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心肌炎系指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心肌间质性炎性渗出和心肌细胞的变性或坏死病变,导致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和周身症状的疾病。引起心肌炎的病原主要是病毒。本病1955年在荷兰和南非几乎同时得到证明,60年代逐渐增多,为国际学者所重视。病因学病毒感染:心肌炎症常是周身病毒感染的一部分。已知20余种病毒能引起心肌炎: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A组及B组病毒、埃柯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病毒感染是其发病的直接诱因。目前,已知近30多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其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为主。病毒感染机体后导致心肌损伤,导致心肌成分在血液循环中暴露,产生相应的心肌抗体。而心肌抗体的产生又会加重心肌的损伤。本文对500例疑似病  相似文献   

3.
秦玉梅  徐惠敏 《天津护理》1998,6(4):149-150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数增多,病毒已成为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因,引起心肌损伤的原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病毒可直接侵犯心肌,在心肌内繁殖,直接或通过毒素作用造成心肌代谢紊乱或侵犯血管影响心肌血供从而造成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是目前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中发病率最高的疾患之一。病毒性心肌炎病因为病毒感染。与其有关的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粘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为病毒直接侵袭心肌和免疫反应。病毒性心肌炎大多数预后良好 ,但也有一部分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是继发性心肌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病毒性心肌炎时免疫系统与心肌病理变化的关系、病毒性心肌炎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决定因素等作一综述。1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变化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 ,感染机体以后 ,患者是否即患病毒性心肌炎以…  相似文献   

5.
心肌炎是由于病毒 (柯萨奇B病毒、埃可病毒等 )、细菌 (白喉、伤寒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斑疹伤寒 )等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心肌炎症 ,也可由于物理 (放射线 )、化学 (毒物、药物 )、免疫的损伤所致。临床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炎可累及局部心肌 ,也  相似文献   

6.
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呼吸道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的炎性损害,已知柯萨奇病毒B3((CVB3)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密切。病毒性心肌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和儿童,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VMC的诊断主要依靠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的改变和心肌酶的检测。cTNT是肌钙蛋白三种成分的T组分,在心肌损害时,可在血清中检测出心肌特异性的cTNT。cTNT对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坏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59名临床诊断并经心电图和治疗后证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进行血清cTNT的早期检测。了解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为心肌炎病人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长谦  王彬尧 《新医学》1999,30(9):539-540
进修医生教授,请问什么是心肌炎和病毒性心肌炎?教授心肌炎是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根据病因不同,心肌炎可分为感染性心肌炎,过敏、变态反应所致心肌炎和理化因素的毒性损伤引起的中毒性心肌炎三类。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性心肌炎中常见类型,其中尤以嗜心肌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进修医生常见的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哪些?教授早在19世纪末即有学者报道了流行性胆腺炎患者的心脏表现;1929年,Lucke等对死于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进行尸解,结果发现心肌炎症性病变;1942年,SaP…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自1955年Montgomery等报告婴儿病毒性心肌炎、1957年在北爱尔兰一个死于心肌炎的成人心脏中分离出病毒以来,病毒性心肌炎逐年增多,且部分重症病例预后不良,使本病成为临床共同关注的疾病。本病可见于各种年龄,无明显性别差异。据Gore等统计1402例心肌炎本病占11%;有人对甲素健康的意外死亡者323例进行心脏病理检查,本病发生率为2.8%。 二、病因 各种病毒感染几乎均可累及心脏。病毒分离和血清鉴定证明可引起人类心脏病变的病毒有:柯萨奇(Coxsackie)病毒(下称Cox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以肠道病毒如柯萨基B族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心肌炎最多见[2]。本病以学龄前期及学龄儿童多见,其起因是机体有病毒的入侵,  相似文献   

10.
参麦、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是引起儿童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的重要原因。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临床上多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病毒直接作用于心肌和免疫反应有关,由于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治疗仍尚无特效方法。我院用参麦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心肌炎可由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原虫、蠕虫等所引起,临床上以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最常见。重症心肌炎起病急、心肌损害重、进展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各种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1]。2012年8月本科收治了1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袭心肌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病变,临床上病毒所致心脏疾病,包括心包心肌及心内膜等,但以心肌炎为多见。而病毒以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为常见,尤其以柯萨奇B病毒占30%-50%。此外,流感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及肝炎病毒等均能引起心肌炎。根据临床症状表现,该病前者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心痛等病证范畴。  相似文献   

13.
对少数民族心肌炎患儿的出院指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引起儿童心肌炎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等。他们平时潜伏在人体内并不致病。当遇有发热、疲劳、精神紧张、抵抗力下降时,便可侵犯心肌,诱发心肌炎。在心肌炎急性期,患儿一般需住院治疗,因我院处在西北部内蒙,蒙古族患儿住院较多,我们在护理过程中针对这一特殊性,对少数民族患儿进行出院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对少数民族心肌炎患儿的出院指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朴英爱 《新医学》1997,28(3):122-12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10003)朴英爱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有增加的趋势,威胁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引起了医务界的关注。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肌所致的心肌炎症性疾病,在发病的后期又引起自身...  相似文献   

15.
王异  吕娟 《临床荟萃》2012,27(13):1170-1171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及其毒素经血液循环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引起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炎性渗出和心肌纤维变性或坏死,导致心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的疾病[1]。病情易迁延,常合并心包或心内膜的炎症,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  相似文献   

16.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动物实验证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病毒复制期,病毒在心肌细胞内主动复制并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心肌损伤和功能失调,此为发病早期;第二阶段为T淋巴细胞反应期,抗心肌抗原经T细胞介导引起心肌损害。第一阶段的治疗对策是消灭病毒、保护心肌,故应用抗病毒药物,营养心肌细胞药物及对症治疗,然而病毒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临床上仍缺乏客观依据。最新修订的小儿VMC诊断标准将心肌肌钙蛋白(cTnI、cTnT)作为小儿心肌炎诊断依据之一。VMC时的心肌损伤可由于直接的病毒作用和俄免疫介导所引起,而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cTnI是心肌损伤较直接的证据。为此作者测定了61例VMC患儿血清cTnI及CK—MB浓度。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小儿时期的常见心脏病,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属急性疾病,在急性期后存在潜在活动性,还可引起猝死以及演变为心肌病[1]。引起VMC的常见病毒有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其组织学特征为心实质或间质的炎性细胞浸润,引起心肌细胞溶解,间质水肿,病变部位供氧减少,细胞膜受损,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心肌细胞坏死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的病变,病毒除侵犯心肌外还可累及心内膜、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各年龄均发病,但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各种病毒均可引起,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或呈亚临床发病,重者发生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猝死、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包炎.心肌炎急性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5.5%~60.0%[1],多于7 d~20 d恢复.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因病毒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心肌间质性炎性渗出和心肌纤维的变性或坏死导致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的疾病。目前国内外倾向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对心肌细胞直接侵袭和机体免疫损害叠加的结果,现就于我院就诊治疗的46例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