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彭英  彭兴甫  罗泽斌  周琼  高强 《西部医学》2012,24(12):2353-2355
目的观察艾贝宁(国产右美托咪啶,dexmedtomidine,DEX)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拔管期间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Ⅰ~Ⅱ级)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术前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随机分为艾贝宁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分别于术前20min静脉微泵注射艾贝宁或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注射后5、10min,插管后1min,手术切皮即刻、手术开始后5、10、15、30、60min,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OAA/S镇静评分、躁动率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D组注射艾贝宁后5、10min,手术切皮即刻、手术开始后5、10min、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 MAP均下降(P<0.05);插管时MAP、HR更为平稳(P<0.05);注射艾贝宁后5、10min,手术切皮即刻、手术开始后5min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 HR均下降(P<0.05);拔管后OAA/S镇静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率发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微泵注射艾贝宁后麻醉诱导、手术过程、气管拔管过程中MAP、HR均较为平稳,且术后OAA/S镇静评分更高,躁动率发生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贝宁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拔管过程中对患者心血管方面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Ⅰ组(艾贝宁组)和Ⅱ组(对照组),每组15例。Ⅰ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泵入艾贝宁0.5μg/kg,Ⅱ组静脉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麻醉诱导前、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患者的心率(HR)、有创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拔管时的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患者在吸痰拔管即刻和拔管后5minMAP明显升高,HR加快,尤以拔管即刻最为明显,Ⅰ组上升幅度较小,10min后基本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与Ⅱ组比较,Ⅰ组在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10minMAP和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呛咳躁动的发生率更低,结论:艾贝宁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拔管过程中应用能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后的各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范卫英 《西部医学》2010,22(12):2302-2303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0例腹腔镜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静脉用药选择咪唑安定、异丙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观察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3分钟、气腹后5分钟、拔管后的HR、MAP、SpO2、ETCO2变化,记录患者麻醉后清醒时间。结果与诱导前相比大多数患者诱导后有明显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P〈0.01),但气管插管后3 min后心率血压多能恢复正常,气腹后5分钟HR、SBP、DBP较麻醉前升高(P〈0.01)但在可接受范围内;拔管前、拔管后BP、HR、SpO2无明显波动。ETCO2在气腹后5分钟明显升高(P〈0.01)但在可接受范围内。手术结束后5 min内大多能初步清醒。结论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全麻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40例ASAI-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诱导后、置入时、置入后5min、拔管(罩)前、拔管(罩)时、拔管(罩)后5min的心率(HR)、有创血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置入期、拔管(罩)期、术后24h的相关并发症。结果 L组在喉罩置入、拔罩期间与诱导前、拔罩前比较,HR、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在插管、拔管期间分别较诱导前、拔管前及L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L组苏醒期躁动及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用于乳腺癌手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且咽喉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艾贝宁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疗效,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手术完成之前的半小时,研究组给予患者微量泵输注适量的艾贝宁,对照组则给予患者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依次记录患者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 min、5 min、10 min每个时间点拔管收缩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躁动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拔管收缩压的变化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躁动发生率的变化幅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贝宁不仅能降低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拔管收缩压幅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幅度,同时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也更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ASA Ⅰ-Ⅱ级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组(Ⅰ组,n=50)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Ⅱ组,n=50)。Ⅰ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中静注丙泊酚维持麻醉。Ⅱ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吸入异氟烷、静注异丙酚维持麻醉。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监测。记录麻醉前、气腹前、气腹中、停气腹后HR、MAP、SpO2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Ⅰ组患者术中HR、MAP、SpO2平稳,术毕即可回病房。而Ⅱ组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气腹后、拔管后MAP明显升高,且高于Ⅰ组(P〈0.05),患者术后20-60 min才能回病房。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较好控制机体的应激反应,适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在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拔管期间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盐酸右美托咪啶(A)组和0.9%氯化钠溶液(B)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药,记录全麻诱导前、注射药物前、拔除气管导管时,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5和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与注射药物前相比,A组MAP、HR及SpO2较平稳,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除气管导管时及拔除气管导管后5、10 min时的MAP、HR均较注射药物前以及A组同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A、B两组的苏醒时间及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拔管期,可有效维持呼吸、循环稳定,不影响患者的苏醒.  相似文献   

8.
皮名芳  陈春  林雷  王顶鸣  唐万英  侯俊 《西部医学》2013,(11):1694-1695,169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在麻醉恢复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预防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拔管期躁动、寒战、恶心、呕吐发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及盆腔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0例.A组在苏醒拔管前静脉缓慢输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输注时间>10分钟;B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全麻术后苏醒拔管期躁动、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各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苏醒期躁动、寒战、恶心明显少于B组(P<0.05);且拔管时、拔管后2、5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也明显低于B组(P<0.05),但与拔管前的MAP、H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B组拔管时、拔管后2、5min的MAP、HR与拔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各时段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寒战、恶心等不良反应,并能维持苏醒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9.
付卫东 《中外医疗》2011,30(6):60-60,62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80例ASAI~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诱导后、置入时、置入后5min、拔管(罩)前、拔管(罩)时、拔管(罩)后5min的心率(HR)、有创血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L组在喉罩置入、拔罩期间与诱导前、拔罩前比较,HR、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在插管、拔管期间分别较诱导前、拔管前及L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L组苏醒期躁动及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用于乳腺癌手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且咽喉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汪涛 《海南医学》2011,22(6):47-4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气管内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右美托咪定和曲马多做为患者气管内全麻苏醒期拔管的镇静药物,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吸痰、拔管及拔管后5 min的血压和心率、呼吸恢复、唤醒、拔管时间以及患者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吸痰时、拔管时和拔管5 min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拔管时和拔管5 min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躁动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右美托咪定在气管内全身麻醉苏醒期拔管中应用,有显著的安全性和镇静作用,对于患者血压和心率的稳定有良好的效果,是术后镇痛的重要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后,对抑制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n=40).F组:术前10min氟比洛芬酯1mg/kg静注;FD组:术前10min氟比洛芬酯1mg/kg+术毕前5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缓慢静注.记录患者基础(T0)、拔管前1min(T1)、拔管后1min(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min(T4)的HR、MAP值并评估患者T3、T4的Ramsay镇静(RSS)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记录患者苏醒、拔管时间.结果:T1 ~T4时间点,FD组HR、MAP升高幅度均显著小于F组(均P<0.05).RSS评分:T3、T4时间点,F组与FD组相比评分显著降低(P<0.05).VAS评分:F组与FD组相比评分显著升高(P<0.05).唤醒、拔管时间方面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10min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术毕前5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 g/kg,可有效降低术后躁动且不影响苏醒、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朱成云  梁燕红 《华夏医学》2014,27(1):103-10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麻术后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5 min(T3)时的MAP、HR、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的含量,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的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几T1时MAP和T1、T2时HR、E、NE、Cor浓度与T0时比较均升高(P<0.05);T1时,B组的MAP(102±8) mmHg、HR(132±4)次/min、E(110±13) nmol/L、NE(202±31) nmol/L、Cor(812±91)μmol/L均高于A组MAP(89±7)mmHg、HR(116±6)次/min、E(69±11) nmol/L、NE(176±28) nmol/L、Cor(710±8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抑制小儿全麻后气管拔管期的应激反应,且不影响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磷腺苷(ATP)对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于术毕拔管前5 min缓慢静脉注射ATP 0.3 mg/kg,对照组拔管期不用任何药物,记录拔管前5 min、拔管时、拔管后1、3、6 min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计算出收缩压与心率乘积(RPP)。结果:拔管前5 min 2组各项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3、6 min,其SBP、DBP、MAP、HR与拔管前5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PP仅在拔管时增加(P<0.05)。对照组在拔管时、拔管后1 min与拔管前5 min比较SBP、DBP、MAP、HR、RPP均显著升高(P<0.05~P<0.01),拔管后3 min与拔管前5 min比较SBP、MAP、HR、RPP显著升高(P<0.05~P<0.01),拔管后6 min各项指标值接近拔管前5 min水平(P>0.05)。观察组在拔管时、拔管后1、3 min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ATP可有效预防全麻手术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抑制全麻患者术后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9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布托啡诺组、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缝皮前停用麻药时,布托啡诺组立即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02mg/kg,舒芬太尼组立即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5μg/kg,对照组立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在围拔管期,观察并记录平均动脉压、呼吸、心率、指端血氧饱和度、清醒时间、拔管时问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前相比,拔管时、拔管后2min,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P〈0.05),心率、呼吸频率加快(P〈0.05);而布托啡诺组和舒芬太尼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均较平稳,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布托啡诺组和舒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更低(P〈0.05);虽清醒时间延长(P〈0.05),但拔管时间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布托啡诺组和舒芬太尼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患者在拔管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或舒芬太尼可抑制拔管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与小儿腭裂修复术中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质量。方法:选择择期行腭裂修复术的小儿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20例。麻醉诱导:两组均静注异丙酚2 mg/kg、阿曲库铵0.75 mg/kg,R组静注瑞芬太尼2.5μg/kg,F组静注芬太尼3μ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维持:两组均静脉泵注异丙酚50~100μg/(kg.min),阿曲库铵5~10μg/(kg.min),R组泵入瑞芬太尼0.08~0.5μg/(kg.min),F组则泵入芬太尼0.07~0.25μg/(kg.min)。记录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中30 min(T4)、手术结束时(T5)、清醒拔管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观察手术结束至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结果:MAP:插管时和清醒拔管时R组低于F组(P<0.05),HR:插管时和手术结束时R组低于F组(P<0.05),拔管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苏醒拔管时间R组小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中麻醉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与曲马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气管拔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与曲马多组(T组),两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完成插管后,均采用丙泊酚加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间断推注维库溴铵,各组均于术毕即刻停药,拔腹壁套筒钟时分别静注布托啡诺0.03mg/kg或曲马多1.5mg/kg。比较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恢复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对拔管后(5’、15’、30’)行镇静(Ramsay)及舒适(Bcs)评分。结果:与注药前(T0)后(T1)5min相比,拔管即刻(T2)两组MAP、HR有所升高但无差异性(P〉0.05),其余各时间点MAP、HR无明显变化。术毕B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略长于T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拔管期间B组有1例躁动占3%,T组有4例躁动占1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amsay评分:拔管后B组镇静效果明显高于T组(P〈0.05);Bcs评分两组无差异性。结论:布托啡诺能安全、有效地用于LC患者围拔管期的镇痛和镇静,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舒适、满意。  相似文献   

17.
杨清存  冯艳平 《中原医刊》2013,(23):101-103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复合地佐辛对提高开胸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质量的效果。方法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P组: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5m1);D组:术毕前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2mg/kg;PD组: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5ml)+术毕前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于麻醉前(T1)、拔管前即刻(T2)、拔管后1min(T3)、拔管后5rain(T4)时记录呼吸(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苏醒、拔管时间。评估拔管后5min时的躁动(RS)评分、镇静(RSS)评分,和舒适(BCS)评分。结果与PD组相比,P组他、T3时刻HR增快,MAP增高;RS评分增高,与D组、P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苏醒、拔管时间延长,RSS评分增高,与P组、P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BCS评分增高,与P组、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10min帕瑞昔布钠40mg复合术毕前20min0.1mg/kg地佐辛静注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有满意的麻醉恢复期循环变化,且不影响患者的苏醒、拔管时间,苏醒质量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停用右美托咪啶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淋巴外科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D1、D2、D3组及C组,D1、D2、D3组于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后,以0.5μg/(kg·h)速率持续输注,分别于术毕前lh、术毕前30 min、术毕停药,对照组持续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患者拔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所有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期意识状态评分(OAA/S)、躁动评分、术后2h内VAS评分最大值及镇痛药使用情况和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总用量等.结果 拔管期间各时点,D2、D3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同时点C组比较,则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1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 MAP、HR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D3组与C组比较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3组拔管时OAA/S评分低于C组(P<0.05).躁动发生率、术后2h内VAS评分最大值和镇痛药使用例数,D2、D3组均明显低于C组和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D2、D3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术毕前30 min停药,既不延长苏醒时间,又可改善患者苏醒质量,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地氟醚麻醉期间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戊乙奎醚组和阿托品组,每组30例.戊乙奎醚组术前予以戊乙奎醚0.01 mg/kg静注,阿托品组术前予以阿托品0.01 mg/kg静注,诱导气管内插管后,两组均以地氟醚挥发罐设定浓度2%开始,以每间隔30 s递增1%的方法吸入地氟醚-氧,直至达到满足手术要求并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前(T0)、吸入地氟醚30 min后(T1)、手术开始后60 min(T2)及关腹膜后即刻(T3)观察心率(HR)增快、平均动脉压(MAP)升高情况和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与T0比较,两组T1、T2及T3 HR增快,MAP升高(P<0.05);与戊乙奎醚组比较,阿托品组在T1、T2及T3 HR增快,MAP升高(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对地氟醚麻醉期间的HR和血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曲:比较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分别用于腹腔手术的有效性。方法:ASAI或Ⅱ级择期腹腔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0例。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各组均静脉持续输注依托咪酯10-15μg·kg-1·h-1,F组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1-2μg·kg-1·h-1,R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O.5-1μg·kg-1·h-1,S组切皮前5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5μg·kg-1。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3min(T2)、切皮T3)、探查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于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0、60min和离开PACU时采用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价意识状态;记录术中和PACU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基础值相比.3组T1时MAP和HR均下降,T3、T4时,F、S组MAP升高,F组HR升高,R、S组HR降低(P〈O.05);与F组比较,R组T3、T4时MAP、HR降低,S组T3、T4时HR降低;与S组比较,R组T3、T4时MAP降低(P〈O.05)。R组与F组、S组比较,F组与S组比较,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拔管后即刻和拔管30minOAA/S评分升高(P〈0.01或P〈0.05);R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F组、S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手术均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依托眯酯复合瑞芬太尼术中血流动力学更趋稳定.术后苏醒迅速,较另两者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