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合并卵巢异常包块12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异常的诊断、处理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妊娠合并卵巢异常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126例中有62例(49.21%)为左侧卵巢包块,48例(38.10%)为右侧卵巢包块,16例为双侧卵巢包块,占12.70%。包块直径≤5cm者92例(73.01%),6-10cm者28例(22.22%),〉10cm者6例(4.76%)。卵巢良性肿瘤87例(69.05%),卵巢瘤样病变38例(30.16%),卵巢交界性肿瘤1例(0.79%),未发现卵巢恶性肿瘤。结论:医务人员要重视妊娠早、中期B超检查的异常结果,剖宫产术中不能只局限于取出胎儿的产科行为,对双侧卵巢均应仔细检查,卵巢有异常包块者要完整剥出,必要时送快速冰冻切片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指导术式。  相似文献   

2.
<正>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年龄24~49岁,平均37.5岁;农民5例,工人1例;未孕1例,有1个婴儿2例,有成年子女3例。 2 症状体征 右下腹剧疼、右附件压痛性包块以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入院1例;B超检查发现一侧卵巢包块3例,两侧卵巢包块1例;行剖宫产术中发现双侧卵巢囊肿1例。 3 手术情况 术中见5例双侧卵巢增大或囊肿,其中一侧卵巢囊肿直径>5.0cm、另侧<5.0cm者2例,双侧卵巢及(或)囊肿直径<5.0cm  相似文献   

3.
061650 卵巢早衰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061651 卵巢放线菌病1例;061652 直径≤5cm卵巢囊肿19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4.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伴皮样囊肿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我院接诊1例,现分析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8岁,体检发现下腹包块20d入院。妇检:外阴婚产型,阴蒂无肥大,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中后位,子宫左侧触及约6cm×5.5cm×4.5cm大小包块,质硬。心、肺、肝、胆、脾、胰、双肾、胃、肠等均无阳性发现。B超检查:子宫左侧实性肿块,考虑卵巢来源。临床诊断:左侧卵巢肿瘤。行肿块切除,手术中见肿块边界清楚,予以剥除。  相似文献   

5.
马玉屏  李如洪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2):1298-1299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一般认为,直径〉5 cm的卵巢肿瘤多需进行手术治疗,而直径≤5 cm的卵巢肿块则须进行随访观察[1]。现将我院经手术切除的191例直径≤5 cm的卵巢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年龄特点、病理组织学类型,并对其治疗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35岁,因"痛经进行性加重伴月经量增多6年,查体发现子宫肌瘤5年"人院,欲行全子宫切除术.B超示右侧卵巢区一6.5 cm×2.7 cm混合性包块,内透声差,可见条带状分割,未见血流信号.诊断:右卵巢区混合性包块.  相似文献   

7.
1997年10月至2000年2月,共收治卵巢良性肿瘤(包括卵巢瘤样病变)71例。经腹腔镜诊治145例,其中肿瘤直径≤5cm23例;中转开腹手术3例,余42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病变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占首位,其次为卵巢上皮性肿瘤和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应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增高的趋势,建议对直径≤5cm的卵巢肿瘤,观察2个月,如无缩小,仍选腹腔镜诊断为宜,即可对卵巢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又可最大限度保留卵巢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对69例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平均发病年龄44.2岁,生殖细胞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年龄偏低。临床症状以腹部包块最为多见,粒层细胞瘤患者多有月经紊乱。根据WHO卵巢组织学分类,上皮性癌最多见占52%,其次为性索间质性恶性肿瘤及卵巢转移性癌。肿瘤直径以8cm~20cm最多见。强调妇女普查的重要性。对卵巢癌的家庭史应予以重视。胃肠道癌手术需探察卵巢。  相似文献   

9.
1997年10月至2000年2月,共收治卵巢良性肿瘤(包括卵巢瘤样病变)71例.经腹腔镜诊治45例,其中肿瘤直径≤5 cm 23例;中转开腹手术3例,余42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病变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占首位,其次为卵巢上皮性肿瘤和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应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增高的趋势,建议对直径≤5 cm的卵巢肿瘤,观察2个月,如无缩小,仍选腹腔镜诊断为宜,既可对卵巢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又可最大限度保留卵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小囊肿的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卵巢小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直径≤5cm卵巢囊肿好发年龄26-43岁,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其中B超检查发现占76.82%。病理类型分布:卵巢赘生性肿瘤61例(40.4%),卵巢瘤样病变90例(59.6%)。腹腔镜手术65例(43.05%),行开腹手术86例(56.95%),其中行囊肿剥除术108例(71.52%)。结论直径≤5cm卵巢囊肿大部分的病变为卵巢瘤样病变,应短期随访观察,对持续存在者可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治疗直径≤5cm卵巢囊肿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7岁,足月来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术前本人无不良症状、所有检查均未见异常,剖宫产出一健康女婴。剖宫产术中见右侧卵巢-7cm×4cm×3cm大小包块,经仔细检查,肿块界清,与其它相关器官无粘连。故对该包块行切除术,送检,病理号:06325。肉眼观察该标本为灰白不规则组织7cm×4cm×3cm大小,切面灰白、质地细密,包膜完整。边缘见一直径2cm的囊腔,上附输卵管,长5cm,呈灰褐色;镜下见小梁状排列的瘤细胞弥漫成片(图一);病理诊断为无性细胞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卵巢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卵巢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经阴道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卵巢妊娠包块与患侧卵巢关系密切图像10例(38.46%);因异位妊娠包块影响患侧卵巢显示不满意5例(19.23%);患侧卵巢声像图未见异常10例(38.46%),1例(3.85%)为右卵巢无回声区。结论经阴道超声可了解异位妊娠包块位置,并为卵巢妊娠的诊断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3.
董洁  王月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306-307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包块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妊娠合并卵巢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妊娠合并卵巢包块患者中,足月产33例,早产2例;行肿瘤剥除术30例,附件切除术5例.35例卵巢包块中以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良性成熟性畸胎瘤最多见,...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患者 2 1岁 ,因腹部胀痛 3周于 1993年 5月 2 4日入院。妇科检查 :宫体正常大小 ,右侧扪及 5月孕大质中包块 ,左侧扪及约 5cm直径囊偏实性块。B超示 :子宫两侧实性占位性病变 ,盆、腹腔大量积液。血AFP >2 0 0 μg/L (参考值 <5 0 μg/L)。诊断为卵巢内胚窦瘤 ,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水 2 0 0 0ml,右卵巢肿瘤 16cm×l4cm× 10cm大小 ,左卵巢增大如 6cm× 5cm× 5cm ,大网膜上约 8cm× 4cm癌块 ,阑尾变硬增粗 ,与盆侧壁粘连。先行右侧附件切除 ,剖视见灰黄色实性组织 ,部分区域有出血 ,冰冻切片证实为内胚窦瘤 ;随后剥除左侧…  相似文献   

15.
卵巢畸胎瘤大网膜种植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连琴  陶菊波 《吉林医学》2010,(35):6531-6531
1病历摘要 患者女,38岁,已婚。4年前行妇科检查,经彩超证实:右侧附件区有直径3.5cm左右囊性包块。建议定期复查。近3个月包块明显增大。决定手术,于近日收入院。  相似文献   

16.
宫内妊娠合并卵巢妊娠腹腔镜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宫内妊娠同时合并卵巢妊娠的腹腔镜诊断、治疗。方法对1例宫内、卵巢同时妊娠术后病理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31岁,平素月经正常,周期第五天服用克罗米芬50mg×5天,停经35天查尿HCG阳性,阴道出血少许,腹痛,伴恶心。B超提示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右侧附件区扪及一个5cm×5cm大小包块,后穹窿穿出不凝血3ml,立即行腹腔镜下手术。病理诊断有卵巢绒毛组织。结论宫内同时合并卵巢妊娠临床上很少见。卵巢妊娠临床上多手术治疗,而手术对宫内妊娠容易造成流产。腹腔镜手术对盆腔影响小,同时可行异位妊娠清除和宫内妊娠保胎治疗减少流产。  相似文献   

17.
卵巢甲状腺肿少见,我们遇见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例,年龄21~40岁,均以下腹部包块就诊,病史2个月至2年。体检颈部均对称无肿大。左下腹肿块2例,右下腹肿块1例,肿块均表面光滑。2例无压痛,1例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T3、T4、TSH均正常。2例B超、1例CT检查提示左下腹(2例),右附件区(1例)囊性包块。术前分别诊断为左卵巢囊肿、左卵巢畸胎瘤、右卵巢肿瘤。治疗均以手术切除。1.2病理检查眼观例1:送检灰红结状物一个,6cm×5cm×3cm大小,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可见大小不等囊腔,囊内为淡黄胶冻样…  相似文献   

18.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卵巢颗粒细胞瘤影像特征。结果病变发生于左侧3例,右侧3例,肿瘤均呈圆形、卵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晰,其中1例为实性病变,5例囊实性病变,最大直径15cm,最小直径2.5cm,平均9.1cm。增强后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虽有一定的CT表现特点,但特异性尚不足,最后诊断常需要依赖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9.
根据肿瘤大小,将原发性肝癌分为:①微小肝癌,肿瘤直径≤ 2.0cm;②小肝癌,肿瘤直径 >2cm,≤ 5cm;③大肝癌,肿瘤直径 >5cm,≤ 10cm;④巨大肝癌,肿瘤直径 >10cm[1]。左肝外叶孤立巨大肝癌是罕见的。本文报告 1例我院收治左肝外叶巨大肝癌,肿瘤直径为 32cm× 33cm× 29cm,经左半肝手术切除术,手术后 2年随访病人健在,供同道参考。 1临床资料   女性, 67岁,于 1996年 10月无诱因自己发现上腹剑突下无痛性包块如拳头之大,近半年以来包块明显增大,伴腹部不适隐痛,全身乏力,纳差,体重较前稍减轻,病程 1年入院。查体: T36.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药物及用药方法,提高各种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使用价值。方法 对腹腔镜下病灶注药组和MTX联合米非司酮加中药治疗的50例异位妊娠作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孕龄≤45天,异位包块≤3cm,HcG≤2000mIU/ml,无腹痛及直肠窝无液平患者,治疗成功数多于孕龄〉45天,异住包块〉3cm、HCG〉2000mIU/ml有腹痛及直肠窝有液平患者(P〈0.05或0.01)。腹腔镜下病灶注药组成功率高于肌注MTX联合米非司酮加中药治疗组。结论 孕龄、包块、HCG、腹痛是影响疗效的四大要素,严格掌握适应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