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极化液治疗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群  谭红 《右江医学》2008,36(2):146-147
目的观察极化液在治疗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方法将收治的286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1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45例在此基础上接受极化液治疗,比较心电图中各导联ST段变化及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后心肌缺血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功能提高亦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极化液对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保护心肌、改善心肌缺血、恢复心肌收缩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及NO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锐敏  周羽竝  熊爱华  扬钦河 《广东医学》2004,25(12):1382-1384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 (SMI)预处理可能对大鼠心肌缺血及NO形成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机分为对照组 (生理盐水 )、模型组 (单纯心肌缺血 )、处理组 1(心肌缺血 低剂量SMI)、处理组 2 (心肌缺血 高剂量SMI) ,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以心电图ST段偏移值作为心肌缺血损伤指标 ,心肌缺血 4 0min时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的NO。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各时间点的心电图ST段均显著抬高 ,并于缺血 2 0min时达到高峰 (P <0 0 0 1) ,血清和心肌组织的NO含量均显著降低 (P <0 0 1) ;与模型组比较 ,两个处理组于缺血 2 0、30、4 0min时的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显著降低 (P <0 0 5 ) ,血清和心肌组织的NO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处理组 1和处理组 2比较 ,血清和心肌组织的NO含量及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能是通过升高NO水平达到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氏健康法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西氏健康法对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 6 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西氏健康法 +药物治疗 )、对照组 (单纯药物治疗 ) ,治疗程序采用个体化原则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 8周疗程结束后接受血脂、载脂蛋白及脂蛋白的含量测定 ,同时进行心电图、2 4h动态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ST段下降幅度也较对照组减小 ,TC、TG、LDL c、ApoB10 0 、Lp(a)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P <0 0 5~P <0 0 0 1 ) ,HDL-c、ApoB1较对照组增高 (P <0 0 5) ;结论 :通过观察结果分析 ,证明采用西氏健康法运动治疗 ,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明显地改善心肌缺血心电图 ,提高心绞痛阈值 ,减少发作频度及硝酸甘油日用量 ,同时对血脂的调整作用较单纯药物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QT离散度和缺血性ST段压低对心绞痛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在诊断心绞痛中的价值 ,并与缺血性 ST段压低作对比。方法 :记录 77例冠心病、10 1例临床诊断心绞痛、4 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住院当日、胸痛发作时及缓解后 30 min内的 12导联常规心电图 ,分析其 QTd及缺血性 ST段压低程度。结果 :冠心病和心绞痛组胸痛发作时 QTd和 ST段压低明显增大和加重 ,胸痛缓解后缩小和减轻至接近发作前水平 ,正常对照组改变不明显。胸痛发作时 QTd增大至≥ 80 ms及 ST段压低达到或增加 0 .1m V作为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 ,心绞痛组患者胸痛发作时 QTd增大及 ST段压低的发生率与冠心病组相似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性胸痛发作时 QTd明显增大 ,显著高于 ST段压低达到或增加 0 .1m V发生率 ,动态观察阵发性胸痛发作前、发作时及发作后的 QTd变化是较 ST段压低更为敏感的诊断心绞痛的客观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5.
吴文献  韦如倩 《广西医学》2012,34(6):805-806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和极化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和极化液,两组疗程为2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能减少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心电图ST和心脏彩超LVEF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4.1%,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曲美他嗪和极化液合应用能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蓝闯  彭乃宝 《右江医学》2001,29(3):187-188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规律及其特点。方法 :对 5 6例患者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观察ST段变化情况。结果 :共记录到缺血性ST段改变 2 79次 ,其中无症状者 2 5 8次 ( 92 .47% ) ;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时心率两者的均值在有症状和无症状者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较高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了 1 0 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 ,其中 2 4例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探讨心电图改变与心肌梗塞部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第 1组 :48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1 2例 ;第 2组 :5 2例下壁心肌梗塞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1 0例 ;第 3组 :8例右室心肌梗塞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2例。结果 :第 1组 :前壁心梗合并 、 av F一过性 ST段抬高者 ,多提示合并右冠状动脉 5 0 %以上狭窄 ;合并 、 av F和 1、av L和 ST段改变者 ,提示三支病变。第 2组 :合并 av L的 ST段改变者 ,不提示高侧壁有缺血性心肌损伤 ;合并 V1~ V5的 ST段抬高或下降者 ,提示右冠状动脉主干重度狭窄或右冠状动脉加回旋支病变。第 3组 :右室梗塞伴 V1~V5的 ST段下降者提示有前降支病变 ,合并 V1~V5的 ST段抬高者 ,为右冠状动脉病变。结论 :心电图改变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定位和程度的判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ST段抬高类型与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观察、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ST段弓背向上型 6 2例 (A组 )和 ST段弓背向下型 4 3例 (B组 )患者的左室重构。结果 :A组心肌梗死后 2周和4周时 L VESV、L VEDV、RWMI均比 B组明显增加 (P <0 .0 5或 P <0 .0 1)。结论 :ST段弓背向下型左室重构较 ST段弓背向上型轻 ,其左室重构较轻的原因可能与该组患者在梗死前有较频繁的心绞痛 ,而诱发的心肌缺血预适应和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用艾司洛尔治疗对其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凝以及抗血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艾司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以及症状评分和心电图ST段压低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症状评分和心电图ST段压低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应用艾司洛尔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率和血压水平,有助于其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红花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6 0例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30例 ,用红花注射液 2 0ml加入 5 %葡萄糖 5 0 0ml中静脉滴注 ,1次 /d ,连用 10d ;对照组 30例 ,用极化液 (GIK) ,1次 /d ,连用 10d。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86 7% ,心电图总有效率 6 3 3% ,对照组分别为 5 6 7%和 4 0 0 %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 12导联中ST段下降导联数 (NST)及 12导联中ST段压低数值总和 ( ST)均有明显改善 ,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5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观察组(患者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75例),对照组(患者为冠心病有症状心肌缺血,7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中ST段下移过程的心率变化、ST段下降情况、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结果入组患者中观察组平均心率(75.18±12.14)次/min、ST段下移心率(75.68±12.37)次/min,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心率(82.38±13.21)次/min、ST段下移心率(83.06±11.84)次/min,观察组ST段下降情况(2.03±0.31)mm较对照组(1.81±0.43)mm下降明显,观察组心肌缺血的检出率(78.67%)高于对照组(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心肌缺血、供氧不足导致心脏机能的不断退化,临床上给予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其早期诊断效果较好,心肌缺血诊断的准确性好,且该诊断方案安全性高相对无创、快速、经济实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短暂性心肌缺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时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特点。②方法 对 5 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与 4 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 (HRV )各指标进行检测分析。③结果 冠心病组SDNN、SDANN、RMSSD、PNN5 0、HF显著低于对照组 (t=3.175~ 4 .5 12 ,P <0 .0 1) ,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 (t =3.2 6 8,P <0 .0 1)。心肌缺血发作时HF显著低于ST段压低后 1h(t =3.375 ,P <0 .0 1) ,LF、LF/HF显著高于ST段压低后 1h(t =3.2 10、3.92 5 ,P <0 .0 1)。④结论 冠心病病人的自主神经活动受损 ,迷走神经张力减弱 ,而交感神经张力相对亢进 ,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冠心病病人短暂性心肌缺血与HR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用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营养心肌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14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窦性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指标以及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F、CO及SV均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EF、CO及SV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O显著降低,而TS显著升高,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SDNN、SDANN、RMSSD及PNN50均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V5导联ST段下移、V5导联T波改变及Ptf V1负值增大现象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HRT及HRV异常状态,且心电图改善率及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情况下循环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脂蛋白(a)[LP(a)]水平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分析试剂盒检测62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6,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滑LP(a),并对心电图(EKG)ST段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IL-6和血清LP(a)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T段异常组和ST段正常组血浆IL-6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ST段异常组血浆LP(a)水平显著增高(P<0.01),ST段正常组血清LP(a)水平有所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异常组血浆IL-6和血清LP(a)水平均显著高于ST段正常组(P<0.05,P<0.01)。冠心病患者血浆IL-6和血滑LP(a)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循环中IL-6和LP(a)水平显著升高,高水平IL-6和LP(a)可能反映血管和心肌损伤的发生,LP(a)的增加可能与IL-6刺激肝脏合成LP(a)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付士梅 《中外医疗》2011,30(29):76-76
目的探讨普通心电在判断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前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瘸患者41例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无室壁瘸患者39倒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第2—3周心电圈ST段移位情况井进行比较,分析体表心电图ST段移位与室壁瘸的关系。结果室壁瘸组在V2导联ST段抬高为(0.25±0.10)mV,V1~V6导联鲫段抬高总值为(0.65±0.35)mY;非室壁瘤姐心电图V2导联鲫谖抬高为(0.15±0.10)mV,V1~V6导联:ST段抬高总值为(0.35±0.25)mY,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普通心电图可作为早期初步筛选诊断室壁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关系。方法 :用Holter监测了 3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 ,并与 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及 2 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HRV各项时域分析指标均较正常组降低 (p <0 .0 5 ) ,与单纯冠心病患者比较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HRV参数中SDNN ,SDANN ,SDNN -Index明显降低。②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与无症状心肌缺血时间 (2 4小时ST段压低时间 )比较呈负相关。而单纯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HRV与 2 4小时ST段压低时间无明确关系。结论 :提示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分散片治疗冠心病对心电图ST段和血清超敏肌钙蛋白(hs-cTn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心电图ST段压低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银杏酮酯分散片)和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各40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比心电图ST段和血清hs-cTnT水平的变化。结果心电图ST段压低得到改善治疗组35例,有效率87.5%;对照组22例,有效率5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s-cTnT下降治疗组23例,有效率57.5%;对照组22例,有效率55%,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分散片是可靠的冠心病治疗药物,能显著改善心肌缺血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等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抬高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6月-2007年6月我院住院的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41例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无室壁瘤患者39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第2周心电图ST段移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体表心电图ST段移位与室壁瘤的关系。结果室壁瘤组在V2导联ST段抬高为(0.25±0.10)mV,V1-V6导联ST段抬高总值为(0.65±0.35)mV;非室壁瘤组心电图V2导联ST段抬高为(0.15±0.10)mV,V1-V6导联ST段抬高总值为(0.35±0.25)mV,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表心电图可作为早期初步筛选诊断室壁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运动负荷试验中加作右胸导联探讨是否能增加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方法 以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和加作从V3R~V5R4个胸前导联的 2 35例 ,实施冠脉造影的 132例患者为对象进行观察。结果 右侧胸前导联的阳性例数只有 2例 ,为右冠脉病变 ;右侧胸前导联的ST段化完全取用ST段抬高的形式 ,而且全部病例伴有avR导联的ST段抬高 ;单作 12导联心电图和加作右胸导联判定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5 % ,85 %和 77% ,85 %基本没有变化 (P >0 .0 5 )。结论 运动负荷试验中加作右胸导联对冠心病的诊断率基本没有变化 (P >0 .0 5 )。但是从右侧胸前导联的变化表现为ST段抬高和同时伴有avR导联的ST段抬高和多合并有右冠脉病变来看 ,可能反映下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症状性缺血的心电图表现。方法 对 70例冠心病患者用动态心电图进行 2 4h监测。 62例 ( 88 6% )有心肌缺血发作 ,总计发作 2 0 2阵次 ,其中 150阵次 ( 74 3% )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 ,陈旧性心梗组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比较。结果 两组发生率无显著性 (P值 >0 5) ,无症状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程度及持续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值 >0 5)。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有昼夜规律 ,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陈旧性心梗组比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明显增高 (P <0 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