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kipl蛋白与癌基因P185蛋白联合标记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2008.1-2010.3月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6例(癌症组),子宫非典型增生病变患者29例(增生组),并设立子宫内膜正常组织31例为对照组织进行检测。结果:癌症组P27kipl表达阳性率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增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组P185的表达与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癌症组及增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P27kipl蛋白与P185蛋白对肿瘤的发生和调控有重要作用,临床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将本院1979年4月~1996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307例子宫内膜癌进行分组,A组≤40岁,共41例;B组>40岁,共266例,将A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与B组作对比分析。子宫全切加双附件或一侧附件切除A组17例,B组98例;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A组13例,B组113例;子宫次广泛切除A组11例,B组55例。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或精确χ2检验。结果原发不孕A组11例(26.8%),B组13例(4.9%)(P<0.001)。继发不孕、高血压、糖尿病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以阴道流血为主33例(80.5%),B组118例(44.4%);B组以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989年-2004年期间至绵阳中心医院就诊并手术分期的27名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45岁,A组)临床病理资料,与同期手术的142名老年内膜癌患者(>45岁,B组)相对照。结果内膜癌患者中年轻患者约占11.2%,A组患者平均体重低于B组患者,肥胖发病率低于B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子宫肌瘤发病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发病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腺肌症患病率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确诊前症状持续时间长于B组,患者病理分化及肌层浸润状况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早期患者比例、良好病理类型比例高于B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腹腔细胞学阳性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妇女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着相当的比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为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高危因素。有月经异常,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年轻子宫肌瘤患者,应重视诊断性刮宫。由于目前尚不能肯定年轻妇女内膜癌恶性程度及远处侵袭行为优于老年患者,故淋巴结清扫处理原则应该与老年患者相同。  相似文献   

4.
张超华 《中外医疗》2013,(22):57-57,5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以及切除淋巴结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刘敬伟 《吉林医学》2011,32(27):5744-574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切除疗效。方法:对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118例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118例患者中55例患者采用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Ⅰ组),63例采用广泛性子宫全切除术(Ⅱ组)。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Ⅱ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两组复发均以盆腔原位多见,且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55例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94.5%,Ⅱ组63例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95.2%。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及附件全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尤其是临床Ⅰ期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彭广兰  周家德  张媛媛 《安徽医学》2012,33(12):1642-164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新分期标准的意义及临床诊治问题。方法对8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内膜病变手术前后分期及病理符合率分别为55.8%、75.6%;ⅠA期与ⅠB及以上期别、内膜样癌与非内膜样癌病例血清中CA125阳性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细胞学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分组间淋巴结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尤其是术前诊断为Ⅰ期)患者进行系统的分期手术,不仅弥补了术前诊断的不准确性,避免遗漏IIIC期患者,也更符合新手术-病理分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倩雅 《吉林医学》2023,(12):3484-3486
目的:探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行米非司酮+地屈孕酮联合医治方案,对其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2021年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6例,依照救治方式的不一致归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地屈孕酮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前者的医治方案上实行米非司酮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糖类抗原125、体重、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经医治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25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体重比治疗前明置升高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行米非司酮+地屈孕酮联合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及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组织中ER、PR、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R、PR、p53及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R和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9%和4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4%和94.3%,p53和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5%和6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和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的ER和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1%和18.5%,明显低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53和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98.1%,明显高于I期和II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分级G3级患者的ER和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7.6%和17.6%,明显低于G1级和G2级,p53和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82.4%,明显高于G1级和G2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和非腺癌患者的ER、PR和p53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Ki-67表达阳性率为84.5%,明显高于非腺癌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PR表达缺失和p53、Ki-67表达增高与子宫内膜癌有关,且与临床病理存在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9,(6):800-802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清癌抗原125(CA_(125))在子宫内膜癌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子宫内膜癌患者43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于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40例作为病理对照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组织HIF-1α表达阳性率及血清CA_(125)水平,分析试验组患者临床病例特征与组织HIF-1α表达阳性率及血清CA_(125)水平关系,最后试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比复发患者与无复发患者组织HIF-1α表达阳性率及血清CA_(125)水平;结果:①组织HIF-1α表达阳性率及血清CA_(125)水平试验组>病理对照组>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析发现组织HIF-1α及CA_(125)表达阳性率与试验组患者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③远期随访发现复发患者组织HIF-1α表达阳性率及血清CA_(125)水平高于非复发患者(P<0.05)。结论:HIF-1α及CA_(125)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情具有一定相关性,能够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指标,同时还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的病理特征和治疗预防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62例35岁以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收治的35岁以上早期宫颈癌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和组织学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治疗特点。结果两组临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以接触性出血为主(P<0.05),两组组织学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分期、病理学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生率逐步升高,要针对其高危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定,进行规范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
陈静鸽 《中外医疗》2014,(34):17-18
目的探讨和研究宫腔镜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38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宫腔镜下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妊娠率。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明显地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9%,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2,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妊娠率为65.2%(45/69),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4.9%,(31/69),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1,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息肉合并有不孕症患者,运用宫腔镜下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有着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趋势、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对2003-01~2008-12我院收治的年龄435岁宫颈癌患者38例(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与同时期〉35岁宫颈癌患者34例(对照组)作对照分析。结果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研究组孕次、产次均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表现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以接触性出血为主,其次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在肿瘤类型方面,两组均以外生型为主,但是研究组以巨块型为主,占63.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上,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以早期癌(临床分期≤Ⅱa期)居多,分别占94.7%(36/38)、91%(31/34),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中分化鳞癌为主要病理类型。研究组38例,予手术治疗34例,30例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并移位于同侧上腹部(P〈0.05),34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淋巴结转移率为20.6%,以闭孔淋巴结为最常见。对照组34例,予手术治疗31例,10例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并移位于同侧上腹部(P〈0.05),31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7例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22.5%,以闭孔淋巴结为最常见,两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研究组患者临床分期以早期癌为主,接触性出血为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危险信号,淋巴结转移较少见,诊断上应提高对年轻妇女宫颈癌的警惕性,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主张提倡对已婚妇女的普查,及时发现及诊疗癌前病变和早期癌。治疗时应注意保留早期患者的卵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IMRT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7—2010年间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2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同期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方案治疗。结果治疗后3年内复发24例(观察组5例,对照组19例);远处转移19例(观察组4例,对照组15例),3年内死亡19例(全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发射损伤及恶心呕吐50例(实验组35例,对照组15例),白细胞减少160例(实验组102例,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主要不良反应为皮下软组织纤维化68例(实验组32例,对照组36例),放射性脑病8例(实验组3例,对照组5例),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期放化疗及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虽然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纯放疗高,但远期不良反应相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ndometrialatypicalhyperplasia,EAH)的患者并存隐匿性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入院诊断为E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绝经前患者(44例)及绝经患者(17例)分别讨论。根据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EAH组及子宫内膜癌组,分别观察绝经前患者及绝经后患者中对合并隐匿性子宫内膜癌有预测价值的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用于评估入院诊断为EAH的患者实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结果在绝经前患者中,诊刮前子宫内膜厚度、术前EAH分级被选人方程,所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经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判别正确率为86.4%。在绝经患者中,绝经年限、术前EAH分度被选入方程,所建方程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4),其判别正确性为82.4%。结论①对于绝经前EAH患者,诊刮前子宫内膜厚度、EAH分度有助于临床工作中术前判断其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②对于绝经患者,绝经年限、EAH分度对术前判断其实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有应用价值,从而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李明军 《中外医疗》2013,32(17):13-14
目的探讨经右胸及左胸治疗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寻找有效的手术径路。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右胸入路手术(观察组)和40例经左胸入路手术(对照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切除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淋巴转移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右胸入路手术治疗食管癌操作相对复杂,并发症较多,手术创伤大,但是手术疗效好,术后复发率低,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27例,均行TVS、超声及官腔镜检查。观察不同因素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60岁组恶性病变率高达23.08%,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年限≥5年的子宫内膜癌病变率显著高于其他良性病变;子宫内膜癌组的平均宫腔深度与其他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不同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显著高于其他良性病变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绝经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出血持续时间越长及官腔越深。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7.
陆从容  李丹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2-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I检查与病理结果的对照,探究MR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MRI检查作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病理诊断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检测后,观察组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腔肿大诊断率(70.00%)及子宫内膜变厚诊断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7%)及(58.33%)。观察组宫旁受侵(26.67%)、膀胱受侵(41.67%)及子宫肌层受侵(31.67%)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67%)、(23.33%)、(15.00%)。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75.00%)、敏感度(86.67%)及准确性(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68.33%)及(7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采取MRI检查,能显著提高准确性,术前诊断具有实用价值,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吕辉生 《中国热带医学》2008,8(7):1156-1157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男性胃癌患者雄激素水平。方法选择中老年、青年男性胃癌患者各20例,分析两组胃癌患者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以及Brrmann分型差异,并检测所有患者总睾酮、睾酮分泌指数(TSI)与游离睾酮指数(FTI)水平。结果中老年、青年男性胃癌患者有着不同的病理类型分布。青年男性胃癌患者相比中老年男性胃癌患者,总睾酮与FTI水平异常率高(P〈0.05),TSI异常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青年发病胃癌中激素依赖型肿瘤比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老年(〉60岁)和51例中青年(〈40岁)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危险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但中青年组家族史和吸烟因素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或P〈0.01);两组高血脂症、糖尿病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病变血管的支数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75.4%),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66.7%)。老年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共占92.3%,而中青年组占6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阳性率为93.8%,中青年阳性率仅为70.6%,两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其冠脉病变以双支、多支、中重度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年轻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64例年龄35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所有收治的35岁以上的291例中老年女性乳腺癌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结果:年轻组占同期收治病例的18.03%;年轻组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比例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无淋巴结转移及ER阴性患者比例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乳腺癌患者中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p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表达、PR表达、淋巴结未转移伴ER阴性的患者年轻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般认为较年老乳腺癌相比更具侵袭性,预后差。本研究数据显示年轻组占同期收治病例的18.03%,需要提高我区年轻女性对乳腺癌的警惕,加强对乳腺癌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