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心电图确诊的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疗效。结果:本组发病率0.191%。窒息缺氧及感染为主要病因占69.8%。治疗总有效率86%。结论:对本病应加强围生期保健;重症者要强调心电监护;治疗应视具体情况采取对因、对症或进一步观察等综合措施;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2.
康永平  衡恩来  于淑群 《吉林医学》2013,(29):6092-6093
目的:通过探讨新生儿惊厥病因与首次发病日龄的关系,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经对84例新生儿惊厥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系统统计并结合临床诊治情况分析病因,为病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新生儿惊厥3 d内病因以围生期缺氧、颅脑产伤及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复合多见,7 d后病因以感染因素为主。结论: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对应首次发病日龄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该特性对初步判断明确病因治疗方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心律失常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67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7例中感染性疾病 2 8例 ( 4 1 .8% ) ,围产期缺氧 1 7例( 2 5 .4% ) ,原因不明 1 1例 ( 1 6.4% ) ;心律失常类型 :早搏 42例 ,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 1 4例 ,传导异常 6例 ;67例中 63例存活 ,60例心电图恢复正常 ,总有效率 89.6% ( 60 /67)。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病因以缺氧及感染为主 ,临床以室上性早搏多见 ,快速性心律失常常表现为气促、烦躁、面色苍白、紫绀等非特异性症状。新生儿心律失常大多无须特殊治疗 ,快速性心律失常及 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经积极治疗后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寻找防治途径。方法: 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 ic inflammatory respon sesyndrome,SIRS)新生儿151例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3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缺氧缺血性脑病占原发疾病的首位(31.4%),感染性疾病占第二位(22.9%),胎龄小、成熟度低占第三位(20%),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占第四位(14.3%)。31例(88.6%)发生在围生期。结论: 围生期窒息、感染、患儿成熟度低下及低体温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四大常见病因,亦是诱发机体产生SIR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以便有效控制惊厥发作,早期防治减少后遗症。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96例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多见,发病多在3天以内;其次为低血钙和低血糖,发病时间多在生后1周;而感染多发生于1周后。结论早期发生惊厥主要与围生期窒息有关。生后1周发病大多与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和感染有关。因此要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和儿科技术水平,对高危儿进行常规监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发作,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桂华  夏辉 《河北医学》2012,18(10):1397-1399
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将我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58例,其中心律失常组97例,非心律失常组61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心律失常的类型,比较两组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类型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42.27%)及房性早搏(32.99%);心律失常组并发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缺氧、电解质紊乱分别为100%、44.33%、60.82%、73.20%,与非心律失常组85.25%、18.03%、36.07%、52.4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感染、缺氧、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等因素有关,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脑病构成和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降低新生儿脑损伤发生的措施。方法选择3年内新生儿脑病患儿300例,对相关病因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入组的300例新生儿脑病中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比例仅为37.3%,导致新生儿脑病的原因还包括颅内出血、颅内感染、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胆红素脑病等;单因素分析示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异常、脐带异常、胎膜早破、围生期感染、败血症、难产等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有关,而产时的急性缺氧事件并非均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结论新生儿脑病的构成包括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颅内感染、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胆红素脑病、染色体病、脑梗死、低血糖脑病、主要解剖异常等,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多种围生期的高危因素有关,因此不能把多数新生儿脑病的病因简单地归为产时的急性缺氧事件。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心律失常46例,男28例,女18例。生后1周内起病40例。病因以感染、窒息缺氧和硬肿症居多,心律失常类型以缓慢心律失常多于快速心律失常。其中34例痊愈(73.9%),预后良好。该文着重讨论了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类型及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惊厥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惊厥相关病因,为有效地预防新生儿惊厥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日龄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惊厥发作形式以及相关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由围产因素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为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其中HIE 31例(55.36%),ICH 8例(14.29%);其次为低钙血症和感染因素,各6例(10.71%)。3 d内发病占大多数,为69.64%。结论:多种病因可导致新生儿惊厥,以围产期因素最多见;而微小型发作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表现形式,且易被临床忽略。应建立完善的围生期保健制度,加强高危新生儿监护,提高产科技术,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后遗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以便有效控制惊厥的发作,早期干预并减少后遗症。方法:对我院86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多见,发病时间多在生后3d内,其次为低血钙和低血糖,发病时间多在生后1周,而感染多发生于出生1周后。结论:新生儿惊厥主要与围产期窒息、感染和电解质紊乱有关。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建立高危新生儿监护,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发病率,病死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6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160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感染因素60例(37.5%),母乳性黄疸42例(26.25%),围产因素32例(20.0%),原因不明16例(10%),其它因素8例(5.0%)。结论: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原地区2142例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统计分析我院(西宁,海拔2260m)1989~1995年间2142例心律失常心电图,其中临床诊断器质性心脏病165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492例。结果显示:主动性异位心律为52.24%;传导阻滞为37.53%;窦性心律失常为33.05%,而被动性异位心律及其它心律失常仅为6.02%。与平原地区资料相比较,发现2260m及以上高原地区心律失常以主动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的发生显著高于宁夏地区这两种心律失常的发生(P<0.01)。提示高原缺氧对心肌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有特殊影响,这对本地区心律失常患者给氧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郎松梅 《西部医学》2011,23(7):1314-1315
目的探讨老年胸腔积液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50例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例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病因中恶性胸腔积液86例(57.3%),结核性胸腔积液30例(20.0%),心功能不全14例(9.3%),细菌感染8例(5.3%),肝硬化4例(2.7%),其他疾病及不明原因8例(5.3%)。结论老年胸腔积液病因复杂,临床诊断时应拓宽思路,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通过57例住院早期新生儿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本地区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其中感染因素占66.7%,围生因素占14%,溶血因素占12.3%,原因不明者占7%。可见感染因素和围生因素是导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倍他洛克加钾镁极化液预防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倍他洛克加钾镁极化液预防阿霉素的心脏毒性的效果。方法12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常规预处理后用含阿霉素方案化疗。治疗组60例,给予倍他洛克加钾镁极化液加常规预处理后用含阿霉素的方案化疗,比较2组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脏毒性发生率8.33%,心电图改变发生率13.33%;对照组心脏毒性发生率33.33%,心电图改变发生率35.00%;治疗组心脏毒性发生率、心电图改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倍他洛克加钾镁极化液治疗肿瘤患者能够降低阿霉素的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6.
TORCH感染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TORCH感染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病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该院新生儿高胆108例,正常新生儿20例,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TORCH—IgM抗体测定。结果高胆患儿TORCH感染发病率33.3%。以巨细胞病毒感染最多。TORCH感染患儿黄疸持续时间较非TORCH感染患儿黄疸持续时间长。21例转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结论TORCH感染是新生儿高胆的重要病因,在及早干预高胆的同时针对病因治疗。可减轻TORCH感染对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变化及其与术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79例C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分为房间隔缺损(ASD)组(n=26)、室间隔缺损(VSD)组(n=39)、动脉导管未闭(PDA)组(n=14)。比较3组患儿介入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情况,并分析术后心功能与HRV时域指标相关性。结果:79例患儿中术前共有28例(35.44%)检出40例次(50.63%)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其中以房性期前收缩(<30次/小时)、室性期前收缩(Lown's 1级)、不完全右束支阻滞为主,分别占32.50%、22.50%和12.50%;术后共有17例(21.52%)检出54例次(68.35%)不同类型心律失常,较术前升高(P<0.05),其中VSD组检出率最高,为53.70%(29/54),较术前升高(P<0.05);PDA组患儿术后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高于术前(P<0.05);ASD、VSD组患儿术后24 h内R-R间期标准差(SDNN)、SDANN、正常R-R间期均值(R-R)均高于术前(P<0.05~P<0.01);Killip心功能分级为Ⅰ级、Ⅱ级患儿R-R、SDNN、SDANN均显著高于Ⅲ级和Ⅳ级患儿(P<0.01);Ⅰ级患儿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标准差均值(ASDNN)高于Ⅲ级和Ⅳ级患儿(P<0.05);Ⅰ级、Ⅱ级患儿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高于Ⅳ级患儿(P<0.05);HRV时域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HD患儿介入治疗后会出现新发心律失常,治疗后HRV出现不同升高,且与患儿心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明确病因者120例(93.5%),病因不清者8例(6.25%),其中高血压病49例(38.28%),糖尿病4例(3.13%),TIA13例(10.16%),高血脂18例(14.06%),吸烟28例(21.88%),家族史13例(10.16%),酗酒10例(7.81%),高凝状态脑梗死3例(2.34%),栓塞性血管病11例(8.5%),高同型半胱氨酸9例(7.03%),低血压2例(1.56%),偏头痛2例(1.56%)。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吸烟、家族史、TIA、高血脂、饮酒及高同型半胱氨酸。临床特点:多见于男性(63.83%),临床上意识障碍少(6.25%),高颅压症状轻,以偏侧肢体无力为主,预后较好。显效率高(95.31%)。结论: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以早发性动脉硬化为主,其次有高凝状态、栓塞性血管病等。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高血脂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一般预后好,治愈率高,死亡及致残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心律失常3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俐 《重庆医学》2007,36(3):247-248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规律,为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0年1月~2006年8月我院心电图室检出心律失常患者368例为对象,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各类型心律失常与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的相关关系.结果 在各类型心律失常中以房性心律失常为多见,占51.6%,且各类型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性房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有所下降.70岁以下人群发生率明显高于70岁以上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混合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心律失常基础疾病以冠心病(占46.47%)、慢性肺心病(占24.18%)为主.结论 房性心律失常可能是老年心脏病变较早的信号,改善心肌的供血与供氧,是防治老年人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