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及临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88例住院患儿的临床症状、发病早期脑电图检查、脑脊液细胞学分析以及检测血清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脑电图异常率98.8%;脑脊液细胞学分析异常者78.2%;血清柯萨基B组病毒IgM抗体阳性39.3%,EB病毒IgM抗体阳性38.1%。[结论]本组病毒性脑炎主要由柯萨基B组病毒及EB病毒引起,脑电图及脑脊液细胞学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许赤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85-2986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脑脊液、CT、MRI在临床诊断和表现的价值。方法:对127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脑脊液、CT、MRI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脑脊液异常45例,CT异常24例,MRI异常32例,脑电图(EEG)异常127例,异常率最高且程度与病情发展相一致,持续时间较长。结论: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早诊断和预后评估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早期临床诊断线索。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20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病毒性脑炎多见于学龄期及学龄前期,176例有发热,119例伴呕吐,106例精神症状及抽搐,95例有头痛,61例有四肢抽动,51例嗜睡,41例头晕不适,腹痛19例,10例并发昏迷,7例表现为走路不稳,2例偏瘫,死亡1例。54例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CT检查大部分无异常改变,脑脊液没有改变的所占比例并不低,脑电图改变非常明显。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可轻重不一,确诊主要通过脑脊液检查,还有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脑电图检查,及头颅CT检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分析来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总结我院儿科2014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7例,对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阳性体征较少。本组外周血白细胞数异常33例(43.3%),脑脊液异常56例(83.6%),脑电图异常36例(53.7%),头颅影像学异常9例(13.4%)。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具有某些特征性,脑电图、脑脊液、头颅影像学辅助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脑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5.
苏亚梅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81-1181
目的 观察探讨病毒性脑炎伴精神行为异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病毒性脑炎伴精神行为异常的患者42例,皆应用抗病毒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分别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经脑MRI诊断出异常率52.4%(22/42),早期脑电图诊断出异常率92.9%(39/42),常规脑脊液诊断出异常率42.9%(18/42);42例患儿经治疗后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1%.结论 病毒性脑炎伴精神行为异常属于一种介于精神科与神经科的跨学科疾病,精神行为异常能够为病毒性脑炎的首发症状,其临床表现较为错综复杂,因此,应全面分析其临床表现,结合各种辅助检查,早期准确诊断并对症治疗,以尽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分析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EEG特点,并与其脑脊液、头颅CT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 结果 病毒性脑炎早期EEG异常率明显高于脑脊液、头颅CT,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情严重者EEG呈中重度异常,病情轻者EEG呈轻中度异常,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电图呈重度异常者其预后较差,脑电图呈轻中度异常者其预后较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EEG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预后评估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会强 《药物与人》2014,(2S):54-54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病毒性脑炎的早期临床特点,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年龄≥50岁的病毒性脑炎患者,详细分析其临床表现,对脑电图、头颅MRI及脑脊液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14例,意识障碍17例,抽搐15例,头痛13例,精神症状18例,辅助检查:脑电图阳性率为85%,头颅MRI阳性率为36.84%,腰穿脑脊液阳性率为52.94%。结论:中老年人病毒性脑炎首发症状多以精神症状、抽搐及意识障碍居多,EEG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诊断还需结合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儿童病毒性脑炎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对某院儿科收治的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脑电图与CT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8例患儿中有60例(88.24%)病前有其他部位感染;其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呕吐48例(70.59%),头痛41例(60.29%),头痛伴腹痛20例(29.41%),惊厥23例(33.82%),抽搐持续状态5例(7.35%),昏迷3例(4.41%),精神症状40例(58.82%),意识障碍19例(27.94%),合并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征32例(47.06%),肢体瘫痪3例(4.41%),失语1例(1.47%);脑脊液检查异常48例(70.59%),脑电图异常50例(73.53%),36例头颅CT平扫异常8例。采用止惊、退热、降低颅高压等综合治疗加抗病毒治疗,临床治愈53例,好转11例,放弃治疗3例,病死1例。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电图、脑脊液和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检查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118例,分别做脑电图、脑脊液、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种检测方法中脑电图检查阳性率最高,占98.3%;脑脊液检查阳性率占57.6%,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检查阳性率最低,占27.1%,三者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26.55,P<0.01)。结论脑电图检查小儿病毒性脑炎异常率较高,优于脑脊液和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检查,结合脑脊液、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检查结果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汤映雯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347-4348
目的对脑电图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66例和同期收治的脑脊液异常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脑电图检查情况。结果统计得知66例患儿中发生脑电图异常者59例,占89.39%,58例脑脊液异常患儿中发生脑电图异常者24例,占41.3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电图变化对于早期诊断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