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2002-2006年因各种原因产后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4例,2005-2006年介入治疗7例,两组病例年龄、孕周,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处理)。手术组:常规行子宫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介入组:采用Ss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经导丝入5F猪尾导管,置入腹主动脉处造影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观察盆腔动脉走行方向、管径大小后,更换4-5F Cobra导管,并调整导管头进入对侧髂内动脉再次造影,当确认出血血管后, 相似文献
2.
介入治疗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陈春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27(2):78-80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以上,称为产后出血;分娩24小时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为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仍居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休克重且持续时间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大部分的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可治愈,但少数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为挽救生命需行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不但意味着生殖功能的永久丧失,而且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自从1979年介入治疗成功地应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后,这种情况得到彻底改善。下面详细阐述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急症子宫切除术应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子宫破裂、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时进行.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手术时机选择、麻醉的方式、手术人员的安排、术后的护理及评估、围手术期多科室协作等,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重度产后出血患者行血管性介入治疗后对其产后月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 )用于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后对其月经的影响。方法 选择 1995年 3月至 2 0 0 2年 2月我科收治的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 ,行介入治疗获得成功止血的重度产后出血患者 18例为介入组 ;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 2 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及月经恢复情况 ,测定两组无哺乳产妇产后第 1次月经周期 3~ 5d时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 (LH)及雌二醇水平。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为 :介入组 (33 9± 2 0 )d ,对照组 (36 2± 3 1)d ,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第 1次月经恢复时间为 :介入组(75± 17)d ,对照组 (95± 16 )d(P >0 0 5 ) ;第 1次月经量为 :介入组为产前经量的 (1 3± 0 1)倍 ,对照组为产前经量的 (1 3± 0 2 )倍 (P >0 0 5 ) ;产后恢复正常月经量所需次数为 :介入组 (2 0± 0 4 )次 ,对照组 (1 9± 0 4 )次 (P >0 0 5 ) ;产后月经周期为 :介入组 (33 9± 2 2 )d ,对照组 (33 2± 1 6 )d(P >0 0 5 ) ;两组无哺乳产妇产后第 1次月经周期 3~ 5d时FSH、LH及雌二醇水平 :介入组分别为(5 2± 1 1)U/L、(7 5± 1 6 )U/L及 (2 6 2± 14 ) pmol/L ,对照组分别为 (4 3± 2 1)U/L、(6 3± 1 3)U/L及 (2 80± 12 ) p 相似文献
5.
子宫切除是抢救严重产后出血挽救产妇生命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异常胎盘及剖宫产是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常见的高危因素。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已成为目前严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治疗的首要指征,及时准确地把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术中认真操作及处理突发情况,可以减少产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产后出血导致的子宫切除率为0.14%,其中48.9%为前置胎盘、29.8%为宫缩乏力、8.5%为宫颈撕裂、12.8%为其他原因;经产妇子宫切除者中58.8%源于胎盘因素,初产妇69.2%源于宫缩乏力。近几年来,在产后出血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的同时,降低子宫切除率以保持器宫完整性。对于产后出血,在用宫缩剂无效情况下,临床常用的方法有:宫腔纱布填塞、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结扎、高选择性动脉栓塞以及子宫切除术等,但以上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效果不佳或造成患者丧失生育功能等缺陷,故寻求一种简便、高效、易于推广的方法显得尤为迫切,这也是产科工作者一直都很关注的课题。子宫压迫缝合术(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一系列新方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赵萍 《中华临床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12(6):1112-1114
目的分析重度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33例重度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试产时间过长,巨大儿,难产手术为宫缩乏力和软产道损伤性重度出血的主要临床原因。②前置胎盘为剖宫产时急性出血的高危原因。③部分严重出血因发生缓慢易为临床疏忽。结论针对产妇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避免产程过长,提高识别、处理难产的水平和手术质量,加强产后监护,是减少重度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产后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生产后出血的临床常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及凝血功能障碍.其治疗除一般复苏及静脉应用缩宫素外,可应用B-Lynch缝合、Hayman子宫压缩缝合等手术疗法及动脉栓塞治疗.并指出低分子肝素可预防产后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当保守性治疗方法失败时,紧急围产期子宫切除被认为是挽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方法。掌握围产期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可以减少孕产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顾小萍,励备兰,白宗仁(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产后出血是产科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首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因此,积极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目前治疗产后出血,除用机械性和物理方法刺激子宫收缩外,... 相似文献
11.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我院1990年~2000年间收治的10例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均为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产科大出血患者。其中DIC5例,胎盘粘连2例,宫缩乏力、子宫破裂、剖宫产术后晚期子宫切口感染各1例。出血量l500~3870ml,平均2427ml。10例患者均行急症子宫切除术后痊愈出院。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多胎妊娠、分娩方式等因素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相关。结论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急性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年代产后出血346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通过对我院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代产后出血病例特点的变化。方法 对1993~1995年、2002-2004年共346例产后出血病例分为前后3年两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包括年龄、孕周、产次、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原因、分娩前后血红蛋白(HB)和血球压积(HCV)变化等指标。结果 2002年-2004年产后出血发生率较1993年~1995年明显上升。后3年产妇年龄较前3年增加。剖宫产分别占两组产后出血病例的49.04%和51.24%。宫缩乏力仍然是导致产后出血的第一位原因(51.9%vs58.7%),胎盘因素有显著上升(14.1%VS20.7%)。产后出血产妇分娩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和血球压积下降值后3年明显低于前3年(P〈0.05)。6年间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7例,其中5例为胎盘因素。结论 宫缩乏力仍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近年来有所增加,成为产后出血的第二位原因,并成为导致子宫切除的严重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仍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早识别、早处理、避免严重出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极其重要.当出血无法控制危及产妇生命时,及时行子宫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子宫切除术后对患者的性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难治性产科出血时子宫切除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出血性疾病治疗过程中进行子宫切除术和动脉栓塞术的临床特点以及选择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产科出血因素行子宫切除或者动脉栓塞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子宫切除的患者中,胎盘因素10例,占62.5%(前置胎盘/胎盘植入7例,胎盘早剥伴有凝血功能障碍3例),子宫异常4例(子宫收缩乏力2例、子宫切口延裂致阔韧带血肿和子宫破裂各1例)占25%;羊水栓塞致DIC后切除子宫2例占12.5%。19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前置胎盘3例,占15.8%,子宫收缩异常13例(原发性宫缩乏力产程中剖宫产4例、双胎4例,急产产后出血2例,巨大儿1例,巨大子宫肌瘤2例)占68.4%,剖宫产并发症3例(子宫切口延裂致阔韧带血肿和子宫动脉瘤各1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例)占15.8%,其中2例栓塞失败,分别行子宫切除术和开腹探查血肿清除术。子宫切除术平均出血量(4 593±2 727)ml,子宫动脉栓塞术时平均出血量(2 601±90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组有11例出现了DIC表现占68.7%。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时发生DIC1例,占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者均为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手段,但是栓塞术作为保守治疗可以保留生育功能,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求尽早采用,一旦发生了严重的DIC和休克,则失去了机会。而保守治疗不能短时间见效,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15年间北京妇产医院产科49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49例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病例中,胎盘因素(48.97%)占首位,其次为子宫收缩乏力(28.57%)。出血量在1700~8000ml,平均(4176±1691)ml。49例患者均输血治疗,输血量400~4800ml。49例患者皆存活,围生儿死亡2例(3.64%)。结论对于产科出血,在使用各种措施无效时,应及时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围产期子宫切除术后再次腹腔探查手术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7月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的88例产后出血致围产期子宫切除病例,其中14例为再次探查手术组,74例为非再次探查手术组.比较两组的如下各项指标:分娩方式、子宫切除指征及方式、再次探查手术的间隔时间及手术方式、并发症、失血量、输血量、格拉斯哥评分、呼吸机辅助呼吸率、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及结局等.结果 88例围产期子宫切除患者中再次探查手术者14例,发生率为15.91%,均因子宫切除后腹腔内出血行再次探查手术.再次探查手术组患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再次探查手术组(92.9%与43.2%,x2=11.598,P=0.001),同时羊水栓塞比例也显著增高(28.6%与2.7%,x2=8.663,P=0.003).再次探查手术止血方式:宫颈残端切除(5例),残端缝扎止血(8例)和右附件切除及腹膜后血肿清除(1例).再次探查手术组比非再次探查手术组患者具有更高的出血量、输血量、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率[(8752.9±4593.0)ml与(3742.4±2689.9)ml,P=0.000;(8163.6±3903.1)ml与(2958.8±2323.0)ml,P=0.000;100.0%与41.9%,P=0.000;100.0%与24.3%,P=0.000];同时格拉斯哥评分≤8分比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比例显著增高(71.4%与25.7%,x2=9.179,P=0.002;71.4%与14.9%,x2=17.735,P=0.000);且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延长[ICU入住时间:(11.4±10.0)d与(1.3±2.3)d;住院时间:(24.0±13.1)d与(12.7±7.0)d,P均=0.000].14例患者均临床痊愈出院.结论 围产期子宫切除术后再次探查手术的发生率不低,腹腔内出血是再次探查手术的主要原因.再次探查手术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及子宫切除方式选择不当等有关.再次探查手术患者并发症严重.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ause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exploration after peripartum hysterectomy due to postpartum hemorrhage. Methods Clinical data was analysed retrospectively including 88 critically ill obstetric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eripartum hysterectomy due to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the Obstetric Critical Care Center of Guangzhou from January 1999 to July 2009,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re-explored group (n= 14) and non-re-explored group (n=74)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patient underwent re-exploration after peripartum hysterectomy. The main demographic data and clinical detai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cluding mode of delivery, indication and type of hysterectomy, interval from hysterectomy to re-exploration, surgical intervention, complications, blood loss, blood transfusion,Glasgow Coma Score(GCS), the need fo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stay and hospital stay. Results Fourteen out of the 88 (15.91%) patients underwent re-exploration due to internal bleeding after peripartum hysterectomy.Removal of cervical stump was performed in five patients and stump hemostasis in eight cases.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re-exploration and non-re-explored group on thepercentage of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92.9% vs 43.2%,x2=11.598,P=0.001) and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28.6% vs 2.7%, x2 =8.663, P=0.003).0.000], blood transfusion [(8163.6± 3903.1 ) ml vs (2958.8± 2323.0) ml, P = 0.000], intensive care unit admission rate (100.0% vs 41.9%, x2 = 15.909, P= 0.000), the need fo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100.0% vs 24.3%,P=0.000),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GCS≤8 score (71.4% vs 25.7% ,x2 = 9.179, P = 0.002 ), the number of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 71.4% vs 14.9%, x2 = 17.735, P = 0.000), intensive care unit stay [ ( 11.4 ± 10.0 ) d vs ( 1.3 ± 2.3 ) d, P =0.000] and hospital stay[(24.0±13.1) d vs (12.7±7.0) d, P=0.000]. Allof the 14 cases were clinical recovered before discharge. Conclusions The rate of re-exploration after peripartum hysterectomy is not low, and internal bleeding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s. The re-exploration after peripartum hysterectomy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coagulopathy and the mode of hysterectomy, and patients may experience more sever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的病因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是产后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宫缩剂的治疗。缩宫素为一线用药,当单独手法按摩子宫和缩宫素不能达到止血目的时,可以考虑使用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或卡前列酸栓。在没有注射用宫缩剂或注射用宫缩剂使用禁忌时可以考虑使用米索前列醇。当药物加强宫缩治疗无效时应注意不同药物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此外,一方面要重新核对有无合并其他原因所致产后出血;另一方面应及时采用必要的进一步治疗如宫腔填塞或子宫动脉栓塞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