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时期登革热发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登革热的全面认识。方法:将2002.8—2002.9收治住院的147例登革热进行临床特点分析。结果:登革热发病有家庭聚集性;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畏寒、皮疹较常见;伴随有多脏器损害,其中以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多见;所有病例登革热病毒IgM阳性。结论:登革热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脏器损害以肝功能异常最多见;确诊依据登革热IgM抗体检查。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1995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年4~11月,广州市发生了Ⅰ型登革热暴发流行,共发病5505例,发病率84.24/10万,无死亡。首例确诊时间是4月10日。病例主要集中于8、9两个月,占总发病数的91%。疫情波及七个区一个县级市,有13个暴发点。主要疫区为番禺沙湾镇,共发病4972例。在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12株登革Ⅰ型病毒,血清学试验有117例抗体阳性。此次暴发流行,发病人数之多,为广州市历次流行之最,暴发点之多,也是历年罕见。首次在广州市出现乡村型登革热暴发,其来势凶猛,流行强度大,给登革热防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实践表明,广州市对登革热流行采取的预防监测系统的控制措施,在市区已达到监测散发病例的水平,并已收到明显的效果,但在郊县的实施尚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1995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志明  邱季春 《疾病监测》1997,12(12):445-448
1995年4~11月,广州市发生了Ⅰ型登革热暴发流行,共发病5505例,发病率84.24/10万,无死亡。首例确诊时间是4月10日。病例主要集中于8、9两个月,占总发病数的91%。疫情波及七个区一个县级市,有13个暴发点。主要疫区为番禺沙湾镇,共发病4972例。在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12株登革Ⅰ型病毒,血清学试验有117例抗体阳性。此次暴发流行,发病人数之多,为广州市历次流行之最,暴发点之多,也是历年罕见。首次在广州市出现乡村型登革热暴发,其来势凶猛,流行强度大,给登革热防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实践表明,广州市对登革热流行采取的预防监测系统的控制措施,在市区已达到监测散发病例的水平,并已收到明显的效果,但在郊县的实施尚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汕头市登革热的流行与控制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汕头市登革热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对1999~2 0 0 3年汕头市登革热监测和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 0 0 3年,汕头市共报告登革热178例,疫情涉及6区4 4个街道;病例基本集中在9~11月份,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为主,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结论 汕头市登革热疫情同周边城市登革热流行程度密切关联,疫情地区分布呈高度集中的特点,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自然条件、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是疫情流行的相关因素。加强监测力度,密切注视周边城市登革热疫情动态,做好环境整治和防蚊灭蚊工作,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2002年广州地区暴发的登革热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2002年广州地区暴发登革热(DF)的流行特点,为其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免疫斑点法、免疫层析法,对3 716例发热待查、疑似患者的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进行检测。用C6/36细胞对DF病例176份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以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RT-PCR方法鉴定。结果 本次广州地区暴发流行的登革热血清学确诊病人为886人。流行开始于5月份,8、9、10 月份达高峰期,11月有明显下降。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在3 716例发热待查、疑似患者中,血清IgG、IgM抗体阳 性886例,阻性率27.84%。病毒分离阳性46份,阳性率26.1%。经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 RT-PCR检测鉴定为I型登革热病毒。结论 在疾控工作中,应加强Ⅰ型登革热病毒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1978年6月上旬,石湾镇附近的南庄公社东村大队,发现一批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面潮红、皮疹、白细胞总数下降和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并蔓延、扩散至全公社。8月上旬,佛山市防疫站根据临床表现疑为登革热。我们于9月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省防疫站血清学鉴定,诊断为登革热。现将东衬、上元两队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4例登革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14例登革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即休息、饮食、消毒隔离等;对症护理,即对发热、皮疹、腹痛、口腔以及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加强临床护理,协助医生早期诊治,密切观察病情,防治并发症,对病人的痊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集体发热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从而降低呼吸道传染疫情的发生率。方法:对发生集体发热疫情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鉴定。结果:本次发现发热患者是因乙型流感病毒导致的流行性感冒。结论:应加强流感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9.
484例登革热临床实验诊断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6年广州地区484例登革热患者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特点。方法对入院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并收集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病原学检查,分析统计各种临床症状、体征和检测项目结果的阳性例数及阳性率。所有患者确诊依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结果本次登革热流行临床表现典型,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皮疹为多见。WBC减少368例(76.0%),PLT减少303例(62.6%),ALT升高270例(56.7%),AST升高400例(84.0%),223例(46.1%)的患者出现低钾血症。登革热病毒抗体IgM(DF—IgM)可在发病第1—16天内检测到,第8天内阳性率达85.9%。DF—IgM始终阴性的51例中7例急性期血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DEVRNA)均阳性,结果为10^5~10^6拷贝/ml。结论2006年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多数患者WBC、PLT减少明显,合并肝脏损害较多,肾脏损害表现较轻,近半数出现低钾血症。DF—IgM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在发病7d内检测DF—IgM有助于登革热的早期诊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EV RNA可作为登革热早期病原学诊断的另一指标,且可以弥补抗体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疾病监测》2009,(7):554-554
(一)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1.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相似文献   

11.
登革热(Dengue fever)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传染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骨疼痛,皮疹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等。1978年在广东佛山发生我国建国后首次登革热流行,其后在我国的广东、海南、广西和福建等地区相继发生本病的流行;进入90年代后期,在上述地区的流行有上升和扩散趋势。深圳自成立经济特区以来一直没有发现登革热病例,2001年12月18日,深圳市某医院首次报告疑似登革热病例,我们立即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和分析我国报告的外籍登革热病例的基本情况和时空分布特征,为登革热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2005 — 2017年全国确诊报告的外籍登革热病例的基本信息,描述外籍登革热病例的人口学、时间和地理分布,并比较云南省与我国其他省份的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5 — 2017年,我国共报告外籍登革热病例2 106例,占全国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数的3.08%。 登革热发病随年度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省份区域不断扩大。 云南省外籍病例最多(1 751例),占全部病例数的83.14%。 其次为广东省(140例),占6.65%。 外籍人群以输入性登革热为主,由缅甸经我国云南省入境。 云南省与我国其他省份登革热病例的人口学特征、流行趋势以及来源国等均有差异。结论近年来,外籍人群对我国,特别是云南省的登革热的流行存在一定影响。 应进一步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增强对登革热的防控,在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外籍登革热病例的监测、筛查和医疗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78年以来,我国南部发生多次登革热(dengue fever,DF)流行,其中以1980年海南岛发生的流行波及范围最广,发病人数43万余人。DF的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颜面湖红,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部分有出血倾向,严重者可出现各种出血表现、休克和昏迷。先后已从病人血中和疫区伊蚊中分离出登革Ⅳ、Ⅰ、Ⅲ和  相似文献   

14.
一.病情观察流感、斑疹伤寒、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发热性疾病,均能引起结膜充血。但流感流行季节在冬春季,可以大批发病,是呼吸道传播,一般3~5天后好转,白细胞可下降,而淋巴细胞可上升。斑疹伤寒是通过虱子传播,发热4~6天后出现斑疹,热型是稽留热,白细胞下降,嗜酸性粒细胞消失。登革热可以出现麻疹样的皮疹,压之能退色,流行于夏秋季,伴有肌痛,白细胞下降,淋巴细胞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9年汕头市登革热疫情中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医生及检测人员对登革热病例的判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就诊时的临床表现、核酸检测结果,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进行聚类分组,统计各个发病天数组中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比例;同时对2019年流行毒株的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推导并比对分析包膜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 临床表现中发热比例最大,为96.84%,眼眶痛比例最小,为8.99%;头痛及骨关节肌肉疼痛在早期的病例中比例较高,皮疹则在恢复期的病例中比例较高;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在发病第7天阳性病例比例下降;流行毒株间有1~2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变异,但主要潜在毒力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保持一致.结论 2019年登革热疫情中的病例临床表现以轻症为主,主要症状有:(1)头痛及骨关节肌肉疼痛,提示处于发病早期;(2)皮疹体征,提示处于恢复期.推定流行毒株属于弱毒株.  相似文献   

16.
登革热传播快 ,发病率高 ,有明显季节性 ,主要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近年来 ,东南亚和我国海南、广东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1 999年以来福州市近郊发生登革热暴发流行。由于目前登革热尚无有效治疗和特异的预防药物 ,因此 ,主动开展疫情 ,蚊媒监测是控制登革热发生及流行的重要手段。在 2 0 0 0年我们选择了 1 999年发病较多的地区及未发现病例地区共 5个点进行监测 ,现将 2 0 0 0年福州地区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 :在 5个监测点共采集正常人群血清35 0份。采集白纹伊蚊共 1 71只。应用C6/36 (白纹伊蚊纯系细胞株 )传代…  相似文献   

17.
继广州1980、1985年Ⅲ、Ⅰ型登革热流行之后,1986年9~10月再次流行,首先在黄浦区发生,尔后传入东山区,波及驻地部队。病人以发热、头痛、颜面潮红、全身骨关节痛、皮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我们于10月初在疫区和医院采集20份急性期病人血液标本,共分离得5株病毒,经鉴定为登革Ⅱ型病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云南省泸水县肺结核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为今后肺结核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泸水县1997~2007年病情报告数据进行整理,对泸水县肺结核病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根据疫情报告统计,1997-2007年全县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1971例,年均发病率为126.41/10万,其中2007年最高,报告发病率为243.39/10万,1998年最低,报告发病率为63.49/10万。11年来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总发病率1997年~1999年居各传染病病发病第二位,2000年以后一直居于各传染病发病首位。结论:泸水县结核病疫情高,因此对结核病预防与控制还要加强,对病人实施规范性的,阶段性的治疗。以达到病人治愈为目的管理,减少因不规则服药的耐药性产生,加大控制肺结核病流行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中国登革热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登革热疫情监测资料,为加强登革热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全国网络直报登革热疫情及登革热监测点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全国共14个省份报告登革热病例1044例,无死亡报告。除广东省有本地感染外,其他地区均为输入性病例;输入性病例全年均有分布,主要来自东南亚和美洲等地区;输入病例最多的前3位国家是柬埔寨、缅甸和新加坡。广东省登革热多点暴发,发病时间集中在8-11月。媒介伊蚊监测显示广西、海南、云南地区所有监测点和福建省(86.7%)、广东省(55.8%)布雷图指数(BI)均超过5的安全水平;尤其6-10月,BI普遍较高。福建、广东、云南和广西地区媒介蚊种均为白纹伊蚊,海南省媒介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监测点健康人群登革热抗体阳性率为0%~14.5%。开展病原学检测的监测点没有从媒介伊蚊中检测到登革病毒核酸或分离到病毒。 结论 中国南方登革热监测省份具有登革热流行的媒介伊蚊和易感人群,夏秋季节可由输入病例引发本地暴发流行。应普遍建立灵敏的早期登革热预警监测系统,早期发现病例,防蚊灭蚊,控制疫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上海市浦东新区幼托机构缺课缺勤症状监测系统对目标人群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预警效果。方法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幼托机构缺课缺勤症状监测系统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和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两个学年的监测数据,并将其与同期浦东新区幼托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数据比较,采用错位相关分析对两时间序列数据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索利用幼托机构缺课缺勤数据及时预警幼托机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结果 幼托机构缺课缺勤系统中报告的发热症状、皮疹类症状与该人群发热、皮疹类相关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发热症状、皮疹类症状均可提前1~3周发现相关目标疾病的波动。结论 发热症状和皮疹类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相关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疫情波动,利用该监测数据的分析可起到传染病的预警及流行趋势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