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VVI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及术后心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VVI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和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LVEF)。结果DDD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较术前ESV增大(P〈0.01),SV、CO、LVEF减小(P〈0.01),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可引起心脏结构的不良改变。  相似文献   

2.
朱莹 《浙江医学》1996,18(3):184-184
DDD起搏器(P波和R波触发和抑制房室顺序起搏器,即全自动起搏器)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起搏器,对其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近期进展迅速,现综述如下。 一、DDD起搏的优势 具有心房心室双腔顺序起搏,P波和R波双重感知、触发和抑制双重反应,从而模拟人类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保持正常房室收缩顺序的同步性,保存心房辅助泵的作用,加速心室充盈,提高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使Frank-Starling曲线右移,同时促进心房血的转输,降低心房内压,利于腔静脉血回流。与VVI起搏(心室按需起搏)相比,DDD起搏使心输出量(CO)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并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分为两组,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29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40例,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做心脏超声检查,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并检测血浆中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对比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组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和NT-proBNP的动态变化。结果:到12个月随访时,RVA组病例EDV明显大于术前(P?0.05),EF明显小于术前(P?0.05),血浆NT-proBNP值明显大于术前(P?0.01);RVOT组EF值大于RVA组(P?0.05),血浆NT-proBNP值小于RVA组(P?0.01)。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生理性起搏治疗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8月到2005年3月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共310例,其中植入心室抑制型(VVI)起搏器78例,双腔(DDD)起搏器164例,心室抑制型频率应答(VVIR)起搏器16例,双腔频率应答型(DDDR)起搏器52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6±1.8)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心功能.结果:除去由于房颤伴心室率过缓或长间歇而仅可植入单腔起搏器的患者外,本组病例DDD(R)起搏器植入率达82.4%.DDD起搏器(生理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脑血管缺血症状全部消失,心功能不全明显改善,运动耐量也明显提高,无起搏器综合征、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的发生.非生理性起搏器植入术后脑缺血症状消失率为84.2%,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高于生理性起搏组,12.3%的患者有起搏器综合征.结论:植入生理性心脏起搏器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起搏器综合征发生率低,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李俊  柏战  李际瞻  杨颖 《疑难病杂志》2010,9(10):755-756
目的比较房室顺序生理性与非生理性心脏起搏治疗老年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12月为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房室顺序生理性心脏起搏器30例,其中DDD 7例,DDDR 23例。同期40例患者接受非生理性心室按需起搏(VVI)。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前、术后超声法测定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分级法评定心功能。记录术后症状改善率、起搏器综合征(PMS)、房颤、栓塞发生率、心力衰竭及死亡等情况。结果房室顺序生理性心脏起搏显著改善症状、提高心功能和减少房颤发生率,但在减少PMS、栓塞、死亡发生率方面和非生理性心室按需起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多数合并心功能减退,为保护心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应尽可能采用房室顺序生理性心脏起搏。  相似文献   

6.
目的越来越多的瓣膜病患者在接受开放手术后需要植入起搏器。文中通过分析1组瓣膜置换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而探讨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方法及经验。方法连续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换瓣术后,因房室传导阻滞而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15例患者。根据心律特点及患者经济情况选择双腔或单腔起搏器,术中利用已植入的人工瓣膜作为间隔部定位的参考,并评估导丝回撤前后电极位置的稳定性。比较该类患者在换瓣手术前后纽约心功能分级及超声指标。短期随访观察该组患者的起搏器参数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同非起搏依赖组相比,起搏依赖组换瓣术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较多(P<0.05),心肺转流术时间较多(P<0.01)。起搏依赖组与非依赖组之间在性别、年龄、瓣膜疾病种类、起搏部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起搏依赖组术后1个月随访,除阻抗轻度增高外,阈值、感知较术后即刻均无显著改变。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值、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dimesion,LVEDD)等指标也无显著变化。所有间隔部起搏患者,术中使用人工瓣膜参考辅助电极定位,手术顺利完成。结论换瓣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安全、有效。推测术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系统疾病、较长时间的心肺转流术等是换瓣术后起搏依赖的危险因素。参考人工瓣膜辅助电极定位可成为起搏器植入术中新的间隔部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心脏超声对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脏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我院确诊为慢性肺动脉高压的49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心脏MRI及实时三维超声扫描,比较两种方法测得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等心功能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所测左心室EDV、ESV、SV、EF及右心室SV、EF等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所测右心室EDV、ESV显著高于心脏超声(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心脏MRI及心脏超声所测左、右心室EDV、ESV、SV、EF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及心脏MRI均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右室心脏功能有较好的评估效果,但心脏超声在右心室容积方面的测定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4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照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安装起搏器前后的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Ea与Aa,Ea/Aa值,LVEF值。结果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S组患者术后心功能逐渐改善,术后Ea及Ea/Aa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RVS组LVEF、Ea及Ea/Aa均明显高于R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起搏患者同期左心室功能、同步性与血流动力好于RVA起搏者。与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心功能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26例起搏心率为60~120次/分心室起搏病人血流动力变化及11例心室起搏病人在起搏心率为70~120次/分时核素心血池显象测定的左室 EF 变化.结果表明①大部份病人CO 与起搏心率增加的关系为抛物线曲线规律,SV 与起搏心率增加则为负相关;②最佳起搏心率个体差异很大,在设置频率响应起搏器上限心率时应实测后再选定;③心室起搏后 CO 下降者日后安装 VVI 起搏器易出现起搏器综合征;④起搏心率变化引起的 EF 变化未能客观地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照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安装起搏器前后的心电图QRS波群、射血分数(EF)、二尖辩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的比值(E/A).结果: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QRS波群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QRS波群宽度都有所增加,但RVA组患者心电图Ⅱ导联的QRS波宽度明显宽于RVS组患者心电图的QRS波宽度(P<0.05).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EF、E/A比值无显著性差异.术后,RVA组患者的EF、E/A均明显降低(P<0.05),RVS组的EF、E/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与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双心室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不同起搏部位对植入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起搏部位将其分为A组(30例,于右心室心尖部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B组(50例,于右心室间隔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两组的N末端脑钠肽水平(N-t...  相似文献   

12.
虞春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1):1455-1456,1459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远期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方法。方法: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280例,术后随访≥2年,统计植入术2年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80例患者发生远期并发症共17例,总发生率6.07%。其中≥60岁组13例,发生率6.34%;<60岁组4例,发生率5.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并发症中包括相关静脉血栓6例(2.14%)、起搏导线血栓形成4例(1.43%)、电极脱位3例(1.07%)、囊袋破溃感染2例(0.71%)、起搏综合征及起搏阈值明显升高致起搏不良各1例(0.36%)。结论:血栓、电极脱位和囊袋破溃感染在≥60岁患者中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应重视起搏器植入术前准备,术中强调规范的无菌操作,术后加强随访,早期发现并发症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3.
陈世蓉  陈勇  赵超美 《西部医学》2013,25(3):375-377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出现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所完成的31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措施。结果并发症出现30例,其中误穿锁骨下动脉5例,气胸2例,囊袋出血18例,囊袋缺血坏死1例,电极脱位1例,穿刺侧上肢肿胀1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2例,所出现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术前了解起搏器植入并发症类型,术中积极预防,发生后及时正确处理,是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长期程控随访的临床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心脏内科416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患者术后随访及程控资料,随访时间1~5a,内容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起搏器故障发生情况,行多导联心电图、胸部X线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根据需要对部分患者调整起搏参数和重新手术处理。结果 程控随访过程中发现各种起搏功能障碍及随访中的并发症31例,经过调整参数和重新手术处理均得到满意转归。结论 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定期程控随访至关重要,可及时发现和处理永久性起搏器相关的起搏故障和并发症,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徐耿美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5):385-387
目的探讨老年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总结72例老年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结果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69例患者诉术后活动耐力和体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老年人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除要求医护人员有熟练的技术外,还需医、护、患共同配合,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6月42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1例(9.7%)。其中,术中气胸5例,误穿锁骨下动脉10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18例,起搏器囊袋破溃1例,电极移位2例,导线断裂1例,起搏综合征3例,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l例。结论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观察随访,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之发挥最佳治疗效益。  相似文献   

17.
熊宁  陈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76-1578
目的:讨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策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21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或3 s以上长间歇14例.结果:121例中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气胸1例,囊袋内积血及血肿5例,起搏器囊袋感染5例(1例合并囊袋血肿),电极导线脱位2例,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不紧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1例;经相应处理后均治愈或缓解.结论:深入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术前预防及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教育,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35 例在2006~2009 年根据
2005年ACC/AHC指南植入ICD进行SCD一级预防的患者,进行平均2年的临床随访数据分析。结果(1)平均2年随访过程
中,共11例患者(31.43%)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室颤除颤16阵次、室速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79阵次,无误放电,无一例
死亡;(2)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发生率为100%、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66.67%、Brugada 综合征
50%、肥厚型心肌病(HCM)25%和(DCM)16.67%;其中室颤PVT占87.5%(14 阵次),DCM及Brugada 综合征各1 阵次;室速
PVT占82.28%(65阵次)、NVM 5阵次、HCM和Brugada综合征各4阵次和DCM患者1阵次,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未见室性
心律失常事件;(3)术中术后未见植入ICD相关并发症,术后均未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晕厥,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本
组SCD高危患者中,平均ICD 植入两年即在31.43%的患者中及时发现和纠正95 次的恶性室性心率失常事件,其中对预防
PVT、NVM和Brugada综合征的SCD最为明显,提示SCD高危人群中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讨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实施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32例采用双腔起搏器植入(双腔组)、另外32例患者采用单腔起搏器植入治疗(单腔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治疗后,双腔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59.5±5.2)%、心排量(CO)(4.20±0.4)L/min、心脏指数(CI)(2.57±0.28)L/min/m2高于单腔组(P<0.05),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258.4±97.2)pg/mL、左房内径(LA)(3.62±0.11)c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2.86±0.13)c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52±0.18)cm低于单腔组(P<0.05);治疗后,双腔组患者的收缩压(SBP)(131.7±9.4)mmHg、舒张压(DBP)(72.5±7.0)mmHg、平均动脉压(MAP)(93.6±6.2)mmHg高于单腔组(P<0.05)。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率、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徐小雅 《西部医学》2012,24(4):794-796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护理对策及健康指导。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10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4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17.5%,其中起搏器囊袋积血2例(28.6%),起搏器感知障碍1例(14.3%),起博器综合征1例(14.3%),电极脱位2例(28.6%),肺内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14.3%)。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重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观察及护理,熟悉相关理论知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对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