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于2009年在我院开展以来,给肿瘤患者带来了静脉治疗的最佳途径,且减轻了患者痛苦。肺癌患者因治疗周期长,常首选PICC置管术,但PICC置管后存在一些并发症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就2009年10月~2011年12月的156例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结合一年内的临床资料,对PICC置管术术中、术后及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PICC置管术在I临床上所出现的并发症均为可防治性,及时的护理和科学的防治是关键。结论:PICC置管术能极大的方便患者的临床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与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安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头皮静脉)等穿刺插入导管,其头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静脉的方法,PICC置管的方法已经日臻成熟并已被广大医护人员接受,但随着PICC的广泛应用与PICC置管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并且在置管中、置管后涉及到的问题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广大病人对疾病治疗过程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输液或者输注有刺激性药物的病人,反复静脉穿刺及药物刺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矛盾,但PICC置管作为一种有创性护理操作,其并发症对置管效果的影响不应忽视。本文旨在探讨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PICC置管后居家护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居家期间自行维护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通过落实居家护理指导流程,对来院换药和自行换药者进行对比和发放调查表统计分析。结果:来院换药和自行换药二者脱管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经过培训后的带管出院患者自己进行居家期间的导管维护的方法是有效的、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在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对50例PICC置管患者的置管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对PICC护理,及时观察和发现护理问题,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置管时阃。结论:采用PICC技术结合针对性护理,保护外周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治疗途径,保证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在临床中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7.
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简称PICC)是一种从肘窝静脉导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术。此方法能为病人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但PICC置管的同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002年1月我院对88例PICC置管病人给予必要的护理方法,取得了一定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行PICC置管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患者自身的血管条件或个人意愿,分别采用肘下或肘下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直接穿刺行PICC置管术及B超引导下利用赛丁格技术的PICC置管,置管后严格执行术后的护理流程,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7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其中,穿刺点渗血13例、淋巴漏液1例、机械性静脉炎11例、穿刺点感染6例、导管完全或不完全堵塞15例、导管异位4例、导管滑出3例。结论:血液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殊性,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通过早期预防及积极处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阻塞、机械性静脉炎、穿刺部位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内科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能明显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钟涛  李璐  郑青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72-173
PICC即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mralCatheter的简称。它类似于临床上面经常使用的套管针,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方法观察并总结231例患者置管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25例置管成功,其中一次置管成功217例、复位成功6例、穿刺困难2例(请麻醉科行颈内静脉置管),导管送入困难6例。PICC导管留置时间7~290 d,平均112.40 d;发生静脉炎14例,导管堵塞17例,穿刺点出血8例,单纯性肢体肿胀2例,导管滑出1例。结论熟练掌握PICC穿刺和维护技能,实施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PICC导管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神经外科抢救危重患者时,因操作简便、省时、安全性高,故经口气管插管常被用于临床.意外抜管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呼吸困难、通气不足、缺氧、气道机械损伤、出血等严重后果,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意外抜管又叫非计划性抜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气管插管拔出或气管插管脱落,也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通过对我科出现的4例UEX现象总结经验,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肿瘤患者化疗及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营养治疗的患者建立深静脉通道,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经患者上肢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静脉输液。[结果]33例均到达预定位置,1例首次穿刺未获成功,经改用Seldinger穿刺方法置管成功。[结论]危险性小,容易固定,留置时间长,有利于用药,降低静脉炎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菊兰  李应福 《光明中医》2016,(10):1479-1481
目的本临床观察通过分析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突出本病对于患者生活的影响,进而应用治疗及综合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本院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观察,随机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指导和常规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联合普通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本科室应用PICC治疗的200例肺癌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PICC留置输液及整体护理可减少浅静脉炎、减少多次穿刺带来的局部疼痛及可减少静脉穿刺、浅静脉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有效预防和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是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肠道准备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4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分为两组,1组术前行肥皂水及清洁洗肠,另1组术前给予110毫升甘油灌肠剂塞肛。结果:清洁灌肠组术后出现发热及泌尿生殖系感染并发症的2例;另一组为3例。结论:通过术前预防措施得当,两种肠道准备无明显临床差异,使用甘油灌肠剂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其原因,用以指导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3月住院的2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导管堵塞13例、液体渗漏7例、静脉炎4例、皮下血肿2例、导管脱出6例。结论: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改进和创新护理技能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高其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赵伟红 《中医临床研究》2013,(7):109-109,112
目的:探讨预防胸腔闭式引流管堵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40例血性胸积液患者应用胸腔闭式引流管行经皮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分为肝素钠组、尿激酶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前两组分别应用肝素钠与尿激酶封管;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观察各组胸腔闭式引流管堵管发生率。结果:肝素钠组有2例不完全的堵管,尿激酶组没有发生胸腔闭式引流管堵塞,对照组发生堵管例数较多,与肝素钠组、尿激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素钠与尿激酶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肝素钠与尿激酶封管,可以避免胸腔闭式引流管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前列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的NIH-CPSI总评分及疼痛症状评分均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部热疗联合前列栓配合全程优质护理,明显改善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