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和治疗、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本院产科分娩并发产后出血的1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研究其相关的各种高危因素.结果产后出血与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分娩方式关系密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2次人流及刮宫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妊娠合并肝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第二产程延长、急产、阴道助产.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识别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是避免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及时正确的处理可减少出血量和改善产妇预后,而合理的组织分工是抢救此类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研究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防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1月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233例产妇资料. 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1%;在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占66.1%,胎盘胎膜因素占24.0%,产道损伤占6.9%,凝血功能障碍占3.0%.不同孕周、分娩方式、第三产程、多胎妊娠、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以及不同胎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产后出血发生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膜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并且与孕周、分娩方式、第三产程、多胎妊娠、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和胎儿体重有密切关系.应该加强围产期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进而降低因产后出血引起的合并症及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寻求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1年123例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流产史、分娩次数、胎儿体重、分娩方式、第三产程时间及妊娠并发症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流产史、分娩次数、分娩方式、胎盘剥离方式及妊娠并发症与产后出血的出血量成正相关.结论通过分析影响产后出血量的高危因素,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1月的106例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障碍4个方面.相关影响因素有分娩次数、分娩方式及妊娠合并症等.结论:产后出血是多原因、多危险因素所致,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及时机,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及加强产时、产程及产后的监护,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对降低产后出血率及孕产妇病死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余姚市产妇产后出血状况,分析高危因素,提出预防措施,促进围产质量。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179例产后出血产妇,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2χ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1%,其中流动产妇占51.96%;产次2次及以上或产前检查少于5次的流动产妇与本地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病例中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别占所有自然分娩数和所有剖宫产数的1.24%、1.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病例中有高危因素的病例中剖宫产42例,自然分娩3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因素前5位依次为巨大胎儿、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瘢痕子宫;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134例,显著高于胎盘因素17例(P<0.01);产后出血1 000 m l及以上病例中胎盘因素所致出血占所有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病例的70.6%。结论:减少产次,系统的产前检查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剖宫产较自然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第1位原因;产后出血病例中高危因素前5位分别为巨大儿、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瘢痕子宫;减少高危孕产妇的发生,可避免剖宫产术,并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刮宫术和胎盘粘连及相关因素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谢芳  赵庆国  田丰莲  李兵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25-1326
目的:探讨产妇年龄、孕周、产次、刮宫史、胎盘粘连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以产后出血调查表的形式,对327例产后出血患者高危因素进行调查,选择同期分娩的产妇327例作对照。结果:产后出血组中有刮宫史和胎盘粘连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组孕妇的平均年龄、产次、孕周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刮宫术引起的胎盘粘连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高龄多产和过期妊娠也易导致产后出血。因此,应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尽力做到首次妊娠分娩,以防止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兰蔚青 《中国卫生产业》2013,(19):117-117,119
目的探讨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研究出相应的应对和预防措施,总结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的收治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出血组和对照组,采用容积法测算出产后出血量,分析出影响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因素。收集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而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分娩次数、分娩的方法、新生儿的体重和妊娠合并症等。结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很多,采取正确的措施预防这一现象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预见性护理,减少或避免发生产后出血。方法回顾分析104例产后出血病人出血原因、危险因素,做好预见性护理。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常与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与人流引产史。结论加强孕前宣传教育及孕期管理,降低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对孕产妇进行有针对性地预见性护理,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康复及新生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2001年1月~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7 258例产妇中17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原因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4%;产后出血组流产及引产史、瘢痕子宫、多胎、巨大儿、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早接触早吸吮、剖宫产、产程延长、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的比例分别为65.5%、8.5%、9.0%、17.5%、43.5%、55.4%、69.5%、65.5%、75.1%、22.0%、6.2%和4.5%,均高于非产后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视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减少医疗干预,提高助产技术与质量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和降低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住院分娩的产妇5 388例,设计专用调查表格采集产妇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组比较。数据采用SPSS16.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 52%(136/5 388)。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患者总数的67. 65%(92/136);胎盘因素占30. 15%(41/136);软产道裂伤占2. 94%(4/136);凝血功能障碍占1. 47%(2/136)。不同出血原因导致的出血量不同,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量高于其他3种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产妇的分娩年龄≥35岁、孕次≥3次、经产妇、孕周28~40周、新生儿体质量≥4 000 g、多胎、妊娠并发和合并症、未进行系统围生期保健以及经过辅助生殖技术怀孕并生产与产后出血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产后出血由多种原因导致,其中最主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产后出血出现了一些临床新特征,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应针对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做好三级预防,着重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4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4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宫缩乏力64.42%;胎盘因素27.88%;软产道损伤6.73%;凝血功能障碍0.96%。主要高危因素为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双胎,巨大儿,有生育史产妇,以及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者。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防治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4年1月~2011年1月产科分娩产妇4 405例,其中产后出血135例,存在合并症及并发症85例,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①多次妊娠、多产史与初孕初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出血>2 000 ml和<1 000 ml病例发现,其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④剖宫产合并症及并发症对产后出血均有显著影响。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强化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剖宫产率,对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同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方法:抽取院内发生产后出血产妇40例及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40例产妇产后出血原因进行统计,并经两组产妇对比分析产后出血影响因素。结果:病因为胎盘因素产妇8例,凝血功能障碍产妇1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妇25例,软产道损伤产妇6例,子宫收缩乏力属于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产后出血与非产后出血产妇在产前高危因素、流产史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产后出血与非产后出血产妇在分娩史与年龄上对比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产前高危因素与流产次数过多属于产后出血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产后出血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常见病因包括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而产前高危因素与流产次数过多属于产后出血主要危险因素,为此,在孕期应加强对孕妇凝血功能、胎儿状况等指标的关注,综合产妇一般情况评估产后出血风险,并制定相应预防护理方案,对产后出血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黄颖 《工企医刊》2014,27(5):1032-1033
目的 对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分娩的60例前置胎盘患者产前各项相关因素以及妊娠结果.结果 导致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龄产妇、多次孕产史、剖宫产史、中央型前置胎盘、有产前出血史、胎盘粘连或植入的前置胎盘等,中央型前置胎盘终止妊娠较晚者也是引起产生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高危因素的前置胎盘患者需要及早的进行诊断,并且及时而正确的处理,适时中止妊娠,尽可能的降低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对母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2年在该院分娩的3 000例产妇,其中产后出血病例80例。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67%,产后出血病例中初产妇占75.00%,分娩前诊断为妊高征、双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巨大儿等并发症占产后出血的65.00%,2χ=87.4,P<0.05;由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占75.00%。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0二医院住院分娩的4 09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①流产史、超重、巨大儿、阴道分娩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P 0. 05);②年龄≥35岁、有流产史、孕前超重、巨大儿及前置胎盘与剖宫产产后出血有独立相关性(P 0. 05);③流产史、孕前超重、巨大儿、第三产程超过15 min、侧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有独立相关性(P0. 05)。结论重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针对性采取措施预防产后出血,提高助产技术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136例产妇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产后出血产妇的情况,并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 产后出血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占73.5%;其次是胎盘因素,占15.7%.结论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时找出出血原因,并对症治疗,并进行系统而有效的护理,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施琰 《中国妇幼保健》2017,(20):4935-4936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住院的1 320例分娩产妇临床资料,采取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选取的产妇中,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3.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胎次、宫缩乏力、妊娠期高血压病史、贫血状况、胎盘早剥、分娩方式、软产道损伤、胎盘滞留和胎盘植入或粘连、前置胎盘等因素均是影响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均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胎盘滞留和胎盘植入或粘连、前置胎盘、宫缩乏力等均为影响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该院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较低,剖宫产、胎盘滞留和胎盘植入或粘连、前置胎盘、宫缩乏力等均是导致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9.
彭翠花 《药物与人》2014,(5):225-226
目的:探析临床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资料对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之间的关系、产后出血相关因素以及出血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胎盘因素;研究证实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之间没有特异性关系;在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面,流产大于3次及分娩史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精神方面的因素。本次研究的产后出血产妇经过及时以及针对性的治疗之后抢救成功并最终顺利出院。结论: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原因较多,因此为了避免出现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出现,需要加强婚前教育以及孕期保健知识的普及,通过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来降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产妇3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收的分娩并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年龄、流产次数、剖宫产、宫缩乏力、胎盘异常、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次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年龄、流产次数、剖宫产、宫缩乏力、胎盘异常、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均属于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产后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