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友山 《光明中医》2010,(2):338-338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施汉章名医工作室”近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揭牌。这是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程建设以来首个中医外科名医工作室。  相似文献   

2.
施汉章教授是东直门医院外科名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9年为北京"薪火传承3+3工程"名医工作室传承名医,2011年4月因病于北京逝世。施教授行医70年,一生活人无数,外科的造诣博大精深。施教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有独到经验,借此缅怀施教授,努力传承和发扬施教授外科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3.
王欣 《北京中医》2007,26(12):779-779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根据《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实施方案》,经组织单位申报和行业专家评审,确定了首批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室站建设项目。其中名家研究室建设20项,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20项,名医传承工作站建设20项。项目实行政府经费资助与依托单位匹配经费和必要的条件保障。室站在三年建设周期中将悬挂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统一制作的建设单位牌匾。  相似文献   

4.
施汉章教授是东直门医院外科名老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2009年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建立"薪火传承3+3工程"名医工作室。施教授行医70年,一生活人无数,外科造诣博大精深。施教授治疗外科疾病遣方用药有独到经验,临床用药审定正邪,扶正祛邪,注重调理气血,攻补有术;审辨阴阳,指导用药:用药精练,调兵遣将,不失法度;以内治外,重视外治,不废刀圭之术,临床上研创了各种外治剂,积极改良中医外治法,疗效甚好。本文初步总结施汉章教授外科临证经验,借此缅怀施教授,努力传承和发扬施教授外科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2010年6月20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抢救挖掘与优秀传承人才培养联动工程”(简称“薪火传承3+3工程”)首批北京市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王文友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举办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东城区卫生局的领导为王老工作室揭牌。  相似文献   

6.
郭培元  王小岗 《北京中医药》2009,28(8):F0002-F0002
2009年8月15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组织召开了“燕京医学”研究与建设项目启动暨北京“四大名医”名家研究室揭牌仪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文明副局长、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赵静局长,国家大师唐由之、方和谦,首都国医名师金世元等近20名老中医药专家,北京四大名医的后人、传人,以及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室站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8月18日讯:2016年8月17日,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北京名医传承教育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为12家名老中医工作室(站)授牌,今后这些工作室将组成名医传承教育联合体,挖掘研究室(站)学术特色,建立横向交流机制,共制传承谱系、共建传承基地、共享传承资  相似文献   

8.
何昌生  贾晨光  刘丽杰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935+1984-1935,1984
王明福先生为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王明福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北京市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近40年,在中西医结合诊治头痛、  相似文献   

9.
<正>为加强中医与中药的紧密相连,便于传承与发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搭建传统中药与中医临床交流共建的平台,201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与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共建的王孝涛传承工作室(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孙光荣教授运用中和理论治疗不寐的学术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宇  李杨  王兴  孙文政 《光明中医》2011,26(6):1305-F0003
孙光荣教授是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中医药文献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北京同仁堂”代表人物中医药大师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笔者有幸师从孙老教授研修学习.成为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人才培养工程的传承人,在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侍诊,  相似文献   

11.
吾师王明福先生系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王明福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从事中医内科临床40余年,熟读四部经典,潜心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等著作,在中医诊治口干、糖尿病、中风、冠心病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临床运用玄参精当,效专力宏,有其独到的见解,疗效确切。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6月11日讯:近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印发通知,启动2018年度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工作。该工程旨在遴选一批工作在临床一线、在辖区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老中医药专家,通过建立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整理、凝练和传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培养一批基层名中医。  相似文献   

13.
北京发起抢救京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活动,三年内将建立61家名老中医研究室和_丁作站.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每年将对每家研究室和工作站拨款5万元。昨天,“2009中医继承与发展论坛”召开.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启动“薪火传承3+3工程”,首批将着力抢救61位北京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北京市中医局科教处副处长姜丽表示,这61位京城名老中医既包括已经逝世的名医,也包括退休的和仍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名医专家。  相似文献   

14.
于增瑞(1940-),男,主任医师,北京市第4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有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于增瑞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于教授从事中医临床50余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将于教授以自拟养阴化燥固冲汤辨证治疗崩漏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0):786-786
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获悉,该局今年启动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抢救挖掘与优秀传承人才培养联动工程”(简称“薪火传承3+3工程”),将滚动建设一批中医药传承“两室一站”,即:为20世纪以来已故的中医药名家建‘立“名家研究室(宣传陈列室)”;为80岁以上老中医药专家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为承担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继承工作的知名专家建“名医传承工作站”。首批确定建设的“两室一站”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王浩 《河北中医》2012,34(7):965-966
于增瑞(1940-),男,主任医师,1967年毕业于北京市中医药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男科、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于增瑞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一览     
《新中医》2010,(10)
<正>编纂《当代名医薪火传承专著》遴稿通知为贯彻我国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的战略方针,做好当代名医学术思想抢救、整理和挖掘工作,我们拟将编纂《当代名医薪火传承专著》  相似文献   

18.
消息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确定首批中医药"薪火传承3 3工程"室站建设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根据《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 3工程"实施方案》,经组织单位申报和行业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19.
2013年4月1日讯:近日,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王居易名医传承工作站”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提出今后针灸界应明确经络本意,传承经典经络理论;正确认识经络在生命(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和表现,精确治疗,不再迷信于前人的“秘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屠志涛说,王居易的经络理论可以贯穿中医的症、证、病、法、方、穴(药)等诸个诊疗环节,涉及针灸理论发展、针灸治疗病种扩展、经典学习和科研等重要问题。应建立“经络医学学科建设基地”,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名老中医刘福奇主任医师,是我院国家级中医重点学科脑病科的学科带头人。从医40余载,擅治中医内科疾病,尤其在中风病的理论研究和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作为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刘福奇传承工作室的主要成员,刘福奇主任医师的学术继承人,有幸随师侍诊多年,受益匪浅,兹就其预防诊治中风病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