"是塑变筋膜松解残余应力疏通产生的即刻疗效。结论:针刺"气至而有效"是中医对针刺松解塑性变形筋膜释放残余应力过程中,行针者和患者主观感受与即可疗效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也说《内经》中“气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刚  刘书坤 《针刺研究》2005,30(4):246-248
本文总结了《内经》对气至的认识,提出气至即是气调,在《内经》中可分三种情况。气至可通过医者感觉和患者感觉体现出来。《内经》把气至作为针刺取效的关键,故明确气至的实质,对于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Wang XH  Zhou L 《中国针灸》2011,31(3):252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是针刺治疗的千古铭训,并以此理论为核心,发展出一系列针刺手法.但是随着近代各种针刺治疗方法的应用,发现不"得气"也有效. 1"得气"与"针感"的异同 所谓得气,主要是指针刺过程中毫针与经气相得,古称"气至",近称"针感',[1].<内经>中"得气"等同于"气至",是指针刺后候得经气的感应,是针灸补泻的前提,包括医者针刺过程中体会到的针下沉紧感和患者所产生的酸麻胀痛、触电、冷凉、烧灼等自我感觉[2]."针感"是现代名称,主要是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局部酸、麻、胀、痛等感觉.  相似文献   

10.
1 失气与守气的含义针刺得气后,病人在局部会有酸、麻、胀、重的感觉,术者也常会感到针下沉紧。这种得气感有时在针刺过程中短暂出现,在行针或留针过程中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失气。失气在针灸临床中普遍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气至"与"得气"的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至”、“得气”是针灸学基本的概念。“气至”、“得气”,通常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指针刺时患者的感觉和反应,如酸麻胀、肌肉抽动、肠蠕动改变等;一是指针刺时医者针下的沉紧之感。也有人认为两种都是。对于第一种解释,有人提出过疑义。并且不管是何种解释,影响得气的首要因素并不在于时间,但是在《内经》中却极其强调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爱军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2):899-900
众所周知,针刺临床疗效的取得主要依赖于针至病所与气至病所,气至病所是根据经脉-腧穴、气血运行、脏腑经脉相关理论,取远道穴位,通过调气针法,使针感直达患处而实现.《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言,若风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标幽赋》亦云:"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气至病所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必要条件.气至病所的有效性偏长于治疗激发十二经经气循行的以显性感传的形式为主(包括隐性感传),以治疗循经疾病以及与之相关的经脉与脏腑气机疾病为基础[1].如针刺十二皮部、络脉、十二经筋等,临床多以隐性感传或者疼痛方式发挥作用,本文仅讨论气至病所中的显性感传.  相似文献   

13.
“气至病所”是针灸界广为流传的一词。然而对其含义的理解则见仁见智,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则各有所悟。本文是笔者通过针灸临床实践,从循经感传的感觉性质、循经感传的路线、方向、针刺手法促使气至病所等方面,对“气至病所”与针刺疗效的关系加以验证观察,并加以总结颇有所获,略陈梗概。  相似文献   

14.
"得气"与"气至"是《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起效环节的论述,"得气"强调守正气,与"针感"不同;"气至"要根据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来判断,是针刺有效的关键所在。针刺治疗中的各种手法,正是在"得气"基础上的"调气",从而达到"气至"之效。医患双方的"治神"和"守神",是发挥针刺治疗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尝有“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原文“勿复针”后还有“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一句,张志聪认为此句置此则将前后连属内容悬隔,疑为衍文,今从,故省去)之载述,该段经文常作为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刺法灸法学》谓:“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部分学者认为得气、气至、针感三者意思相同。那么得气、气至、针感是否完全相同?三者相互关系如何?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陈峰  戴睛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486-488
针刺是通过调整机体经脉气血的运行来治疗疾病的.因此关于经脉气血和针刺取气是古今针灸医家都十分注重的一个内容,现在把这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论述,以期更接近临床.  相似文献   

18.
"或神动而气先针行"[1]见于《灵枢》卷十第六十七《行针》篇。现代医家、学者对此句有不同的认识。童增华认为"神动而气先针行"即针刺后立即就有反应[2]。耿惠萍、熊源胤认为,是说太阳之人,神情灵活不安定,感觉过敏,针未动就出现感  相似文献   

19.
得气 ,古称“气至” ,近称“针感” ,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历代针灸学家都很重视针刺得气 ,因为它对针刺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进针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得气 ,一切针刺治疗都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以补泻及其他手法 ,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催气 ,是针刺后遇到不得气的情况时 ,需要采取适当手段 ,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1 古代医家对得气与催气的认识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与催气作了细致描述。关于得气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 :“中气穴 ,则针游于巷” ;金元时期的窦汉卿曾在《标幽赋》中曰 :“…  相似文献   

20.
封敏  侯天舒 《江苏中医药》2010,42(12):66-67
"气至而有效"是指导针灸实践的总则。"气至"的含义,现今的观点主要集中于"针感"。通过总结《黄帝内经》,发现"气至=得气=气调=有效",是对针效的判断,而并非简单等同于针感。同时,脉象的良性变化是"气至"的客观指征,但患者的自身感觉亦应作为辅助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